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寒冰 http://shihb.blog.sohu.com/128712191.html
7月24日,吉林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據報道,部分職工因不滿企業重組而在通鋼廠區內聚集,反對河北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增資擴股,一度造成工廠內7個高爐停產,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被毆打,不治身亡。
我注意到新聞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極少數人在通鋼焦化廠宿舍逐室搜找到陳國軍后,對其進行毆打,并繼續煽動不明真相人員,對宿舍及搶救道路進行封堵,不準醫護人員進入宿舍對其進行救治,阻止公安民警對其救援,并向勸說人員投擲磚頭、瓦塊。后經吉林省國資委、通化市政府主要領導向圍堵群眾宣布終止建龍集團增資擴股決定,讓大家放出人質,退離現場后,大部分人員離去……”
假如,在此前,工人的權利就得到尊重,他們就有充分表達自己利益訴求的渠道,就有與吉林省國資委等有關部門對話的渠道,悲劇還會發生嗎?
但是,工人的話語權被無情地剝奪。通鋼公司注冊資本38.83億元,其中,吉林省國資委持有46.64%的股權,建龍鋼鐵持有36.19%的股權,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14.6%的股權,通鋼集團的管理層持有2.57%的股權。通鋼集團近3萬名員工被邊緣化,他們的權利和話語權遭到蔑視。盡管,我們經常聽到“代表誰誰”之類的說法,但是,除了員工自己,沒有任何人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或者,以代表他們利益的方式去侵害、剝奪他們的權益。
當資產重組成為強勢者的盛宴和弱勢群體的眼淚,悲劇注定難以避免。
通鋼血案促使我們對悲劇進行反思,總結教訓,以便亡羊補牢。
事實上,在通鋼事件以前,就發生過多起類似的悲劇。而所有的悲劇都有一個大致相同的共同點:話語權被處于強勢的資方牢牢把握,弱勢的勞工一方的權益和利益訴求被無情的忽視,由此激起憤怒的火焰,埋下仇恨的種子,引發悲劇。
中國勞動者的話語權,由于無法得到法律的剛性保護而長期處于弱勢——弱到被忽略甚至蔑視的地步。新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情況有所改變,但是,由于該法施行的時間正好與次貸危機的發生重疊,導致很多人把企業的倒閉歸罪于勞動合同法,以至于這部原本用于改變勞動者弱勢地位的法律,受到資方的強勢圍剿。對此,勞動合同法草案課題組組長常凱指出,中國企業的用工成本只是美國的2%左右,中國人的工資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4%左右,但美國占到了49%,中國用工的成本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顯然,即使勞動合同法的確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那么,它增加的也主要是企業違犯勞動合同法的成本,但這無法改變勞動合同法被弱化的命運。
法律首先要保護弱者的,當法律在強勢肆意掠奪弱者的冷酷現實中一言不發,流血的悲劇發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
除了法律的疲軟,勞動者維權成本的高昂(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也是非常大的一個方面,在合法渠道無法維護自身權益、表達自己利益訴求的情況下,弱者就可能在憤怒中采取極端措施。
工會獨立性的缺乏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在國外,無論多么強大的政府或資方,都面臨著一個使他頭痛萬分的組織——工會。舉一個近一點的例子,今年6月9日晚,英國倫敦地鐵工作人員開始進行歷時48小時的罷工,罷工使數百萬人的出行受到影響,預計損失達1億英鎊。罷工是在什么情況下展開的呢?在談判中,倫敦運輸局已經提出了一項修改后的兩年期加薪方案,第一年加薪1%,第二年扣除通脹因素后加薪0.5%。但是,英國鐵路、海運和公路運輸工會的要求則是:加薪5%,并承諾不會強制裁員。在未獲滿足后,英國鐵路、海運和公路運輸工會宣布罷工。
英國工會的強勢作風由此可見一斑。
盡管我國的《工會法》和《工會章程》也提到工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但同時又規定,工會要“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在政府行使國家行政權力過程中,發揮民主參與和社會監督作用”,工會的定位是政府的附屬機構,在企業同樣如此。在許多企事業單位,工會主席本身就是由這些單位的領導人任命的,不僅起不到維護職工權益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堂而皇之地站在了職工的對立面,與單位一起,共同侵害職工,成為可恥的幫兇。比如,在一些勞資糾紛中,工會竟然代表企業一方與工人進行談判,工會的錯位已經荒謬到了可笑與悲涼的地步。
當然,也有少量的工會主席站出來維護職工的權益,但大都遭到解職甚至開除的待遇。類似的報道不勝枚舉。
另外一個重要的利益訴求渠道是談判機制。中華全國總工會日前正式公布了《關于積極開展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非公有制中小企業今后在制定員工工資標準時,企業代表要與行業工會或地方工會代表談判商定,而不能由企業單方制定。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非常重要,但工資集體協商的實際效果或者協商的質量并不令人樂觀。主要源于四個方面即“四不”:企業不愿談,擔心協商工資損害了企業方的利益;職工不敢談,擔心提出協商要求被企業解雇;職工對相關工資法規政策不熟悉不會談;工會組織不健全不能談。
在當下的環境下,由于企業工會缺少獨立性,甚至連工會主席、副主席都無自保之力,工資協商制度在推行過程中的難度之大是不難想象的,說得再明白點,沒有工會的獨立性,工資協商制度充其量只是一個擺設。
應該認識到,在全球經濟形勢依然不明朗,次貸危機的影響仍在延續的情況下,建立起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的權益,為他們提供暢通的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勞資雙方的對立性矛盾往往更容易激化,進而引發悲劇。
我出身于一個貧寒的家庭,對弱者被肆意剝奪和凌辱的現實有著切膚之感,因此,在彭宇案、鄧玉嬌案中撰文為他們呼吁。但是,還有多少人,在默默地承受苦難而不為我們所知或被無情忽略?一個民族,要團結,要走向和諧,必須制約惡的力量,而維護善的力量。當下,公眾話語權的缺失已經到了令人恐懼的地步。不僅法律懸空,連上訪這樣的最后渠道也被徹底堵死。當民生不如死,就必不畏懼死。在強勢利益群體肆意掠奪、殘害弱者的大背景下,給弱者充分表達話語權,全力保護弱者利益,已經刻不容緩。沒有這一前提,通鋼悲劇就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