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一年半了。為什么是結業呢?專升本以后,討厭本科學院校里氛圍。特別討厭英語等級考試。就是想不明白,為什么中國政府非逼迫中國人學英語。從初中到大學,至少要學八年,多者要十二年。我堂堂一個中國人,你政府憑什么逼迫我通過外國語的認證?我通不過英語認證,就不是合格的大學生嗎?就不是中國人了嗎?所以,我連一次四級考試都沒參加過。所以,最后,只拿了結業證書。
結業以后,在烏有之鄉上看到一個鄉村建設項目的招募廣告,心想去北京見見世面,搞一搞社會事業也好。就去了。
在項目期間,有機會聽到北京各路高人的講座和教誨。其中對劉福垣先生、韓德強先生、張文木先生印象很深刻。他們的講座各具特色。有的觀點鮮明,有的則較隱晦。韓先生的也許只是出于策略考慮。劉福垣先生想搞社會民主主義,好是好,不過是否真的能行得通,還得打個問好。張文木先生不愧是搞戰略的,對國際局勢和歷史的分析,高屋建瓴。見到他仿佛看到了蘇秦、韓非之風。這些人才是真專家真學者。那些主流的,跟中左中右比起來,仿佛都是混混。
除了聽講座,還有機會去農村觀察思考。去過河北、安徽、海南、浙江、江蘇。
安徽是中國內地的標本。要研究新中國的歷史,甚至是中國的歷史,就到安徽來。
河北的時間不長。安徽則呆了一年。河南人和安徽人比起來,雖然都很有政治家的靈活與機敏,但河南人更像無賴,安徽人則仍有一股氣質在也更大氣一些。覺得安徽人就像落魄的中國貴族,擁有傳統文化的精華卻在工業時代無處著力。安徽人多打工者,而且不是一般的多。村莊里的青壯年,十有八九去了長江三角洲。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就站在了歷史的身邊。他們是幾千年來的第一批正規無產階級。工廠是他們的單位,土地是他們的福利。但加入WTO以后,他們的福利是否能得到保障,是個問題。如果農業入不敷出,他們就成了窮的只剩下屁股的赤裸裸的無產階級了。所以,建設新農村,實際上是為了保障無產階級的最低生活保障。如果農業抵擋不住外國的沖擊,中國肯定天下大亂。
教育。安徽農村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是,青少年普遍缺乏教養。村莊教育質量很差,不是把人教好了,相反是把人教壞了。這個社會只承認精英,90%的都被社會拒絕。于是那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流氓。即使能順利成長,他們也沒有機會進入教育市場。他們唯一的道路就是,接受義務教育以后,去南方做無產階級。他們沒有任何上升的機會,注定成為無產階級中的最低層。
政治。農村地方政府已無任何威信。除了老年人仍能在重大問題上聽從他們指揮外,青壯年人已把政府視為仇敵。說是水火關系已經不夠,應該是仇敵關系,村民見到官員,一是害怕和虛偽的恭敬,二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幸虧是實行小農式的分田單干,增加了農民的組織成本,不然農民早就反了。分田單干是現政權的基石。從這個意義上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三十年不變就很好理解了。所以,無論政府出臺什么樣的政策,只會加強和穩固小農經濟,而不是相反。
經濟。在現今的狀況下,安徽的經濟不可能發展起來。第一,中國的消費群體太小,市場飽和,資本過剩。安徽河南這樣的資本小省,已無法進入中高端的社會分工。第二,政治、文化上處于劣勢。中國中部封建意識濃厚,封建阻力大,特別是政權阻力大。這個組織成本太高,從投資初期到后期管理,都無法邁過政府這個門檻。即使進行極小的工業投資,政府都要雁過拔毛,非把你吃光不可。客觀上,權力極為霸道,霸道他可以排斥資本,和資本合流他都不愿意。安徽,還處于封建社會。
下一站是海南。海南是八十年代才建的省。海南已經具南亞國家的特點。農業特產多,缺乏上進心,腐敗,文化落后海南農產品有特色,擁有內地缺乏的熱帶作物:橡膠,水果。海南以丘陵地形為主,兼有山地,交通不便,物資流通很困難,農業壯大不了,也很不適合發展工業。
海南人口構成復雜。有原住民,有古代遷徙過去的大陸人,也有改革開放后遷移過去闖海南的人。一般來說,改革開放后過去的人,有錢有地位,生活在市區,是海南的社會精英。古代遷移過去的客家人次之,而原住民的生活就很不好了,一般還生活在窮山僻壤中,大部分很貧窮。
海南文化結構復雜。有原住民文化,有儒家文化,有二者的結合,也有西洋文化。原住民文化相當落后和愚昧,比如小孩半成年以后一般就不在家里睡覺了,男群和女群分別居住在專用建筑、宗祠或某一戶人家里。現在,由于自古一來的性觀念的開放再加之西洋性觀念的侵入,則是亂住的多,男女濫交。這樣對男女孩的身體發育和心里發育都不好,也會造成疾病的傳播。
海南的藝術簡單,民間藝術種類不多,水平不高。音樂和歌曲都單調。
靠了自然的優勢,也有不少有錢人,但都相暴發戶,喜愛揮霍,不喜節儉和投資。
下一站是浙江和江蘇。在溫州呆了幾天。和見過的別方的人比,溫州人給我的印象一是狡詐,二是有錢。中國猶太人之稱,溫州人當之無愧。但這不是褒揚,而是貶低。奸詐總讓人厭惡。
我一邊感嘆著溫州人的富有,一邊覺得可笑。溫州市的人家,幾乎家家有小轎車,而且大多是名牌,跑車也很多。但正是因為他們只能買外國的車而不能自己制造,我又嘲笑他們的無能。典型的猶太人式的精明。炒房團,產生于溫州,也在情理之中啊!
溫州也有制造業,但都不是正規的,不過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個螺絲閥門什么的。溫州人啊,有錢不知改往哪用,因為中國實在沒什么生產力。這不但是溫州人的悲哀,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下一站是江蘇。昆山和常州。從溫州到昆山,人的氣質就有很大變化。進如江蘇,感覺這里的人比溫州要厚道。昆山很小,而且不怎么發達。不如蘇錫常。蘇州也像是魄落的貴族,既有古典又有現代,可是既不像古典也不像現代,整一四不象。常州要好多了。
常州柴油機聽說過。常州人就像柴油機一樣,有點古樸,但很實在。我想,一個國家也應該不事浮華,以實用為本,就像老蘇聯的武器一樣。
不多說了。洋洋九州,各地風情都不一樣。有喜歡京劇的,有喜歡豫劇的,也有喜歡纏綿黃梅戲的。什么是風,什么是雅,什么是頌,不可不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