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政文摘(58) 2009-07-05
塌樓調查掩黑幕 欲蓋彌彰惹質疑
礦業大戰中國要強硬到底
懦弱忍讓只會禍國殃民
“黨”和“老百姓”,必須二選一?
東方日報:塌樓調查掩黑幕 欲蓋彌彰惹質疑
上海在建高樓整體倒塌事件的官方調查報告前日出爐,十多位專家經過調查,匆忙得出「南挖北堆」形成壓力差,致使大樓倒塌的結論,斷然否認外界對偷工減料及「豆腐渣」工程的種種質疑。輿論為此嘩然,業主上街抗議,網民激烈討伐,無不指摘專家為官商辯護,足見內地房地產界權錢勾結的黑洞有多深。
據上海市政府公布的調查結果,這幢樓盤不支倒地的原因,在于大樓北側堆土高達十米,南側地下車庫開挖深度逾四米,兩側壓力差導致大樓傾倒,并稱大樓結構設計及水泥空心樁柱符合規范要求,質量沒有問題。但是整份報告惜字如金,除了語焉不詳的「壓力差」外,既沒有詳列技術參數和分析過程,也沒有附上專家名單,反而擺出不容置疑的姿態,人們有充分理由懷疑當局基于不可告人目的而簡單下結論。
十米高的土堆、四米深的泥坑可令十三層高樓「臥倒」,其理由牽強得近乎荒唐。古往今來,大江南北,依山傍水的建筑物比比皆是,何曾聽說過因不堪「壓力差」而釀成屋倒人亡悲劇,就以上海為例,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在黃浦江畔高聳入云,按「壓力差」一說,附近中低層建筑早該成片倒塌。堆土過高成為塌樓的最后一根稻草,無人相信,誠如內地網民所言:「難道中國的專家就是這種水平?」
匆匆結桉 金蟬脫殼
令人覺得蹊蹺的是,塌樓事故發生后,樓盤水泥樁中筷子粗細的鋼絲暴露無遺,輿情質疑背后官商勾結黑幕重重,國家安監當局卻未介入調查,而是由上海當地組織調查。自己人查自己人,彼此同坐一條船,調查何有公信力可言?當局一再強調一查到底,結果可想而知。不僅如此,對于這宗六十年來全國罕見的重大建筑事故,當局只用短短六天時間,便急急拋出調查報告,怎么會有經得起公眾和時間檢驗的科學結論。
其實,「堆土壓塌樓」調查結論的核心意義在于替發展商脫罪,為涉嫌權錢交易的官員打掩護。既然樓塌與樓盤質量無關,樓盤設計結構完全合乎國家標準,錯的只是施工單位開挖河畔地基及地下車庫,開發商不用承擔主要責任,受影響人士似應追究施工方和監理方責任。這樣,附近居民可以放心睡覺,大部分業主可以不退房,開發商可以不退錢,更為重要的是,當地政府可以大事化小,金蟬脫殼,擺脫外界對官商勾結內幕的窮追不捨。
上海當局急于為塌樓事件畫上句號,既有「十一」、「世博」臨近的政治考量,更重要的是不愿在全國率先捅破這層紙,揭爆眼下官商權錢勾結的地產界內幕,令上海形象受損。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人肉搜查」時代,貪腐內幕遲早見光,近日再有網友揭發,塌樓物業發展商的注冊地址與稅務所同一大院,法人代表任職當地鎮政府,第二大股東不僅為鎮長助理,更是多家地產商的股東。而該項目樓面價二○○三年每平方米為六百多元,目前售價為一萬五千元,暴利驚人,肥水悉數被官商私下瓜分。
礦業大戰中國要強硬到底
六月三十日是鐵礦石長期協議合同談判的傳統截止日期,中國鋼協未能與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達成協議,這標志著中國將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對抗國際礦業巨頭的勒索。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鋼鐵生產量最大的國家,鐵礦石的進口也是世界第一,單單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鐵礦石一億三千一百多萬噸,佔全球貿易量的八成,創歷史最高水平。中國雖然是世界最大的買主,卻無法掌握定價權。這幾年世界鐵礦石成本上漲驚人,有一年曾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漲幅,中國鋼鐵企業為此損失慘重,國內輿論要求中國鋼鐵企業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的呼聲高漲不下。
趁金融危機背水一戰
事實上,中國鋁業今年初計劃以近二百億美元入股力拓集團,就是有這層戰略考慮,希望通過介入礦業集團內部,以扭轉礦業大戰中屢敗屢戰的局面。但力拓集團在財務狀況好轉之后,拒絕了中國鋁業的聯姻要求,反而與另一礦業集團必和必拓聯手,使世界礦業更加集中,中國面臨的困境更加艱難。
深受刺激的中國,決定利用今次金融危機鋼鐵行業進行結構性大調整之機,與世界礦業巨頭背水一戰,顛覆國際通行的鐵礦業定價規則。今次代表中國出面談判的不是寶鋼等國有企業,而是中國鋼鐵協會。實際上,是鋼協站在前臺,政府在幕后指揮。
鑑于過往中國鋼鐵企業各自為戰,被國際礦業集團分化瓦解的教訓,中國今次首先整頓內部,取消了二十多個鐵礦石貿易商的進口資格,對鋼鐵企業汰弱留強。六月二十四日,中國國土資源部還突然宣布,在遼寧發現儲量達三十億噸的亞洲最大鐵礦。中國官方這一耐人尋味的舉動,目的不言自明,就是給國際礦業巨頭增加心理壓力。
另外,中國還開闢另一戰場,宣布停止稀土出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由于中國稀土出口量佔世界八成左右,而且歐美國家的高科技裝備對中國稀土有極大依賴性,因此,這個消息一經宣布,歐美慌了手腳,揚言要聯合起來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
總之,今次礦業大戰,中國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不怕打持久戰、消耗戰,這多少也是這幾年來痛定思痛后的結果。這幾年,中國買甚麼,甚麼就漲價;中國賣甚麼,甚麼就掉價,中國透支自己的環境和礦產資源,結果得不償失。
誰忍得住誰笑到最后
事實上,今次礦業大戰的時間對中國有利。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實體經濟普遍受損,對鋼鐵的需求量大為降低,鐵礦石供過于求的局面短時間內難以改觀,中國只要忍受陣痛,世界礦業巨頭將很難持久。中國是鐵礦石最大買主,中國不買,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取代中國的地位,礦業巨頭的生產能力將被閒置,損失慘重。可以說,今次礦業大戰,關鍵看哪一方能夠有恒心與持久力,誰能忍得住,就能笑到最后。
金融危機往往有危也有機,中國千萬不能坐失今次挑戰世界礦業巨頭的良機,否則,已經步入寡頭化的礦業巨頭今后更難對付。中國當前的問題,就是要穩住陣腳,嚴懲那些私自與礦業巨頭單獨達成協議的變節鋼廠。(太陽報 馮海聞)
懦弱忍讓只會禍國殃民,出賣民族利益
有人說,內地改革開放取得非凡成就,國力日漸提高,軍費年年增加,國人多引以為傲。加上敵對國家不斷高喊「中國威脅論」,令北大人以為中國真的崛起,常為此沾沾自喜。可惜的是,北京政府雖然財大氣粗,但依然擺脫不了「東亞病夫」的劣根性,委實是國人的悲哀!
中國政府害怕美國,乃因實力相差一大截,尚屬情有可原;而忌憚小日本,則因小日本有美國撐腰,暫時惹不起,還可解釋。然而,南海周邊多個小國公然巧取豪奪,佔我疆土,奪我資源,北大人竟如此卑躬屈膝,民族自尊何在?
中國漁民在自己海域內捕魚,竟遭印尼武裝人員扣押,儘管北京政府苦苦哀求,印尼當局仍然扣留八艘中國漁船,并對船長和輪機長進行司法起訴,僅答應釋放部分中國漁民。北大人如此軟弱無能,難道不汗顏嗎?
實際上,東南亞各國針對中國漁民的抓捕行動日漸升級,中國政府雖一再聲稱擁有南海主權,卻連中國漁民在自己家門內正常作業,生命財產安全也無能力保護,人們不禁要問,國人用辛勤的血汗養那麼多軍隊,造那麼多武器,究竟用來干甚麼?
日前,馬來西亞媒體瘋狂叫囂,公然聲稱「在南海問題上正形成一個針對中國的東南亞『南沙集團』」,企圖借助美國勢力掠奪南海資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無數事實說明,北大人奉行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政策早已不合時宜,決不可行,懦弱忍讓只會禍國殃民,出賣民族利益。
不是說人民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嗎?如今為何任人魚肉而不敢亮劍?(太陽報 林思源)
“黨”和“老百姓”,必須二選一?
作者:江濤 深圳高級中學 教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每天都有雷人的消息,近日最雷人的話應該是非鄭州市規劃局的逯軍副局長的那句“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了。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6月17日消息,河南鄭州市須水鎮西崗村原本被劃撥為建設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上,竟然被開發商建起了12幢連體別墅和兩幢樓中樓。日前,記者趕赴鄭州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宋先生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他說許多部門都很熱情,鄭州市規劃局態度卻極為冷淡。于是,記者在鄭州市規劃局信訪接待日這天,拿著他們出具給宋先生的信訪意見書,來到了規劃局。
當記者要求他對于他們出具的信訪處理意見進行解釋時,這位副局長卻向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他說:“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
其實把這話的“發明權”加在這位逯軍副局長的頭上,著實有點冤枉。記得十幾年前看電影《焦裕祿》時,劇中的那個原縣委書記與當時的縣長焦裕祿對話時,就說過這樣雷人的話。大意是:死幾個老百姓算什么?關鍵是我們干部自己政治上不能犯錯誤!這位書記大人并且語重心長的教育、質問焦裕祿:是黨重要,還是群眾利益重要?當時把我們那位后來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嚇得臉色蒼白,楞了半天才說出一句頗耐人尋味的話:“你這話我不能接受,人民群眾高興的事情,黨能不高興?黨要為老百姓做的事,老百姓會不高興?”
鄭州市規劃局的逯軍副局長的那句“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可謂與那個縣領導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還是……?”這樣的句式,從邏輯上來說,儼然是一個必須二選一的命題。無怪乎我們的記者“難以理解”,“黨”是為“百姓”服務的,在這位副局長大人那里,則完全成了對立關系,實在令人莫名其妙!
試想,假如真的有這種情況發生,是選擇“黨”呢,還是選擇“老百姓”呢?這其實并不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因為,如果這種情況是個別的,那就只能說是“個別黨員干部”和“個別老百姓”發生了沖突,那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想辦法解決就是了。而如果是整個“黨的集體”和“絕大多數老百姓”形成的對立,那可真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現象。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局面,那我們的“黨”還有選擇的主動權嗎?
我多么地期望,這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選擇題"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