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李爾重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昌舉行

徐和平 · 2010-01-04 · 來源:湖北日報
痛悼李爾重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李爾重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昌舉行

羅清泉李鴻忠楊松宋育英等出席

2010-01-04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消息 (記者徐和平)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紅軍,我黨優秀的黨務工作者,河北省原省委書記、省長,原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李爾重同志遺體送別儀式于3日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李爾重同志因病于2009年12月26日6時3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6歲。

    李爾重同志逝世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王剛、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劉云山、劉延東、李源潮、張高麗、張德江、俞正聲、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宋平、劉華清、尉健行、李嵐清、吳官正、何勇、錢運錄、鄭天翔、遲浩田、錢正英、鄧力群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對李爾重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花圈,對李爾重同志夫人及家屬表示親切慰問。

    李爾重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后,羅清泉、李鴻忠、楊松等省領導前往醫院看望、到家中對李爾重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3日上午,武昌殯儀館天元廳莊嚴肅穆,正廳上方懸掛著“沉痛悼念李爾重同志”的橫幅。李爾重的遺體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大廳四周擺放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組織部,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河北省委、省政府、省政協,廣東省委、省政府,陜西省委、省政府,海南省委、省政府,黑龍江省委等單位和個人送的花圈。9時許,送別儀式開始。在低沉的哀樂聲中,羅清泉、李鴻忠、楊松、宋育英等省領導在李爾重同志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李爾重同志遺體三鞠躬,并與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參加送別儀式的還有:省領導蘇曉云、張昌爾、李憲生、李明波、周堅衛、劉友凡、蔣大國、羅輝、李佑才、陳春林、鄭心穗、陳柏槐;楊永良,王生鐵,石寶華;省老領導陳明、王群、鐘書樵、石川、鄭云飛、王漢章、李海忠、謝培棟、徐曉春、郝國道、吳華品、韓忠學;李振江、韓宏樹;丁鳳英、穆常生、胡恒山、董玉森、袁照臣、韓南鵬;王奎、馮洗塵、尤洪濤、鐘澍欽;武漢市老領導李梅芳、李巖;李爾重同志親屬、生前友好及家鄉代表,省直單位、大中型企業、大專院校和部分市州代表等。

    劉西堯、關廣富、沈因洛、蔣祝平、孔慶德;苑世軍、黃先耀、李春明、潘立剛、吳永文;任世茂、周洪宇;郭生練、田承忠、趙斌、張岱梨、段輪一、張通;鄭楚光、周宜開、李宗柏、吳秀鳳、王少階;鄭少三、敬大力;鄧國政、黃遠志、鄧道坤、劉榮禮、焦德秀、趙文源、王守海、紀玲芝;唐振生、蔡述明、翁行德、雷行;阮成發、葉金生、趙零、劉善璧等送了花圈。

    李爾重同志1913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豐潤縣王豪莊一個農民家庭。1929年秋參加革命。在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冀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冀南軍區武裝部長,雞西縣委書記,牡丹江省委民運部長,鐵道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長等職,曾參加百團大戰、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書記、第三書記、第二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宣傳部長、農委主任;廣東省農委副主任、主任,廣東省委常委、海南行政區黨委書記;陜西省委書記;河北省委書記、省長;中共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李爾重同志長期擔任黨和政府領導工作,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候補代表,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李爾重同志既是一位功勛卓著、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又是一位始終堅持文學和書法創作的革命者,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我們的作家和才子”,先后創作了《揚子江邊》、《新戰爭與和平》等著作。

    李爾重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共產黨人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李爾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

    根據李爾重同志遺囑,李爾重同志骨灰將撒在長江和家鄉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車軸山中學山地上。

附文:

魏巍、李爾重等老同志暢談毛主席(舊文)

學 東 整理

旗幟網簡訊:10月9日,原河北省長李爾重同志來京。京城部分同志在河北飯店歡迎李爾重同志,暢談了毛澤東時代和當前時局,以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10周年。毛澤東的歷史觀研究課題組組長孫永仁同志主持了會議,魏巍、鄭天翔、楊守正、喻權域、徐非光、劉潤為、鄭伯農、孫瑞林、王忍之、盧之超、余飄、韓德強等同志到會。李爾重、魏巍的發言特別精彩,現根據當時筆記整理如下。(學東整理,未經本人核實,僅供參考。)

李爾重、魏巍等老同志暢談毛主席

主持人(孫永仁):李爾重是毛主席非常器重的才子。
劉潤為:毛主席稱為“湖北二重”,王任重、李爾重,兩位革命秀才。
孫永仁:我看他最近寫的文章,就像毛主席還活著,在給我們分析時勢,指點迷津。《李爾重文集》,20卷文集,1000萬字,真了不起啊。毛主席曾經夸李爾重是文學家。他曾多次陪主席暢游長江,大風大浪都經過了。
李爾重:這就不要提了。借毛主席來抬高自己,這樣做不好。說到文學家,那年毛主席到武漢,大家說毛主席是詩人、文學家、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毛主席一擺手說,什么軍事家,那都是把軍事看得神秘了。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一套其實是上井岡山才學會的。上井岡山之前,什么軍事都不會。到井岡山之后,遇到王佐、袁文才,就很奇怪,問你們怎么能生存下來。他們說,山區那么大,國民黨管不過來。他來了我們就跑,他一走我們就趁機會“揪一把”。后來的游擊戰十六字訣就是這么來的。到遵義以后,凱豐說,你這一套不就是《孫子兵法》嗎?我這才找《孫子兵法》來看。
反修的問題,毛主席其實一直重視。49年進城前就說要趕考,怕干部進了城腐敗,學了李自成。后來蘇聯出了赫魯曉夫,毛主席感到,蘇聯老大哥的黨都能變色,問題很嚴重啊。再后來就是四清。四清的時候,他到武漢,當時王任重在也,要我們下去搞四清,說,只要下去搞幾年四清,把基層搞好了,共產黨就不會變修了。后來我們高高興興地向主席匯報四清成果,主席聽了一言不發,臉色陰沉沉的。那時候毛主席就已經感到問題不在基層,而在上層了。所以,后來文化大革命炮打司令部。問題在司令部啊!文化革命就是要思想革命。大腦革命了,這修正主義也就不會有了。
我現在三個孫子失業,二個侄孫女下崗。將來重孫子上學都沒有希望。五、六十年代我們雖然也苦,但農村醫療、教育都有保障,國家有補助,上得起學。人民不會說話?人民不會不說話!人民將來一定會說話!我們老了,見一面少一面了。雖然身體還很好,但日子不長了。將來終歸是人民要說話。
魏巍:很多話想說。現在問題很多,最重要的是旗幟問題。一系列問題,一下子不可能都解決。本來毛主席在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講,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一直這樣提。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所以也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后來,就逐漸發生了變化,加上了一些東西放在旗幟上,始終感覺到起了一點變化。是不是當了黨的領導人就應該上旗幟?我們也承認你是核心,是領導,但是不是思想家、理論家,是什么層次的理論家?斯大林也沒有與列寧比肩。官大就有真理嗎?不在這個層次上,也得上這個層次嗎?現在說不清是什么旗幟,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都丟掉了,只剩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李爾重:三個代表哪個階級都可以用。鄧小平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我們還不知道要在黑暗中摸索多長時間。李老生前壯語:我一生有兩個件事,革命勝利我快樂,修正主義上臺我痛苦。沒有毛主席,我就是個糊涂蛋。
魏巍:三中全會,后天就要開了。要完善市場經濟,怎么完善,大家要啟發啟發我。現在一個勁地在資產重組的名義下出賣國有企業,不好理解。再一個是振興東北工業,一開始很有興趣。但是怎么振興,走什么路,達到什么目的,沒有人說起個所以然了。最近一期《瞭望》雜志,說要圍剿體制性障礙。幾個經濟學家的意見大體是這樣的。一是改革開放了不起,私有企業大發展了。二是說,雖然改革抽絲剝繭,但體制的本質還沒有變,還差得遠。發達國家的國有企業比例是5%,不發達國家10%,而中國竟然還有40%。攻堅就是要攻這一塊,振興東北也是這個改革攻堅戰的一步,也要出賣,這國有企業就稀里嘩啦了。他們說,還有一塊需要攻堅的,是國家銀行。銀行就應該只考慮贏利,過去財政部、銀行和國有企業,是舊體制的鐵三角。他們還說,政府太大,要改,不應該像父親,應該像保姆。這樣振興法,實在令人擔憂。我要向大家請教。
李爾重:這的確是新情況。過去毛主席說過,帝國主義時代,像土耳其那樣出凱末爾,不可能了,因為帝國主義不允許。現在看來情況變了,中國現在還真是有點象出了凱末爾。無產階級開路,資產階級發展。借社會主義的名義發資本主義的財,這在從前的歷史上沒有過。現在的銀行其實也已經不像國有的了,牟其中從湖北的銀行一下子借走了7200萬美元。如果真是國家的銀行,怎么可能?恐怕早成了一些腐敗官員的錢包了。
……
李爾重:李銳罵毛主席,沒完沒了。我看原因只有兩條,官做得不夠大,沒有像他希望得那么大。二是文革期間受了點委屈。他到鄭州,被鄭州的老同志質問得下不來臺。他的話其實都是從個人恩怨出發。我一生坐過五次牢,三次坐國民黨的牢,二次坐共產黨的牢。要說委屈,我也有。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一點錯誤都不犯。要推翻三座大山,受點個人委屈算什么。文化大革命出發點是好的,方法可能有問題。反修防修有什么錯?黨內有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著名老革命家李爾重晚年處境令人心酸

[ 作者:孫青華  加入時間:2006-05-08 05:00:46  來自:強國論壇 ]  
  
  
  
         古老:清官難當,清官的子女也難當  

  曉丹,著名老革命家、政論家、作家、書法家李爾重的愛女。任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干處副處長。她沒在辦公室坐班,主要是作為李老的生活秘書,照料她父親。 

  由于有父女這一層關系,他是很盡職、盡責的,有時還做得嚴厲無情。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馬司令,早年曾是李老的下屬,每到武漢必來看望,老戰友見了面,就暢談忘倦,曉丹則在旁“提醒”客人:“好了好了,再談下去,李老身體受不了啦!”特別當馬司令向爾重提出寫文章的建議時,曉丹就更出面阻止了。弄得兩位戰友都掃興。我也曾多次碰到這樣的尷尬。有次,李老為了瀏覽網上的信息(他自己經常在網上發表言論),特意買了一臺電腦,叫我幫他裝好,接上寬帶。我作好了這一切準備之后,準備找一位專家上門來設定一個簡單的上網程序,讓李老能方便地打開網頁。但曉丹就“擋駕”了。她說:“李老這么大年紀,還學那么復雜的技術么?他身體也受不了!”一下子把我們努力了多時的事,砸了。沒有辦法,我們只好經常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信息,送給他看。李老很不滿意這種做法,我們也不好把此事原由戳穿。  

  今年七月五日,李老要我去他家,交給我兩本書稿:一本是《幾許疏鐘一三農問題》,一本是《論社會主義革命》。他要我趕緊校勘好后,送到出版社。  

  書稿中有一些變動之處,我必須到他家中去請示。七月上旬,至少去李老家三次,但都沒有見到曉丹,是由一位老太太接待我們。李老介紹說:“這是院內一位干部家屬,志愿來照顧我的”。我也不好直接問曉丹哪去了?  

  七月十八日,北京馬司令給我來電話,說“寄給你一份材料,復印一份送李老,你一定親自送去,當面看看李老”。我說:“近半月來,我去他家幾次,出什么事了?”馬司令說:“他家出大事了,你不知道嗎?曉丹去世了.......”。我說:“司令員,是曉丹‘出事’還是‘去世’啊?”他肯定地回答:“死了”。我真大吃一驚,這些時,沒看見曉丹,但李老家顯得那樣寧靜,他交給我兩本書稿,又一連寫了好幾篇文章,要我發到網上去,完全不像出了大事的樣子啊!  

  七月十九日,下午,我陪同賀教授到李老家中,他對約見,早有準備,從資本主義的興起產生轉化,一直到馬克思、列寧、斯大林、毛澤東是如何解決農民問題的,特別是毛澤東可以說是傾畢生精力解決農民問題,留下了寶貴的理論財富。半小時的談話,簡直把賀教授折服了,他握著李老的手說:“李老,在現任的黨政高級領導人中,他們的學位都很高,但我從來沒遇到像您這樣博學多才,又有豐富實際斗爭經驗的老領導。我真是十分佩服您......”李老打斷了他的話,連連擺手說:“敬仰就不值得了,今后我們一起探討吧!”  

  坐下來,作這樣的長談,要是曉丹在家,簡直是不可能的;但說曉丹不久前死了,我完全看不出一點跡象來。幾十萬字的兩本書,好幾篇文章寫出要上網,還有這次長談的準備……僅這些繁重的工作,是一位九十二歲老人發生喪女之痛后能完成的嗎? 

  臨別時,張秘書來了,我與他交情頗深,關于曉丹的事,我可以問問他。我把他請到另一個小客廳問:“張處長聽說曉丹出事了?”他反問我:“你從哪里知道的?”我說:“馬司令告訴我的,我有些不相信”。張秘書嚴峻的說:“真的,去世了”。我問他:“怎么死的?”張說:“起先,頭腦不正常,懷疑她有抑郁癥,送到醫院,不幾天,人不見了,找回家后,把她看起來,不叫出門。哪知第二天清晨,就從臥室的窗口跳下去了(她家住6樓)”。  

  事情發生在七月二日,到今天才十七天,這十七天里,我共四次到李老家,他總是異常的寧靜,可以說是“超負荷”地在工作。我常對人說:“九十二歲的人,完成比年輕人還多的工作,李老身體比以前更健康了”。原來,他是在用緊張的工作排除著心頭的巨大悲痛。這位92歲的老人能承受這般生活之痛嗎?我又怎么能幫他排遣心頭憂傷呢?


  我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想到曾護理過李老夫人的兩位陪護。李老很滿意她們的工作,還為她倆每人贈了一幅字。我告訴她們李老今日的處境,請她們留在李老身邊,給他拉家常,講民眾的故事,拉他去打網球(這都是李老的愛好)。這樣也許幫他度過困難。  

  七月二十三日,我與兩位陪護一塊到李老家。一進門,我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對李老說:“李老,我給你帶來兩位客人,她們來看你來了”。他很熱情地與她們握手:“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幫助我家解決了很大的困難”。一面笑著,一面眼角里漓著淚水,因為她兩人曾和曉丹也建立了很親近的感情。他轉過身來,瞅著我:“正華,你知道了嗎?”這老人真敏感,一下子就察覺了我們的來意。我哽咽著說:“知道了”。他這才掉下眼淚,坐下來,面色嚴峻,對我們說到: 

  “這不僅是我和家庭的悲劇,也是當今社會和國家的悲劇。整整一代人都被資本的浪潮所淹沒。曉丹害的是抑郁癥,不是生理上的病,而是社會壓抑的病。她已經在物質上、精神上都處于絕望和崩潰的境地。對我當然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我們流血犧牲,創立了一個新社會,這個社會慢慢地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又向我們反撲過來。有些共產黨人,當了俘虜,成了犧牲品,我們的子女像曉丹,也成了犧牲品。我決不會倒下來,而且要給予以更大的反擊。”  

  我這才明白,為什么在“出事”后的半個月內,他拿出了這樣多的作品來。他婉言謝絕了志愿陪護者的請求,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我受得起沉重的打擊,我決不會倒下!”  

  離開李老家,因為天氣酷熱,我們找了一家冷飲店,喝點飲料。兩位陪護向我講了曉丹曾同她們斷斷續續講述的“心事”。可能這些都是壓在曉丹身上從不對旁人講述的心頭之痛:  

  “在這個省級干部住宅大院內,可能要數我爸爸的官職最高,也可能算是最窮的了。我管這個家,真難。李老每月四千元左右,我媽長期住院,自己的工資扣醫藥費都不夠,還要請兩個人輪流陪護,一個人每月800元。這一筆是一千六百元,家里還要請一個人做飯,每月最少也得六百元,每人每月伙食費平均二百元,這就得一千四百元,總計開支三千六百元,剩下四百元每月水電和其他雜用,夠嗎?逢到開學,李老的侄孫要上學,得要寄一些錢去,他親弟弟七老八十了,還要種田顧一家人生活,沒有錢讓孫子上學……”  

  “我爸從解放以來,在武漢、廣州、海南、陜西、河北等省、市都是領導干部,有些地方還是‘一把手’,在最后任職的河北省,還是‘一肩挑’(省長、省委書記),可我們家兄弟姐妹沒有安排一個人當官。我算是沾了他的光,按組織上的規定,他應有一個生活秘書,我是他女兒,就成了子女中唯一的副處級。我曾問我爸說,‘人家省長的秘書起碼是正處,你向組織部門打個招呼吧,讓我老了少出點醫藥費’!我爸說:‘我李爾重一生沒打過這樣的招呼!’本來我想頂撞他一下:‘這院內誰誰誰,不都是正處,副廳的么!’可是我不敢講出口,怕惹他生氣。” 

  清官難當!清官的家難當!清官家的子女也難當!  

正華 2005年7月19日 

李爾重:中國病情怎么治?要問人民!

作者:李爾重

中國病情怎么治?要問人民!

對鄧偉志等論說的看法

李爾重

2007-1-30

這幾年,頗有一些“專家”和“學者”極力辯白中國沒有“兩極分化”,沒有階級,當然也沒有資產階級和階級斗爭。
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小平同志曾說這樣的肯定考語:
“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的走了邪路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110――111頁)
“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還有道理。”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3頁)
現在,我們的經濟很紅火,人民卻希望用這兩條考語,檢查眼前的實際,給出切合實際的回答。
西山會議派給了回答:政治上實行“臺灣模式”,共產黨交出軍權。曹思源的回答:憲法應寫上“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另外,倡私有化萬能的人,還大有人在。這些回答都是針對當前現實的答案,直截了當,毫不隱諱。人民當然也受到教育:這是徹底毀滅社會主義的答案,人民有權抗爭。
另外一些人,用了委曲婉轉的手法,做出各自的回答:劉吉否認社會上有兩極分化,只有“共同提高的差距”。鄧偉志說的很委婉:“今天還有沒有階級矛盾呢?一般說是沒有的。”他又把口鋒一轉,指出當前的特殊性:“可是如果分配嚴重不公,‘按資分配’比重過大,‘按勞分配’比重過小,那也是占有他人勞動,占有剩余價值,這就是剝削。”鄧先生頗有勇氣,承認了剝削的存在;有剝削,自然有被剝削,這個矛盾一出,就是階級斗爭,鄧先生有辦法,話頭一轉,便把階級斗爭消滅了:“剝削也會引發對抗性的矛盾,但這是局部的,不成氣候的,是個別的,不是階級行為。”妙哉!工人反抗老板的橫暴,乃至游行示威,農民反抗強迫征用土地,都只能算是“個別的,不是階級行為。”這是“不成氣候的”,可以高枕無憂。鄧先生頗能解別人之憂又自我安慰。
這些花言巧語,都是為了說明:現實沒有新生的資產階級,更沒有富裕的資本主義,有的是社會主義,天下太平。
請問那兩億多打工仔,億萬工人,是個別的存在,還是階級的存在?那成千累萬的百萬富翁,千萬、億萬富翁,是個別的存在,還是階級的存在?打工仔的月工資不過七百元,(抵不上美國清潔工半日的工資)這算不算超經濟的剝削?如果這些是實在的,那么,階級、階級斗爭是客觀的存在,還是人為的瞎說?
人民沒有不希望和平和諧的,沒有不希望分配公平的。但分配不決定于主觀愿望和善人善心,而決定于生產關系。在私人占有制的生產關系下,怎能找到分配公平?奴隸主與奴隸、封建階級與農民、資本家階級與工人之間,誰能找到“分配公平”?
良知未泯的人,要冷靜地考察一下:國內私人資本財產到底占到了多大比重(統計表上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按資分配”(即資本家剝削的超額利潤)占了多大分量,“按勞分配”占了多大分量。這個反差之大小,就是資本主義比重之大小。這個反差就絪蘊著階級斗爭度之含量。不管愿意承認,還是不愿意承認,也不能改變客觀的實際。
朱相遠搬來張載的哲學:“仇必和而解”,也無濟于事。張載的哲學,認為一物“兩體”:虛實,動靜,聚散,剛柔等:“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張載認為“物”皆是矛盾統一體,矛盾相仇(斗爭)而生變化。這個認識是辯證的、是對的,但他不懂矛盾在斗爭中轉化,引起量到質的轉變,引動事物的發展,此一矛盾的結束,另一矛盾的產出。張載認為“和”(統一)是絕對的,而“仇”(斗爭)是相對的;因之,矛盾斗爭不產生矛盾的轉化,而產生矛盾的“調和”。這就使張載的哲學觀點轉入了唯心論,錯誤的認識。“仇”不能“和而解,朱相遠也就得不到和解的理論根據了。
眼前的問題,像是很復雜;其實也簡單,只要不回避現實,冷靜地想一想:是不是“按資分配”比重特大,而“按勞分配”比重特小?是否已有了明顯的兩極分化和資本主義的富裕?只要不諱疾忌醫,是不難看清病情的嚴重性的,怎么治?可以問人民。


 

“我李爾重一生沒打過這樣的招呼!”

作者:李克勤(jixuie)

李克勤(jixuie)題記:獲悉李爾重老前輩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我們這個社會在目前這樣的處境下,的確需要真懂馬列的老同志,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李老為革命奮斗了97年,他是毛主席非常器重的才子,主席曾夸獎他是文學家,他與王任重被主席稱為“湖北二重”,兩位革命秀才。令人感動的是,在晚年李老不僅完成了鴻篇巨著《新戰爭與和平》,而且為捍衛真理,敢于堅持真理。李老堅持真理完全可以說是從自身做起的,從自己的家風做起的。

李克勤新華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一生為革命的李爾重

先簡單介紹一下李爾重同志,他1913 年1月生,河北豐潤縣王豪莊人。原名育三。中共黨員。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曾就讀于豐潤車軸山中學,后肄業于北平大學農學院、北京大學哲學系。1931年肄業于日本仙臺帝國大學社會經濟專科。1929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中共北京市東城區代書記,八路軍晉南干部學校政治隊主任,冀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武裝部部長,冀南第五軍分區地委書記兼政委,東安土改工作團副團長兼中共雞西縣委書記,中共牡丹江省委常委、民運部長,鐵道兵團黨組成員、宣傳部長,中共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第二書記,湖北省委常委,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宣傳部長,農委主任,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共廣東省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兼海南區黨委書記,中共陜西省委常務書記,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兼省長。中共湖北省顧委會副主任。

1983年離休后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華中理工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湖北省經濟管理大學名譽校長等。他是位文學家,也愛好書法美術,系中國詩詞學會顧問,中國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其撰寫的長篇小說《新戰爭與和平》共480萬字,由國家主席李先念作序,描繪了“九一八”到“八一五”14個年頭抗日戰爭的全過程。中短篇小說有《戰洪水》、《領導》、《落后的腦袋》、《多消滅一個敵人》、《戰斗英雄李學文》、《第七班》、《三個戰士》、《石德路上》、《長白山下的自衛隊》、《一升米》、《還差得遠呢》、《翠英》等。詩歌有《行歌集》、《吭吭歌》等。 散文集有《潮頭漫步》、《有念感》、《落紅集》、《求索集》、《未名集》、《說話集》、《藝術的辯證法》等。 論文有《立場問題》、《為什么要學唯物主義》、《易經拓荒雜錄》、《甲骨文的文學》、《書經的文學》、《詩經的文學價值》、《龍的文學》、《哲理詩·老子》、《石城·莫愁在何處》、《需要認真研究民間文學》、《孔子與易》、《先民文學初探》、《辭與現行卦辭的比較》、《論劉禹錫十首竹枝詞與民歌之關系》、《老子研究新篇》等。話劇有《揚子江邊》。京劇有《王昭君》。集輯《李爾重文集》20卷共1000萬字。話劇《揚子江邊》曾獲文化部一等獎。 長篇小說《新戰爭與和平》曾獲全國圖書二等獎(缺一等獎)。業績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多種報刊登載。李爾重曾任湖北書協名譽主席,在湖北創辦了全國第一份《書法報》,并任名譽社長。作品曾參加現代“中國書法名作展”,第一、第三屆“全國書展”,傳略收入《中國現代書法選》、《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選》、《名人瓊海墨跡選》。

關于《新戰爭與和平》碧野(著名作家):不僅是一部歷史教科書,而且是一部愛國主義的光輝著作。作者不僅掌握了雄厚的歷史知識,而且有的篇章是作者親身的戰斗經歷,這令人十分信服和感到非常親切。

李希凡(著名學者,評論家):中國現代革命文學史上,的確出現過不少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小說,但像李老下如此大的功夫,全方位地描寫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在這段錯綜復雜的歷史環境里,成長壯大而取得勝利的史詩性巨著,卻還未見到。


朱子奇(著名詩評家、翻譯家):《新戰爭與和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作者在理論修養和政治思想、軍事知識等各個領域都作了充分準備,特別是他還具有親身經歷的豐富而長期的戰斗實踐,歷經血與火的考驗,這都是他創作這部巨著的優勢所在。


可是,我們無法想象,就是這么一位老革命、老紅軍、老省長、老作家,竟然會出現他孫子失業,侄孫女下崗的事情。

人們不會相信,憑李老的地位,那些事情,不就是一句話嗎?

是的,就是一句話,但是李老講的不是我們一般人說的俗話。

他女兒曾說,在她家所在的省級干部住宅大院內,可能要數她爸爸的官職最高,也可能算是最窮的了。她管這個家,真難。爸爸每月工資不到5000元。她媽長期住院,自己的工資扣醫藥費都不夠,還要請兩個人輪流陪護需要費用。家里還要請一個人做飯。加上每人每月伙食費,就剩下不到千元,每月水電和其他雜用,能夠嗎?逢到開學,他的侄孫要上學,得要寄一些錢去。他親弟弟七老八十了,還要種田照顧一家人生活,沒有錢讓孫子上學……爸爸從解放以來,在武漢、廣州、海南、陜西、河北等省市都是領導干部,有些地方還是“一把手”。在最后任職的河北省,還是“一肩挑”(省長、省委書記),可他們家兄弟姐妹沒有安排一個人當官。她算是沾了他的光。按組織上的規定,他應有一個生活秘書,她是他女兒,就成了子女中唯一的副處級。她曾問她爸說,“人家省長的秘書起碼是正處,你向組織部門打個招呼吧,讓我老了少出點醫藥費”!她爸說:“我李爾重一生沒打過這樣的招呼!”本來她想頂撞他一下:“這院內誰誰誰,不都是正處,副廳的么!”可是她不敢講出口,怕惹她爸爸生氣。

當李老走了之后,我們想想這些事情,想想李老的言行,我們怎不為這位革命老人的清正廉潔所感動呢?

“我李爾重一生沒打過這樣的招呼!”

想起朱德總司令的詩句:“一生為革命,蓋棺方能定”!
 
 

中共左派旗手隕落,李爾重逝世引起中央高度關切
作者:美華    文章來源:www.meihehua.cn   

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爾重于2009年12月26日病逝,震驚左派圈。李爾重是和鄭天翔(原全國高院院長)齊名的黨內左派代表人物,多年來嚴厲批判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口誅筆伐李銳一類小人:“沒有毛主席,我就是糊涂蛋”,李爾重忠實于毛澤東思想的心境溢于言表。李老去世頭兩天,當地高層并未重視其后事辦理,但北京出乎意料地發出另外一種聲音:胡總書記并多位常委以電話、電報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對家屬表示深切慰問;習近平副主席還專門指示要在李爾重家中靈堂擺上他個人送的花圈。

   

中央高層的動作形同敲打當地領導,他們嗅出政治風向后,又變得非常主動張羅2010年1月3日的追悼會。據稱這可能是建國60年來武漢最為隆重的追悼儀式。

   

中央領導高規格地表示哀悼,顯示李爾重為代表的左派聲音在黨內有堅實之地,不容右派置喙。

   

李爾重一生勤儉,家境和走另外一條道路者大相徑庭。他的二兒子因涉趙大軍20年之事,避走香港,一度返國門不得其入,相比于王石犯同類事(雖被開除黨籍公職),因岳父是原廣東省公安廳領導而免罪,令外人唏噓不已。如今王石發國企財,變成資本家類了。那些利益集團臺面人物和幕后大佬,不歡迎你們也跟風中央,去惺惺作態。

   

李爾重留給關心黨和國家命運的人們重要一點是:要大聲疾呼、橫眉冷對某些人,甘為工農大眾服務,不屈不撓到最后一口氣,不象某些人在位時,記者會說的那樣動聽。

   

長江東去,李爾重老人家好走。中國左派和中間朋友們,維護中國共產黨正確走向和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不進則退,不言則黯。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qingfeng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4.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5.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6.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7.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8.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免费精品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