綠色和平發布報告:轉基因大米市場前景黯淡
6月2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公布其市場調研報告——《轉基因大米市場前景黯淡》(點擊查看全文)。
最近,《小康》雜志與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接近2/3的受訪者傾向于購買非轉基因食品。作為對消費者需求的回應,市面許多消費者熟悉的品牌,比如米業巨頭——中糧米業和益海嘉里,米餅行業巨頭旺旺、啤酒行業巨頭燕京啤酒等均公開作出非轉基因原料承諾。而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買新鮮食品渠道之一的超市,也注意到了消費者對非轉基因食品的訴求,一些超市比如家樂福、歐尚等也采取措施,確保所銷售的相關產品不含有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這份市場報告總結了在中國拒絕使用轉基因大米為原料的食品品牌和超市的情況,對切實擔負起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品責任的企業,進行了經濟角度的分析,提供食品企業如何在有更好的商業機會和市場收益的前提下,減低社會環境沖擊、建立拒絕轉基因的食品政策,并保持長期穩定競爭優勢的建議。
食品行業對轉基因的拒絕:
包裝米行業的拒絕
以中糧為例,作為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食品生產商,其“福臨門”等小包裝大米目前在全國已經有 256 個城市的 2543 家超級市場出售,并且未來銷售區域將覆蓋內地所有省市自治區。該企業在2010年承諾,中糧位于大連、張家港、江西公司所出產的滋采牌、五湖牌、福臨門牌大米,將提供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的非轉基因大米。
同時,另外一家包裝米市場的龍頭,益海嘉里也已明確承諾旗下的金龍魚牌、金元寶牌、香滿園牌等七個品牌大米,將堅持非轉基因大米的銷售。此前金龍魚食用油的品牌、渠道和人員,都可以為大米服務是其最大優勢。他們分布在全國 400 多個城市的食用油經銷網絡,會在非轉基因大米產品的推廣上起到作用。無論是益海嘉里還是中糧集團,穩定、優質的大米供應,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是其競爭的最終保證。
米加工企業的拒絕
除了知名小包裝米行業巨頭的拒絕,來自米相關產業的其它企業巨頭也紛紛表態,承諾拒絕轉基因米原料及由轉基因米制成的添加劑和食品成分,其中包括在嬰兒食品行業市占41.51%的亨氏和21.57%的國內品牌貝因美, 啤酒市占率19.8%的雪花啤酒和在北京市場占有率高達90%的燕京啤酒,市場分布在華北、華中的白酒大品牌瀘州老窖和占全國高端白酒市場 8%的劍南春等。不少企業已經長年堅持提供消費者安全無慮的食品因而拒絕轉基因,例如米餅企業龍頭旺旺集團, 自2004 年起便開始承諾拒絕使用轉基因米原料及轉基因添加劑,2010年依舊立場堅定地承諾消費者旗下飲料和零食品牌不會有任何轉基因原料的使用。
大型超市的拒絕
在綠色和平報告中,相關超市對轉基因食品的拒絕情況如下:
海外市場的拒絕
由于海外市場如日本、 歐盟等的市場法規要求以及消費者的謹慎態度,這些海外市場對轉基因食物的拒絕,讓以出口為主的食品企業無法承擔產品被退回,或是被對轉基因食品有嚴格限制的海外市場拒絕的經濟損失和風險。例如,東莞當地著名的米粉品牌──金燕公司,年產米粉約1萬噸,除在本地和國內銷售之外,有 60%的產品遠銷歐美國家,根據報導,金燕公司為了順利外銷,從2006 年至今,該公司采購的大米及生產的米粉送樣檢測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費用已多達50多萬元,堅決提供不含轉基因的米粉給國外消費者。
金燕米粉對使用非轉基因原料的謹慎態度不難理解。 他們有60%的市場 (營利) 來自于出口,歐盟國家是金燕米粉的主要貿易往來國家。海外市場對轉基因稻米的控制措施已成為國內米制品企業對其產品進行檢測的主要原因。海外市場對轉基因稻米的謹慎態度,更進一步影響世界各地稻米企業抵制轉基因大米,例如泰國和越南兩國的泰國稻米出口商聯合會和越南食品協會共同簽署備忘錄, 宣布其非轉基因稻米生產政策。 而印度的大米出口商聯合會也強烈呼吁香米種植大省不允許發展及種植轉基因大米。這些均反映了全球稻米產業界和消費者抵制轉基因水稻的堅決態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