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莊稼 種廠子 種房子(十一)
最近又出小產權房消息了。
5月4日,政府新聞網說:據國土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國“小產權房”面積已經達到66億平方米,其中有很大比例是農民在宅基地上建房然后出售。
針對目前較為嚴重的小產權房問題,由國土部、住建部牽頭的14個部委正在制訂相關的處理方案。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此前公開表示,今年國土資源部將重點打好六場硬仗,其中包括重點清理“小產權房”。 今年“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建議,在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可以在補辦相關的手續后,給小產權房“轉正”。但在對小產權房相關個案的處理中,國土部門仍然出手“強硬”。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從近期官方的處理情況看,小產權房要 “轉正”不易,而正在加緊制定的清理方案可能趨于嚴厲。
4年前,筆者就寫文章說,小產權房是不應該禁止的,是禁止不住的,堅決反對剝奪農民種房子的權利,堅決主張小產權房合法化。道理很簡單:農民天經地義有種房子的權利,剝奪農民種房子的權利天理不容!
我主張小產權房合法化——農民種房子合法化,當然還有另外的原因:
第一,只有小產權房合法化——農民可以種房子,購房人想購買住房,就不必在房地產開發商一棵樹上吊死了。這樣,現在房地產市場(官商勾結的壟斷市)就有可能向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回歸了,房地產的漲價聯盟就有可能解體了。漲價聯盟(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是漲價聯盟的主體)不解體,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就不可能起實質性的作用。因為有形之手(政府調控)必須透過無形之手(市場機制)起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如果種房子不能實現主體多元化、體制多元化——開發商建房、農民集體建房、政府建保障房、居民合作建住房等,房地產市場就不可能有“市場調節機制”,政府客觀調控——有形之手就難以發揮作用。在我看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最基礎性的條件(即種房子的主體多元化、體制多元化)沒有建立之前,經濟學家們圍繞是否加息、或控制信貸規模、或增加土地供應、或增減稅費、或限價、或增加經濟房供應、打擊價格欺詐等等的宏觀調控建議和爭論,似乎都必然的不著邊際。
第二,小產權房合法化,政府就沒有種經濟適用房的必要了。政府就可以一心一意、集中資源種保障性住房——廉租房了。
第三,小產權房合法化——農民擁有種房子的權利,工業化、城市化就會惠及絕大多數人口了,而不是剝奪中國農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了。只有這樣,才有公平正義,共同富裕和和諧社會。
第四,禁止小產權房,恰恰是小產權房爆炸式增長的原因,因為越禁止小產權房,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推高商品房價格就越方便,商品房價越高,小產權房就爆炸式增長。2007年全國小產權房的面積是66億平方米,現在至少100億平方米了。如果再不讓小產權房合法化,我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在短期內還將爆炸式增長,房地產泡沫破滅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將是中國不可承受的。
第五,小產權房合法化,市場上合法交易的住房將增加100多億平方米,這就是最大的增加供給啊!是最好的調控房價的手段啊!
第六,……
當然還可以列舉很多的理由,這里不一一列舉了。因為上述理由足夠了。
我擔心的是,14部委拿出的處置小產權房的政策依然還是阻止小產權房合作化。因為,阻止小產權合法化對地方政府和中央各個部委好處多多——以權力獲得暴利是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屁股決定腦袋,每一個部門都必然想在整治小產權房的過程中獲得一杯羹。
面對賺錢的生意,用暴力阻止他人做,只許自己或自己人做,以暴力獲得暴利,這其實是黑社會通用的做法!當一個國家的人民管不住自己的政府,當一個政府管不住自己的部門和官員,以暴力獲得暴利就必然普遍化了!
農民種房子難啊!農民為什么就不能種房子啊?!誰能夠給一個公道!
種莊稼 種廠子 種房子(十二)
北京通州的房價由年初的1萬/平方米漲到了現在的3萬/平方米,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并且是在溫總理在兩代會期間承諾“任內最后三年將力推社會公平與正義”和“ 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之后飆升的!
無獨有偶,最近幾個月,不僅住房價格暴漲,農產品價格也暴漲了,如綠豆價格超過了豬肉,很多蔬菜的價格都漲了50%以上了。
房價和農產品價格為什么飆升?
專家學者們有很多種說法,如成本上漲論;如供不應求論等等。
什么叫成本上漲論呢?如有人說地價上漲了——地王頻出,所以推動了房子上漲。但通州今年上市的房子,其土地可是多年前的價格,土地成本價對應的應該是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價,現在房價暴漲到了3萬/平方米,成本上漲推動房價上漲的論調顯然是本末倒置,是不成立的。應該說是房價暴漲帶動了地價上漲。
開發商漲房價,政府樂了,因為地價跟著漲;政府漲地價,開發商樂了,漲房價有了理由。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配合的多好啊!
什么是供不應求論呢?如有人說,房子供給少,要買房子住的人太多,所以房子出現供不應求,房價就暴漲了。中國人的收入是美國的十分之一不到,房價卻不低于美國,且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接近美國了,中國的住房空置率越來越高了。你相信住房真的是因為供不應求而漲價的嗎?當然不能信。
經常有經濟學家在電視等媒體上告訴你,地價上漲推動房價上漲,供求關系決定價格,云云。你可千萬別相信這些人是什么經濟學家,這些人是趙本山中央電視臺“賣拐忽悠大學”培養的徒弟。
供求關系決定價格是有前提的,如一個小鎮上住著5000人,有3-5家生產糕點的作坊,如果年成不好,生產糕點的原材料價格(成本)上漲了,糕點的價格會上漲一些,但一般是不會亂漲的。如果價格上漲多了,糕點生產有了超額利潤,就會有更多商人參與生產糕點,糕點供給會增加,價格就會下來;或者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己生產糕點,價格也會下來;或者需要糕點的人合作起來生產糕點,價格也會下來。當然,價格上漲了,消費會減少,價格也會下來一點的。當價格下降到略高于合作生產成本或自給自足生產成本時,消費者就會逐步放棄合作生產或自給自足,重新回到3-5家糕點作坊為5000人生產糕點的格局,價格也重回并穩定在合理區間。這就是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對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市場調節——價值規律起作用的幾個前提條件:第一,糕點原材料市場是開放的、非壟斷的;第二,市場信息(原料成本、糕點的生產量和消費量等等)是對稱的;第三,糕點行業是開放的、自由競爭的;第四,消費者是可以自給的,或合作的;第五,政府是中立的,只收稅,并維持正義和公平交易——保證市場的供給陣營和需求陣營是權力平等的態勢。
大家想想看,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上,上述五個前提條件存在嗎?房地產市場上的供給陣營和需求陣營是權力平等的對立陣營嗎?政府是偏向供給陣營還是需求陣營呢?
今天的市場經濟,不再是小鎮(集市)經濟了,市場不再是區域(集市)市場了,市場供求等信息很難、甚至不可能是對稱的了,特別是虛擬經濟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國際資本來無影去無蹤,加上市場全球化而政府卻逆全球化,甚至政商勾結奴役大眾越來越普遍化,面對這樣的現實,有經濟學家用三歲小孩都不信的“因為供不應求、所以價格上漲”的經濟定律忽悠你,你居然相信了,只能說明這些人忽悠的水平超過了趙本山,因為趙本山只把人的腿忽悠殘了,而這些經濟學家卻把人的腦忽悠殘了!
決定價格變化的因素很多的。但本質上講,決定價格的最大因素是定價權。權力或權利決定價格。在經濟制度設計的過程中,如果供給陣營、需求陣營和政府三方的定位出錯,市場對立雙方的權力或權利不對等,市場價格就一定避免不了暴漲暴跌。
回到近幾年以來的農產品價格暴漲跌現實中來,專家學者們忽悠說,旱災導致了蔬菜價格暴漲,石油價格上漲導致了蔬菜價格暴漲,你別聽他們忽悠,事實是,生產成本是上漲了一些,產量是減了一點點,可農民從地頭出售的農產品價格并沒有多大的上漲,城市消費者購買農產品花了翻番的價錢,種莊稼的人基本上沒有得到。種莊稼的小農分享不到農產品價格暴漲的收益,是因為小農種莊稼沒有房地產開發商種房子的權利,開發商有房子的定價權,農產品的定價權卻與種農產品的小農無緣啊!
旱災、水災、肥料漲價……供求關系等等理由,只是有定價權的人漲價的理由。
在中國,消費者是弱勢的,分散的小農是弱勢的,追求公平正義的政府,就應該扶持弱勢的小農和弱勢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在城市多建一些消費合作社,在農村多建一些生產合作社,并鼓勵扶持農村農民生產合作社和城市居民消費合作社聯盟。不過,這樣做,官商勾結就比較難了,政府部門和政府部門的腐敗官員就少了很多的權力租金!
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提高市場化水平是沒有錯的,錯的是市場對立的兩大陣營的主體的權利不平等,錯的是政府不僅不扶持市場弱勢陣營一方,反而還在不斷扶持強勢陣營一方,甚至官商勾結。
溫總理啊!追求公平正義和控制房價、菜價過快上漲,一定要從市場主體權利平等化做起呀!
種莊稼 種廠子 種房子(十三)
昨天,任志強老板在大連的一個房地產論壇上演講時,遭到了一個青年“房奴”的“扔鞋禮遇”,任志強老板對“美國總統待遇”感到很“自豪”,繼續了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論壇結束后,記者電話連線任志強,問及“房奴”扔鞋一事,任志強立即“糾正”說,“你不要胡說八道,那人不是購房者,他連首付都交不起”。看來,任志強老板還在生氣,很生氣!
任志強老板說扔鞋者不是房奴,因為扔鞋者不是購房者,連首付都付不起。對任志強老板的這個觀點我不同意,我認為,付不起首付的人也可能是房奴。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生活了十三年,十三年除交了各種稅費29萬多元,還交了近25萬元的房租。我這個朋友,由于沒有北京戶口,所以買不了經濟適用房,更買不起商品房,所以,我的這位北漂的朋友是實實在在的房奴。付了首付的人是任志強老板的房奴,沒有付首付的租房者是北京出租房房東的房奴。其實都是房奴!十三年在北京交了數十萬元的各種稅費,而無法享受北京居民待遇,是京奴啊!
任志強一個商人,不是官員和公共知識分子,他的很多觀點就是為了他多賺錢,這不算錯的,我堅決維護和尊重任志強老板為了房地產商要多賺錢而說對自給有利的話的權利。我是不主張對任志強老板扔鞋的。但我主張青年人們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表達對高房價不滿的心聲,也主張蝸居的人利用網絡等媒介團結起來,配合政府擬制高價房、抵制高房價的舉措,并應該找政府申請保障性房住。
房價高,且沒有保障住房的時代,年青人對政府主管住房保障的官員“扔鞋”可以理解,對任志強“扔鞋”就不必了!
但話說回來,任志強老板也應該積點口德。如果有很多城里人餓肚子,種莊稼的大地主和農民借機抬高糧價,還說:沒錢就應該吃樹皮、野菜、頂多吃麩皮,大米不是為窮人生產的……云云,這樣的地主和農民遭人扔鞋,是因為缺德,不是因為中國人仇富!中國歷史上很多的富商,都是德行很高的人,譬如盧作孚,當今也有,譬如吳仁寶。中國人有尊敬有德富人的傳統,也有鄙視無德富人的傳統。任志強老板喜歡說大實話,本質上應算有德之人,但口德也是要積的。
種莊稼、種廠子、種房子,命運是大不一樣的;京城人、縣城人、鄉村人,命運也是大不一樣的。房奴、京奴、農奴,很多人成為奴,并不是因為老天的意志;地主、房主、奴主,很多人成為主,也不是因為上帝的安排。是人間不公平、不正義的制度造成的,是革命和改革的偏差造成的。和諧社會,需要人人立地成佛。積德方能成佛,無論貧賤富貴。
至于任志強老板說自己是“中國人最想揍的第三個人”。任志強老板判斷可能有誤,我在我身邊人中做了調查:想對你扔鞋的人不多也不少,但想揍你的人很少很少!溫總理最后幾年力推公平正義,任志強老板也快退休了,應該向溫總理學習,積點口德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