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里的轉基因和農藥殘留讓你防不勝防!?
注一: 目前我國動植物食物、醫藥行業的生物轉基因化或許已經泛濫成災!那么本版文章主要關注植物食物!
轉基因蔬菜讓你防不勝防,到目前為止,國外已批準上市的轉基因蔬菜有延熟番茄、抗甲蟲馬鈴薯、抗病毒病的南瓜和西葫蘆等等。1996年我國相繼批準了轉基因耐貯藏“華番l號”番茄、轉基因抗黃瓜花葉病毒番茄"8805R"和甜椒“雙豐 R”進入產業化生產。已進行轉基因研究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黃瓜、南瓜、西瓜、甜瓜、西葫蘆、胡蘿卜、甘藍、花椰菜、大白菜、生菜、菠菜、茴香、豌豆、石刁柏、芥菜、洋蔥、小白菜等。所改良的性狀包括抗病、抗蟲、抗除草劑、抗逆、提高品質、生物工程等方面。http://www.shac.gov.cn/fwzx/nykj/kjdt/xjs/200712/t20071217_209291.htm
我國的轉基因作物研發在國家政策的扶植下,尤其是在國家“863”計劃和“國家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專項”的直接支持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整體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處于領先地位,一些領域已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我國是世界上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擁有自主研制抗蟲棉技術的國家;我國轉基因水稻的研制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到2003年8月止,我國共受理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申請1044項,批準777項。http://bioop.com/html/biotalk/200609211977.html
以上僅僅是2003年8月前批準的,那么2003年8月到今天為止又批準了多少項呢?
轉基因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深入到人類的生活之中。希望有關專家人士給予說說轉基因動植物食物是否具有安全性!?下面有關專家自擇一詞的說法是否可以相信!?
注二: 據知情人士說現在我國相關部門檢測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時只是檢測以前的農藥品名,也就是說現在在用的一些農藥(哪怕是劇毒農藥)也許根本就不在檢測的范圍內!
這是真的嗎?下面一些相關報道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國家的主管部門為什么要如此設置!?這樣的狀況讓人匪夷所思!!!殺人不用刀啊!這不是嚴重傷害大家健康的問題嗎?大家要加以關注!
http://blog.hsw.cn/?uid-342366-action-viewspace-itemid-491649
杭州:部分市售轉基因蔬菜缺標識
2009-12-20 01:19:00
浙江省消費者協會昨天公布的對杭州市場上農作物轉基因成分檢測分析報告顯示,杭州市場上的部分番茄、玉米含有基因成分,但是缺少必要的標識。
轉基因生物就是指憑借現代生物技術將外源DNA導入生物體基因組,引起遺傳改變組成的生物,轉基因食品是轉基因生物的產品或者加工品。據悉,為了解我省轉基因農產品的實際情況,省消費者協會和浙江方圓檢測集團有關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從杭州市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購買了20個批次番茄和玉米。這些產品在銷售時都沒有標出是否為轉基因食品。
經檢測,10個番茄樣品中含轉基因成分有3個樣品,占30%左右,含轉基因的樣品其主要來源于山東、海南、上海等農產品基地;10個玉米樣品中含轉基因成分有2個樣品,占20%,主要來源于我省杭州地區。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浙江方圓檢測集團專家指出,目前國內市場上發現的“匿名”銷售轉基因食品主要有大豆、玉米、油菜、番茄及其制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一份關于轉基因食品最新總結報告,世界上轉基因食品投入市場10年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導致負面健康影響,但是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在新的轉基因食品生產和銷售前,應該做好對人體健康潛在影響的評估和檢測。
省消協表示,經營者沒有對轉基因食品和農產品進行標識是不對的。由于消費者沒法識別轉基因食品,我國農業部和衛生部要求對列入轉基因生物標識目錄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實施強制性標識,以給消費者以知情權和選擇權。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af999a8ce0ab9ea
轉基因蔬菜 2010-3-2
2006年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突破1億公頃,10年間種植面積增長了60多倍。盡管轉基因蔬菜的安全性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但是科學家們還在不斷地展開新的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多品種的優質轉基因蔬菜。由于轉基因蔬菜具有產量高、口感好、抗蟲害、適應能力強等優點,不少科學家預測,越來越多的轉基因蔬菜將進入人們的菜籃子,也有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轉基因蔬菜將出現在醫生的處方單上。
轉基因胡蘿卜
目前,世界上約有3.5億人感染乙型肝炎,而通常的防治方法是采用混合疫苗接種。但是,這種方法成本高,培養并提純疫苗費時費力。為此,德國吉森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實用角度考慮,選擇了種植簡單、貯存方便的胡蘿卜作為載體,將乙肝病毒的表面蛋白基因注入胡蘿卜基因,同時通過一種催化劑提高胡蘿卜基因中乙肝病毒蛋白的濃度。
研究人員介紹,這種轉基因胡蘿卜外表與普通胡蘿卜沒有差異,只是在成熟之前需利用一種荷爾蒙激活其基因,使其釋放出更大量的肝炎疫苗成分。
轉基因西紅柿
轉基因西紅柿是全球第一種允許上市的轉基因蔬菜。早在1994年,美國就批準一種轉基因西紅柿上市,這種西紅柿的皮比較厚,便于人們運輸和儲藏。后來又有人培育出具有一定抗癌功能的轉基因西紅柿。
最近,以色列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能散發檸檬香味和玫瑰芳香的轉基因西紅柿。這種轉基因西紅柿的揮發性萜類化合物含量很高。揮發性萜類化合物具有殺蟲、抗菌等特性,所以,轉基因西紅柿的保存期更長,無需殺蟲劑也能快速生長。
研究小組認為,像西紅柿一樣能產生類胡蘿卜素的其他農作物和花卉,也能通過轉基因技術改變氣味和口感。
轉基因辣椒
以色列研發成功可在冬季生長的轉基因辣椒,這種辣椒可在0~10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順利生長,而一般品種需要在20攝氏度以上才可正常生長。這類新培育的辣椒有多種顏色、生長季長、果實堅硬抗擠壓,而且還具有抵抗植物病毒的特性,這一系列轉基因辣椒品種是由羅伯特史密斯植物科學研究所和希伯來大學共同研發的。廣東省農科院和華南農業大學的科技人員培育出一批可抗青枯病的轉基因辣椒株,可有效地減少病害,提高辣椒產量,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青枯病有“辣椒殺手”之稱,是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嚴重的蔬菜病害。
轉基因生菜
日本一家研究所最近培育成功一種轉基因生菜,其含鐵量要比一般生菜高出將近一倍。這種轉基因生菜是把大豆的鐵蛋白基因植入生菜細胞中而培育出的,因而增強了生菜中鐵質的含量。其含量每克生菜中為370—380微克,比一般生菜品種高出約一倍。生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有利于人體吸收鐵質。按照全部鐵質被人體吸收計算,成年人每天只要吃半棵這種生菜,就可滿足生理需要。
轉基因茄子
人們一直對無子果實比較感興趣,這是因為種子往往堅硬且味道不佳,而且無子果實由于原來長種子的地方現在被果肉組織填充了,消費者用同樣的錢就可以買到更多可食用的果肉。因此,農業上對培養無子果實很有興趣。
意大利研究人員將一個能夠提高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含量的基因轉移到茄子中,培養出無子茄子。從經濟角度看,這種轉基因茄子與傳統茄子品種相比主要有三大優勢:其總體產量比傳統品種可提高了30%以上,其培育成本與以往的無子果實相比大大降低,轉基因茄子在正常條件下不適于果實生產的相對低溫條件下也可生產。2009-1-8http://www.foods1.com/content/685268/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31713.html?fr=ala0
我國轉基因蔬菜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績
轉基因蔬菜在外觀上和普通蔬菜并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一些性狀的改變,比如口味、抗病蟲害、抗寒、耐旱等。
轉基因蔬菜是指把分離的基因經過或不經過修飾,利用農桿菌介導或基因槍轟擊等技術把它導入某一種蔬菜,通過改良其抗性或品質等屬性而培育出的蔬菜新品種。轉基因技術的最大特點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們感興趣的外源基因,使育種工作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本文將介紹我國轉基因蔬菜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績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轉基因蔬菜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績
1.抗病轉基因蔬菜 轉基因蔬菜育種中,以抗病毒基因工程進展最快,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如北京大學未名生物工程公司以陳章良教授為首的科研小組培育的抗黃瓜花葉病毒(CMV)的轉基因番茄已經獲得農業部的商品化生產許可,其抗性的獲得是通過黃瓜花葉病毒外殼蛋白介導來實現的。另如我國科研工作者已將煙草花葉病毒(TMV)、苜蓿花葉病毒(AMV)、番茄斑萎病毒(TSMV)等病毒的外殼蛋白基因分別導入番茄,獲得了抗各自病毒的番茄植株;通過復制酶基因、衛星RNA基因、核酶基因、病毒外殼蛋白基因等介導途徑,獲得了一批在不同程度上抗馬鈴薯X病毒(PVX)、馬鈴薯Y病毒(PVY)、馬鈴薯卷葉病毒(PLRV)、馬鈴薯紡錘體類病毒(PSTVd)的轉基因馬鈴薯材料。蔬菜抗真菌和細菌基因工程的發展也很迅速。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賈士榮研究員通過轉入經過修飾和改造的殺菌肽基因,獲得了高抗青枯病的轉基因馬鈴薯材料。該項技術為蔬菜抗細菌性病害育種提供了一條解決抗源材料匱乏問題的新途徑。
2.抗蟲轉基因蔬菜 殺蟲劑在蔬菜生產上的大量使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成本,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毛慧珠通過轉入蘇云金芽胞桿菌的毒素基因(Bt),獲得了對鱗翅目害蟲有一定抗性的轉基因甘藍。中國農業大學張七仙將來源于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導入甘藍,通過抗小菜蛾實驗發現,該轉基因植株較對照植株有明顯的抗蟲性。華中農業大學吳昌銀通過導入雪花蓮凝集素(GNA),獲得了對蚜蟲具有一定抗性的轉基因番茄。
3.品質改良的轉基因蔬菜 優良的品質是現代蔬菜育種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復旦大學王光清將一段人工合成的編碼一個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的DNA序列轉入馬鈴薯,提高了馬鈴薯的營養價值。西南農大張興國將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反義基因轉入魔芋,通過限制淀粉的合成量來改良魔芋的品質。另外,浙江大學劉敬梅通過導入甜蛋白基因來改良萵苣品質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4.耐貯藏轉基因蔬菜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將乙烯形成酶(EFE)反義基因導入番茄,抑制果實中乙烯的活性,獲得遲熟轉基因番茄材料,再結合雜種優勢育種,培育成一代雜種——“華番1號”。該品種在常溫下可貯藏45天左右,且品質好,是我國第1個獲得農業部批準上市的轉基因植物品種。另外,葉教授將ACC氧化酶反義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義cDNA分別轉入番茄,乙烯的產生速率均受到了顯著抑制,轉基因果實表現出良好的貯藏保鮮特性。
5.抗逆性改良轉基因蔬菜 哈爾濱師范大學傅桂榮將美洲擬蝶抗凍蛋白基因(AFP)轉入番茄,低溫處理后其幼苗葉片組織的電導率較非轉基因植株明顯降低,表明AFP基因已經表達并使番茄獲得抗寒性。華中農業大學張賽群將異戊烯基轉移酶基因轉入番茄,獲得的轉基因植株在田間表現出生長旺盛及抗葉片衰老的特性。
6.雄性不育轉基因蔬菜 中山大學張宏將花粉絨氈層細胞特異表達的啟動子TA29與核糖核酸酶基因(barnase)構建成的雄性不育嵌合基因,轉入番茄子葉,獲得了具有雄性不育特征的轉基因番茄。利用同樣的原理,可將核糖核酸酶抑制基因(bastar)也置于TA29啟動子控制下導入番茄,培育成恢復系,應用于繁制一代雜種,可使雜種率提高到100%。
7.轉基因蔬菜生產乙型肝炎口服疫苗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劉德虎研究員將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導入馬鈴薯和番茄,成功地獲得了轉基因抗乙肝馬鈴薯和轉基因抗乙肝番茄,將該轉基因馬鈴薯飼喂給小白鼠,使小白鼠獲得了對乙型肝炎的免疫能力。經過更深入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口服一定量的該轉基因馬鈴薯或番茄后,人體即可通過免疫反應獲得乙肝病毒的抗體。二、我國轉基因蔬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盡管我國轉基因蔬菜的研究和應用發展很快,在某些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1.消費者對轉基因蔬菜安全性存在擔憂 轉基因蔬菜的安全性已經成為公眾的關注焦點,并引起了消費者普遍的擔憂。其安全性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一是其作為食品的安全性,二是其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雖然人們談論的安全性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驗證,但必須對轉基因蔬菜的安全性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應該優先發展一些對天然食品本身存在的基因進行轉基因蔬菜的研究,以減輕消費者對轉基因蔬菜安全性的擔憂。其次,在轉基因蔬菜的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和進口、出口活動等方面,各級單位要嚴格遵守國務院2001年發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2.轉入的目標基因活性低或不表達 通過導入外源基因使蔬菜獲得新的性狀并能穩定遺傳是蔬菜基因工程的最終目的。但目前雖然通過采用PCR擴增、DNA雜交、RNA雜交等檢測手段,證明外源基因已經導入植株體內,卻發現存在大量的轉基因植株不能正常表達目的基因的現象。這種基因失活的現象稱為基因沉默。其沉默機制可分為以下3種:位置效應、轉錄水平的基因沉默、轉錄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建議國家“863”項目投入更多的經費用于基因沉默機制、防止基因沉默發生的研究。
3.轉基因蔬菜研究與蔬菜的實際育種嚴重脫鉤 在我國,進行轉基因研究的研究機構擁有良好的分子生物學或分子遺傳學實驗條件,但往往沒有蔬菜育種的基礎,或缺乏豐富的育種經驗。今后,應加強轉基因研究單位與蔬菜品種選育單位的合作與聯絡,縮短轉基因品種的開發年限。
4.轉基因方法單一、植株再生頻率低 在我國的轉基因蔬菜研究中,雙子葉植物多采用農桿菌介導法,單子葉植物多采用基因槍法,基因轉入方法較為單一,組織培養誘導轉基因植株再生困難,植株再生頻率低,轉基因植株難以獲得種子,目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轉入外源基因已在棉花等作物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能獲得足夠多的種子。可在轉基因第一世代中進行育種材料的篩選,能大大地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另外,利用真空滲透原位技術為一些通過組織培養轉基因困難的蔬菜作物的轉基因研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http://baike.bbioo.com/wiki/%E8%BD%AC%E5%9F%BA%E5%9B%A0%E4%BD%9C%E7%89%A9
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作物是指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動植物的基因加以改變,再制造出具備新特征的作物。從表面上看來,轉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沒有任何區別,它只是多了能使它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
什么是轉基因作物?轉基因作物是指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動植物的基因加以改變,再制造出具備新特征的作物。許多人已經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寫有遺傳基因,它們是建構和維持生命的化學信息。通過修改基因,科學家們就能夠改變一個有機體的部分或全部特征。轉基因和雜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陳章良做了十分生動的解釋,雜交只能在同類之間發生,如A水稻和B水稻雜交。而轉基因則可以提取小麥的基因,再將其移植到水稻上。從表面上看來,轉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沒有任何區別,它只是多了能使它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
1、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
2000 年全球種植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面積達到3,270萬公頃,占總轉基因植種植面積的72%,其中主要為抗除草劑大豆。
作用機理:抗除草劑轉基因植物通過導入外源基因,在作物體內表達出特異的酶,以抵抗除草劑的破壞作用,使作物在吸入除草劑后仍能繼續生長。
作用: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勞動成本。
舉例:Roundup Ready soybean (RR大豆)。耐美國孟山都公司Roundup除草劑
2、抗蟲轉基因作物:
2000年全球種植抗蟲轉基因作物的面積達到830萬公頃,占總轉基因植物種植面積的19%,其中以抗蟲玉米為主。
作用機理:產生殺蟲蛋白毒素,防治蟲害。
舉例:BT玉米,產生三種毒素:Cry1Ab、 Cry1Ac.、Cry9c
3、其他轉基因作物:
改善產品的品質; 增強抵抗病毒病; 真菌病及細菌病的能力。
轉基因作物的生產現狀
● 轉基因作物在世界廣泛種植,美國、阿根廷、加拿大為全世界種植轉基因作物最大的國家。
● 我國轉基因作為種植量居世界第四,主要為轉基因棉花。主要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籽、甜菜、水果等
轉基因作物的發展編輯本段回目錄 世界上第一種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種含有抗生素藥類抗體的煙草。它在1983年培植出來,直到10年以后,第一種市場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國出現,那是一種可以延遲成熟的西紅柿。1996年,由這種西紅柿食品制造的西紅柿餅才得以允許在超市出售。
迄今為止,轉基因牛羊、轉基因魚蝦、轉基因糧食、轉基因蔬菜和轉基因水果在國內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場。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彭于發研究員介紹,全球的轉基因作物在問世后的7年中整整增加了40倍,轉基因生物以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為多,其中植物是最普遍的。從1983年研究成功后,轉基因作物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直接增長至2003年的6770萬公頃,有5大洲18個國家的700萬戶農戶種植,其中轉基因大豆已占全部大豆種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這些作物的國際貿易出口額也在增加。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采用最多的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初將基因改制技術實際投入農業生產領域以來,目前美國農產品的年產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轉化為通過基因改制方式生產。目前,大約有20多種轉基因農作物的種子已經獲準在美國播種,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據估計,從1999年到2004年,美國基因工程農產品和食品的市場規模將從40億美元擴大到200億美元,到2019年將達到750億美元。有專家預計:21世紀初,很可能美國的每一種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其它還有阿根廷、加拿大也是轉基因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的國家。
我國已經開展了棉花、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方面的轉基因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轉基因棉花研究方面成績突出。然而,真正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的品種卻并不很多。真正規模種植的只有抗病毒甜椒和延遲成熟西紅柿、抗病毒煙草、抗蟲棉等6個品種。有專家認為,我國同樣也存在著大量的轉基因食品,市場調查顯示,在我國市場上70%的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轉基因成分,像豆油、磷脂、醬油、膨化食品等等,所以很多公眾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和轉基因食品有了聯系。另外我國一些進口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在我國流行的快餐食品店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食品中,轉基因的含量也都很高。
http://www.shac.gov.cn/fwzx/nykj/kjdt/xjs/200712/t20071217_209291.htm
我國轉基因蔬菜的種類和現狀
上海農業網 2008-11-28
人類第一個用于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植物品種就是1994年美國Calgene公司推出的轉基因耐貯番茄Flavr SavrtH,之后轉基因植物的研究在各地廣泛開展起來并逐步進入了商品化的軌道。到目前為止,國外已批準上市的轉基因蔬菜還有延熟番茄、抗甲蟲馬鈴薯、抗病毒病的南瓜和西葫蘆等。1996年我國相繼批準了轉基因耐貯藏“華番l號”番茄、轉基因抗黃瓜花葉病毒番茄"8805R"和甜椒“雙豐 R”進入產業化生產。已進行轉基因研究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黃瓜、南瓜、西瓜、甜瓜、西葫蘆、胡蘿卜、甘藍、花椰菜、大白菜、生菜、菠菜、茴香、豌豆、石刁柏、芥菜、洋蔥、小白菜等。所改良的性狀包括抗病、抗蟲、抗除草劑、抗逆、提高品質、生物工程等方面。轉基因植物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深入到人類的生活之中。
由于轉基因植物與常規育種植物不同,其外源基因可來自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今后會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怎樣影響,將成為伴隨轉基因工程而出現的重大課題,為此,我國于1993年12月由國家科委頒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1996年7月由農業部頒布了“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其安全性評價的總原則是:1.促進而不是限制植物基因工程的發展。同時保障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2.考慮到基因、轉基因植物種類及環境的多樣性,應采取個案分析的原則。3.逐步完善的原則。4.在積累數據和經驗的基礎上,使監控管理趨向寬松化和簡單化的原則。其安全性評價內容包括:受體植物的安全性評價、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評價、遺傳工程及其產品的安全性評價以及釋放地點和釋放方案的評估。每一種轉基因作物在商品化生產前均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性評價。現將轉基因蔬菜的現狀及其安全性分述如下。
1轉基因蔬菜的現狀
1.1轉抗病基因蔬菜
1.1.1轉抗病毒病基因蔬菜蔬菜病毒病的防治非常困難,是轉基因抗病研究最多的一類。目前已經從不同的植物中獲得了30多個抗病毒基因,如植物病毒的外殼蛋白(cp)、衛星RNA、部分序列的cDNA、核酶、復制酶、蛋白酶、移動蛋白、反義RNA等均在多種植物上產生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最近又開發了針對多種病毒的抗病毒基因,如核糖體失活蛋白(RIPs)基因及雙鏈RNA特異性核酸酶基因,病原物的無毒基因和異源植物抗病基因也已用于抗病研究。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病毒的外殼蛋白(cp)基因。如美國的轉基因抗病毒南瓜“FreedomII"、北大的轉基因抗黃瓜花葉病毒(CMV)的番茄“8805R”和甜椒“雙豐R"以及轉基因抗蕪菁花葉病毒(TuMV)的大白菜“福山大包頭”、轉基因抗西瓜花葉病毒(WMV)的西瓜、轉基因雙抗煙草花葉病毒(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MV)的辣椒“農大40"及“湘研1號”。
1.1.2轉抗真菌病基因蔬菜利用植物過敏性反應,轉能誘導細胞過敏性壞死的膜蛋白基因(hrpH)獲得了高抗晚疫病的馬鈴薯。轉煙草雙價幾丁質和葡聚糖酶(β-l,3-giuca· hase)基因獲得了抗枯萎病番茄,病情指數較對照降低了36%~58%。將兩個葡萄的l,2-苯乙烯基因轉入番茄,能提高抗晚疫病的能力。
1.1.3轉抗細菌病基因蔬菜應用較多的是抗菌肽,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柞蠶抗菌肽D基因導入番茄,獲得部分具有較強抗青枯病能力的植株。
1.2轉抗蟲基因蔬菜
1.2.1轉Bt殺蟲晶體蛋白基因蔬菜該基因是抗蟲基因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其編碼的殺蟲晶體蛋白對鱗翅目昆蟲具有很強的毒殺能力。已商品化生產的有:馬鈴薯;已進入田間試驗階段的有;番茄、茄子、白菜、花椰菜;正進行研究的有:辣椒、芹菜、芥菜、萵苣、卷心菜、蕪菁、胡蘿卜、豌豆、豇豆、鷹嘴豆、石刁柏、黃瓜、甜瓜。
1.2.2轉蛋白酶抑制劑基因蔬菜蛋白酶抑制劑殺蟲譜廣,包括鱗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的昆蟲。目前至少有15種不同來源蛋白酶抑制劑的cDNA或基因轉入植物,大部分對昆蟲具有明顯的抗性。但可能與蛋白酶抑制劑在植物體內的表達量和害蟲對它的適應性有關,還沒有一例進入商品化生產。正在研究中的有:馬鈴薯、番茄、甘藍、花椰菜、小白菜、甘薯、甜椒、龍葵、萵苣。
1.2.3轉植物凝集素基因蔬菜在蔬菜上應用最多的是雪花蓮凝集素(GNA)基因,轉入番茄、馬鈴薯可獲得對蚜蟲、桃蚜的抗性,還有將其導入萵苣和小白菜進行研究的。
1.3轉抗除草劑基因蔬菜
除草劑基因在植物中作用有兩種,一是消除除草劑的毒性,應用較多的是來源于潮濕鏈霉菌bar基因,它編碼的蛋白可將除草劑膦絲菌素(PPT)乙酰化使其失去毒力。二是修飾除草劑作用的靶蛋白,使其不敏感或過量表達稀釋除草劑的作用。將編碼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劑pat的bar基因導入甜椒,可提高對PPT的耐受力;將乙酰乳酸合成蛋白(ALS)轉入番茄可獲得對磺酰脲類除草劑的抗性。將編碼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一3一磷酸合成酶(EPS)的aroA突變基因導入番茄。可獲得對一定劑量的草苷膦除草劑的抗性。
1.4轉抗逆境基因蔬菜
1.4.1轉耐鹽基因蔬菜耐鹽基因有兩種,一種是能提高植物體內滲透保護物質的基因,如脯氨酸合成酶(proA)基因、菠菜堿脫氫酶(BADH)基因、磷酸甘露脫氫酶(todD)基因以及與甘氨酸甜菜堿生物合成的膽堿脫氫酶(beta)基因。將 beta基因導人番茄可獲得耐鹽性高于對照的植株。將草酸氧化酶基因轉入番茄可使其在鹽環境下產量增加。另一種是平衡植物鉀鈉離子的如HALI基因。轉入番茄其耐鹽性明顯提高。另外將耐鹽植物總DNA直接導入不耐鹽植物也可提高耐鹽性,如將紅樹總DNA導入辣椒其耐鹽性明顯提高。
1.4.2轉耐冷基因蔬菜利用較多的是來自北極深海魚類的抗凍基因(AFPS)。將鰈魚科的抗凍基因轉入番茄,發現其具有抑制冰塊重新結晶的能力,從而使蔬菜免遭凍害。將美洲擬鰈抗凍蛋白基因AFP直接轉入番茄,得到的轉基因植株在平均氣溫低于4.4℃的情況下,生長好于對照,并且果實成熟提前。致死溫度也降低了l℃~2℃。
1.5 轉雄性不育基因蔬菜
這方面研究途徑較多,可通過絨氈層和花粉特異表達細胞毒素獲得雄性不育。將人工構建的雄性不育基因TA29: Barnase導入番茄子葉可獲得部分雄性不育植株。也可利用反義基因技術創造雄性不育。將人工構建的反義肌動蛋白基因和花藥特異啟動子T29組成的嵌合雄性不育基因轉入番茄,可獲得自交不結實但用作母本進行雜交結實正常的植株。這也是中國第一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轉基因雄性不育。
1.6 轉單性結實基因蔬菜
將roIB基因連接在子房特異性表達的啟動子TPRP-F1上,得到營養生長和果實大小都很正常的單性結實材料 MPBl2和MPBl3。
1.7 轉改良品質基因蔬菜
番茄延熟是基因工程研究較多而且比較成功的例子。如美國的延熟番茄Flavr Savr等4個轉基因品種以及我國的耐貯藏番茄“華番1號”均進入商品化生產走向市場。另外通過轉基因提高含糖量的有:將大腸桿菌糖原合成酶基因(glgl)轉人馬鈴薯可降低淀粉含量30%~50%,增加可溶性糖含量80%。將酸性轉化酶的反義cDNA轉入番茄,可獲得果實小但蔗糖含量高的植株。將番茄紅素合成酶基因經修飾后轉入番茄,可使紅素得到超量表達。
1.8 轉生物或工業用蛋白基因蔬菜
蔬菜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哺乳動物的疫苗、工業用酶或蛋白比動物或微生物具有不可比擬的開發價值和開發前景。目前已將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成功地導人馬鈴薯和番茄植株,將該轉基因馬鈴薯飼喂小白鼠,可獲得對乙型肝炎的免疫能力。
2轉基因蔬菜的安全性分析
目前,轉基因植物安全性評價還主要集中在僅有的商品化生產的轉基因植物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部分常用外源基因在新的遺傳環境中的表達上。研究的焦點主要在以下方面。
2.1轉基因植物對非目標生物安全的影響
根據北京大學對轉抗病毒基因植物的毒理分析,包括急性毒性半數致死量(LD50)、微核試驗、精子畸變試驗、Ames Test、30 d(天)動物喂養試驗等表明,轉抗病毒基因植物對動物不會造成任何不良作用。
根據中國農科院對Bt蛋白晶體在棉花中的作用機理的研究表明,Bt晶體蛋白是一種無殺傷活性的前體蛋白,只有在鱗翅目昆蟲腸中的堿性條件下才能轉化為有活性的成熟蛋白,與其受體結合造成腸道穿孔而致死昆蟲。而人畜腸道既不是堿性的又無Bt蛋白結合的受體,因此是安全的。其次是蛋白酶抑制劑,多來源于植物,可抑制昆蟲對蛋白質的消化引起饑餓和厭食,對人畜無害,沒有副作用,一些研究還表明,食用天然的植物蛋白酶抑制劑具有抗腸癌的作用,因其富含賴氨酸,它在轉基因植物中的積累可能還會提高食物的品質和營養價值。
另外,根據對轉基因馬鈴薯、番茄、矮牽牛、棉花與非轉基因對照相比較的研究,其對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沒有影
響。抗煙草花葉病毒(TMV)的轉基因番茄對采花昆蟲的傳粉、覓食均無影響。轉基因植物殘渣對后季作物的影響與非轉基因作物相比沒有明顯區別。
從目前轉基因農產品上市實行的“實質等同性”原則來看,轉基因蔬菜經過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c、胡蘿卜素以及鋅、鈣、鐵、鉀等化學成分分析,與非轉基因均無明顯差異。食用應該是安全的。
2.2轉基因植物對目標生物生存的影響
轉基因植物表達的病毒外殼蛋白在體外試驗中,可異源包裝產生新病毒和改變傳染方式,迄今還未在田間試驗中發現此現象,據推測,即使發生異源包裝,該病毒在再次入侵非轉基因寄主時,也會因無法形成病毒外殼蛋白而消亡。當然這些小規模的試驗,很難保證高變異率的病毒在長期的大規模的生產應用中不會發生具有威脅性的變異。因此,對其可能產生的風險還需做長期細致的工作。
在實驗室內的模擬汰選結果表明,預測至少在10年內單價Bt抗蟲棉可以在生產上有效地控制棉鈴蟲。而蛋白酶抑制劑(CpTI)作用于昆蟲消化酶的保守部位,突變可能性極小,將Bt/CpTI雙價抗蟲基因轉入植物會大大降低害蟲產生抗性的變異率,同時,采取“高劑量/庇護所”的生態策略可以減輕害蟲的選擇壓,降低害蟲的抗藥性。因此隨著轉基因工程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對生態系統的進一步認識必將為轉基因植物安全性增加新的保障。
2.3關于“基因漂流”問題
轉基因植物與近緣野生種的可交配性視物種及地理環境而定,在自然條例下,可交配性一般很小,截止目前,還未發現馬鈴薯、陸地棉、煙草、油菜等所導基因轉移到野生種中。另外通過對轉基因馬鈴薯、水稻、甜瓜、石刁柏、番茄、棉花等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轉基因植株在生長勢方面與非轉基因植株差別不大。一般情況下比非轉基因的生長還差。在種子活力及越冬能力方面均無提高,除所轉性狀外其它性狀均無增強和提高。因此它在田間的遺存對生態造成的影響不會太大。
由于轉基因植物用于生產時間還不長,其安全性試驗又多限于人為小環境之下,目前積累的經驗和科學技術水平還不能完全預測和控制外源基因在新的遺傳環境中的表達,因此,轉基因植物安全性評價與轉基因工程將是今后擺在人類面前并存的兩個長期性的課題。
http://www.neweekly.com.cn/index/newsview.php?id=157
綠色和平組織挑戰中國超市
文/潘濱
<<新周刊>>第299期
對于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目前的結論是“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由此形成兩派觀點,綠色和平傾向于保守。他們認為,在轉基因產品尚無安全性定論的前提下,反對將“轉基因商業化”。
2009年4月2日早晨,羅媛楠來到位于地鐵知春路附近的沃爾瑪超市,打算購買兩只木瓜。她先去過位于五道口的易初蓮花,但那里的售貨員告訴她,木瓜剛剛賣完了。從沃爾瑪出來,羅媛楠手里多了兩只木瓜。
兩只單價不足3元的青木瓜,被羅媛楠拎到了位于朝陽區吉慶里的綠色和平辦公室。很顯然,這位80后的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并不是想為自己做一份木瓜鮮奶露。而是剖開木瓜,取出種子,包裝好之后,快遞往蘇州的獨立科學實驗室。
其后兩天,羅媛楠和她的同事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沃爾瑪、易初蓮花、華潤萬家等超市,分別分批購買了木瓜樣本,陸續寄往蘇州和香港的檢測機構。這些獨立的科學實驗室,每筆檢測要收取兩千元的費用。
十天之后, 檢測報告出爐。送檢的所有木瓜全部為轉基因品種,這些來自上述三大超市的散裝木瓜,在沒有給出任何標識的情況下,稀里糊涂地就進入了食物鏈中,成為普通百姓飯桌上的一部分。
“如果消費者想購買非轉基因木瓜,根本無從選擇。”2009年4月20日,綠色和平向京滬穗三地的易初蓮花、華潤萬家和沃爾瑪超市發出“最后通牒”,要求這些超市停止漠視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呼聲,響應即將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在5月10日母親節之前向消費者作出承諾,為她們提供“無農藥,無轉基因”的蔬果產品。
“我們誰都不會希望自己買給母親的蔬菜水果帶有致癌的農藥或是安全性還不確定的轉基因;地球母親的健康同樣不容農藥和轉基因的危害。我們將和關心母親健康、自身健康和地球健康的消費者一起行動,來敦促超市的改變。”羅媛楠說。
不安全的超市
檢測報告顯示,送檢的木瓜轉入了一種名為木瓜環斑病毒的基因。這是因為,木瓜非常容易受到環斑花葉病的侵襲,導致病樹變矮,葉柄縮短,新葉變小,葉片脫落,嚴重發病時頂葉受抑制,不再生長。
在轉入了環斑病毒的一段基因之后,新的轉基因木瓜體內就有了對抗此種病毒的抗性,能夠有效抑制環斑病毒的發作。但是,此種病毒對人體也會產生相應影響,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種植轉基因木瓜亦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基因污染。
事實上,大部分的消費者不認同轉基因食品,在2007年的時候,益普索(中國)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曾經做過一次調查,通過對普通消費者的走訪調查,發現65%的受訪者明確選擇非轉基因食品(包括新鮮產品及加工食品)。由此可見,中國多數的普通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持有謹慎保留的態度。
基因改造木瓜最早出現在美國夏威夷,獲批種植5年后,科學家才發現這種木瓜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襲,例如黑輪真菌。由于黑輪真菌已在夏威夷種植的轉基因木瓜中廣泛擴散。農夫必須每10天便噴灑有毒的除菌劑。
木瓜是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主要食物。也是泰國菜中主要的成分,如青木瓜沙律等。在中國,政府于2006年批準在廣東種植轉基因木瓜。所以超市里出現轉基因木瓜并不是非法的事情。但問題在于,木瓜的原產地必須來自廣東境內。超市的責任就是,不但要明確標識清楚所售木瓜是否為轉基因品種,還要在采購環節嚴格把關,杜絕來自其他地區非法種植的轉基因木瓜。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超市不但沒有明確標明木瓜是否轉基因,更在采購環節存有漏洞,有些木瓜來自福建、海南等地。上述地方都是理論上不能種植轉基因木瓜的地區。超市的另一個失誤之處在于,在綠色和平檢測報告出來之前,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木瓜為轉基因產品。
綠色和平組織把檢測報告分別發往三大超市,但超市反應平淡,僅有一家超市回復說會自查,其余超市沒有回音。羅媛楠認為,超市,尤其是大型連鎖超市如易初蓮花、沃爾瑪和華潤萬家等行業領跑者,應該作出表率作用,完善自己的采購和檢測系統,進一步保障其所銷售蔬菜水果的安全。
綠色和平組織如何挑戰超市
“我們之所以選擇超市,是因為它是整個流通環節的樞紐。種植木瓜的農戶自有其難處,他們還是弱勢群體,受制于種業公司和利益驅使。而超市,是采購和銷售的樞紐,它賣的商品價格高,供應商相對穩定,有辦法追查到進貨來源,對非法轉基因食品,它有控制的余地。而對消費者來說,大型超市值得信賴,超市就不能辜負消費者的信賴。”羅媛楠說。
作為一個NGO組織,綠色和平無法動用行政力量,在發出最后通牒之后,對于超市是否接受,他們沒有多少把握,目前也尚未收到任何反饋。綠色和平組織媒體負責人崔婷婷說,目前他們正在聯合部分消費者,組織線下活動,很有可能在某些時間節點,到超市去舉行針對轉基因木瓜的抗議活動。
與轉基因食品周旋
綠色和平組織是一個國際性民間環保組織。湖北種植轉基因水稻即由該組織最早披露。此后,他們又陸續發現了湖南肖國櫻轉基因水稻案。
2005年6月,綠色和平組織的工作人員薛廣建發現,華中農業大學某教授在接受境外媒體采訪的時候,曾提到武漢周邊地區似有轉基因水稻種植。為此,綠色和平組織派人到湖北取樣調查,采集了25個稻種、稻谷和大米樣本,其中19個在DNA檢測中呈陽性,顯示它們為轉基因水稻。
隨后,工作人員追查種子的來源,從農戶處得知,種子由科技站和種子公司流出。而種子公司說產品來自大學,是實驗室里流出來的。種種跡象指向華中農業大學。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他曾在江夏區五里界農技站和武漢市振龍種苗公司買到三包同一包裝的水稻種子,包裝上標明“華中農業大學華大新技術公司”,并且包裝左上角有“華農大的商標”。
綠色和平組織也告訴記者,他們曾從武漢江夏中洲村的農民那里買到一包“四川盈豐種業有限公司”的“抗蟲雜交11優63”水稻種子。標明選育單位也是華中農大遺傳育種研究室。
但由于當時沒有啟動司法程序,處理結果只是把相關種子公司關閉,當地政府出資,回購農民手中的種子,并集中銷毀處理。
但污染還是存在的。有些農民不知道內情,把轉基因大米當成普通的米賣了出去。后來,有人在廣州的家樂福超市里面,發現了轉基因大米的存在。由于廣東的出口貿易發達,有些大米還被加工成米粉,或者廣東河粉,出口到國外,所以一直持續到今天,歐盟那邊還陸陸續續地發現這一類食品。“一旦發生污染,就很難把它從整個食物鏈中剔除干凈。”綠色和平知情人士說道。
轉基因食品緣何引起廣泛關注?這主要源于學術界針對轉基因安全性尚有很大爭論。對于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目前的結論是“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由此形成兩派觀點,綠色和平傾向于保守。他們認為,在轉基因產品尚無安全性定論的前提下,反對將“轉基因商業化”。
專訪綠色和平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 羅媛楠
不明來源的木瓜竟能堂而皇之登上貨架
《新周刊》:你們如何看待轉基因技術和相關產品?
羅媛楠:基因工程,或者說生物科技,包括轉基因,在科學發展上都是有正面的進步意義的。如果你不把它們釋放到環境中去,而是把它用來做實驗,這都是無害的。但是現在推動轉基因的幕后力量來自商業,那么,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它就會在安全性不確定的情況下,急匆匆地推出產品。而推出之后,由于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就逐漸擠掉了非轉基因的產品。商業公司在獲得更大利益的同時,有了更多的資源去推廣它們的產品。這樣,一個一個地區,一個一個國家,都會被逐漸侵襲。
《新周刊》:能否舉例證明你的觀點?
羅媛楠:美國有一個農業技術行業的巨頭公司叫孟山都。它是做化工起家,以前主要的產品是做化肥和農藥。后來他們發明了一種農藥,是一種除草劑。專門對付大豆地里的雜草。因為這種雜草非常厲害,所以剛開始這種藥占有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久而久之,大豆地里的雜草由于長期接觸這種農藥,就逐漸有了抗藥性。必須要加大劑量,噴更毒更多的農藥,但是這樣一來,孟山都的藥就連大豆也一起都殺死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科學家就從農藥里提取出一段基因來,然后插入大豆的DNA里,這樣大豆就對這種農藥有了抗性,成為毒不死的超級大豆。如此一弄,農民繼續噴“毒藥”的時候,雜草死去,大豆不死。孟山都就把這種轉基因大豆在南美廣泛推廣,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幾乎種的全是這種大豆。
他們還與農戶簽訂合約,在購買種子的同時還要配套使用他們的農藥。這就使得孟山都的利潤非常高,幾乎是石油價格高峰時期石油公司利潤的20-30倍。
對中國來說,孟山都在國內控制了很多家煉油廠,那么他們就不愿意采購中國種植的非轉基因大豆,轉而大量采購國外的轉基因原料。這樣,我們國內的豆油,就幾乎都是轉基因產品了。
《新周刊》:中國在這方面有沒有嚴格的管控?
羅媛楠:出于對食品安全問題考慮,中國政府對轉基因食品上市的態度十分慎重。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于2004年啟動了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生產的審批程序,負責管理和審批與轉基因食品相關的事務。但是,一個對轉基因產品進行有效監管和追查的系統尚未形成。所以不明來源的木瓜能夠堂而皇之地登上各大超市的貨架。
《新周刊》:你們為什么會選擇木瓜作為檢測對象?
羅媛楠:作為主要食品銷售渠道的超市,所售食品是否安全向來是消費者的關注熱點。我們一直關注超市的食品安全,綠色和平一直對超市所售的蔬菜、水果進行抽查,發現蔬菜水果農藥殘留問題嚴重。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綠色和平以三口之家一天所需量為標準,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易初蓮花購物中心、沃爾瑪超市、華潤萬家超市、農工商超市,以及兩個農貿市場,購買了當地常見的蔬菜和水果進行農藥殘留的檢測。檢測發現:在45個樣品中,共有40個樣品檢測出50種農藥殘留,混合農藥的殘留更為嚴重——25個樣品殘留著至少5種不同的農藥,5個樣品甚至含有10種以上不同的農藥殘留。在9個樣品中還檢測到了5種被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定為高毒的農藥。各地居民相當于每天喝一杯“農藥雞尾酒”。
在農藥檢測的同時,我們又聯想到中國批準在廣東種植轉基因木瓜,所以我們就對木瓜進行了轉基因檢測。發現轉木瓜不但沒有明確標識,還有可能存在非法種植的情況。因為有些木瓜來自廣東以外的地方。
http://news.sohu.com/20060613/n243709596.shtml
廣州三家超市蔬菜水果八成半有農藥殘留(組圖)
時間:2006年06月13日12:49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綠色和平組織在超市的抽檢樣本中檢測出“駭人”結果。資料圖片
農藥殘留超標最嚴重的樣本是白菜和砂糖桔
漂亮的番茄也被查出多種非法農藥殘留
本報訊 (記者 林靖峻 陳志杰 陳志龍 尹輝 楊莉 實習生 姜春燕 魯喆) 一個砂糖桔中竟檢出8種殘留農藥!昨天,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外公布,在廣州市萬佳、百佳和家樂福三家連鎖超市所銷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過八成半有農藥殘留,兩成半含非法農藥殘留。在萬佳抽取的一種砂糖桔中更是檢出8種殘留農藥,包括3種國家禁用的農藥,當中一種劇毒農藥甲基對硫磷的殘留量竟超過國家標準40倍!
85%的樣本有農藥殘留
綠色和平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全球性環保組織。
其食物安全項目主任薛廣建昨天表示,綠色和平從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分5次在位于廣州的三大超市的8家分店抽取了85個蔬菜和水果的樣本,送到位于德國漢堡的歐洲坊(Eurofins)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結果顯示,有85%的樣本含有農藥殘留,而有14%樣本農藥殘留超出國家標準。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其中有25%的樣品檢出國家禁用的農藥。在85個樣本中發現有32個樣本含三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
“在我們隨機抽取的樣本中檢出如此大量的農藥殘留,表明國內蔬果農藥殘留形勢十分嚴峻,消費者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薛廣建說,相對于在外國進行的同類檢測,國內的情況要嚴重一些,非法農藥品種也更多。而長期使用農藥殘余食品可造成慢性中毒,將影響生殖和神經系統。
毒蔬果來源無從追溯
毒蔬果從哪里來?薛廣建告訴記者,蔬果來源極為廣泛,包括廣東省內和省外各蔬菜產地,廣州本地產蔬果所占比重比較大,而基本上每一主要產地的蔬果都被檢測到農藥殘留產品。
毒蔬果是怎樣混進擁有豐富食品安全經驗的大型超市的?
家樂福超市提供的一份普通蔬菜供貨流程圖顯示,獲得家樂福資格認可的供應商可向家樂福各超市門店供應蔬菜;家樂福賣場每天選擇2/3家門店進行快速檢測,再在同城有相同供貨商的門店之間相互交流檢測結果。至于供應商從哪里采集蔬菜則無從追溯。
穗超市缺質量追溯系統
據了解,百佳超市在香港的分店擁有蔬果來源追溯系統,還有一間能做專業農藥殘留檢測的獨立實驗室,在大陸地區則沒有;家樂福在國外擁有豐富的農藥殘留控制經驗,還在北京和上海設有在質量保障體系控制下的菜場,但在廣州地區則沒有建立;而萬佳則完全沒有很有力的農藥殘留控制措施,該超市出現問題蔬果的比例也最高,農藥殘留超標率為26%、非法農藥檢出率為35%。
目前,綠色和平已呼吁三家超市即刻撤下有問題的蔬果,并采取蔬果來源監控及有效的農藥檢測措施。
據悉,家樂福及百佳超市已就綠色和平的要求作出積極回應,表示采取措施以防止蔬果含過量農藥殘余;萬佳超市則還沒作出回應。
省農業廳市場處的趙科長告訴記者,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法11月份就開始實施,廣東省相關部門也正在指定有關農產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工商部門表示,對綠色和平組織提出的檢測結果,將進一步跟進調查。
抽取樣本地點
超級市場 分店地點 樣本總數 樣本數量 有問題樣本 百分比
百佳 廣州富景花園 41 31個 9 31.7%
廣州曉港灣 4個 3
廣州天河區金田 6個 1
萬佳 廣州東曉路 23 19個 9 39.1%
廣州天河路 4個 0
家樂褔 廣州萬國店 21 10個 2 19%
廣州康王店 3個 1
廣州員村店 8個 1
檢測結果顯示:砂糖桔“劇毒”白菜“最毒”
本報訊 (記者 林靖峻 者 陳志杰陳志龍 尹輝 楊莉 實習生 姜春燕 魯喆 李小萌) 綠色和平本次抽取的樣本由獲得歐盟承認的德國歐洲坊實驗室進行檢測,檢測方法采用國際公認的氣相色譜法(GCMS)。《結果分析》顯示,在抽取的18種共85個蔬菜樣本中,有問題樣本26個,達到30.6%。在蔬果樣本中共發現34種農藥,其中12種是非法農藥。在萬佳的一個砂糖桔樣本中發現8種農藥殘留,其中3種是非法農藥。
農藥殘留超標最嚴重的樣本來自白菜和砂糖桔;在萬佳超市抽取的一個砂糖桔樣本中,還發現有被WHO標識為Ia級的劇毒農藥“甲基對硫磷”。
在同一個樣本中含有最多種類非法農藥殘留的是砂糖桔和番茄。
在同一個樣本中含有最多種類非法農藥殘留
采樣日期 采樣地點 蔬果品種 農藥 禁限用情況
2005年11月25日 萬佳 砂糖桔 滴滴涕 禁用農藥
殺撲磷 廣州蔬果禁用
甲基對硫磷 蔬果禁用
2006年3月7日 家樂福 番茄 林丹 禁用農藥
甲胺磷 蔬果禁用
涕滅威 蔬果禁用
農藥超標最嚴重的樣本
采樣日期 采樣地點 蔬果品種 超標農藥 超標倍數
2005年11月25日 萬佳 砂糖桔 甲基對硫磷 40
2006年1月12日 百佳 白菜 毒死蜱 26
2006年4月12日 萬佳 白菜 毒死蜱 15
2006年4月12日 百佳 白菜 氯氟氰菊酯 8
蔬菜種類及樣本數量
蔬菜種類 品種 樣本數目 有問題樣本(%)
葉菜 菜心 13 0
白菜 19 37
豆苗 1 0
芥蘭 5 20
西洋菜 5 20
菠菜 3 0
芥菜 3 0
油麥菜 1 0
花菜 西蘭花 2 0
豆類 荷蘭豆 9 33
玉豆 4 0
甜豆 2 50
豆角 1 0
瓜果類 番茄 11 82
水果 桔 2 100
蘋果 1 0
葡萄 2 50
土多啤梨 1 100
總數 18 85 30.6
超市蔬果照賣市民懵然不知
新快報訊三大超市八家分店竟有85%的蔬果有“毒”!更可怕的是,到超市買菜的市民對此懵然不知!昨天下午,記者回訪這三大超市的三家分店,發現大多數市民對此一無所知,如常幫襯。當記者告知抽檢結果時,市民們又擔心又無奈,都強烈呼吁政府加強監管,讓百姓能吃得放心。
記者昨天來到海珠區東曉路的萬佳超市。綠色和平組織檢出的農藥超標40倍的砂糖
桔、農藥超標15倍的白菜,就是在該店抽取的樣本。
超市里的蔬菜銷售區擺放著數十種常見蔬菜,“綠色和平”對該店采樣調查發現農藥超標的西洋菜、沙糖桔、番茄、荷蘭豆、菜心、白菜等種類,除了沙糖桔已經過了時令季節未有銷售外,其它幾種均有銷售。不過,所有的蔬菜水果上都沒有有關是否有農藥殘留的相關標識。
記者看到,該超市的蔬菜產地主要在深圳、廣州、珠海幾個地方,其中產自深圳“旺泰佳農業”的占大部分。
“農藥超標這么多?不會吧!”聽到記者提及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結果,很多市民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一位正在百佳超市挑選白菜的陳女士很是擔心:“天天都要吃菜,農藥殘留物我又看不出來,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呀!”
在東曉路萬佳超市買菜的齊阿姨抱怨,身為消費者,對此根本不知情,“超市應該將每種水果的檢測結果都打上貼簽公布出來,讓消費者心里有個底”。鄧先生則希望,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此加強監管,“平時就要把好每一個關,不能總是一檢就檢出大把問題”。
市民肉菜市場買菜自己小心
新快報訊大超市被檢出蔬菜多農藥殘留,那普通的肉菜市場恐怕更沒保障。記者昨日走訪了幾家肉菜市場,發現相關檢測并不完善,市民買菜,恐怕只能憑感覺了。
在石牌東路的石牌肉菜市場,檔主們都聲稱自己的菜“絕對沒有農藥殘留”,至于如
何證明,檔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位檔主于是說:“我也不知道有沒有農藥,你自己買回去看吧。”
不過,石牌肉菜市場檢測處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早上,檢測處都會隨機抽查幾個檔口,抽查的內容就包括蔬菜農藥殘留是否超標,“我們每天都檢查,可以肯定我們市場沒有農藥超標的蔬菜”。
記者發現,很多市民對市場的菜都沒什么信心,因此都有自己的“保安措施”。王阿婆教記者:“買葉菜最好是買那種有幾個蟲眼的菜,這種菜就算打了農藥也不會打太多。”潘小姐則認為:“現在的蔬菜不打農藥的少啊,只能多洗幾遍,用淘米水洗過再吃了。”
香港超市也難免“毒”
從2005年11月至今年3月,綠色和平組織在香港兩大連鎖超市抽樣化驗出售的蔬菜,發現七成半樣本含殘余農藥,三成樣本農藥含量超標,更有樣本含非法農藥,這些蔬菜大部分來自廣東。
四次樣本抽查分布于香港各地的百佳、惠康兩超市,獲得55個蔬菜樣本,包括中式葉菜、玉豆及瓜果類,一共驗出20種農藥,最普遍及超標情況最嚴重的為毒死蜱及氯氰菊酯。
在55個樣本中,六個白菜、四個菜心、兩個玉豆、三個番茄、一個豆苗及一個芥蘭的樣本,分別驗出農藥含量超出世衛組織及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制定的標準和歐盟標準,當中白菜及菜心超標情況最為嚴重。五個玉豆及番茄樣本驗出含非法農藥,包括滴滴涕、林丹、六六六及甲胺磷。其中一個惠康超市的菜心樣本中發現農藥殘余量更比歐盟標準高出240倍。
多種農藥混合毒性加碼
孕婦攝入農藥殘留會影響胎兒發育
新快報訊 所有農藥其實都是帶毒性的。一般來說,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分為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的癥狀比較明顯,具體表現為頭痛、惡心、多汗、呼吸困難、肌肉痙攣、 神志不清,如不及時搶救便會危及生命。
長期食用含有農藥的食品能引致農藥在體內不斷累積而引起慢性中毒,觸發多種慢性疾病,包括癌癥、生殖和神經疾病,以及干擾內分泌系統等。有些農藥甚至經由孕婦母體傳至胎兒,影響胎兒發育,并有機會經由母乳傳至嬰兒。因為慢性中毒在人體沒有明顯癥狀,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共有近170種農藥都已被列為可致癌物質(PesticideActionNetworkUK2005),調查中發現的非法農藥如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等,毒性難以降解,早已從1983年開始就陸續被一些國家禁用。
林丹:會破壞人類的內分泌系統,更可能會引致乳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52個國家中已被禁。
滴滴涕:可以通過食物鏈累積,經由孕婦母體傳至胎兒,影響胎兒發育,并有機會經由母乳傳至嬰兒,其半衰期長達7至8年。
甲胺磷、對硫磷以及克百威等劇毒農藥: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均被禁止在蔬果上使用。
據悉,不同種類的農藥混合后會出現“雞尾酒”效應,對人類身體的破壞,比任何單一種化學物質所能起的作用還要大。
在本次檢測中,85個樣本中發現有32個樣本含三種或三種以上的農藥殘留,在萬佳超市的一個砂糖桔樣本中更是同時檢測出8種農藥,其中包括3種非法農藥和超標農藥。消費者如果長期進食這些蔬果,健康將受到很大的威脅。
蔬菜要用鹽水漂洗三次
專家建議:盡量購買有機蔬菜,“多人買了,價格也有望下降”
天天要吃菜,要想健康,就要學會自保。華南農業大學的陳厚彬教授建議,市民要
養成用鹽水而不是清水泡洗青菜的習慣。另外,選購有機蔬菜也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方法。
華南農業大學長期研究水果的陳厚彬教授建議,市民買了青菜之后,要養成用鹽水而不是清水泡洗青菜的習慣,并且要連洗三次,然后將蔬菜煮熟,就可以放心食用了。他表示:“這是唯一和最好的應對方法。”
不過,有些農藥會被植物吸收,所以清洗蔬果表面并不能確保洗去農藥殘留。加熱過程亦不能確保完全除去農藥。再者,浸洗與加熱過程其實會使蔬菜流失部分的營養物,例如一些水溶性的維生素。
綠色和平組織項目經理林志光則建議,市民應該更多地選用有機蔬菜,“當市民購買有機蔬菜的數量越來越多之后,它的價格也有望隨著下降了”。
據林志光介紹,有機蔬菜是消費者避免農藥危害的最佳選擇。他說,有機種植的過程中不會施放任何化學農藥及人工合成的化肥,亦完全不使用含轉基因成分的原料,有機農作物更加安全、天然和健康,既能保護生物多樣性,亦不會出現有害物質殘留污染環境,毒害消費者與農民等問題。
有機蔬菜
是按《中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為依據生產的,不會施放任何化學農藥及人工合成的化肥,亦完全不使用含轉基因成分的原料,故此,有機蔬菜對種植條件的要求更為嚴格,對健康也更有保障。
無公害農產品
生產加工是以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為主要依據,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很多的比較試驗均顯示有機蔬菜的農藥殘留遠比常規蔬菜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