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嗎?
房價瘋漲,老百姓怨聲載道,有說話了:“只要政府有決心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統籌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制定長遠的規劃和政策,使我國的房地產有一個穩定發展的局面,這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政府……是可以做到的”的句型,你會以為這是一個網民在給政府提建議。假如你在注意到“這個問題”在句尾實際說的是“房地產有一個穩定發展的局面”而不是記者開始問的房價問題,就會更摸不住大小頭了。
不過,以貧道看,不管說話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但他提出的政府對于“房價在一些地區和城市上漲過快”問題上“政府應該”做到四件事情,依然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嫌疑。
“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的改造。對這兩項工作,在資金、土地以及稅收上,都要給予優惠和保障”,能降低房價嗎?
房價飆升,還有人排隊領號、買房,顯然與安居工程無關。別說數萬一平米的房子,就算一般省會城市六七千一平米的房子,也不是一般人買得起到。“深入調查研究”,中國社科院已經做過了——85%的人人買不起。買房的是15%玩的事情。這些人早已有了不下兩套房子,買房是為了投資,因此越漲越買,造成越買越漲。這是問題的本質。安居工程就算加大,在現有土地價格水平上,售價照樣不是85%人能接受的。各地安居工程房子賣得還沒有房地產商開發的正常房子快,難道就不知道嗎?
而“棚戶區改造”,早就成為地方政府與房地產老板勾結起來發財的門道,是近年來促高房價,尤其是租賃房租金高漲的主要原因。中國哪里有什么“棚戶區”?中國根本沒有無主的土地,而且早在90年年代城市都追求花園化,哪個城市還有什么類似孟買和阿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棚戶區”?所謂棚戶區,無非是指城中村或城鄉結合部的農村。這些農村早就由農民蓋成7、8層高的“蟻居”房,租金比較便宜。一搞“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消失了,新房租賃價格高,蟻民們就不得不遷往更遠的城鄉接合部。每改造一個“棚戶區”都有數萬蟻民外遷,趕得越來越遠。“改造棚戶區”是什么意思呢?是因為棚戶區居住環境差,為了讓棚戶區居住戶居住條件好點嗎?那么政府就出錢補貼這些農民和蟻民才行。如果不是這樣,蟻民們干嘛需要你改造呢?
貧道現在不憚以最壞角度分析這個提法:一個掀起官商全面勾結算還城中村農民和蟻民利益,讓地方政府和房地產老板發財的新信號?
“要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房和改善性的住房。同時,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機。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住房必須堅持安全、經濟、適用和省地的原則,特別要重視中小套型和中低價位房屋的建設。”
“要——”作為句型的開頭,通常是“口號”而不是“指示”,要講衛生;要斗私批修;要實事求是。哪里一個政府一把手用“要”來做政府下一步工作的發語詞呢?這個句型就讓貧道沒覺得是真想做還是糊弄大家一次。
“抑制投機”是用“要”就能解決的嗎?富人群體購買大量房產作為保值、投資的物品,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則,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怎么能叫“投機”?而且你怎么區分哪一套房屬于“投機”,那一套房屬于“自住”?如果政府官員真的找購買數套房子的買主去問他們什么用途,還指望能碰到有人說:“如果有了錢,我就去買別墅。要買一次買兩套:一套住人,一套喂豬”?說笑話也要說得像才行!就這么空空一句話,糊弄一會兒可以,糊弄時間長了沒用的。
貧道早就指出,所謂“中小套”和什么“90平米以下”的規劃規定,無非是給富人囤積房子后變現時提供更廣闊市場機會。同樣單位面積價格的房子,大房子接手后單位價格漲幅低,中小戶型漲幅高。原因很簡單,賣的時候不能指望富人買,因為這個時候富人都在賣。而窮點的人只會買小房子,因此價格能賣高。政策并沒規定富人只準買大房子。因為投資與居住考慮角度根本不一樣。如果中小戶型好賣,房地產商自己就蓋了。任志強說到房子不是給窮人蓋的,不是沒道理。政府首腦這樣說,基本意思是房地產商是壞人,不想給低收入群體蓋小套房子。政府出面了,要求房地產商蓋小套的——哪里有這么回事呀!
“中低位價住房”建設。價格是政府決定的嗎?政府這次真的要出臺房價標準嗎?顯然沒有。那么說中低位價住房是什么意思呢?是打算政府補貼呢?還是說小套房子的總價本來就低呢?顯然,這句話什么意思也沒有,等于什么也沒說。
“要運用好稅收、差別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經濟杠桿加以調控,穩定房地產的價格。”這句話如果說清楚了,當然是好事。但一般性地說稅收、差別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究竟是指什么呢?開征什么稅種?是不是財產稅?差別利率是按豪宅和普通住宅分利差?什么樣土地政策?拍賣土地時誰出價低給誰?不要認為政府說到稅收、利差和土地政策就是要抑制房價,如果這些稅收、利差和土地杠桿是針對房地產商的,那么只能抬高房地產商成本,從而抬高房價。政府無非是在與房地產商爭利而已,與抑制房價一點關系都沒有。2006年幾項措施:對房地產商開征土地增值稅,提高利率,減少土地尤其是別墅供地,都只起到抬高房價作用。只要稅收、利率政策不是針對買房者的,房價就只能漲而不會跌。
“要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打擊捂盤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價等違法犯罪行為”。
還是“要”,咋聽咋別扭。就算前面加個“我們”——我們要——也好點,也是在說政府要做的工作的,而不是號召老百姓做什么。
“捂盤惜售”能打擊住嗎?誰說我惜售了?都標著價錢呢!不想賣的,價格標高些,高到你不買不就完了。都是市場經濟規則,經營手段完全合法,你找誰事兒去?占地不用?我不是正規劃著的嗎?總有個先后開發吧。你政府本來就有土地買到后多少年不開發收回的規定,我違反了嗎?沒違反吧。違法犯罪行為!我違那條法了?犯那條罪了?你要真想管,重新出臺法律政策,壓縮時間嘛。這么空說,誰怕誰呢?
至于“哄抬房價”更是沒道理。市場經濟,我定價高了沒人買,現在價格一開盤就排長隊,你憑什么說我價格高了?你政府拍賣土地的時候怎么不誰出價低賣給誰,賣房了要我降價出售呢?不講理了嘛。
這一連串的“要”,別說房地產商看得清楚,就連地方官員也心里門清:根本是說大話,說胡話。在現有物價規定中,物價部門能制定出什么不違反市場經濟規則的政策來抑制房價?土地部門能制定什么不違反土地管理條例的政策來降低房地產商成本?稅收部門對誰開征稅收?銀行在那些內容上實行利差?根本實現不了,除了中央重新開會,檢討市場經濟規則才有可能。可這現實嗎?中央經濟工作會剛開過,要求的就是繼續深化改革,繼續加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力量。
說實話,貧道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客氣的。這藥下去,就是是更痛了不是都不一定。
這些天感覺不好,不喜歡聽的人多擔待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