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fqbu.html
牛刀:中國房價泡沫將緊隨黃金泡沫而破滅
高盛去年8月在原油價格147美元的高位時曾經高唱:原油價格要突破200美元。前天,高盛依然公開宣布,2010年把黃金預期價格看高至1300美元每盎司。在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高盛都給市場一個反面的預期,投資人應該理性判斷出,這位國際投資大鱷正在準備出逃。高盛控制了9%的黃金市場,他一出逃,黃金價格必將大跌。
我們還是先來說說原油。2008年5月6日,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未來兩年內國際原油將由于供應短缺而上漲至150美元到200美元之間。這份研究報告是由高盛首席分析師默提(Arjun N. Murti)撰寫。2008年7月11日,中外記者采訪我的時候,正值原油價格達到頂點,當天收盤價為147美元。我當即批駁了高盛的觀點,指出原油價格很快將跌破100美元。中國的帶有買辦色彩的人士發帖嘲笑我,后被網友們反諷。請看——牛刀說原油價格要跌破100美元,笑死我也
事實上,從2008年7月13日,國際原油價格在高位盤整了3天就開始大幅下跌。但是,高盛在8月20日仍然發布報告,聲稱原油價格要突破200美元,理由是因全球需求增長和供應下降。我當時判斷是高盛手中還持有原油沒有跑掉,因為談到市場供應問題,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認為原油價格還會上漲,那就是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只要美國不從伊拉克撤軍,原油供應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高盛沒有能力左右美國是否能從伊拉克撤軍,所以,原油價格必定大跌。
同樣,這一輪的黃金價格上漲也根本不是供求關系問題,黃金每年的開采量巨大,而且黃金用于工業生產只有17%的比例,基本上沒有什么實用價值。所以,這一輪黃金炒作,同樣是高盛等國際資本大鱷借助美元走弱猛炒黃金謀求暴利。這是資本的本性。因此,我在9月16日提醒投資人,現在價位投資黃金毫無價值,當天的黃金價格是1018美元每盎司,離前期高位1040美元僅一步之遙。10月18日,我再次在博客上解釋《為什么黃金價格要回調到920美元》提醒中國投資人不要跟風惡炒黃金。
但是,隨后發生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11月3日,發生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45美元的高位出售200噸黃金給印度央行的惡劣事件。分析起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參與爆炒黃金,主要是為了牟利,但是不排除這個組織被國際資本大鱷收買一起來哄抬黃金價格,從中謀取暴利。相信將來的事實,有可能證明這點。因為,如果不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政治上向印度央行施加壓力,傻瓜也不會在這個高位購買黃金,而且是200噸的海量。同樣,國際基金貨幣組織也將如此惡劣的手段用于中國,11月17日在與中國的談判失敗后,居然發表聲明逼迫人民幣升值。
不管美元是否走強,只要中國不在如此之高的價位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剩余的203噸黃金,國際黃金價格就將大跌。值得欣慰的是,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女士在臺北公開闡明中國的立場,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1045噸,成為第五大黃金儲備國,而且,中國每年有280噸左右的開采量,去年還出口了110多噸,因此,中國不會購買黃金。我向胡曉煉女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因為中國沒有必要和國際投資炒家一起爆炒黃金,去賺中國投資人的錢,因為現在參與黃金炒作的80%是中國投資人。
歷史常常會提供許多令人難料的契機。就在黃金價格被爆炒到1200元每盎司,原油和銅鋁鎳鋅錫等大宗資產價格全面暴漲,全球通貨膨脹一觸即發之際,迪拜房地產泡沫破滅。11月30日,我花了一個晚上研究美元的走勢,并發表博客《迪拜危機為美元生成階段性底部》,指出美元開始走強,全球大宗資產泡沫即將破滅。時隔5天,美元見底反彈,全球黃金價格暴跌,紐約黃金收盤價為1162.50美元每盎司,一天跌幅達4.58%,為歷史之最,宣布了大宗資產價格泡沫全面破滅。
對于全球經濟來說,只剩下了中國房價泡沫還沒有破。只有中國房價泡沫的破滅,才能宣布全球經濟開始進入復蘇。盡管中國每年只有4萬多億美元的GDP,但是,因為加入WTO以后,中國經濟加入了全球經濟的大循環,中國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因此,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是不同反響的。中國房價泡沫沒破,根本談不上全球經濟的復蘇。現在看來,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泡沫破滅后,中國房價泡沫也將很快破滅。這是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fqnh.html
牛刀:調結構必須先化解房價泡沫
——中央經濟工作會述評之一
結構性矛盾是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早就應該進行調整。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將調結構確定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該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是,調結構絕對不可能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中國社會將面臨許多痛苦的選擇。
首先必須重新審視宏觀經濟的構架,徹底打破這個20年前的構架,是考量能否調結構的關鍵。事實證明,美國的金融海嘯已經將中國宏觀經濟的構架沖垮,我們常說的三駕馬車已經顛覆。不管我們承不承認,都已經即成了事實。我們今年的出口是負增長,投資又是一飛沖天,消費原地徘徊,還談什么三駕馬車呢?只剩下投資一架了。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是要出大問題的。
怎么辦?調結構。重新組建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構架,體現民生經濟的基本精神,是中國經濟得以長足發展的前提。從目前全球經濟的發展規模來看,中國經濟只有靠內需的拉動才是正確的選擇。因此,在設計宏觀經濟的構架時,可考慮將消費增長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模式,在消費所占GDP的權重上,可設置基本底線,應該占到55%,并逐步過渡到70%,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而將投資控制在25%以內,并逐步壓縮到20%。出口最后能有個10%就夠了。這個應該在未來十年內完成。
其次,解決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問題。中國的工業化還沒有完成,而且只要不斷推進工業化的進程,才能解決就業問題。現在的顯示恰恰相反,地方政府無法從前幾年工業化進程中利弊共生的氛圍中解脫出來,因為工業化帶來了資源破壞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而城市化恰恰解決了著兩大問題,所以,都熱衷于搞城市化,上基建項目,大概樓堂館所,修公路建廣場,以致欠下了6萬多億的債務,而且債務規模換在不斷擴大。他們忽視了經濟的一個基本規律——沒有工業化,就無所謂城市化。工業化的弊端需要克服,而不是放緩工業化進程。
從一線城市來看,工業化基本沒有完成,就把大量的制造業全部趕往內地,花了20年的招商引資也功虧一簣。去年是因為金融海嘯,大量的外商離開中國,最明顯的是韓國商人有的棄廠關店,一走了之。今年是大量的臺商、港商關門大吉。為什么?道理很簡單,除了財稅和政策環境發生了許多根本的變化,就是生產和生活資料成本的提高,讓企業不堪重負。臺商說得好,你現在的廠房租金比臺北還貴,何苦把廠開在這里呢?
不管是投資一飛沖天,還是生產和生活成本的非理性提高,都極大地遏制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本質上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房價泡沫吹得太大了,將破未破的惡果逐步顯現。所以,要調結構必須先化解房價泡沫,生活成本的上升不僅逼走了經濟實體,還導致民生困境和社會的倒退。當然,如果沒有能力化解泡沫,那就只有等泡沫破滅,付出的代價將是更為慘痛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fqvc.html
牛刀:貨幣貶值比降息刺激消費厲害千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