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取得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的結論認為,“目前我國中產階層的規模約為總人口的23%左右,隨著中產階層的快速成長,我國的社會階層結構正向通常人們所認為的現代化“橄欖形”階層結構變動?!倍?,“根據估算,目前中產階層正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在擴大規模,在大城市當中,這一比率還要高。”
據課題組組長、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介紹,2000年之前,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已經出現了中產階層崛起的趨勢,2000年之后崛起速度加快。2001年的全國調查表明,中產階層的規模已經達到15%左右。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2006年中國社科院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的綜合分析,目前中國中產階層的規模比例為23%左右。短短幾年間提高了8個百分點,遠遠快于2000年之前中國中產階層的成長速度。
然而,筆者雖未看到該研究報告的全文詳細研究,但根據陸教授的介紹,該報告形成的數據樣本分別源自2001年、2005年和2006年的社會調查結果,唯獨或缺了至關重要的2008和2009年的數據。而在這兩年,原本呈上升態勢的所謂“中國中產階級”已被一場股市災難和樓市漲價潮所重傷,不僅面臨“被消滅”的險境,而且在構成上也呈現快速兩極分化(少數中產暴富、絕大多數中產財富繼續下降甚至成為負債一族,成為“蝸居族”、“蟻族甚至不幸淪為“廁居族”)……
因此,社科院社會學所宣布的這次“最新研究成果”便顯得不大靠譜了:第一,缺乏最新的關鍵年份的數據支撐;第二,由于第一點的原因,其結論中“目前中國中產階層的規模比例為23%左右。短短幾年間提高了8個百分點”也便失去了公信力。難怪該報告一經報道,便有大量網友又在高呼“被中產”了。
至少,“由于社會階層的分化加劇,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動表現出一定的不確定性與復雜性”。所以,這是一項急需補充數據和校正結論的“研究成果”,而我估計,目前的嚴峻現實是,從2008年起,我國前十年間正在崛起的中產階層可能正在以每年10%甚至更高的速度被消滅著,而他們,也正成為中國社會各階層中心理感受上最為惶恐的一個不穩定階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