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學術和經濟“買辦”誤國害民--網絡時政文摘(72)

文摘 · 2009-07-1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網絡時政文摘(72)2009-07-19

學術和經濟“買辦”誤國害民
國家政策如廢紙 諸侯不捨賣地錢
窮縣傾囊媚商 無異劫貧濟富
央企狂圈地“十余年罕見”,保增長還是造泡沫?
虎視寰球:金正日與強國夢

學術和經濟“買辦”誤國害民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評論員 齊云鴻)7月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和中國外交部均公開證實了澳大利亞力拓公司(Rio Tinto)4名中國員工涉嫌“竊密”在滬被拘的消息,這是典型的經濟間諜作案,隨后,據報道除了首鋼國貿公司高層涉案外,還涉及濟南、萊鋼以及鐵礦石交易一向復雜的某些河北公司。

  這些觸目驚心、吃里扒外的賣國行徑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中國外交部隨后表示這種行為損害了中國的經濟利益和安全。難怪中國的鐵礦石等資源類戰略談判屢次被動落敗,原來“內鬼”如此之多,如此明目張膽,范圍如此之大!國家安全部門此次出手,正義正當合理,應該對此類“賣國買辦”行為進行嚴懲!

  在國內學術和思想領域,一些人或打著學術旗號,做“買辦”的事情,應當引起國家的高度警惕。國內的思想“買辦”如為房地產暴利、壟斷暴利鼓吹的所謂專家學者等人。而對國際思想和學術“買辦”更加不可忽視。他們往往對內妄自尊大,對外妄自菲薄,對國外許多所謂專家、學者和政要炮制出來的語言和觀點不加鑒別、全盤引進。仿佛他們連放個屁,在“買辦”看來也是經過了三天三夜深思熟慮。在國內媒體到處為之忽悠國人,做吹鼓手,誤導民眾和政府,其負面影響和導致的實際損害非常之大! 

  人們已經多次看到,過去幾年,在美國新保守主義在全球狂妄推進的時候,國內一大批人大聲叫好、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新保分子一個個灰溜溜下臺,連他們本人也哀嘆并被迫承認失敗、美國民眾大聲批判他們的時候,我們國內的一些學者仍在為他們惋惜、對他們的未來抱有期待。這些中國學者為什么不想一想,新保份子對中國、對世界、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有什么好處? 

  人們還看到,過去幾年,世界流行華爾街金融創新神話。如果頭腦清醒一些,不難發現其中的巨大泡末成分和欺騙本質,那是典型的新時期"皇帝新裝"。但國內當時多少人為之鼓與呼!鼓勵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緊跟上去!甚至在華爾街崩盤的時候,國內一批人和機構叫嚷著要去抄底,抄他們公司的底,同時把那些“人才大忽悠”挖過來。這些事實從網絡里搜索,一目了然!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相對堅固的金融體系毀矣! 

  過去幾年,國內外盛行“石油峰值論”,基本內容不外就是國際石油資源瀕臨枯竭,生產高峰已過,國際石油高價是天經地義的,低價是不正常的,國內要趕緊去搶購。在一大批人的忽悠下,我們的石油公司和其他公司在石油高價時節進口了大量石油儲備。而他們沒有看到,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是一些西方人或所謂的高級咨詢公司自覺或不自覺合伙欺騙我們手中的巨額美元儲備的。

  “石油枯竭論”、“石油峰值論”連同華爾街金融神話,根本就是國際炒家和石油巨頭發起的聯手騙局!國際石油現有探明儲量足夠開采50多年,中東石油探明儲量足夠開采90多年,誰能證明這是瀕臨枯竭的年限?聯想到幾年來,一些人或部門不是不知道一味大量儲備美元、購買美元債券的巨大風險,依然不加條件、我行我素,大量購買、大露底牌。我們的稀土和稀有礦產資源,多少年來一直低價傾銷,許多有識之士多年來一直大聲疾呼,為什么今天才姍姍來遲進行限制?

  再回溯到過去20多年,全球新自由主義風靡世界,國內一些學者不加鑒別、全盤鼓吹,主張盲目全盤引進。好在國家和政府總體清醒,沒有在金融等領域按照他們的設想行事,否則在金融危機大潮下,中國的大勢危也!當然,新自由主義存在不容忽視的偏差,必須注意和警惕,但也有其優點和長處,不能因為金融危機而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將其全盤否定和一棍子打死。

  一直以來在這些領域不是沒有清醒而冷靜的忠告和判斷,實際上有不少這樣的睿智判斷,為什么這些決策人士或專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行我素?應該非常慎重地想一想,睜大眼睛看一看,在經濟界、金融界、能源界和所謂一些學術界,是否已經形成并擁有了一批經濟、金融和思想買辦?一味跟風而大肆炒作,為了那點回扣和蠅頭小利而做出損害國家和人民的事情。

  早就應該讓一些部門和機構調查一部分“買辦”,嚴厲追查,嚴格規范,嚴格保密,防微杜漸,防止蛀蟲吃里扒外危害國家和人民。“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東方日報:國家政策如廢紙 諸侯不捨賣地錢

為遏止地方過度開發房地產,以及濫收、濫用賣地所得即土地出讓金,中央曾下達文件規定,自二○○七年起,各級政府的土地出讓金全額納入預算管理,接受同級人大監管。但審計結果顯示,兩年來各路諸侯根本沒有把中央的指令當回事,動輒過億元的賣地錢絕大部分成為地方官員可隨意支配的金庫。

國家審計署前天公布部分省市財政預算管理審計報告,稱審計抽查的十個省和六十四個縣市有超過六百億元的土地出讓收入未納入預算管理,超過七成的開發區預算收支也未納入當地的預算管理。這一結果表明,被抽查的省市無一例外地抗拒執行國家政策,全部違反財政紀律。這也是一個法不責眾的尷尬局面,國家政策如同廢紙,難怪審計署失卻往年公開點名違規省市的勇氣。

地方政府極不情愿將土地出讓金的收取使用過程放在陽光下,原因在一個利字。土地出讓金是各地政府握有的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價格,當局低價徵地,高價轉讓給開發商,中間差價名為土地出讓金,全數落袋,從而成為地方政府預算外、非稅務收入的主要來源,GDP增長靠它,政績工程也要靠它,大小官員的灰色收入乃至花天酒地的開銷更離不開它。

瘋狂逐利 魚肉百姓

另外,國家對土地出讓金的使用范圍有過明確規定,用于徵地和拆遷補償支出、土地開發支出、支農和城市建設支出,以及保障中低收入民眾住房。這些和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事,當局本來敷衍塞責,心中有鬼,倘若將土地出讓金納入預算管理,等于將為政者盤剝、魚肉百姓的伎倆公諸于世,豈不天下大亂。官商利益攸關,有誰愿意這樣做呢?

毋庸贅言,各地政府瘋狂追求土地出讓金的利益驅動,催谷徵地開發房地產熱潮席捲神州。據統計,金融海嘯前的二○○七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達到一萬三千億元,去年房地產市道不景,仍然接近一萬億元的規模,更有房產商透露,目前內地樓價的一半為政府的土地出讓金。

更可怕的是,每年過萬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大小官員們在徵收和使用等環節上黑箱作業,毫無監督和約束,成為官民沖突、上訪不絕的導火索,以及滋生官場腐敗的肥沃土壤。在山東濟寧,當局以每畝六萬元的價格向民眾徵地,再以每畝一百萬元的價格向開發商轉讓,但當局從未交代巨額土地轉讓收入的使用及流向。由此令人聯想到,安徽等貧窮鄉鎮競相建造「白宮」辦公樓、東莞鎮長赴澳門豪賭輸掉億元公款,如果沒有可觀的土地出讓的收入,他們如何牛得起來?

除了利益需求,違規成本過低,也是各地拒絕將賣地收入納入預算管理的主因。審計署去年曾報告京津滬等省市違規管理使用土地出讓金、挪用建樓堂館所等,但事后誰也沒有受到任何處分,今年審計署索性連違規省市名都不提,擺明要讓違規者輕鬆過關。零阻嚇的違規成本,哪路諸侯不敢「以身試法」?

太陽報:窮縣傾囊媚商 無異劫貧濟富

安徽省霍邱縣當局日前作出一項驚人決定,斥資六億元人民幣獎勵一家外地大型民營企業,后者將在該縣興建一個總投資二十多億元的球墨鑄造項目。這筆巨額獎金全部來自地方財政收入,而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八年全年財政收入只有七億零五百萬元。

一個總投資二十多億元的項目,地方政府出資近三分之一,卻自愿放棄任何股份,等于將全縣將近一年的財政收入拱手贈給一家民營企業,如此慷慨,實在令人震驚。更匪夷所思的是,霍邱縣委書記竟宣稱:「要斥舉縣之力,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人們簡直分不清,他究竟是共產黨的縣委書記,還是民營企業的代言人?

這種瘋狂的媚商行為,背后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打造政績工程,二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據稱,這個項目投產后,年產值達六十七億元,稅收近六億元。對地方官來說,實為流芳百世的政績,事成之日,就是加官晉爵之時,因此,他們不惜傾全縣所有,孤注一擲。

不過,這種項目不是一定能成功的,萬一企業虧損,這六億元巨款就如同打了水漂。這種可能性霍邱縣的領導人絕不會沒有想過,但他們仍要一意孤行,難免被質疑涉及利益沖突。上級紀檢部門有必要徹查這筆巨款的流向,追查當中有無腐敗行為。

打造政績 百姓當災

其實,最終吃苦頭的還是老百姓。這筆獎金將分兩年撥給企業,首年撥三億元,這就意味著全縣民眾的醫療、教育、衞生和社會活動的經費都要大幅削減。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政府用納稅人的錢獎勵一家民營大企業,無異于劫貧濟富,實在極其荒謬。

霍邱縣礦產資源豐富,鐵礦儲量估計超過二十億噸,名列全國第五、華東第一。然而,地方當局不但未能有效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反而令該縣淪為國家級貧困縣,簡直是捧著金飯碗討飯。他們現在又胡亂揮霍百姓的血汗錢,實屬敗家子行為。

霍邱縣發生的事情不是偶然的。事實上,當今內地招商工作中的媚商亂象,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只要能拉來項目,地方當局就可以不擇手段,置一切法律與法規于不顧。地方官們之所以如此賣力,是因為從中可名利雙收,不但打造了政績工程,獲得了升官的資本,又可中飽私囊;部分官員更打著發展經濟的旗號,以貸款或獎勵等方式將公帑轉入民營企業,然后以收取回扣或接受乾股等方式獲得巨額回報。事實證明,媚商行為是官場腐敗的具體表現。

無論是為了政績工程,還是為了利益輸送,地方官都是在慷民眾之慨,用納稅人的錢為自己謀私利。這已嚴重傷害民眾的切身利益,激起了民憤。北京當局如不清醒地看到問題的嚴重性,任由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最終將會令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計淪為空談。

央企狂圈地“十余年罕見”,保增長還是造泡沫?

中國新聞網/在新一輪的搶地熱潮中,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是,自5月15日保利在密云創下2009年央企拿地先河后,兩個月的時間,北京已有6塊土地被央企拿走,其中一半是很少甚至從未涉及房地產行業的央企。

這一現象被業內稱為“十余年罕見”。

在戰敗的潘石屹受氣包似的在博客上大發牢騷,華遠地產總裁任志強大呼“不公平”的同時,地王也一次次觸動京城百姓對房價的敏感神經。

中國不動產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僅6月份,北京的土地出讓收入就超過百億元。土地市場上演的這出“國進民退”大戲,已促使京城溢價率超過100%的土地,在短短一個月之間由17%躥升至56%。

在央企大踏步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背后,各界的質疑聲也紛至沓來。

質疑一:央企為何頻拿地王?

“一砸幾十個億,眼睛都不眨”、“不算成本,只管玩命舉牌”,當央企揣著鼓鼓的錢袋子掃蕩土地市場時,地產業內人士著實被央企的大氣震撼了一把,而其中的原因也很快被揭示出來。“從融資成本上講,接下天價地王的公司是有先天優勢的,大企業現在大概的利率只有3%,但是像華遠這樣的公司融資成本可能要(百分之)五點幾到六點幾,利率幾乎差一倍,所以不是人家不算賬,而是成本起點就低。”任志強一語道破天機。

用潘石屹的話說,流動性充裕,加上銀行信貸的支持,央企和很多國有企業取得資金的渠道更容易。

他表示,整體宏觀經濟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這些企業不愿投資實體經濟,便涌入房地產市場。

質疑二:央企為何青睞房地產?

記者了解到,盡管很多央企沒有房地產開發這一項業務,但是他們卻通過技術處理,可以讓央企資金流入“子”公司,由“子”公司出面買地。如獲得朝陽區奧運村鄉地王的成都中澤就是中國電子在撐腰。

為何央企不去投資實體經濟卻跑到房地產市場來興風作浪?“我們看好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日前拿下新“地王”廣渠路15號地的中化方興有關負責人說。

而北京地產界資深評論人楊少鋒昨天卻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口下降,傳統制造業的利潤下降明顯,投資實體經濟“錢”途渺茫。而在通貨膨脹預期下,央企資金更傾向于固定資產,加上近期樓市銷售火爆,房地產成了很多央企避險的投資方式和新的利潤增長點。

質疑三:央企拿地是保增長還是造泡沫?

“2007年樓市火爆,國家為了抑制房地產行業,國資委限制央企進行投資,但現在世道變了,金融危機之下,北京GDP要保八,而房地產行業絕對是支柱,”楊少鋒對記者表示,“所以國家又鼓勵房地產行業發展,而蓄積一年的央企此時酣暢拿地,饑渴之態盡顯。”

財政部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上半年大多數稅種依然減收的情況下,跟土地、房屋保有和交易相關的稅種收入卻實現較快增長。

其中,房產稅增長20.7%,城鎮土地使用稅增長17.6%,土地增值稅增長9.8%,契稅增長8.5%。

然而,也有人質疑說,實體經濟還沒多大暖意、中小企業依然資金緊張、就業率和收入都沒上去,只有拿到了大筆國家投資的央企提前恢復了活力,這活力不是用來搞實體經濟,而是撒開來炒股、買地。

對此,北京首佳房地產評估公司董事長高善喜認為,經濟真正復蘇的關鍵不在于樓市、股市的虛火,而在于實體經濟本身真正回暖。在房地產非理性瘋狂的表現下,一旦市場進行調整,將成為經濟復蘇的最大隱患。

質疑四誰該為央企的瘋狂埋單?

“地王”誕生,業內人士對此已從最初的驚嘆轉變為現在的痛恨,因為短期內其拉高周邊房價的作用已相當明顯,準備買房的人不得不承受突如其來的漲價。

據多家中介公司數據顯示,樓市經歷了半年的瘋狂后租售比已超過1:400,嚴重背離正常值,說明樓市泡沫再次顯現,而央企瘋狂圈地更是制造泡沫的推手。

對此,高善喜認為,有關方面應該對樓市泡沫的再次破滅做預案,因為一旦政策效應殆盡,樓市進行新一輪調整,將殃及金融系統,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打擊將是沉重的。所以長期來看,“地王”對今后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影響并非僅僅拉高房價,也有可能是毀滅。(張媛)

虎視寰球:金正日與強國夢

北韓領袖金正日早前出席其父親金日成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活動時,顯得滿臉病容,引起外界揣測他的健康狀況欠佳,南韓媒體更指出他已罹患胰臟癌,但對其壽命沒有一致說法,有人說他只有一年馀生,也有人說他可能有五年壽命。無論如何,金正日的健康情況的確引起世人關注,大家都在談論北韓領導層的繼承問題,主流說法是金正日的三子金正云有機會成為北韓的第三代領導人,但因為金正云只是一位年僅二十多歲的青年,假如在短期內接管政權,將可能被包括金正日的妹夫張成澤在內的長輩挑戰,并引發權力斗爭。

自從北韓先后發射火箭和試爆核裝置以來,很多論者傾向于將金正日的繼承問題和北韓的強硬態度掛鈎,認為金正日希望北韓成為核武裝國家,為其繼承人留下一筆豐厚的國防遺產;也有人認為,因為金正日健康欠佳,他亟需朝鮮人民軍的支持,所以其對外政策愈來愈強硬,藉以滿足軍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北韓啟動「150天戰斗」,旨在加速經濟建設和提高生產力,而發射火箭和試爆核裝置恰好在年內發生,不禁令人想到,北韓今年的強硬態度有可能跟該國準備趕上二○一二年金日成百歲冥壽的重大日子、大力建設在勞動黨領導下的強國有關。

凝聚國民 刺激生產

金正日的病容的確引發外界就其健康狀況和繼承問題的熱烈討論,但假如我們從北韓群眾的角度了解金正日之近況,可以推測,讓人們看見金正日的瘦弱形象,或許是官方刻意製造國民凝聚力的企圖,說明金正日因為國事繁忙,積勞成疾。由于北韓人民長期受到官方宣傳影響,應該十分尊敬領袖,金正日的病容可能會引起國民的同情,在面對國內外危機的時候更團結奮發,并刺激生產力。

事實上,金正日年代的確比金日成時代困難,北韓失去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庇護,金正日掌政后,北韓面對后冷戰時代的孤立無援、美日韓的軍事壓力和嚴重糧食問題,金正日領導國家經歷所謂「苦難的行軍」,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建設國家,同時應對外國壓力,可知從勞動黨統治的角度來看,實在有需要建立更強的國民凝聚力。

掌握局勢 導演好戲

據北韓媒體報道,金正日最近參觀大同江瓷磚廠并作現場指導,指必須將城市打扮得更漂亮,并加強發展建材工業。人們可以認為北韓媒體有意闢謠,證明金正日身體健康,不過,假如我們留意北韓的媒體報道,不難明白該國正致力提高生產力,尤其著重改善民用產品的質量。最近北韓出現首個電視廣告宣傳國產「大同江啤酒」,也有涉及平壤化妝品廠的報道,稱在金正日的指導下,研發出種類繁多的產品。看來,在未來數年,平壤當局有意通過締造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掌握了航天和核科技,有效地鞏固國防等努力,肯定金正日的歷史地位。

北韓二次核試后國際間的強烈反應似乎已經平復下來,美國主導下的制裁未有引起早前人們擔心的后果,反映金正日掌握到國際局勢,巧妙地導演出一部震撼東北亞的好戲。(太陽報 楊達)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東南亞的宿命
  8.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9.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0.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