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賤賣了,賤賣了,跳樓價,大出血。
1,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約10%的股份,每股價格1.16元。當年上市后,按照2007年8月15日盤中價格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313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018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84倍,世界罕見。該股國內發行價3.12元,是對外資發行價的2.69倍。
2,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不到20%的股份,購買價格1.22元.當年上市后,按照2007年9月7日盤中價格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335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1932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4.8倍。國內發行價3.08元,是外資購買價的2.52倍。
3,興業銀行
2006年,香港恒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賺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2007年初上市后,當年股價就達62.8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約600億。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后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于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是外資購買價的5.92倍,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4,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1股,目前股價已超過40元,投資增殖10倍,凈賺130多億,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800多億總市值。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能不能改善對我國又有什么意義?
5,華夏銀行
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23元多,凈賺112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市值近10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6,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接近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100多億,合計將近900多億,6倍多回報。該股國內發行價7.9元,是外資購買價的4.25倍。
7,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洲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約300億人民幣),每股定價約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按照2007年9月25日上市首日9.05元市價計算,市值已達2932億人民幣,2家凈賺2600多億元。建行A股發行價6.45元,是外資購買價的6倍多,申購資金超過2萬億。
8,浦東發展銀行
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股,每股約2.96元,并且協議規定日后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57元,花旗凈賺100億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再賺取100億的數倍。
9,民生銀行
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約8億人民幣)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8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
10,中信銀行
2006年,西班牙畢爾巴鄂維茨卡亞對外銀行(BBVA)以5.01億歐元認購中信集團持有的中信銀行5%股權,且之后有權增持至9.9%.,每股價格2.77。同時BBVA還以4.88億歐元認購中信集團在香港的金融平臺——中信國金15%的股權。按照2007年8月28日盤中12.88元價格計算,凈賺近200億人民幣,日后行權將再賺取數倍。該股國內發行價5.8元,是外資購買價的2.1倍。
11,南京銀行
2001年11月28日,國際金融公司以每股1.21元的價格,出資2.19億元人民幣,購買了南京銀行1.81億股股份,后將其中部分股份轉讓給法國巴黎銀行。按照2007年8月2日盤中價格25.12元計算,每股凈賺43.28億元。2005年,法國巴黎銀行以每股3.04元購入南京市商業銀行19.2%股權,總作價7.04億元人民幣,按照2007年8月2日盤中價格計算,凈賺51億多人民幣。該股國內發行價11元,是外資購買價的9.1倍。
12,寧波銀行
2006年新加坡華僑銀行以5.7億元人民幣收購2.5億股,每股2.28元,按照2007年8月3日盤中價格計算,市值已超過80億人民幣,一年賺取78億元人民幣.該股國內發行價是9.2元,是外資購買價的4倍多。
13,北京銀行
2005年荷蘭國際集團下屬ING 銀行購買其19.9%的股權,總投資達到17.8 億元,折合每股1.78元,成為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同時,國際金融公司購入北京銀行5%的股份。按照上市首日盤中價格25元計算,兩家外資公司獲利近300億。控制市值1550億市值完全外資控制。該股國內發行價12.5元,是外資購買價的7倍,申購資金超過1.9萬億。該銀行1996成立,8年自從增加8倍,利潤累計100億,各項指標在亞洲銀行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14,上海銀行
上海銀行以每股2.49元的價格將4.68億股轉讓給國際金融公司、匯豐銀行等三家外資金融機構,占總股本18%。上市后三家外資公司至少能賺140億元以上
15,廣州發展銀行
今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系,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并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托還各搭進去60億,共180億。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范疇。
16,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匯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匯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平安集團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100港幣。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億。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目前公司港股市值超過2800億港元,A股約6000億人民幣,總市值近9000億。匯豐原本10%,又花86億人民幣購買了高盛和摩根9.9%,目前獲利超過1500億人民幣。并且形成“一拖四”的控股結構,直接控股平安壽險(控股99%)、平安產險(控股99%)、平安信托(控股99.3%)和平安海外(控股100%);平安信托又控制平安銀行(控股73%)和平安證券(控股75%),形成金融控股集團的架構,其所收集的產險、壽險、信托、投行、商業銀行等數張金融牌照,均被齊齊端上國際資本市場。
17,110家城市銀行正在賤賣中
渤海銀行被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19.9%的股份。西安銀行被國際金融公司和加拿大豐業銀行參股5%,并且規定在未來四年內以期權投資的方式認購西安銀行總股份的24.9%。濟南市銀行被澳洲聯邦銀行購入11%的股權,并規定對方有權在2008年5月將所持股份增至20%。杭州市銀行被澳洲聯邦銀行斥資6.25億元獲取19.9%的股權。
18,新華人壽
新華人壽即將上市,瑞士蘇黎世保險公司持有新華人壽22800萬股,每股5.25元,公開持股比例為19%,加上蘇黎世公司通過中國公司暗中控股部分,所持股份總數已超過56%,也就是說,新華人壽上市前已經變成外資公司。蘇黎世公司投資34億,一旦上市,控制市值至少800億,凈賺大約500億。控股新華人壽是典型的抗戰模式:80萬日軍控制200萬偽軍,200萬偽軍控制1000萬漢 奸,1000萬漢 奸管理4萬萬中國人。
--------------------------------------------------------------
以下是一些網友朋友們的發言
2008年5月21日,是中國舉國哀悼四川大地震災難的悲痛日子,在這一天,長期支持并資助 藏 獨 勢力的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授予長期圖 謀 分 裂 中國的陰謀家 達 賴 榮譽哲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在全球和平上所做的貢獻”。……我驚訝的發現,除了眾人皆知的達 賴 騙子,還有一位中國股民皆知的人物在2001年11月被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他正是當今中國銀監會的主席 劉 明 康
美國剛剛出臺了阻擋外資進入金融領域的管制法案:外資進入美國產業,如果不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參股比例不能超過10%;如果影響國家經濟安全,不僅1%都不允許,還要對試圖投資的外資企業進行巨額罰款。美國的監管機構使用一套幾乎完全不透明和主觀的標準來確定外資并購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基本上任何超過股權比例10%的并購交易都不可能通過審查——然而,中國金融界的最高層似乎不知情,中國上市銀行大部分已經被外資控制20%的股權,并且是以極低的價格出售。
美國自稱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但美國人更是拼命的保護本國的產業,讓我們看看這個所謂最講自由市場的國家的作法:聯想公司的電腦中標美國政府采購訂單,但在毫無征兆情況下被“聯想是一家中國企業,涉嫌國家機密安全”為由,取消了聯想的電腦中標合同;中海油收購尤尼科,報價比對手高出10億美元,美國議會以威脅國家利益為由禁止交易;華為收購3COM,被美國安全部門強行調查,理由是“華為有中國政府背景,3COM技術關系到美國國家安全;西方各大銀行早已在中國開店營業,并且網店四布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和北京,然而中國招商銀行在美國紐約的第一家分行在提出申請一年多后才得到批準……美國人給美國各個產業穿上了厚重的盔甲,卻無恥要求脫掉中國最后一件褲衩——然而,中國金融界的最高層的指導意見表示,外資可以直接控股中資銀行,而且不需要上限!
想當初,為了讓中國最龐大的金融資產上市,以提高所謂的市場競爭力,我們國家一次性為國有銀行的20000億壞帳買單,數以萬計的在各大銀行辛苦多年的銀行老員工被無情的低價買斷工齡?這還不夠,中國中央匯金公司動用寶貴的外匯儲備于2003年12月為中國銀行注資225億美元,為中國建設銀行注資200億美元,2005年4月為中國工商銀行注資150億美元,然后相繼將這三家中國最大的銀行的部分股權低價賣給外國投資者,加上其他商業銀行的上市,外國投資者輕取5000億元的天文數字巨利!西方各大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賺取5000億的世界罕見巨額利潤的同時,在四川大地震的賑災捐款行動中,給了不到5000萬了事,不到一個唐山孤兒捐款的一半。
最讓國人痛徹心肺的還不僅僅是已經發生的財富浩劫,而是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更大規模的財富浩劫。面對驚人財富浩劫,國家商務部的官員宣布,目前外資收購中國資產的規模還很小,要繼續擴大規模;中央銀行發表專文宣布,要“堅定不移地深化國有銀行改革”,目前中國的銀行已經100%地由外資參股,繼續深化改革,無非是要把所有銀行都像北京銀行、深圳發展銀行那樣整個送給外資。商務部是管商品的,中央銀行是管貨幣的,他們兩家如此表態,國人還有什么指望!為什么中國的政府部門就不能像其它國家政府部門那樣維護本國利益呢?1997年美國龍星投資公司趁金融危機之際,低價收購韓國外匯銀行股份,今年賣掉賺取了46億美元,韓國舉國震驚,首爾警車呼嘯,美國龍星公司和韓國外匯銀行的高管人員接連被捕,可是在一年損失就超過韓國十年損失50倍的中國,不僅銀行高管人員沒有被捕,甚至還發表文章向全國人民宣戰:要繼續“堅定不移動地深化國有銀行改革”,要像當年賣光國有企業那樣把銀行也賣光。銀行不同于其它行業,銀行一旦落入外資手中,不僅整個國家經濟,甚至包括整個國防都會被外人控制,國家主權將不復存在。更令世界稱奇的是,在獲得如此天文數字的5000億巨利后,竟然沒有報道指出有任何一家外資金融機構為此向中國國庫繳了一分錢稅!而可憐的中國百姓,在豬肉的價格高達1斤15元的今天,卻還在為2000元的月薪繳納個人所得稅!
將包裝的最優質最干凈的中國銀行業這樣的優質資產賤 賣給外國還不算,2007年5月,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拿著中國人民的外匯儲備以29.605美元/股的天價(約合230元/股)購買美國一私募基金公司、垃 圾 股 黑 石集團近10%的股票(譯作“佰仕通”),之后黑石的股價迅速跌至17美元/股,中投公司的英明決策使中國人民的這筆資產大幅縮水近半。更人所有人想不到和無法理解的是,中投公司的賣 國 賊 們所購買的這些黑石股份,全部都是“無投票權的股權”,即中投公司在黑石公司內部沒有絲毫的發言權,并且,中投公司所購買的黑石的這部分股份鎖定期為四年,四年之內不許賣、不許轉讓、不許投票!中國人民的血汗就這樣由賣 國 賊 們白白送給了美國的資 本 家!
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投入相對很少的成本,卻可以得到天價的回報;而中國金融界的最高層投資外國資本家,投入巨大的成本,卻不僅得不到回報,要巨額虧損,連話語權都沒有!還有一個極其令人痛心的細節:成立超過50年的建設銀行,擁有數千個經營機構數十萬員工的建設銀行,擁有數千萬上億穩定銀行客戶的建設銀行,享有中國最巨知名度之一的品牌力量的建設銀行,被中國財政買單天價壞帳并注入200億美元凈資產的建設銀行,在中國金融界的最高層領導眼里,建行的總估值,竟然還不如區區一家只有幾個辦事處的美國的私募基金公司的總市值!
老天爺啊!任何一個稍微有點金融常識的白 癡都能看出哪個更值錢啊!——然而中國金融界的最高層對此一無所知!中國金融主管部門下屬的主流媒體認為:中國各大銀行上市,給中國政府帶來了約1000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他們的邏輯就是:中國為這些銀行上市買單的壞帳約20000億元,現在這些銀行上市后市值約30000億元,所以上市帶來了10000億元的收益。這就好比那些把中國特 大 金礦無償贈送給外國公司的賣 國 畜 牲的邏輯:把中國金礦送給外國資本家后,引進了投資,增加了稅收,帶動了就業,提高了知名度!為他們辨解的漢 奸 媒體走狗學者也集體出動瘋狂反撲:美國銀行在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及管理等7個領域向建行提供戰略性協助,并為此向后者派駐約50名人員……諸如此類,似乎有了美國銀行,中國建行就如虎添翼從此走向光明的未來了。可笑至極!可憐至極!可恨至極啊!且不說美國銀行在次 極 債 中自己虧損得一蹋糊涂已經暴露出該銀行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的太多缺陷,最根本的是,掌管金融界的高層大老爺們,你們是如何一廂情愿的相信,美國銀行會全心全意扶持你壯大?扶持你壯大到美國和世界各地去搶占它們的金融地盤?你做的是春秋大夢啊!它們現在就是一口氣吃掉你幾年的全部利潤,然后就在中國本土把你打趴下啊!你還 空 想國際化到美國去開分行去搶美國 金 融 巨頭的市場?你連自己的根都讓人挖空了!美國政府美國企業,什么時候全心全意的幫助中國政府中國企業過?看看一件件中美貿易糾紛的往事,它們是一點也不客氣的使出各種下 三 爛手段來阻礙中國的發展啊!
引進的不論是內資外資,只要我國金融機構能夠增強競爭力就是好買賣。在許多銀行哭著喊著引進所謂的戰略投資者時,國內競爭力一流的招商銀行卻特立獨行,公開表示不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招行董事長秦曉提供了三條理由:第一,招行有A股和H股市場融資,還有可轉債、次級債等發行,沒有必要和需求來讓出折扣,引進投資者;第二,招行從企業法人制轉為股份制,而后發行A股和H股,有100多家股東,重大事項須經董事會批準,公司治理結構透明;第三,20%的外資持股上限,意味著外資投資者不具備話事權,不可能產生吸引外資銀行品牌、技術的內在激勵,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這三條理由徹底推翻了引資為引智、引品牌、引國際先進公司治理結構與經營技術的神話,而這正是吸引外資戰略投資者的基礎性理由。 中國銀監會按其職責本應是維護我國銀行及金融安全和利益的國家意志的代表,但中國銀監會卻在其上級的指示或默許下反其道而行之,專以媚 外 賣 國 為能事。早在2005年,銀監會主席劉 明 康 就宣布,讓外資 控 制我國銀行可以幫助我們堵塞漏洞,完善法制,消除隱患,健全監管,培訓人員等,從而“提前與國際金融接軌。”2006年1月,銀監會2號令又規定新建股份制銀行“必須有外資參股”,從而使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無一例外地均被外 資 參 股(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一規定不僅造成了中國人民1.7萬億元巨額財富流失他國,而且使得今天中國境內只有大量的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而獨獨沒有屬于我們自己獨資的中國商業銀行。如今銀監會又意圖對外 資 控股中資銀行實行進一步的全面賣 國 開放,并提供使外 資業務擴張能力超過中資三倍的超 國 民待遇優惠,以利西方國家完全控制我銀行 金 融 系統,足見其賣 國 之瘋 狂、之露骨、之迫不及待!
目前,我國已有多家銀行被外資控股,其余也都距25%的外資控股標準不遠,我們不僅因此面臨著銀行系統被外資全面控股的巨大風險,而且過度的金融開放還造成了我國財富的大量流失,進而使外國的投 機 熱錢大規模進出我國如入 無 人之境,爆 炒 樓市、股市,頻繁制造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以大量洗 劫我國辛苦數十年積累起來的財富,給我國帶來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巨大的金融風險。中國在這方面可謂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賣 國 世界之最!
中國金融界的高層在如此高效率高質量高滿意度服務外國資本家的同時,對待中國人民又是怎么做的呢?開戶要收年費,帳戶存錢少要收管理費一次取錢過,多要收數錢費,跨行ATM機查余額要收查詢費,網上銀行被盜,用戶負責;柜員機取出假錢,銀行無責;柜員機出現故障少給錢,用戶負責;柜員機出現故障多給錢,用戶盜竊判無期;銀行多給了錢,用戶義務歸還;銀行少給了錢,用戶離開柜臺概不負責……
以上只是一些令人惡心的條款,更危險的是,在中國金融高層的領導下,以打擊非 法 集 資 罪為旗幟,使中國民間金融的正常發展步履艱難。銀監會的確已經被買 辦 階 級把持,其外資利益代言人的傾 向 非常露骨。事實上中國最需要發展的民營經濟和民營銀行,浙江廣東福建山西等地民間游資很多,反而以打擊非法集資為名嚴格限制民營資金和國有銀行競爭。為什么嚴格限制舉辦民營銀行呢?這就是銀監會的立場和態度問題,全 盤 西 化,根本不給民族資本任何發展空間!我們看以前新聞報道過的浙江東陽女首富案,還有類似的案件,浙江有不少。在這個案件的背后,我們要看到浙江的經濟恰恰是中國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中國經濟!浙江的小商品走出去都是橫掃世界一大片!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浙江民間傳統的標會組織和家 族 融 資,為成員提供了良好的融資平臺!
有人是騙錢,這是永遠不可能避免的事情,比如億 霖木業,比如萬里大造林,諸如此類,金融部門為什么還是沒有制止罪惡的發生呢?但是要區別對待,不能因此又是一個“禁”字,一棒子打殺民間的合理金融行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知道:那些投資者比你們更加一百倍的關心他們自己的錢!他們所有的人都會關注他們的錢的去向!金融部門沒有本事也沒有人力去一個一個查別人的融 資性質,重點應抓好防范資金非 法 外逃國外,嚴厲懲治詐騙分子,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環境,這樣有辦法騙錢的人他也不敢騙啊。為什么社會對孫 大 午入獄鳴不平?為什么孟加拉的鄉村銀行備受矚目,也請想一想尤努斯對我們說過的話:難道中國人天生就不如孟加拉人講信用嗎?
然而,中國金融界的老爺們,卻以一葉障天下人耳目,壓制中國民間的融資行為大張旗鼓,打擊非 法 集 資的節目可以上中央電視臺反復播放,而他們出 賣 國家利益上萬億的丑 惡,卻只字不提!
一: 劉明康簡歷:1946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1965.09--1976.01江蘇省丹陽市河陽鄉插隊 1976.01--1979.06江蘇省丹陽市軋鋼廠工藝員 1979.10--1984.07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干部1984.07--1987.05中國銀行倫敦分行部門經理;1985.01--1987.02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研究生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2003.03--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二:“韓國龍星基金調查案”,是指美國的龍星基金,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以股權并購的方式進入韓國外換銀行。2006年龍星基金出售韓國外換銀行的股權,如果其交易成功,龍星基金能夠獲得高達46億美元的高額利潤。這筆利潤三倍于龍星的原始投資,創韓國企業并購史上利潤新高。也因為龍星短期內的暴利,立即引起韓國國民的密切關注,并由此形成了一股在韓國反對外資的強烈“寒流”。其后,韓國國會財經委員會的14位議員中,有10位投票提請要求韓國檢察機關調查龍星基金出售韓國外換銀行股權一案。議員們建議,調查的焦點是這筆交易是否應當納稅,以及指責韓國外換銀行的前管理層故意夸大外換銀行的財務惡化程度,將銀行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出售給龍星,并暗指龍星是幕后操縱者。
2006年3月,韓國檢察機關展開了針對龍星事件一連系列調查行動,搜查龍星駐韓辦事處,并以涉嫌逃稅的罪名,向龍星駐韓前首席代表StevenLee發出了逮捕令。11月,還向龍星另兩位主事人發出逮捕令。檢察機關指控兩人參與合謀操縱韓國外換銀行信用服務公司的股價。12月,韓國檢察機關聲稱,龍星在收購過程中,違反相關的法規和程序,勾結銀行和政府高層官員,低估銀行財政狀況,最后以低于市場價將韓國外換銀行收購。檢察機關表示,并準備對韓國外換銀行四名官員進行起訴。韓國外換銀行前總裁李江云被批準逮捕,等等。
可以說,從龍星事件來看,龍星基金之所以能夠在短期的并購中獲得暴利,并非其基金運作市場商業機會的把握,也不是龍星市場化方式的結果,而是龍星借助于金融危機所導致的韓國當時經濟面對的困難,采取一些非正當的方式巧取豪奪韓國的國有資產。這種巧取豪奪既有利用當時韓國經濟之困難,也有利用當時韓國稅收制度的缺陷,更有違反相關的法規和程序、勾結銀行和政府高層官員、低估銀行財政狀況將韓國外換銀行低價收購。如果這種暴利行為不是韓國民眾極力抗爭,并指出其非法性、非正當性,那么龍星這些丑陋事件也不會披露出來。龍星出售股權交易一旦完成,其獲利落袋為安,那么龍星事件中的非法行為就會一走了之。
公司法規定,發行股票(不管上市流通、還是投資者持有的非流通)只允許轉讓,不允許贖回(這就像擊鼓傳花,爛誰手里誰倒霉)。我們再換個角度看上市公司,世界上所有的知名企業(且不說國內企業,國內體制也叫企業?),其發展過程就是“創業--積累--做強--守業--衰敗--滅亡",這一軌跡誰能逃脫?能夠將這一過程維持百年的企業寥寥無幾,國內企業更是絕無僅有。
我們跳出圈子看股票:發行不讓退,就是圈錢;企業要破產,就是爛掉帳;但是,怎樣欺騙投資者掏錢投資呢?就必須編造股市能夠增長財富的謊言,然后制造出若干泡沫和幻影,讓一群傻蛋拼命的追逐!股市沒有投機性,他就沒有吸引力!~~(在投機規則下,你給別人談理性投資,騙鬼呀?!)
誰是受益者呢?最大的贏家也不是國家,國家其實就收了一點點稅金而已。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們常說的“莊”!統稱資本投機利益集團。莊,可能是境外投機基金,也可能某些國家政府控股資本;大多數小莊,應該是國內資本集合,某個基金公司、某個大型財團、或某個資本攻守同盟。他們洞悉股市構成原理,熟練掌握投機策略和手段,根本不需要研究散戶投資者心理(因為國內投資者很傻、很好騙!),略施小計就能輕松賺取散戶手中的辛苦錢!(注:這里我們不是想說誰好、誰壞,這是自然規律、這是生存法則、這是社會財富分配法則,所以,我們應該把錢拿出來給‘他們’,順應這個‘規律’! 呵呵……不要罵我,廣大老百姓手中財富轉移到少數人手中,這是不好改變的,如果不通過股市,也會通過其他渠道。)
那么,國家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我可以用“用心良苦”來形容。(我上面說的幾個‘法則’它無法改變,也改變不了)他們希望經濟發展社會繁榮,從而國富民強,老百姓有好日子過。(你不要期望國家會拿出社會發展財富給大家分分,我們只能做到受益于發展就不錯了)可是,如何發展經濟呢?除了制定正確科學的大政方針以外,需要發展企業來帶動經濟鏈條發展。可是企業發展需要錢,怎么辦?國家曾經撥款、曾經撥改貸,后來借鑒西方經驗發行股票(起初向相對人發行股票,但是融資量太小),后來也建設股票交易市場,向不確定相對人發行股票,取得更大的融資量。國家不知道‘莊’會侵占散戶利益嗎?知道!只是不希望太露骨、太過分!所以,有了證監會。證監會的職責就是“只可以摸走別人下的雞蛋,但是不能殺雞取卵”,那樣,就會無蛋可取!
我們再看一下,上市發行股票的所謂的上市公司。國內有像樣的企業嗎?有,不多。很多國有企業自稱世界“多少強”,啊呸~!就是通過行政手段將規模資產拼湊在一起,跟別人比“大”!他們的存在發展靠行業政策和國家扶持,那個敢自稱在國際市場有一絲競爭力!!??而大多數上市公司呢,誰敢說自己輝煌30年?產權不明晰、機制不合理、市場不成熟、管理不科學,呵呵,走不了多遠!!破產是其必由之路,只是早晚問題。你還敢對其投資嗎?實際上散戶就像一個人,‘最后一棒’必然在我們手中!因為不知道落誰手里。
所以,參與投機必須要參透股市內在實質,研究‘獵人’手法,努力尋求逃生途徑,才會有個別老散跳出怪圈,不被斬獲!
建議,身心具疲者,逃出股市,呵呵,或許會‘死’的慢點!
事實上,引進的不論是內資外資,只要我國金融機構能夠增強競爭力就是好買賣。在許多銀行哭著喊著引進所謂的戰略投資者時,國內競爭力一流的招商銀行卻特立獨行,公開表示不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招行董事長秦曉提供了三條理由:第一,招行有A股和H股市場融資,還有可轉債、次級債等發行,沒有必要和需求來讓出折扣,引進投資者;第二,招行從企業法人制轉為股份制,而后發行A股和H股,有100多家股東,重大事項須經董事會批準,公司治理結構透明;第三,20%的外資持股上限,意味著外資投資者不具備話事權,不可能產生吸引外資銀行品牌、技術的內在激勵,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這三條理由徹底推翻了引資為引智、引品牌、引國際先進公司治理結構與經營技術的神話,而這正是吸引外資戰略投資者的基礎性理由。 中國銀監會按其職責本應是維護我國銀行及金融安全和利益的國家意志的代表,但中國銀監會卻在其上級的指示或默許下反其道而行之,專以媚 外 賣 國 為能事。早在2005年,銀監會主席劉 明 康 就宣布,讓外資 控 制我國銀行可以幫助我們堵塞漏洞,完善法制,消除隱患,健全監管,培訓人員等,從而“提前與國際金融接軌。”2006年1月,銀監會2號令又規定新建股份制銀行“必須有外資參股”,從而使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無一例外地均被外 資 參 股(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一規定不僅造成了中國人民1.7萬億元巨額財富流失他國,而且使得今天中國境內只有大量的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而獨獨沒有屬于我們自己獨資的中國商業銀行。如今銀監會又意圖對外 資 控股中資銀行實行進一步的全面賣 國 開放,并提供使外 資業務擴張能力超過中資三倍的超 國 民待遇優惠,以利西方國家完全控制我銀行 金 融 系統,足見其賣 國 之瘋 狂、之露骨、之迫不及待!
目前,我國已有多家銀行被外資控股,其余也都距25%的外資控股標準不遠,我們不僅因此面臨著銀行系統被外資全面控股的巨大風險,而且過度的金融開放還造成了我國財富的大量流失,進而使外國的投 機 熱錢大規模進出我國如入 無 人之境,爆 炒 樓市、股市,頻繁制造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以大量洗 劫我國辛苦數十年積累起來的財富,給我國帶來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巨大的金融風險。中國在這方面可謂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賣 國 世界之最!
中國金融界的高層在如此高效率高質量高滿意度服務外國資本家的同時,對待中國人民又是怎么做的呢?開戶要收年費,帳戶存錢少要收管理費一次取錢過,多要收數錢費,跨行ATM機查余額要收查詢費,網上銀行被盜,用戶負責;柜員機取出假錢,銀行無責;柜員機出現故障少給錢,用戶負責;柜員機出現故障多給錢,用戶盜竊判無期;銀行多給了錢,用戶義務歸還;銀行少給了錢,用戶離開柜臺概不負責……
張宏良2008年08月26日
下面是一則被外資控股的原中國銀行宰殺中國民營企業的報道。近2年來我們一直在講,如果說私有化改革是對藍領的剝奪,那么殖民化改革將是對白領的剝奪;把銀行以幾乎白送的價格賣給外資,是經濟殖民化的關鍵環節,它必將會讓被洗劫一空的藍領悲劇在白領階層重復上演。現在這個悲劇已經開始了。先是宰割華夏銀行,然后再通過被宰割的華夏銀行,去宰割更多的中國企業,不過是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大屠殺的一個小小插曲而已。
擁有140多億凈資產、近千億總市值的華夏銀行,以區區26億的價格幾乎白送給了德國人,為了避免引起中國人的注意和反對,德國人采取了分散控股的方法,表面看上去銀行大股東仍然是中國人盜艘桓鮒匾畔ⅲ袊?10家商業銀行恐怕已經所剩無幾了,如果大部分商業銀行仍然控制在中國手中的話,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肯定會大肆宣傳其豐功偉績的?0萬億金融資產、40萬億銀行資產,已經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最大規模財富掠奪,但是西方國家顯然并不滿足于僅僅占有中國的金融資產,而是要以銀行為手段,控制和占有中國的全部財富,包括我們子孫后代的環境財富。
目前對中國經濟的宰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在微觀上,通過銀行控制企業,把企業資產轉移到銀行手中。這次華夏銀行抽資逼企業家自殺,其實是敲山震虎、殺雞嚇猴,目的是逼迫周圍大量企業進入票據市場,把企業資產拱手送給銀行。中國在2006到2007年把銀行賤賣給外資以后,2008年又推出了中期票據業務,為銀行攫取企業資產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金融工具。所謂中期票據簡單講,就是把企業欠銀行的貸款變成有價證券,這個東西一出現,任何企業--無論 是好企業還是差企業,最終都難以逃脫資產被銀行侵吞的厄運。而此前由于貸款不能 買賣轉讓,只要企業有能力償還貸款,銀行要想侵吞企業資產便無能為力。而一旦把貸款變成有價證券,就可以自由買賣轉讓,價格就會暴漲暴跌,銀行就可以像操縱股 票那樣操縱企業資產價格的變化,或者拉高套現,或者打壓收購,無論企業有無償還能力都難逃厄運。對中國經濟來講,這一招可謂陰狠之極:先由外資控制中國銀行, 再由銀行控制中國企業,進而控制中國全部財富,最終把中國徹底榨干掏空。據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已有6.7萬家企業破產倒閉,正在形成洶涌的破產狂潮。中國民營企業的殖民化災難到來了,前有已被外資控股的銀行的血盆大口, 后有國家從緊貨幣政策的驅趕,中國企業除了盡數落入外資囊中之外,不可能再有別的出路。
在宏觀上,通過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兩個方面的懸殊差價,把中國的財富轉移到西方發達國家,同時把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轉移到中國。2007年,僅10多家銀行股的賤賣就被西方發達國家掠去上萬億財富,今年則更進一步,據媒體公開數據和著名學者時寒冰的分析,中國向支撐美國房地產市場的2家最大房地產公司(房利美和房地 美)注資約3700億美元,以挽救因次貸危機而瀕臨破產的這2家美國公司。我們之所以說是注資而不是投資,是因為中國投入時,美國次貸危機已經爆發,欠債近萬億美元的這2家公司早已資不抵債,沒有了任何投資價值。中國投入的3700億美元折合2.5萬億人民幣完全是無償資助,根本沒有收回投資(估計決策者也沒打算收回)的半 點希望。這可不是幾個億,幾十億甚或是幾百億,而是幾萬億癌下面這個民營企業家是被銀行500萬送進火葬場的,按照這個標準,2.5萬億人民幣能夠挽救50萬個相同企業,也就是說,只需拿出其中十分之一多,就能夠救活上半年倒閉的那6.7萬家中國企業。可是,我們卻用犧牲人民健康和生命換來的血汗錢去挽救美國的房地產公司 ,去維護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和美國人民的安居樂業,而任憑我們自己的企業 破產倒閉、企業家絕望自殺。憑借中國這2.5萬億注資,美國國會決定不讓壟斷美國住房市場的這2家公司破產,美國人可以繼續享用2年家庭收入就能購買一套住房的發展成果,而中國人只能在一套住房榨干三代人儲蓄的悲慘狀況下絕望掙扎劣謚袊?年的家庭收入別說買不起一套住房,甚至買一個拉屎的茅坑都不夠。就是在如此貧富懸殊的條件下,中國為緩解美國金融危機投入了數萬億資金,僅僅對房利美和房地美2家美國公司的注資就超過 2.5萬億,那么對整個美國金融界和企業界注資會有多少?對整個西方發達國家注資又會是多少?雖然這個具體數字我們不知道,甚至永遠都不會知道(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類似投資都會讓本國人民知道),但是有一點卻是 確定無疑的,就是西方國家金融危機的災難,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的災難,實實在在地砸在了中國老百姓頭上。金融危機最嚴重的美國,2年期間股市下跌不過百分之十 幾,而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股市,僅8個月時間就跌去63%,市值損失近20萬億,無論 就其下跌幅度還是損失規模來講,都超過了震驚世界的日本大股災,而日本同樣的跌幅和損失經過了3年時間。可以說,無論就相同時間內的下跌幅度來講,還是就市值 損失規模來講,目前爆發的中國股災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一次股災。
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災之所以沒有引起政界、財界、學界和媒體的關注,甚至還對關注中國股災的人采取各種措施加以“關注”,是因為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結構性股災澆峁剮怨稍鄭侵腹稍植皇譴蛟諶逋蹲收咄飛希親?打在其中一部分投資者頭上,主要是打在老百姓頭上。這是因為目前中國股災的爆發不是經濟原因和市場原因造成的,而是財富分配方法造成的俏鞣椒⒋錒液橢袊洌約爸袊ü蟾緩籃鴕話忝裰謚淶牟聘輝俜峙洌僑死嚶惺芬岳垂婺W畬蟮囊淮尾聘輝俜峙洹V袊昧礁齜椒ò呀鶉諼;腦幟閹ㄔ諏酥袊習儺脹飛稀?
一是在對外方面,通過賤賣包括銀行在內的國有資產,把中國的財富轉移到了國外, 同時又把西方危機轉移到了國內。比如美國銀行購買中國建設銀行股票的價格是0.94元,而一些中國投資者的購買價格是11元,莫說目前中國股市跌幅是63%,即便是下跌90%,美國銀行仍然賺錢,而到那時中國股民恐怕早已“死”干凈了可以說,如果沒有金融對外開放的所謂“背水一戰”,把中國資產低價賣給外國人,再用賤賣資產的錢去高價購買外國金融不良資產,美國就不可能把危機的災難轉移到中國來,企業的破產倒閉 和股民的跳樓自殺,就應該是發生在美國,而絕不會發生在萬里之外的中國。
二是在對內方面,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把暴利鎖定在權貴富豪的身上,把風險鎖定在老百姓頭上。同樣購買一張股票,權貴富豪的購買價是1元,老百姓的購買價平均15元,條件就是老百姓15元買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權貴富豪1元買的股票不能在交易所掛牌交易,也就是說,老百姓15元高價購買的是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權利。這個權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中國股民的莊嚴承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信用做抵押,中國股市創辦十幾年來老百姓從來沒有懷疑過,一直心甘情愿地以高于外國人約十倍的價格購買自己國家的股票。可是后來中國證監會一聲令下,所有股票都按照一個價格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美其名曰股權分置改革绱艘煥矗ü蟾緩婪⒘舜蟛疲習儺趙蟣黃每薅頰也壞椒贗貳K淙凰燈鵠慈ü蟾緩賴姆橇魍ü杉鄹袷?元,其實連一分錢的成本都沒有,十幾年來,他們通過轉讓配股權,實物配股(不算分紅),占用公司資金等手段,早已經十幾倍幾十倍地賺了大錢,現在再以高于原價幾十倍的價格套現,這完全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公開搶劫,其殘酷性甚至超越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搶劫。可以說,把股災的慘烈后果有選擇性地降落到老百姓頭上,使國內外權貴富豪不僅毫發無損還能乘機發財,是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一大創新,是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種經濟腏健?
憑借這一經濟模式,中國的財富如同長江大河般滾滾流向西方發達國家,與此同時, 西方發達國家毀滅性發展方式的各種弊端,諸如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經濟危機等,卻如烏云般越來越聚集到中國頭上。
所有了解經濟學的人都知道,股市是國民經濟的先行指標,既然是先行指標,股災自然就是先行達到的災難,是更大災難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可見,股市 20萬億總市值的灰飛煙滅,老百姓6萬多億真金白銀的慘重損失,超過10萬億人民幣的外匯儲備的憑空蒸發,恐怕只不過是中國烏云聚集的第一聲驚雷,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看一下那些拼命向篗庾譜什妥優娜ü蟾緩讕橢懶恕K鞘竊幟鴨唇?到來的最可靠風向標,是堅信風暴即將到來的最先上樹的螞蟻,在匆忙安排著躲避災 難的海外巢穴,目前不做類似安排的權貴富豪業界名流已是鳳毛麟角,連風靡全國的“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郎平,都變成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珍妮,相信共和國明天的還能有幾人?
只是當中小企業家都被逼上絕路時,中國的窮人就更加失去了任何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所附文章:---------- 華夏銀行抽資后陷絕境,明星藥企掌門自殺
日期:2008-08-19 作者:李仲泉;商夏玲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華夏銀行從該公司賬戶中抽資500萬元后,鄭亞津陷入絕境,在辦公室自縊身亡。
在8月11日上午舉行的“浙江民營經濟創業創新之路”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有關方面否認該省有20%的中小企業倒閉,但浙江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許多浙江的企業家調侃自己正遭遇“4把刀子和一根繩子”的困擾,“4把刀子”是指原材料價格 猛漲、人民幣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和外貿困境,“一根繩子”就是指信貸收緊,企業主拿著這根繩子在等死。
沒想到國家中成藥五十強企業--浙江一新制藥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鄭亞津真的用上了這根繩子。華夏銀行從該公司賬戶中抽資500萬元后,鄭亞津陷入絕境,于2008年8月13日早被發現自縊于公司辦公室中。
浙江一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中西藥制劑及天然藥物制劑研制、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1989年組建以來,該公司成功開發了多支國家級新藥。其中的貝得寧兒童咳液等7種產品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原料藥氫溴酸加蘭他敏等產品出口世界各地,保健食品喜滿家牌通暢益脂膠囊選入中國名優產品數據庫。
蘭溪市委一位干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一新制藥是對蘭溪市具有重要貢獻的企業,歷史納稅最高額度曾達到一年1800萬元。財務資料顯示,今年1至6月份,該公司 已納稅460萬元。
國家實施宏觀調控以來,公司面臨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當地一個園區又要征用土地 ,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當前浙江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嚴重,公司只能轉向民間借貸, 據了解,公司還曾向社會各界籌款1300多萬元。
據中國銀監會網站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浙江的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1.29%,即便是在“經濟最困難的年份”,這個數字在第一季度仍降低了0.15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資金“貧血”的企業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卻是銀行為了確保既得利益而拼命扎緊錢袋子,銀企交惡成為浙江經濟界之痛。
本報記者曾于15日下午4點左右聯系華夏銀行杭州分行行長,試圖了解此前華夏銀行對一新制藥有限公司抽資500萬元的情況及對此事的看法。幾經查詢,仍是問不到任何一位銀行負責人的電話。最后記者打通了杭州分行一個網點的電話(號碼為0571- 87709201),在記者表明身份及說明來意后,對方說話開始警惕,表示不知道有關負責人的電話,在記者的再次追問下,才答應告知銀行辦公的電話(號碼為0571-8723 9099),記者撥打后發現其是空號。記者再次打電話進行求證時,此前撥通的電話已經無人接聽。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浙江省的企業家信心指數下降了13%,1-5月 份下降了26%。有人說,現在的困難“看不見底”。
蘭溪市經濟界有關人士分析說,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是資金鏈發生斷裂,華夏銀行的抽資觸發了多米諾骨牌的效應。
據悉,一新制藥是蘭溪市一家很有潛力的企業,該公司的克比奇羚羊角膠囊是國內目前使用羚羊角為原料的兩家企業之一。蘭溪市委、市政府希望金融部門繼續對該公司提供支持,以維護社會穩定。
----------------------------------------------------------------------------------------------
建行老總在反駁賤賣銀行股時就聲稱:雖然外資賺了,但是建行也賺了.
外資賺了,建行也賺了,但中國老百姓卻賠了,并且賠得很慘。建行老總卻故意回避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他和外資都大賺特賺的同時,中國老百姓卻賠了,并且賠得很慘.建行去年上市到現在,不到半年時間股價跌去近一半,目前已跌破6 .45元的國內發行價,最低達到6.35元,連最初那2%抽簽買到的幸運者都已賠錢,可是距離不到1元錢的外資購買價仍然很高,也就是說,在中國投資者已經虧損近一半的情況下,外資仍然擁有超過6倍的溢價盈利。世界上有這樣對待本國人民的上市公司嗎?建行是中國人民60年來一滴血一滴汗干出來的銀行,為什么要以如此驚人的懸殊高價賣給中國人,以同樣驚人的懸殊低價賣給外國人?讓中國股市對外國人永遠是牛市,對中國人永遠是熊市?面對近萬億資金被建行套牢的那些國內投資者,建行老總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思和愧疚,反倒振振有詞地大談低價賣給外資的合理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建行這種情況發生在美國會怎么樣?發生在韓國又會怎么樣?別的方面不敢說,至少有一點肯定無疑,就是有人不是坐在辦公室,而是坐在監獄里解釋這一切。美國龍星公司持有韓國外匯銀行股票10年賺了46億,便引起韓國一片嘩然,迫使政府立案調查,拘留了包括美國龍星公司在內的十多名參與的高管。可是建行讓美國銀行賺了1千多億,高管反倒站出來為美國人辯護,好像美國沒有把整個建行拿走中國就已經占了很大便宜一樣。
建行老總:外資賺了,但是建行也賺了,賺了,都是賺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近看到的(信息挺滯后吧,別笑我) 挺爽吧。哈哈哈 。。。。。新近還看到一首詩與大家分享。這是山東大學一位愛國青年在1995年寫的一篇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文章。盡管文章中有一些激進之處,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中華民族5000年不曾屈服的傲骨英魂。
《男兒行》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
昔有豪男兒,義氣重然諾。睚眥即殺人,身比鴻毛輕。
又有雄與霸,殺人亂如麻,馳騁走天下,只將刀槍夸。
今欲覓此類,徒然撈月影。君不見,豎儒蜂起壯士死,
神州從此夸仁義。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學古風,重振雄豪氣。名聲同糞土,不屑仁者譏。
身佩削鐵劍,一怒即殺人。割股相下酒,談笑鬼神驚。
千里殺仇人,愿費十周星。專諸田光儔,與結冥冥情。
朝出西門去,暮提人頭回。神倦唯思睡,戰號驀然吹。
西門別母去,母悲兒不悲。身許汗青事,男兒長不歸。
殺斗天地間,慘烈驚陰庭。三步殺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萬里浪,尸枕千尋山。壯士征戰罷,倦枕敵尸眠。
夢中猶殺人,笑靨映素輝。女兒莫相問,男兒兇何甚?
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君不見,獅虎獵
物獲威名,可伶麋鹿有誰伶?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
有理也枉然。君休問,男兒自有男兒行。男兒行,當
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男兒事在殺斗場,膽似熊羆
目如狼。生若為男即殺人,不教男軀裹女心。男兒從
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仇場戰場一百處,處處
愿與野草青。男兒莫戰栗,有歌與君聽:殺一是為罪,
屠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雄中雄,道
不同: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美名不愛
愛惡名,殺人百萬心不懲。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
有罵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 最近腦子好像有點不太正了,有個魔鬼要跑出來。哈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