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呼吁人大:加快環境立法推進綠色轉型
2010年03月05日 【來源:綠色和平網】
中國 — 北京,2010年3月5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之際發出呼吁:鑒于中國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政府應該將“綠色轉型”作為發展戰略納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全國人大應積極展開討論,盡快出臺更綜合和強有力的法規,通過法律促進中國全面治理污染并走向“綠色轉型”。
“中國在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勢頭之迅猛令世界矚目,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和資源代價。嚴重的工業和農業污染已經影響到國民生計和經濟發展,而氣候變化更不僅加重了中國的水資源、糧食安全和應對極端天氣災難的負擔,更使中國面臨與日俱增的國際壓力,”綠色和平項目總監施鵬翔說:“中國急需轉變發展模式,踏上一條低碳和低污染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色和平呼吁中國政府在下一個五年規劃中納入促進低碳經濟、污染防控和生態農業的政策和指標,并希望本次的全國人大會議就此三個急切需要法律支持的組成部分展開討論。
1. 制定政策以促進低碳經濟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中國需要盡快設立降低單位GDP能耗的政策,制定積極的實施細則,以確保實現并超越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出臺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煤炭等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開征碳稅,并將相關稅收收入應用于鼓勵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等清潔技術的發展。
2. 加強針對有毒有害物質監督與控制的法規。對重點重金屬污染物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設定約束性減排目標,推進有毒有害物質風險信息收集與公眾知情制度的初步建立,并建立優先有毒有害物質鑒定和管理機制。
3. 出臺化學農業的淘汰策略與生態農業的鼓勵政策。通過減少化肥生產補貼與資源稅和環境稅等調控政策來逐步減少化肥的使用,盡快禁止更多高毒農藥的生產和使用,暫緩轉基因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和玉米)的商業化進程,并制定生態農業發展的長期規劃,通過各種政策逐步使中國擺脫對化學農業的依賴。
施鵬翔說:“這些領域的涉及范圍之廣和影響之深,要求有強有力的法律建設和執行作為后盾,才可能在最短的時間產生最大的效果。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法例支持的討論,才能抓住2010年這個關鍵節點,及早出臺和修改法例法規,以促進中國在下一個五年中實現歷史性的綠色轉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