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南方報業日前聯合成都博瑞(主業為房地產)和另外的投資基金一起收購連年虧損的美國《新聞周刊》,但在首輪就遭到失敗。獻丑了,下次再來?就像申辦這個那個一樣?
報載“南方周末”執行主編向熹對此的解釋是:“他們(美國人)不了解中國媒體人。他們不清楚為何我們競購,我認為如果換成一家美國傳媒公司則會相對容易。”他還說,失敗的原因“可能在競購者的國籍,而不是給出的價格”。
實際上,在6月10日晚,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新聞文化領事Palladino就透露了南方報業欲競投一事,他本人和向熹也認識。美國人的態度是南方報業的競投注定要“出局”,而且是首輪出局;原因無它,一個共產黨經營報業——盡管非常資本主義化方式運作,而且有相當大的自由主義影響力——是不允許操弄一個在美國有政治影響力的周刊的。你再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平臺賺取到再多的錢也不管用,在此事上無法錢能通神 (Money talks),實在對不起。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新聞文化領事Bookbinder上周末也稱,南方報業旗下某出版物負責人曾游說他為南方報業競購行為“美言”,因為美國在香港有多家重量級媒體。若干前駐港分社社長在《新聞周刊》競投會時在場并有話語權.Bookbinder對那名外省籍廣東媒體人的回復是,我個人看法你們(南方報業)的競投,還是不了解美國。
問題來了,向熹這位2010年度優秀廣東省新聞工作者獲獎者,曾與奧巴馬對面而坐的說美國人不了解中國媒體人,而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新聞文化領事說向熹這類中國人不了解美國。真的互不了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們看過資料說北京某些上層鼓勵媒體走向世界,但不了解詳情。或許是南方報業響應前任省委書記號召吧,而且手頭上有很多現金,君不見廣州大道中南方報業大廈右側一座新型甲級寫字樓拔地而起,據說是自籌多億人民幣現金建成,牛得很了。謝謝GDTV,謝謝房地產商的廣告,謝謝奧巴馬的接見!所以不差錢。
至于美國方面,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官員則play down(貶低)這次南方報業出局的影響,他直言不諱南方報業《南都》、《南周》這些報刊有在本土“發揮作用”的重要性。他舉例說,《新聞周刊》一篇文章和《南方周末》一篇文章同時寫一篇批評中國政府,并呼吁替1989年那場風波翻什么鳥案,在中國境內外引起關注哪篇會更大呢?所以,南方報業的出局及回歸本土發揮作用“還要問阿桂嗎”(粵語是還要問傻瓜嗎)?
更多精彩請登錄www.meihehua.cn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