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 蔡昉
中國江蘇網北京報道: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種,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要實施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一系列政策傳導了這樣的信號: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3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在全國人大江蘇團發言時建議:把轉基因生物技術的調研納入2010年人大的工作。
轉基因技術是否安全,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蔡昉表示:對多方面的意見應該持開放和慎重的態度。他說,搞科學的人都知道不存在“證實”這個說法的,沒有東西是可以被證實的,但是有可以被“證偽”的。蔡昉用以下的話來表述自己對轉基因不同意見的開放態度:如果說某個東西是真實的,不是因為它被“證實”的,而是因為它尚未被“證偽”。
蔡昉表示中央一號文件中對轉基因食品的指導精神還是比較嚴謹的,具有指導性的,“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蔡昉對此指出,由于社會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存在各種爭論,特別是食品安全對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建議人大常委會或者委托農業農業專業委員會介入并進行調研,廣泛征求各界專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必要時候聽取有關部門的報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