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奇怪的現象本應該動腦筋想一想
這些天,瘋僧不斷拿出美國百萬噸產煤死亡人數只有中國的百分之一這個數字來反對山西正在進行的煤炭行業國進民退。瘋僧舉出這個例子并不能對他的論點形成支持,因為中國的數字表明,私營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是國營煤礦的十幾倍,而我們并不打算在美國搞“國進民退”,而是在中國搞。雖然如此,中國比美國百萬噸死亡人數竟然差兩個數量級,也確實讓貧道吃驚。查了查發現,美國確實百萬噸死亡人數只有0.03,而中國2005年竟然達到3個。而且這個數字不僅最近被引用,還在很多其他論述中國礦難文章中被引用。但都沒有說明究竟為什么會這樣。
差別這么大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包括貧道。本來覺得可能是美國的設備、技術水平遠高于中國,管理也非常嚴格。但安全技術裝備和管理能產生這么大差異嗎?這就逼迫貧道認為這里肯定有別的原因,應該搞清楚。
好在有網友查出,美國煤層淺,大部分煤礦是露天礦。而且深層煤礦瓦斯含量也比中國低得多。貧道又查了查,發現各國煤炭開采條件確實差別很大,中國是全世界瓦斯含量最多的煤層條件。印度煤層也在70米深左右,大部分是露天礦。幾個主要產煤國,南非、波蘭、澳大利亞、德國等50%甚至70%的煤礦是露天礦。英國雖然是深層礦,但瓦斯含量很低,威脅主要來自透水。當年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就與采煤需要強力抽水動力有關。透水是比較容易控制的,因此英國現在百萬噸產煤死亡人數是零。用礦井采煤和露天采煤對事故形成的條件差別是非常大的,瓦斯含量高低對事故控制的難度差別也很不同。中國百萬噸產煤死亡人數多顯然與采煤條件有關。比如,中國內蒙的神木煤礦是部分露天開采,部分井下開采,2007年百萬噸產煤死亡人數是0.06,接近所謂發達國家水平。因此,中國百萬噸采煤死亡人數多,恐怕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和管理問題。也許很多年內都會高于多數國家。因為單純提高技術和管理,能讓死亡率下降幾倍就很難了,但現在差別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中國平均每年百萬噸死亡人數下降10%,降低一百倍要90多年。
其次,煤炭企業規模往往對事故率和死亡率起重要作用。這可以從中國情況看出來。中國在50-60年代中期,百萬噸死亡人數并不高,死亡率高是在65年前后開始攀升,到改革開放后始終居高不下。原因是什么?是65年前后開始有鄉鎮煤礦。到80年代中期又出現大量私人煤礦。90年代大量鄉鎮煤礦改制為私營礦。這些礦大部分是所謂小煤窯。別的不說,規模越小,資本越少,對安全設備的投入能力就越差。同時,只能根據所分配的開采區域無論條件都要開采。國有煤礦規模都很大,即使原來一些地方國營礦現在規模也都很大(小的都改制了)。從數字上也可以看出,從50年代開始,國營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一直在下降,但并沒有因此改變65年后總死亡率逐漸攀升。說明規模與事故率高度相關。山西一個省就有2500多個小礦,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也很高。因此,中國煤礦死亡率攀升與私有化有關,更與規模有關。
私營礦規模小,是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私營礦也不愿意出事故,因為死了人也要花錢。但私人老板既然以贏利為第一目標,他們對事故和死亡的判斷和處理是按“賺不賺錢”為原則的。只要他們認為能控制在即使出事故死了人,但錢還是會賺,就不太在乎死人的事情。起碼重視程度不如國營礦。國營礦領導出了事故死了人,直接影響的是“位置”。在今天以個人利益為最高利益的國有企業領導來說,是“當不當官”問題。“賺不賺錢”與“當不當官”相比,壓力會小得多。從這個角度看,今天的私營礦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一定會低于國營礦。
如果煤礦規模與對安全重視程度確實對死亡率有十幾倍的影響(山西大型礦與小型礦比是1比17),那么,大幅降低事故率和死亡率最直接和最大幅度的辦法可能就是讓大型國有礦兼并、控股私營小煤礦了。原因很簡單,目前國營礦已經分配和控制著大塊煤田開采權利,私營礦只能在邊邊角角地方采。其次,大型煤礦需要巨額投資,私營礦很難在短期形成足夠規模。因此,國有大礦兼并小礦有利于加強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統籌安排,使事故率死亡率降低。2007年全國百萬噸死亡人數從2005年的3.08降低到1.49,2008年上半年降低到1.05,報道說山西今年前三季度死亡率又降低30%,就是效果,就是短期大幅降低死亡率的實際結果。也就是說,2005年中國與美國是100比1,到2009年可能達到23比1。
安全裝備和技術以及管理規范對事故率和死亡率也很重要。美國雖然露天礦占主體,但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每年100個礦工有6個會死亡,6個殘廢,6個暫時失去勞動能力。也就是每個礦工有18%的概率非死即傷,或者不到6年就有這樣的機會。也就是上世紀20年代百萬噸死亡率也達到1.1,與中國2008年水平(1.05)差不多,遠高于國營大型礦0.12個的水平。隨著開采技術提高,每個工人產煤量大幅增加,百萬噸死亡人數自然減少。加上安全設備和安全規范的逐漸提高,死亡率也自然降低。美國等很多國家對高危礦采取法律禁止開采,也是減少礦難的重要手段。
把百萬噸產煤死亡人數從1個(2009年水平)下降到0.06個,恐怕是中國可能控制的長期目標。從世界煤礦降低死亡率的規律看,煤炭行業國進民退大概是唯一出路。國進民退才能形成事故率低的大型企業,消除事故率高的小型企業;“當不當官”比“賺不賺錢”起碼對安全更加重視;規模大了才能對安全技術設備投入更先進,更多。煤炭企業數少了,國家實施安全政策(包括禁采標準)才有實施可能性。因此,就煤炭行業來講,就算不講意識形態,國進民退也是必要的。
貧道完全是對現實狀態的邏輯推理,因為沒有別的出路。
寫這個帖子,也是想說一件事:看到有人把與自己常識相悖的事實作為依據說了個自己不同意的道理,不要馬上相信,要重新查查,想想其中更接近事實的邏輯是什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