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級矛盾、階級對立已經形成
客觀的說,中國后三十年在前三十年的基礎上,也就是當一個國家的財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會有一個放量增長時期。這個放量成長時期就是后三十年。也就是說,沒有前三十年的財富積累,就沒有后三十年的放量增長,我想,懂得中國古代加一倍法的人們一定懂得這個道理。有人以后三十年的成績否定前三十年,比如有人說前三十年達到經濟崩潰的邊緣論者,說輕了他們是一群弱智者,說重了他們是美國在華的政治經濟殺手,因為,一個工、農、軍、科和消費體系齊頭并進,同步互動,不等式相對動態均衡的經濟閉環機制,是不會發生經濟崩潰的,而前三十年的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發生經濟崩潰的直接原因,一是資本機制形成的占有率膨脹;二是犧牲國內民眾的消費能力,提升別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使中國經濟失去基本的內在發展動力;三是自然災害或戰爭摧毀了一個國家整個的工業體系。前一和前二是經濟制度災難,后三則與自然和它國有關。需要指出的是前一和前二,是美國對中國實施經濟戰爭的必然結果。
后三十年經濟放量增長的同時,由于某些權力精英的利欲熏心,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自我完善最終演變成權貴精英自由掠奪的狂歡節,新資產階級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形成了。在不斷推進公有制改為私有制過程中,階級矛盾逐漸尖銳對立。
二、地區差別正在孕育地區沖突
地區差別也和貧富懸殊一樣,正在某些人主導下加速分化,地區間的利益沖突將會由暗而顯。不僅如此,由于不同的地方政府,其政治目標選擇,有的與中央一致,比如說薄熙來,有的則公然選擇了與中央相反的政治目標,比如說陜西、河南,公然逮捕了捍衛中央,捍衛毛澤東思想的民眾。由此可知,政治分裂已經露出端倪。而政治分裂是地方分裂的預兆。
三、思想沖突是社會大動蕩的前兆
不同階級的思想沖突是社會大動蕩的前兆,也是社會整合價值目標的開始。但中國能否通過思想文化的大沖突、大動蕩、大整合,重新形成社會價值目標共識?這取決于中國能否恢復公有經濟,消除階級差別的能力。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主流精英和民眾的價值目標完全背道而馳,大沖突、大動蕩必然不可避免。有人認為,大沖突、大動蕩并不可怕,可怕是社會潰敗,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從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目標整合過程。當一個社會的價值目標尖銳對立,而又失去社會的整合功能時,亡黨亡國就成了必然。現在我們重新審視文革,不難發現毛主席的初衷:建構以民眾權利為主體的價值目標整合機制,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也就是說,防止形成剝削階級對中國發展的破壞。有人極力否定毛澤東、否定文革,不過是維護剝削權而已。因為,世界歷史證明,任何國家的階級對立,都是阻礙這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原因。有人可能說,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在資本主義制度機制下發展起來的。但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高速發展期,并非是原始資本積累階段,而是經過戰爭掠奪、緩和階級沖突之后。毛主席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中國發展不能靠戰爭掠奪,也沒有戰爭掠奪的機會。所以,必須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消滅階級,避免階級沖突影響中國的發展。
但階級消滅之后,剝削思想文化還存在某些人的大腦中,所以,和平時期的階級斗爭主要體現在思想文化和權力的斗爭上。
最容易形成新貴階層的是權力精英階層,而防止權力精英形成新貴階層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國能否“建構以民眾權利為主體的價值目標整合機制”。我一直認為,毛主席說他一生做了兩件事,后一件事也就是文革只做了一半,另一半交給后人的原因,就在于以民眾權利為主體的價值目標整合機制的基礎----人民當家作主的價值秩序----建立起來了,后一半就是建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機制了。
思想文化的矛盾是階級斗爭的開始,人亡政息是新一輪階級斗爭的結束,但結束即開始,直到人類思想文化中不存在剝削之念。主席生前曾說,治國在于治吏,而治吏的關鍵在于防止形成剝削階級。因為,剝削階級永遠都是為禍天下的源頭。
四、通鋼、湘煤等只是地火噴出的一點火星
有人認為,通鋼、湘煤等等事件,是中國發生天大的事,我卻認為,不論通鋼事件也好,湘煤或其它事件也罷,不過是地火噴出來的一點火星,更大的工潮、農潮,將會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因為,主流精英層與人民大眾的價值目標是完全對立的。也就是說,工潮、農潮是不同價值邏輯相互沖擊的必然現象。所以,真正考驗為政者政治智慧的問題還在后頭。當然,毛主席掌握了治國樞機,但面對治國樞機,現在看到的人不多了。因為,利益遮蔽了智慧的眼睛。也就是說,只有無私而又純凈的心之眼,才能發現治國之樞機。另一個可怕的現實問題是,階級矛盾已被某些人成功的轉化為民族矛盾。一旦民族地區失控,國家分裂必不可免。
五、中國未來的幾種可能
(一)動蕩不分裂。動蕩不分裂的前提,是中國必須拿出薄熙來發動人民群眾共同打黑除惡的勇氣,通過黨內、外思想斗爭、政治斗爭機制,糾正錯誤路線,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決清除腐敗,更要清除制度性腐敗,因為,制度性腐敗是一切腐敗之源,達成社會價值目標共識。并對公然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鎮壓民眾的個別省份,采取嚴厲措施,更換新的領導人。
(二)在動蕩中分裂。繼續維持主流精英同人民大眾的價值目標對立,激活社會各個層面的矛盾,使中國陷入動蕩到大動蕩,再到分裂。
(三)大動蕩、大分裂、大整合。也就是在第二種可能出現后,大分裂帶給中國巨痛之后,新的毛主義者通過不懈努力,重新整合社會價值目標共識。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付出的代價也是最大的。
從這三種可能看,第一種可能付出的代價最小,整合后的中國也最具發展潛力,但關鍵問題是能走通嗎?現在還不好說,因為,這一看中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因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個民心聚散的問題。二要看中國有沒有告別錯誤的決心和打擊貪腐的力度。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就是一個動態總結經驗教訓、堅持正確、糾正錯誤,從失敗、總結、再失敗再總結,成功、總結,堅持正確,不斷成功,最終取得勝利的黨。也就是說,黨只有敢于面對錯誤、糾正錯誤,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三要看人民大眾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也就是捍衛憲法、捍衛立國思想、立國原則、黨的宗旨和自身利益的政治權利有沒有保障,從中體驗到信心、體驗到希望。人民大眾有信心、有希望,黨和共和國就有希望了,因為,從黨的宗旨角度說,人民大眾的信心和希望,就是黨和共和國的信心和希望。四要看有沒有更多的薄熙來站出來,同中央和人民大眾站到一起,同政府內的黑惡勢力展開斗爭。如果更多的人站到資本一方,比如吉林、陜西等,向人民大眾殘酷斗爭,對抗中央,中國就快完了。因為,一個捍衛中央權威、黨的宗旨、憲法精神的民眾,卻遭到地方政府的逮捕,顯然不是個簡單的錯誤問題。五要看中央和民眾的互動能力,因為,只有破除中間層對中央和人民大眾互動的阻隔,才能形成上下同心的整合力。
2009-9-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