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fsjx.html
牛刀:放寬戶籍要謹防高房價掠奪農民
——中央經濟工作會述評之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應該說,真能如此,那將是打破城鄉之間的戶籍藩籬,將中國城市化向前推進一步。
減少非農人口是工業化城市化的必然趨勢。由于所有制的限制,我國城鄉之間的剪刀差越來越大,就顯性的城鄉收入差別來說,已由1978年的2.57∶1(以農村為1)擴大到2008年的3.63∶1,2009年這種差別正在呈現歷史性的擴大,至于其他方面的隱性差別,諸如城鄉政治差別、城鄉文化差別、城鄉社會發展差別,雖然難以用精確的宏觀數據表達,但是其差距之大是能夠為人們所感受到的。
“中國的城市像歐洲,中國的農村像非洲。”這是國外人士對中國城鄉差別現狀的一種形象描述,但也客觀上反映了中國城鄉差距的現實。所以,這些年來,中國的城市化基本處于一種農村往城市的單向流動,簡單的說,就是農民工進城打工。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大量的農民工失業后又回流農村。
放寬中小城市戶籍限制,將會有效的消除中國社會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解決農民進城的后顧之憂。同時,中國的產能過剩主要是制造業的產能過剩,但是這些制造業的商品在農民進城的過程中,還有很大的市場。因此,放寬中小城市戶籍限制對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我國目前的9億農民中,只要在未來的10年內有一半農民進程,都將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的城市化,和其他已經走完城市化的發達國家有個顯著的不同,那就是因為土地是集體所有,我國農民并沒有享受到土地增值的收益,因此,盡管農民進城了,但是實際上可支付能力卻十分有限。在一家網站對去年農民純收入的調查中,年收入1到2萬的占45.3%,2到3萬的占30.2%,3萬以上的只占24.4%。如果對應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絕大多數農民即使拿到一個城市戶口,也無法安居。
所以,戶籍問題的解決,不能代替社會保障體系的落實到位。從全球城市化進程來看,中國轉化一個農村人口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中國農村人口的收入相對城市居民來說也是最低的,大約為四分之一。所以,中小城市要真正接納進城的農民,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要有一個合理的房價。否則,放寬戶籍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如果借放寬戶籍之際,炒買炒賣哄抬房價,那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其危害不亞于美國金融海嘯對農民工的影響,2008年有6000多萬農民工背上行囊回流農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