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吃的或許就是轉基因食品
2010年03月26日
深圳廣電集團 電視報
本報記者 李文海
上世紀90年代起,轉基因食品慢慢地走進了百姓家庭,大眾也開始關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轉基因食品安全嗎?專家對此爭論不斷———有的專家說,長期吃轉基因食品可能嚴重危害健康,有的專家則認為,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一樣健康。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現在尚無定論。目前市民們應該關注的是,市場上的食品中有哪些含有轉基因。
你了解轉基因嗎?
懵懂的大多數
“轉基因是啥東西?”正在挑選袋裝大米的一位女士轉過頭來問:“是不是含有轉基因就好啊?”
記者大致解釋了一番,這位女士笑了笑,又繼續比較大米的價格,“這么說,轉基因有沒有害處也還說不清楚,管不了這么多了。我想啊,超市都讓賣了,應該也沒啥問題吧!”
雖然3月15日“綠色和平組織”曝光湖南、湖北等地出現含抗蟲轉基因成分大米的新聞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但記者在多日采訪后發現,本市消費者中對轉基因概念有所了解的依然不多,大多數市民在選購食品和副食品時依然只看重品牌和價格。
記者發現,在春風路華潤萬家和洪湖沃爾瑪超市的食用油專柜選購食用油的市民中,至少有6成以上的人不看標簽,也不關心食用油里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大部分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不了解市面上售賣的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中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轉基因成分。至于低收入外來務工人員,則大多只關心食用油的價格,而非內含成分。
關注者越來越多
雖然懵懂者居多,但是,關注轉基因的市民也不在少數。在轉基因大米曝光后,關注的市民越來越多了。
“我小孩從小養在內地爺爺奶奶身邊,今年才剛剛接到深圳來。”一位正在購買調味料的母親說,“我知道轉基因有沒有害處現在還沒有定論,不過,孩子還小,我不希望他吃沒有確定結論的食品。”這位母親一邊翻看食品標簽,一邊瞟著不遠處玩耍的兒子,然后低聲對記者說,“不是有報道說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嗎?我也不知道這個說法對不對,但我不想冒險,不想讓孩子長大后恨我。”
“我很關心這個問題。春節期間,我一直在關注人民網和騰訊網的轉基因專題,也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文章。”和妻子一起來超市采購的一位男士對記者說。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關注食品轉基因問題的市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較高,且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
“這也不奇怪,因為轉基因問題比較復雜,不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相對來說其價格較高,因此受教育程度較高又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更了解也更關心這個問題。”本科學的法律、目前在地產公司做房地產營銷研究工作的趙曉偉是個激進的轉基因食品反對派,“轉基因食品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管理者和經營者漠視了百姓的知情權。比如說我吧,算是比較關心這個問題的,但我也是去年年底才知道自己在不經意中居然吃了那么多轉基因食品。”趙曉偉對記者說,“我敢打賭,市面上賣的轉基因食品肯定非常多,但哪些是就沒幾個人說得清楚了。”
你知道自己正在吃轉基因食品嗎?
餐館:不是地溝油
就是轉基因油?
你知道出外就餐時吃的油不是地溝油就是轉基因油嗎?大部分市民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餐館的油也有轉基因?”正準備到巴登某川菜館用餐的一位男士詫異地問道,“我不知道啊!我還以為出去吃飯只要沒吃到地溝油做的菜就沒事兒了呢!就為了這個,我們外出吃飯時才專找大餐館。”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小餐館很可能使用地溝油,但有一定規模的大餐館或連鎖餐飲企業用的油,基本上全部是調和油,里面都含有轉基因成分。
“轉基因調和油最好賣,我們代理的食用油中,調和油的銷量占了8成以上,其中大多數是家庭用油。”金龍魚、香滿園、花旗、鯉魚、元寶系列食用油的本地總經銷商,深圳市潤豐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主管向紅瓊女士對記者說,“非轉基因油價格比較昂貴,在產品系列中位居高端。本地居民消費能力較強,傾向于買非轉基因油的人比較多,因此,非轉基因油在居民區的超市里相對較暢銷。”
“餐飲業用的油是非轉基因的嗎?”
“據我所知,餐飲用油幾乎百分百是轉基因調和油。”向紅瓊女士說,“小餐館用的油比較雜,不少沒有品牌,有的還是地溝油。我們代理的金龍魚食用油主要供給大餐館,都是22升紙盒包裝的轉基因調和油。”
“金龍魚調和油在深圳餐飲業的市場占有率大概是16%-20%,”向女士強調道,“但我知道,其他品牌的餐飲食用油也都是轉基因調和油,因為轉基因調和油比非轉基因油便宜很多。不用地溝油的餐館已經算是有良心的了,用轉基因油也很正常。”
豆制品:一半以上含有轉基因成分?
“我們的產品都是用黑龍江大豆做的,”深圳旭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井坂勉先生在聽完翻譯小姐的翻譯后,轉過頭來對記者堅定地表示,“我們從來不用進口大豆。你知道,日本人喜歡吃豆制品,但我們都不吃轉基因大豆做的豆制品。所以,你可以轉告大家,不要擔心這個問題。”
“沒有用轉基因大豆,我們不會用的,”深圳市益民佳佳香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宗愛萍女士對記者說,“因為我們公司很注意產品的蛋白質含量,而密山大豆的蛋白質比例高達40%以上,比轉基因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出3-5個百分點,所以,我們只用黑龍江密山出產的大豆。”
“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的加工工藝有區別嗎?”
“沒有。”宗愛萍女士說,“但轉基因大豆的‘出豆量’可能稍低一些。不過,如果原材料價格差很多,用轉基因大豆可能還會更劃算一點。”
記者近期采訪了多家豆制品公司。雖然這些公司的負責人全都聲稱自己生產的
豆制品不含轉基因成分,有的人還說,轉基因大豆做不了豆制品,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一位自稱做技術工作的業內人士詹先生告訴記者,市面上售賣的豆制品至少有一半是轉基因大豆制成的。“我沒法告訴你哪些是哪些不是,因為從外觀和口感上很難區分,”詹先生對記者說,“我只能從原材料來源來分析。”
“2009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僅為1420萬噸,其中有35萬噸左右出口了。”詹先生拿出一份豆制品加工行業分析報告給記者看,“由于國產大豆價格昂貴,因此銷售情況也不太好,其中一半被收為‘國儲’,即國家儲備,根本沒有進入加工和流通環節。進入加工和流通環節的不到700萬噸大豆,至少有一半是用來制作食用油的,也就是說,只有不到350萬噸國產大豆用來做豆制品。而這個報告的數據顯示,最近兩年我國豆制品的耗豆量大約在1000萬噸左右。我還看過另外一個市場分析報告,說我國豆制品年用豆量可能高達1500萬噸。即便按最少的用豆量計算,市面上的豆制品也有一半以上是用轉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如果按1500萬噸用豆量來計算,則有高達2/3的豆制品用的是轉基因大豆。”
豆制品中有多少是轉基因大豆制成的?這個問題非常敏感,豆制品加工行業的業內人士大多不愿意討論這個話題,詹先生的說法也未能得到其他方面的佐證。目前,進口大豆確實占了中國大豆消耗量的3/4以上,但記者不知道這些進口大豆是否全部是轉基因大豆。不過,一些反對轉基因食品的人士聲稱,以國內生產企業對價格的敏感度來判斷,中國的大豆進口應該會選擇價格低廉很多的轉基因大豆。
你還吃了
哪些轉基因食品?
“我也沒法告訴你市面上還有哪些轉基因食品。”深圳大學教授曹征路先生是在《就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致全國人大的一封信》上簽名的百位著名學者之一,雖然早就在關注轉基因問題了,但曹教授也對記者承認,并不掌握市面上售賣的轉基因食品的全部名單。“實際上,我認為即便是農業專家和食品專家,也無法說出轉基因食品的全部名單。”
“那您還知道哪些轉基因食品呢?”
“食用油和豆制品很多都是轉基因食品,這個不用說了吧!”曹教授笑著說,“我知道玉米很多是轉基因的。甜玉米不全是轉基因的,但抗蟲超甜玉米就都是轉基因的。還有木瓜,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市面上賣的木瓜基本上都是轉基因木瓜,至少占95%。還有土豆,那些皮很光滑、色澤靚麗、大小均勻的土豆,很可能就是轉基因土豆。另外,蔬菜、水果里也有不少是含有轉基因成分的。”
“我知道有轉基因大米和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大豆。”一位姓徐的市民對記者說,“還有很多副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比如說餅干、土豆片、玉米片等等。我的一個朋友在綠色和平組織做過義工,我也經常上綠色和平組織的網站,因此也了解了一下哪些食品含有轉基因。看了這些資料,我才知道自己平時吃了那么多轉基因食品,真是防不勝防啊!”
下期提示:
在轉基因食品已無處不在,而限制轉基因生產和銷售的法規暫時沒有出臺之際,市民應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呢?深圳大學教授曹征路認為:我們應該用口袋里的錢來說話。市民們最好只購買有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標注的食品,讓食品生產廠家在消費者的強大壓力下不得不對自己的產品做轉基因標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