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是否忠良?寧高寧被人比作“紅色摩根”,中糧現在喜歡在期貨市場瞎折騰,剝削自己人有意思嗎?忽略三農問題談論經濟,趨向吹泡泡的金融領域,太平天國起義便不再是過去的歷史,或許就會發生在2010、2011、2012年,紅色摩根們更緊迫的任務是——大批量組織農民參與國際農業合作,進行生產要素交換——哪里有土地就奔向哪里。
圖片請參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gjtm.html
另外,針對被洗腦的海歸金巖石們,文中給出非常重要的虛擬資產與實質經濟雙曲線,經濟崩潰函數圖,文后附譯文《亞洲稻米文化的威脅》——探討跨國企業的種子武器,學習一下,如何在媒體鼓噪“普世價值”的情況下,不流血地進行種族滅絕。
西方經濟學喜歡討論三要素:資本、土地和勞動力,西方政商學界喜歡用此作價值判斷,扯淡了很久。
布朗首相不是講人權嗎?鴉片的“自由貿易”暫且不談,印第安人的人權暫且不談,但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后代,人格扭曲的小木偶“總統”——奧巴馬同學,竟然替邪教分子游說中國開放金融市場,說“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動輒用“市場原教旨主義”邪教教義做談判的標準,那么請問——中國勞動力要素價格最低,也應該流動到美國去吧?不定傻根到了美國,種地之外還能打進好萊塢呢;中國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美國土地要素富余,為何不允許中國農民到美國種地?
這種雙重標準明顯帶著利益底線,偏偏中國有“經濟學家”相信這些垃圾學說,只能用“迷信”兩個字來形容他們。筆者也有一個經濟學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不帶任何價值判斷,只為了“意識的存在”。
前天看了戴旭先生的新書,其中提到,在一個演講會上碰到經濟學家金巖石,悄悄告訴戴旭,“我們最近在干什么?多少畝多少畝地,賣完房產項目總值30億……”金巖石《城市化或將進入“戰國時代”》一文最后一段:
“再從人性的角度看,小富進城,大富進京,都市圈的文化氛圍對下一代人的誘惑決定了他們或她們的選擇。若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按照城市化率區分,所謂發達國家,就是65%-80%的人進城了,現代化幾乎就等于城市化。城市化是一個新的產業集群,以金融、地產為兩大支柱,交通運輸+文教衛生+吃喝玩樂+新聞八卦。都市生活的另一種表述就是第三產業的發展,美國經濟增長的產業結構是服務業75%,制造業13%,農業12%。”
從這段話順著他被洗腦的邏輯推理,便可以知道價值觀扭曲的問題發生在哪里。
西方進入債務經濟體系(所謂資本主義)—>跨越時間空間的能量聚集—>“現代性”文化,浮士德的各種阿瑪尼品牌—>文化遞延帶來的價值輸送(從發展國家到發達國家,因為“現代化”遞延便帶來價格問題,所謂“比較優勢”)—>連續不斷的戰爭和人的價值扭曲。
金巖石明顯忘記了,人的腳不能兩次跨進同一條河流,今天的“世界格局”,是當初大家“齊心合力”的結果,類比中國經濟發展,同樣不能忘記“大家”:現在都在找市場,都在找原料,中國并非處于當初西方殖民時期的世界格局之中。換言之,如果金巖石的設想能夠實現,中國人必須開拓月球與火星的市場才行,或者是新一輪的洗牌——血腥地洗牌!
與金巖石們的觀點相反,筆者恰恰認為,中國即將進入新一輪的“逆城市化”,如果不改變思路的話。盧麒元先生有篇文章值得參考《第三次逆城市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05fd90100gj0t.html
為什么?金巖石自己給出了答案,因為“城市化”+“現代化”之后的農村青年,用“都市圈的文化”給房地產開發商洗腳按摩,還有“人性化”的性欲供求服務。
象這樣的三農問題,國內的“主流經濟學家”99.99%都沒有搞清楚利害關系,顯然他們更愿意去追求泡沫資本,幻想“后現代”的生活方式。那我們就來看看日本當年的例子吧——
廣場協議一個非常重要,但卻被很多人忽視的內容,就是要求日本大規模地把經濟資源從經濟發展引導到資產投機和信用擴張上面。廣場協議第六款:擴大消費信貸,刺激住房按揭貸款。為了實現廣場協議和金融自由化的嵌套,日本人又按照西方的要求進行了兩項改革,其一是加快資本市場發展步伐,其二是深化“現代銀行”的體制改革。最終結果是,將競爭機制引入利率,廢除傳統體制下對銀行的保護,伴隨著還有很多“創新”業務的誕生。在日元升值,或者說是持續升值“預期”的推動下,80年代中期,日本出現了超級資產泡沫。在金融自由化的影響下,實質產業萎縮,創新能力弱化,最后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衰退……后面的就不多說了。
象金巖石這樣的人才,中國人多么聰明啊,不正在干著日本人當年干過的好事嗎?日本人到底還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民族,金巖石們竟把“洗腳房”當成服務業了。
筆者引出非常重要的曲線,虛擬資產與實質生產對應關系圖。
政治家必須秉持中庸之道,強力扭轉這種曲線擴張進程,管他們叫喚什么“人性”和“市場經濟”!《色戒》的“人性”叫得比誰都響亮。
看到新華網一篇關于拖拉機的新聞: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1/02/content_12742530.htm
問題是,你能量產嗎?誰來買你的拖拉機?這其實和科技無關,而是社會系統的話題維度,對這個問題理解最深刻的,便是毛澤東。電影《建國大業》里胡扯中共幾大員不懂生意,這么多年過去了,中國人怎么就沒點長進?
毛澤東1958年在井岡山對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說:
“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就不安穩了……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等許多方面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既合作又排擠,怎么可能讓落后的中國獨立發展,后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利用。”
西方食品卡特爾組織的相關信息,一個紀錄片參考《食品公司》(Food, Inc.):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564499/
亞洲稻米文化的威脅
作者:Arun Shrivastava
譯注:海杲
“每一個真正成功的農業系統……必須基于長期的觀點,否則最后總要遭殃的。”Albert Howard & Yashwant Wad;《農業的廢品》(The Waste Products of Agriculture),1931,第3頁。
亞洲稻米的重要性
稻米是亞洲人的主食,是亞洲生活方式、文化風俗、習慣和精神的關鍵。37億亞洲人都靠稻米生活。菲律賓、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中國和朝鮮各國的主食是稻米和魚。在孟加拉、印度、尼泊爾和斯里蘭卡,主食是稻米、豆類、蔬菜還有一些肉。稻米的做法有500多種不同形式,還可以用來釀造白酒、甜酒和啤酒。
本質上說,稻米就是草的一種,從崗瓦納大陸而起,后來發展到亞洲和非洲。根據Nikolai Vavilov博士的說法,東亞和東南亞(印度與緬甸)是稻米起源的中心,然而,最近有證據說明,中國再10,000年前就開始種稻米了。
稻米有多種不同顏色——白色、灰色、棕色、紅色、紫色甚至是黑色,也有多種形狀、大小和香味,它們是因抗干旱、抗害蟲、抗洪澇、抗鹽堿而產生的變種。盡管最早只是從兩個類別——亞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在成千上萬年的亞洲農民的栽培選種中逐漸多樣化。不同的文化對稻米有不同口味、質地、色彩和硬度的要求。沒有人知道到底現存稻米有多少種類,但是稻米科學家相信,大概有140,000種。
從亞洲高原的梯田到平原和沿海地區,亞洲到處都種植稻米。
喜馬拉雅地區的雨水灌溉,印度、尼泊爾、不丹在海拔7,000英尺高度種植。靠近馬拉里的村莊,種法稍有不同,不過也是在海拔7,000英尺以上,根據自然水分而種植。
稻米含有重要的礦物質、維他命、能量及糙糧物質。因此,生生不息,亞洲人的生命中,稻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印度,嬰兒在斷奶后第一種食物就是稻米,一種叫Annaprashan的儀式,吃些稻米做的稀粥,表示歡迎小孩子來到社會中。
稻米的事實和數據
2007年,稻米種植已經達到1.569億公頃,其中亞洲占89%。亞洲農民占世界稻米水田產值6.517億噸的91%[1]。世界稻田的產量從5.98億噸到6.51噸,87%的增長來自于亞洲。而大米的產量則從5.42億噸到5.86億噸。21世紀中,新增的2.78億公頃稻米種植區域,其中亞洲占77%。每公頃產出從3.96噸增長到4.21噸,要比世界平均產出高[表1]。
表1 |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
產出/百萬噸 |
542.36 |
541.49 |
510.91 |
525.72 |
543.11 |
566.83 |
578.48 |
586.16 |
種植面積/百萬公頃 |
137.0 |
135.88 |
131.27 |
131.63 |
132.46 |
135.97 |
138.01 |
139.69 |
每公頃產量/亞洲 |
3.96 |
4.00 |
3.89 |
3.99 |
4.10 |
4.17 |
4.19 |
4.21 |
每公頃產量/世界 |
3.80 |
3.90 |
3.80 |
3.90 |
4.00 |
4.00 |
4.10 |
4.2 |
暫不說產出增加和出產,亞洲的稻米按人口計算卻在下降:從1997年每人每天236克下降到2006年的216克。這主要是因為人口的增加,盡管其它因素比如飲食多樣化等等,但稻米仍然是主食。
在主要的亞洲稻米增長區,包括一些十九個國家,總人口現在約為36.7億,其中有16.5億從事(45%)農業。總種植面積排除掉貯水池為1842萬平方公里,其中21%是可耕地。它意味著,每公頃必須確保9.57人的飲食。亞洲人沒有挨餓的話,這就證明,少部分農民便可以養活我們,根本不需要那些虛假的綠色或基因革命。
稻米種植仰仗于充足的淡水,每公斤稻米產出根據其種植方法需要2.34到3.05立方米的淡水。退化的生態系統要為短缺的淡水而負責,而這也傷害了稻米種植的農民。退化的生態系統直接與亞洲的不平衡發展政策關系一一對應,松懈的環境保護舉措,和那些農業方面的大型跨國企業徹底的開發息息相關,通常還有對當地官員與政客的腐蝕。
估計有3.31億戶家庭從事農業,其中70-80%[2.317億到2.648億]是小農場主,散戶農民或無地雇農,他們組成了鄉下的窮人階層,他們大概要花掉自己一般的收入來購買稻米以維持家庭。然而,稻米種植是解決他們就業的一種主要形式,他們生產了世界稻米的80%。農村婦女繼續扮演著稻米種植和收割期后的重要角色,很多地區,工作任務是種植、除草、收割及加工,這是女人們的領域,也是性別維度的稻米種植文化。
導致當前危機的事件
亞洲稻米種植農民正被系統性地毀壞,很多地方他們在逐漸消失,這都拜“經濟發展項目”的恩賜,還有壟斷化的農場作業形式。這些想法,來自于不健康的跨國企業卡特爾,還有奴顏卑膝的亞洲政府。
這種計劃,就是為了毀壞可持續的小農體系的最后堡壘,從他們手中剝奪控制食品產出。跨國企業控制種子,污染農民保存的種子,用食品作為武器來殺死人們。這種無情的破壞性力量,由西方的視頻卡特爾釋放出來,通過種種農業協議、知識產權協議,以及貿易自由化等等,和亞洲稻米種植農民斗爭了幾十年了,農民非常苦惱。
與此同時,美國和歐盟對他們的農場主實行補貼制度,食品卡特爾組織為各自政府支持,操縱全球農產品商品價格,以他們想要的價格。美國政府單獨提供約10億美元[Rs 45,000百萬]給僅僅3家稻米農場主,從1995年到2006年:5.26億給Riceland Foods,3.14億給Producers Rice Mill,1.46億給Farmers Rice Cooperative。稻米對于美國人來說并非主食,那么這種巨量補貼為了什么?除了破壞傳統亞洲稻米種植農民還能有什么。
[筆者注:這時金巖石們上場了,他們可以進城洗腳啊……]
印度政府已經象個奴才一樣跪在這些跨國企業犯罪分子膝下了,還有很多這樣的亞洲政府。如果要想改變現實的話,亞洲政府就要代表37億亞洲人,拒絕西方食品卡特爾組織對亞洲食品的控制。
[筆者注:要對他們的所謂基因科學保持高度懷疑,沒有什么證據能表明,多少年后,亞洲人因為食用這種食品,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
亞洲這些政府,還在迷信農業“工業化”的食品生產方式,刺激農民轉移到城市,被所謂工業或服務業雇傭[筆者注:跑在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軌道上,當外國國會通過高關稅法案后,這些農民馬上就變成太平天國起義的將士]。而主要的農業用地被用作發展非農業產業。
另一方面,亞洲稻米種植農民卻沒有什么營養的充足補償和環境服務。所有地方,不單一個國家,盡管所有政府都在談論食品和營養安全和環境問題,都作為所謂主要議題討論。這種反常的情況,已經迫使米農群體進入惡性循環——低收入、債務、破產還有赤貧!
據說拜耳生物科學公司,已經在印度非法種植GM稻米。有個科學家聲稱,加爾克漢德(Jharkhand)也開始種植其變種稻米,導致污染。拜耳還在美國非法種植稻米種子,導致對美國大米的污染,歐洲和日本的出口協議失效,而稻米出口也喪失可信性。俄羅斯要印度保證其稻米并非“污染性”,也就是那些基因修改過的稻米。這很值得深思,如果那些沒有出手的美國污染大米,在今年亞洲水稻欠收之后,傾銷給亞洲人會怎么樣?
對亞洲稻米的另外一個威脅是納米水稻(Nano-rice),這是由Georgia Miller報道的剛開始的最新研究,研究潛在的納米技術對健康的影響,表明這些稻米織物暴露在球殼狀碳分子中,也會把這些納米材料傳遞給下一代[2]。這會導致開花延期一個月左右,降低種子成活率約4.6%。
基因工程的種子,轉基因食品還有納米食品,已經給亞洲地區帶來廣泛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這是亞洲主流媒體還在維護不健康科學的另一事件。
37億的亞洲稻米消費者,是保存稻米種植農民的利益攸關者,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健康自然的稻米,而不是先正達(Syngenta)或拜耳(Bayer)公司發明的稻米,或者是孟山都(Monsanto)發明的豬、牛、番茄或茄子。
米農仍然在抵抗這種亞洲稻米文化的傾斜,我們都知道他們的真正價值。政客和官僚們的決定,事關至少37億亞洲人中一半的安全,必須嚴肅考慮這匯總全球性視頻卡特爾組織的操縱,還有其后對于亞洲食品安全和文化帶來的可能影響。
注釋:
1.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數據庫
2. http://www.nanowerk.com/spotlight/spotid=9516.php
還可以參閱《植物根攝取和氧化鋅納米粒子的植物毒性》一文(Root Uptake and Phytotoxicity of ZnO Nanoparticles)以及《納米粒子對植物生長導致負面效果》一文(Nanoparticles c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plant growth)
http://dx.doi.org/doi:10.1021/es800422x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