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網、毛澤東旗幟網網友悼錢老記
網友 人間正道
2009年10月31日的早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系統工程理論奠基人,人民科學家——敬愛的錢學森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錢老的逝世,是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巨大損失,也是中華民族的巨大損失,更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我只是在毛主席周總理的教導和領導下,做了一點對人民對國家有利的事”——謙和樸素是錢老一貫的優秀品格;“我心情激動極了,我現在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與勞動人民中最先進的分子連在一起了”——樸實的人民立場在高級知識分子中也顯得彌足珍貴;國家和人民仍時刻裝在錢老心中,即使是臥躺在病榻上接受溫總理的慰問時,錢老仍然關切地詢問“國家還好嗎?”或許是蒼天也在惋惜人民的科學家撒手人寰,竟要給晚秋的京城送來一場冬雪,裹上素妝,為錢老送別。
驚聞錢老逝世的噩耗,烏有之鄉的廣大網友自發地寫了大量文章和詩歌來表達對錢老的沉痛的哀思。
2009年11月6日早8點半,我們烏有之鄉網和毛澤東旗幟網網友,一行10人帶著花圈和花籃趕赴八寶山烈士陵園,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參加錢老的吊唁。當我們按照解放軍戰士的指示進入陵園門口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長達幾公里的群眾隊伍,我們每個人心中不禁涌起肅穆之感。看啊,這就是人民的呼聲,真心為人民服務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
我們以烏有之鄉全體網友的名義制作了一個大型的花圈,挽聯上書:
兩彈一星,橫空出世驚寰宇,人民方傲立
民族脊梁,風雪交加辭神州,國家可安好
沉痛悼念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烏有之鄉網友敬挽
雖然我們的花圈看起來很簡陋,但花圈卻寄托著我們無比的哀思和深深的崇敬,現場群眾也為之動容。一位穿著洗的發白的軍裝的老大爺,不時給我們幾個年輕人講述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歷史,同時也給錢老以極高的評價:科學之王、火箭之王。
也有毛澤東旗幟網和烏有之鄉網的網友以個人名義制作了花籃。
我們的花籃顯得有點突兀,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得知,上海交大的師生也曾征求過錢老家人的意見,錢老家人大概也是一切從簡考慮,拒絕了交大師生要贈送花籃等物品的好意,因此場外的花籃和花圈并不多見。現場上萬名群眾,一般都是手捧一朵菊花,有序的排著隊,等待進入錢老的靈堂參加吊唁。
參加吊唁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甚至還有外地自發組織的群眾團體。
<上圖為北師大附中學生牽著悼念留言橫幅排在吊唁隊伍里>
<中學生悼念留言:“打倒美帝國主義!”>
<中學生悼念留言:“共產主義好”>
<中學生悼念留言:“要讓列寧旗幟高高升起!”>
兩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到了錢老的靈堂前。錢老的遺體安放在鮮花叢中,上面覆蓋著莊嚴而神圣的黨旗,靈堂內擺滿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以及各界知名人士送給錢老的挽聯。吊唁隊伍中的每個人都注視著錢老的遺體,繞場一周,向這位敬愛的人民科學家作最后的告別。大概是相關部門出于安全和現場秩序的考慮,我們無法接觸到錢老家屬,只能委托場內的工作人員,把我們自己編印的烏有之鄉網站上紀念錢老的文章合集,轉交給了錢老的家屬。
出了靈堂,我們又瞻仰了八寶山烈士公墓的墓群,瞻仰了這60年來為著人民的事業犧牲的先烈們,追思慎遠,記起毛主席那句教導,“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事業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民心不可違,這萬人的吊唁隊伍便是明證。人民不會忘記錢老、國家不能忘記錢老、歷史終將銘記錢老。錢老及那個逝去的光輝時代所展現的偉大精神,必將重新回歸!“國家還好嗎?”——錢老用盡生命的最后氣力,向后來人發出了召喚和殷切的期盼。同志們,準備好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