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民族團結的基礎-看央視【焦點訪談】“昆侖山上大醫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NTIyNDYw.html
2009年7月1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昆侖山上大醫生”,很是感人。現在將文字版錄下:
17歲那年,上海知青姜萬富到新疆支邊,就職于葉城二牧場衛生所。43年來,在這個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牧場,姜萬富用全部的愛心和精湛的醫術,呵護著當地各族群眾的生命健康。在簡陋的手術室里,他成功實施了2000多例外科手術,被維吾爾族老鄉稱為真正的“大醫生”。
姜萬富所在的葉城二牧場距離縣城醫院60公里。由于路途遙遠,有些患者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只能就近手術。為了方便手術,姜萬富自己配備了許多醫療器械。40多年來,在簡陋的環境下,姜萬富做過腸梗阻、膀胱結石、卵巢囊腫切除等多例手術,無一失敗。
43年來,姜萬富為了為病人解除病痛,多次歷經艱險。最驚險的一次是在為病人診斷后回家的路上,他差點滑下懸崖。姜萬富真誠為患者治病為他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尊重。每年杏子熟的時候,總會有人在他家門前放上一小筐剛摘下的甜杏。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姜萬富有多次回鄉的機會。最為痛苦的一次選擇,發生在1980年前后的知青返鄉潮。一起來新疆的上海、浙江知青都選擇了回去,唯獨他和另外一名教師留了下來。作為一名黨員,姜萬富十分看重自己肩負的責任。他說,“看牧民生病時候是那么需要我,離不開我,真的不忍心離開”。
在新疆,各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在一起。在祖國西部這個大家庭里,有許許多多和姜萬富醫生一樣默默奉獻著的人,他們忙碌在邊遠牧區,忙碌在田間地頭,把自己的青春和才華奉獻給新疆的各族群眾,在他們的心中,永遠盛開著民族團結之花。
說句實在話,文字版絕對不如視屏感人。視屏中有這么一段:姜萬富大醫生看病開的藥,是幾分錢一片,但療效很好的四環素、磺胺和土霉素。順便告訴網友,我的醫生朋友告訴我,用這類藥治病效果最好,千千萬萬的人都用過了,什么副作用一清二楚,還很便宜(提醒:孩子們不要用四環素土霉素,影響牙齒生長)。姜萬富很快就要退休回到他的家鄉上海了,維族老牧民拉著他的手說,“你走了,誰來個我們看病呢?”……看到這里,真的是淚如涌泉,心中無比感慨。
想到剛剛過去的烏魯木齊7.5暴力犯罪,想到境內外分裂勢力總想在中華民族身上撕裂出不可彌合的傷口,想到他們挑唆貧苦的底層少數民族群眾給他們當打手,心中很不是滋味。
誠然,在舊中國很長的歷史中,少數民族受到壓制和歧視,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共和國成立后,少數民族,尤其是底層少數民族才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機會。那么誰去彌合復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留下來的傷口呢?今天,我們終于明白,是千千萬萬像姜萬富一樣游走在底層少數民族勞動者之中的大醫生。為此,不能不感嘆毛澤東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的戰略目光。
唉,不得不承認,現如今在藏區,在牧區,在高原,在草原,像姜萬富這樣的大醫生會越來越少。原因呢?因為知青回城,更因為知識青年扎根在艱苦地方的精神基礎——“雷鋒叔叔不在了”,……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相信不會有更多的大醫生姜萬富,而且姜萬富很快就要退休了。但是我還是要向姜萬富致敬!正是姜萬富,讓我們更深地理解到了什么是民族團結的基礎。
但是姜萬富之后,我們用什么彌合民族間的裂痕呢,優惠政策嗎?優惠政策是必要的,但不是根本的。各民族各階層平等發展共同富裕才是民族團結的根本出路。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