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中國樓市的“狼”為什么老也不來?
別說潘石屹不信,我也不信。潘石屹說,我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份文件是2008年1月3日國務院下發的,并沒有查到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下發的新文件。從文件內容來看,國務院也不會就同樣的內容下發兩次文件。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是否下發了文件?盡管媒體上有大量的報道,但還是需要核實。我們在政府的網站上沒有發現這份傳說中新下發的文件。
很顯然,9月26日我也沒看見國土部的文件,查到的是許多媒體的報道。一些新聞報道大意是說,國土部發了文件,標明“特急”字樣、名稱為《關于開展土地儲備制度建設和運行情況調查的緊急通知》,并且為落實文件精神,還專門召開了電話會議,部長說“土地供應和供地效率做得不夠好”。
還有一些新聞報道說,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關于集約用地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開發商囤地行為再出狠招,除重申要嚴格執行土地閑置兩年無償收回的政策外,《通知》明確,國土資源部正在制定辦法,將對閑置房地產用地征繳增值地價。大家關注的可能是指這一份通知。如果真有這樣一份通知,新華社應該發稿,但是,迄今沒有看見新華社的稿件。
盡管沒有查到新聞的出處,但想必也不會是空穴來風。現在的問題是,國土部已經講了N多次,關于囤地的狼來了的故事,卻沒有看見狼真的來了。誰都知道,因為國土部的不作為,導致中國土地管理積弊甚多,積重難返。別說兩年沒開發的住宅用地予以無償收回,就是十多年前出讓的土地現在沒有開發的都不在少數。
圈地目前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開發商囤積住宅用地的問題。開發商囤積住宅用地,對樓市來說,輕則導致供應節奏與數量的無序,重則影響房價。國土部顯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總是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大叫要查處“囤地”問題,但是,每次都是只聽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使我想起“狼來了”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也許現在是狼真的來了,但是,不僅開發商不信,老百姓也不信了。
中國的住宅用地的供應體系本來就有很大的問題,在供應理念上,不是首先解決好普通住宅用地的供應以滿足民生之需,而是什么都搞招拍掛,有政府參與炒地之嫌,這是開老百姓的玩笑。這種開發模式,不僅助長炒買炒賣哄抬房價,而且,實際上是在鼓勵開發商囤地。而開發商囤地是一種極其惡劣的行徑。
說這次是不是狼真的來了,也是兩可之間的事。國土部說歸說做歸做,從來也沒有把政令當做一回事,除了能夠卡住農民脖子的事情外,對開發商都是網開一面。2007年,國土部說過查處囤地行為,結果不僅沒查下去,還在全國到處搞地王;2008年國務院也發文了,結果,無功而返,不僅沒有收回兩年未開發的土地,連土地增值費都沒收齊。現在,又在大造聲勢,希望能夠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結果。
現在更買不起房是誰的錯?
常聽有人抱怨,原先沒買房,現在更買不起房了。說這話的,有幾層意思,一層是有的當時買得起房,因這樣和那樣的原因擱置了買房;一層原因是有的認為當時房價高了,想等房價回調再買,沒想到這一等房價更高了,因此心里非常抱怨;另外一層就是更多的當時買不起現在更買不起。
不管這三批人什么時間節點為他們的“當時”,但我想后面一層在近三年是最大的階層,當時想買房或者錢不夠,或者七湊八湊也能湊得齊但不愿意去湊,或者什么別的原因湊不齊首付,這么一耽擱,買房的希望是越來越渺茫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收入增長遠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那么,這究竟是誰的錯?
有一位網友談起他對房價的憤怒是這樣說的:我買不起----我剛畢業的時候沒有任何積蓄,每月10000元的月薪,第二年漲到13000/月,第三年才漲到現在的收入,我剛工作的時候,發現我想買一套70萬的房子,首付差個20-30萬,還需要貸款40-50萬,現在看,我把手頭的錢全都投進去,至少還差個150萬…,也就是說我畢業的時候買不起,現在發現更加買不起!
這位網友說:我不會接受父母的資助來買房----我的父母一直以來有穩定的工作,我的父親在過往的十幾年中有過幾次成功的投資,因此他們還是積累了一些財富。他們也愿意資助我在北京買房、買車,甚至是全款去買。但是,我堅決的不同意接受他們的資助,哪怕只是30%的首付!另外,以我對于中國的了解,中國有很多家庭為了自己子女結婚買房,會傾盡兩代人、3個家庭,6口人的所有(這非常的正常,中國很多工人家庭一輩子的工資收入就是20-30萬,農民家庭?能供孩子讀完大學就已經很了不起很了不起了!小兩口畢業就結婚,自己也沒有積蓄),所以我們要考慮這個現象是否合理。
這位位網友還說:不做房奴!不做奴隸!大家在成為房奴的時候,請先問自己:“我是誰的奴隸?”我是個納稅人,我每個月都會向國家繳納2000多元的所得稅和1500元的養老保險,同時公司也會為我繳納幾千元的社會保險,我從來不指望30年后退休能靠這些養老保險活著,社保資金違規使用的問題也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如果這些錢能夠用到該用的地方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我沒有任何二話,我是中國人,我愿意盡我的社會責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些錢很大一部分被利益集團使用種種方法轉移到了個人的口袋,OK,這我認了,但是,It’s enough!我不會再讓他們通過什么土地什么剛需的名義再掠奪,讓我在今后的幾十年每月拿出來一筆錢來“繳納”這種極端不合理的稅賦,與其如此,我還不如孝敬父母,開創事業,再不濟也可吃喝玩樂!
這位網友大約是從事IT的,收入比較高,而且一直在穩定上升。應該說,在這三年中他屬于比較幸運的,然而,在整個白領階層,像他這么幸運的不到20%,尤其是今年,不僅沒有升職的機會,有一部分甚至失去了工作。但是,即使是這樣穩定上升的收入也趕不上房價的漲幅,這才是我們應該正視的最大的問題,正視這個體制的缺憾和社會最大的不公,并謀求改良,才能推進社會的進步。
收入趕不上房價的漲幅,這不是一個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是宏觀經濟結構的失衡,是消費不足而引發的產能過剩,是財政體制的不合理,社會體系的不完善。房價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現象,而是社會、經濟、文化的等諸多矛盾的焦點,所以,促進住房問題的解決,也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持續繁榮。
那么,回到我們剛才的問題,現在更買不起房究竟是誰的錯?當絕大多數人的收入增長趕不上房價的上漲時,那出問題的顯然是房價。何況,現在房價問題已是全民驚嘆,感概萬千。他首先是出在體制上的錯,地方政府出讓土地只為牟利,也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是一種投機炒地行為,令房價上漲的勢頭無法壓住,但是越是這樣硬撐,一旦各種矛盾爆發時,房價就不是向下調整,而是是深幅下挫。
在宏觀經濟上,最無法解決的矛盾,還是消費不足的產能過剩。要解決這個問題,僅僅依靠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時間,要么三到五年,要么五到八年,才能重新保持高速增長。在這種調整時期,如果政府的貨幣政策出現問題,那么面臨的問題就是資產價格的空漲和居民收入的下降,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時期。這個時期還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時期是熊市通脹,也就是經濟增長還不能帶動就業的大幅提升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但是,通貨膨脹卻發生了,那怕僅僅只是溫和的通脹,都可能引發社會不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房價是自殺式的上漲。
現在更買不起房,不是白領階層的錯,所以,也根本不用為更買不起房而抱憾。相反,這個時期勉強買房子的,大多將會買回許多泡沫資產,需要用二三十年的時間來做無辜的補償。當然,有錢多而又急需房子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要用薄熙來打黑的魄力治理高房價
歷史,在選擇偉人的時候,總是有著一種獨特的視角。
歷史,將以如椽之筆,雕塑一個時代的偉人形象。
中國社會正在驚喜的發現,布滿陰霾的乾坤下,西南一隅正在被一只大手撕開了一片晴空。隨著原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張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執行局局長烏小青等人因涉嫌收受巨額賄賂,已于近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消息發布,重慶,正在受到歷史的審視和中國社會的矚目。
關于張弢,人們知道他一系列誘人的光環。生于196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博士后。1997年7月,張參加“博士生服務團”赴重慶市掛職。2002年7月,張弢任重慶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2006年,張弢入選首屆“重慶市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張同時還是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與他同時受到司法處理的還有烏小青,重慶市法官學院院長、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執行局局長。2009年7月中,因涉嫌借司法拍賣中的“潛規則”牟取不正當利益被雙規。
此前,重慶市司法局局長文強、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彭長健、重慶市交管局局長陳洪剛、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總隊長陳光明、重慶市煤礦局副局長王西平、重慶市副區長趙文銳、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毛建平、重慶市下面的副縣長兼公安局局長徐強……這些貪官已經逐一落馬。
只有除暴,才能安良。暴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權力與暴力結盟,可怕的是地方上一些官員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為非作歹,作惡多端。此惡不除,何以安良?同樣,高房價的本質是中國最大的黑社會,壟斷、暴利、欺詐,破壞了一個市場的運行法則,悖逆了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官商合謀,可以操縱地方財政、利用地方政府公權,直接盤剝著城市弱勢群體。此害不除,則天下百姓,何以安居?
當然,高房價的發展,比黑惡勢力的發展背景更深,不僅有社會層面的還有經濟和文化層面的背景,遠遠不是雙規幾個貪官那么簡單。我們看見,杜世成不是被雙規了,但是,青島的高房價并沒有就此轟然崩潰;深圳的許宗衡不是被中紀委帶走了嗎,深圳的高房價依然堅挺。因此,解決高房價問題,需要更高的謀略、膽識、氣魄和胸懷,好在現在的時機和環境都比較成熟,只是缺少一個薄熙來。
解決了高房價的問題,和解決黑惡勢力一樣有意義。黑惡勢力為害一方,高房價盤剝全民,而且,高房價利用了我們體制上的缺陷,所以,比黑惡勢力有更多的幌子、更具欺騙性。不僅蒙騙了普通百姓,也欺騙了政府決策層。
也許決策層會有一種擔心,那就是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會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其實我們只要看看薄熙來除黑,不僅沒有給經濟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反而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重慶市自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4個橫行全市多年的重大黑社會團伙已受到致命打擊。黑惡勢力的被掃除,令重慶治安形勢明顯好轉。近期,重慶主城區110報警量下降40%。今年全市命案同比下降8.5%,創近5年同期新低。同時,重慶是經濟次序得到根本好轉,經濟出現明顯增長。
重慶8月份的經濟數據也印證了這點。從重慶前8月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打黑除惡不僅沒有拉經濟發展的后退反而助推了重慶經濟的加速增長。這里有一組數據可以佐證——1至6月,重慶GDP增長12.6%;1至7月,增長12.7%,略有加速;1至8月,增長13.1%,呈增速加快之勢。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推斷說,照目前勢頭,全年增長14%沒問題。而此前重慶對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12%。正是因為有這些數據支撐,在9月1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召開的自主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會對重慶的經濟產生大的影響或者明顯影響,重慶經濟將會繼續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
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實現普通城市居民收入3至6年購房的目標,將會極大的刺激消費。對整個房地產業來說,需要的是銷售總量的正常增長,需要的是房產的增值和保值,而不是需要房價的暴漲暴跌。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讓少數人囤積多套住房,更不符合國情。讓目前的房價對應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對政府來說,是一件奇恥大辱。因此,正視高房價的問題,并著手解決,是中國社會迫在眉睫的事。
治理高房價,需要薄熙來。中國社會熱忱歡呼薄熙來的出現,熱誠歡迎一切有志于解決民生住房問題的偉人出現。正視中國問題,并以大刀闊斧的氣魄予以解決,這是對民族的未來負責,任何逃避和推脫都是一種犯罪。高房價問題不應該再持續下去了,因為積重難返,越往后拖將有越多的實體經濟無法振興,越多的消費無法拉動,越多的產能無法消化,越多的人面臨失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