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右不服氣,貧道就再給你們算仔細
貧道把5年前的一個帖子的數據重新貼了一下,幾個右派在后面聒噪說貧道數字涉嫌造假。所謂造假,就是沒有來源,自己編造數字。這個本領貧道還沒學會。于是,貧道查了查當時數據來源,結果發現這些數據確實不是貧道從統計年鑒上算出來的,而是引述了國家發改委研究所夏小林發在《香港傳真》上一篇文章的數據。看來除了從國家統計年鑒上算出來的數據,別的都不好使。那么,貧道就重新用國家統計年鑒數據來說話。
至于三資企業與外商獨資企業關系,應該是涵蓋關系,但也可能是分立關系。因為當時統計年鑒上外資被分為“外商投資企業”和“港澳臺投資企業”兩類。也許夏小林文章的三資是指港澳臺企業。同時,當時統計年鑒中沒有專門列出民營企業數據,而且沒有按經濟類型把各行業效益指標都列出,因此這樣的數據只能發改委清楚。
由于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現在公布最早數據是1995年,這時候大規模國有企業轉制還剛開始,與1994年數據一樣能說明問題。貧道就不嫌麻煩了,再給大家列出1995年的“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數據。由于這僅僅是工業,同時是一定規模的企業,一些民營企業沒有統計上去。(也只給比例,右派不服自己查。同時,1995年沒有“民營”口徑,是以“股份制”和“聯營”表示)。
1995年各類企業完稅率(含銷售稅及附加)、利潤率及銷售利稅率(含銷售稅):
國有:8.46%、2.55%、11.01%
民營:6.04%、7.49%、13.53%
外商:4.40%、4.92%、9.32%
港臺:3.15%、3.11%、6.26%
以上數據與貧道昨天提供數據在方向上基本一致,都是國有企業完稅最多,并因此利潤最低。其中民營企業中所謂的“完稅”數字并不準確,因為項目中是“應繳增值稅”,能不能真的交還是兩說。
民營企業口徑是2004年后才在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出現。同時正式采用的是外資企業,不分港澳臺了。下面是2005年各類工業企業銷售完稅率、銷售利潤率和銷售利稅率:
國有及控股:7.27%、9.41%、16.68%
私營企業 :3.69%、4.63%、8.32%
外資企業 :2.72%、5.27%、7.99%
也就是改制后,國有企業主從所謂競爭性行業退出后,依然完稅率遠遠高于私營和外資企業,完稅率是后兩種企業的2到3倍。但這時利潤率也遠遠高于后兩類企業。2005年國有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56萬億,如果銷售完稅率與私營企業持平,則多出3064億利潤,如果與外資企業持平,則多出3900億利潤。有這么些錢,誰敢說國有企業冰棍要化了?
如果2005年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銷售完稅率與國有企業一樣,那么私營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就是1.05%!這么低的利潤率,不是馬上就要化了的冰棍嗎?而外資企業就更慘了,利潤率將只有0.72%,稍微一忽閃,都會垮臺的。
是個企業都是冰棍,關鍵看你怎么賣了。放在冰柜里吆喝著賣,當然不會化。從冰柜里拿出來在大熱天剝掉包裝賣,都一個勁兒地淌水!
接著說說貧道帖子貼出后幾個右派在后面胡謅的話。一個右派說房地產主要是國有企業在搞。這也是想當然。2007年我國房地產開發商6萬多家,國有企業只占其中5.79%,絕大部分是私營和外資企業。也就是說,大家公認最發財的行業是私營和外資在做。當然,石油化工、煙草、電力等利潤率也高,但這些行業稅率也非常高,比房地產要高不知多少倍。
貧道接著說說國有企業這個冰棍為什么會比私營和外資企業這些冰棍容易化。根據夏小林在《最大的不和諧:勞資關系》一文中透露。2005年國有制造業單位年平均工資為16963元,當年在制造業的農民工年平均工資為9360元,相差7603元。當年599萬國有制造業職工工資總額是1016億元,同樣數量的農民工只有561億元,兩者相差455億元。由于制造業大部分農民工是在私營和外資企業勞動,因此僅僅這一項就給私營和外資企業多提供455億元利潤。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將多付出455億元工資成本。而且,國有企業還要為職工支付養老、醫療保險等各類福利,這塊比例大約是職工工資的13.2%,也就是說國有企業雇傭同樣多的職工,所支付的勞動者費用要比私營、外資企業多出590億元,也就是多支付58%的費用。
換句話說,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少支付的這590億元——58%的費用,是赤裸裸的剝削。很多人嘲笑國有企業“包袱”沉重。這種說法本身就很怪,意思是勞動者是包袱,給他們付工資福利多了是包袱,甩掉最好。這種話在美國也沒人敢公開說的!
除了國家統計局,很多部門也對此有統計,比如工商總局、全總、全國工商聯等。下面給出幾個數字:
全國工商總局統計2003年不同所有制企業職工的年工資(其中私營企業含獎金和分紅)
國有:14577元
集體:8676元
私有:8033元
國有企業為私有企業職工年工資的182%。根據90年代同樣統計,國有企業職工工資只比私有企業多出25%左右,怎么兩者差距越來越大了呢?看看全國工商聯調查數據就知道了:
兩年間私營企業雇工工資年度比較:
2002年:10250元
2003年:9043元
也就是說2003年私有企業雇工工資比2002年下降11.8%。這樣往前走,當然差距越來越大。要知道,2003年我國GDP增長9%以上,私營企業職工并沒有因此沾便宜,反而是越來越倒退了。
那么,是不是個別小私營企業雇主很黑心,剝削工人比較厲害。等他們發展大了,會好點呢?那么可以看看同一次調查中的數據:
100萬元以下私營企業:8118元
100-1000萬元私營企業:6847元
顯然不是,規模越大的私營企業,工人工資越低。也就是等私營企業發展大了,恐怕工人更不好受。也就是“先富的人”越富,“待富的人”越窮。
也許有人會說,大的私營企業雖然工資低些,但會給工人更高的勞保福利。那么看看同一次調查中不同規模私營企業的勞保福利情況:
100萬元以下企業:448元;
100-1000萬元企業:509元
1000-1億元企業:375元
越是大企業就越小氣,越不把工人福利當回事。
既然說到勞保了,就說說工傷事故。一個資料顯示:2002年,浙江省非公有制企業發生的工傷事故中,事故占89%,死亡占90%,重傷占90%。其中外來務工占事故死亡人數的83%。也就是外地農民工是主要“待死”對象。全國煤礦事故70%以上發生在私營煤礦中,而私有煤礦產量只占全國30%。
貧道不知道孫東東等究竟是干什么的,估計不是私人老板,因為那個東東說他在日企打過工。可笑的是,一群被剝削的人,竟然事事處處占在老板立場上說話,真是怪了。估計這些人是私營企業或者外企的工頭。通常工頭對待工人的態度要比老板嚴厲些。說起來也真夠可憐了。是東東,但不是東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