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網絡時政文摘(36) 2009-06-13

yanhecheng · 2009-06-1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網絡時政文摘(36) 2009-06-13

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隱藏成本
中國過度放貸埋風險
印有勾踐心 我無伍子胥
忍讓從無好結果 中國藏南失土被印度「消化」
揮霍公帑游世界 中國法官最豪氣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隱藏成本

  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成本可能會顯著高于官方數據,從而加大了中國政府通過大量舉債來推動經濟恢復高速增長這一努力的風險。

  在其他主要國家仍深陷全球經濟下滑泥潭的時候,大舉支出幫助中國經濟實現了穩定。這是世界各國政府所采取的經濟刺激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但中國卻打算將今年的預算赤字維持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這個赤字比例大約是美國希望逐步削減刺激支出后在數年后實現的水平。

  實際上,中國的正式預算只負擔了2年人民幣4萬億元(5,850億美元)投資計劃的大約四分之一。中國的刺激項目通常能迅速獲得批準,由中央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大部分資金則需由地方政府補齊。但中國的地方政府卻沒有那么多錢,因為中國的稅收制度將大多數稅收收入都留給了中央政府。受此影響,過去幾個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急劇增長──這些負債有著中央政府的間接支持,但卻不顯示在其帳面上。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上海的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說,沒有免費的刺激計劃。中國政府背負著未公布的巨額債務,我們正在搞清這一數字。

  中國政府5月份對刺激項目進行的一次審計發現,地方政府只投入了它們需籌集配套資金的48%。審計人員說,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極其糟糕,以致于要用從北京獲得的刺激資金來償還原先的舊債。因此地方政府普遍只能借款投入任何新項目。由于中國的地方政府基本不被允許直接發債,它們只能通過政府支持的公司籌集資金。

  目前尚無堅實數據顯示有多少貸款從國有銀行流向了此類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基礎設施項目總計獲得了人民幣8,948億元的新貸款,相當于中國刺激計劃規模的22%;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通常都是由有政府關系的公司負責實施的。

  中國相對較新的公司債券市場的透明度稍微高一些,許多地方政府也通過這個市場籌資。截至5月底,地方公司債券的發行總額為人民幣1,025.3億元,已經高于2008年全年的683.9億元,這些公司債券的發行實際上全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間接支持。

  中央政府允許甚至鼓勵地方發債,因為中央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刺激計劃能獲得資金。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5月底說,最關鍵的是要安排好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的優先順序。

  與其他出臺了龐大刺激計劃的經濟體一樣,中國也在押注未來更快速的經濟增長會減輕當前承受的債務負擔。這一招以前對中國很奏效,許多人現在也覺得信心十足。

  財政部智庫財政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劉尚希說,只要經濟實現增長,稅收收入就會增加,歸還債務也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我的判斷是,這些債務的規模是可控的。

  然而,即使在今年極大地增加開支之前,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了。財政科學研究所預計,沒有列入預算的地方政府債務約為人民幣4萬億元,巧合的是,這個數字剛好是刺激計劃的規模,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5%。由于這些隱藏的債務最終都要由中央政府負責,中國的國家債務實際上接近GDP的35%,而不是官方數據所顯示的18%。

  隨著稅收收入大幅下降,政府今年的赤字可能超過GDP的3%這一官方目標。政府編制預算時假定今年的稅收收入能增長8%,但截至4月份政府的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9%。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經濟學家馬駿認為,2009年政府收入至多能與上年持平,并預計最終的預算赤字將為GDP的4%。

  這樣看來,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強勁,雖然仍然好于日本、意大利或美國這類負債嚴重的國家。問題在于,沒有列入預算的籌資活動令人幾乎不可能了解到情況到底糟糕到了何種程度。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金融專家馬國賢主張,給地方政府一些實施經濟刺激的自由是必要的,但問題在于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這種情況將來可能會成為沉重的財政包袱


東方日報:中國過度放貸埋風險

  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成本可能會顯著高于官方數據,從而加大了中國政府通過大量舉債來推動經濟恢復高速增長這一努力的風險。

  在其他主要國家仍深陷全球經濟下滑泥潭的時候,大舉支出幫助中國經濟實現了穩定。這是世界各國政府所采取的經濟刺激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但中國卻打算將今年的預算赤字維持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這個赤字比例大約是美國希望逐步削減刺激支出后在數年后實現的水平。

  實際上,中國的正式預算只負擔了2年人民幣4萬億元(5,850億美元)投資計劃的大約四分之一。中國的刺激項目通常能迅速獲得批準,由中央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大部分資金則需由地方政府補齊。但中國的地方政府卻沒有那么多錢,因為中國的稅收制度將大多數稅收收入都留給了中央政府。受此影響,過去幾個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急劇增長──這些負債有著中央政府的間接支持,但卻不顯示在其帳面上。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上海的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說,沒有免費的刺激計劃。中國政府背負著未公布的巨額債務,我們正在搞清這一數字。

  中國政府5月份對刺激項目進行的一次審計發現,地方政府只投入了它們需籌集配套資金的48%。審計人員說,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極其糟糕,以致于要用從北京獲得的刺激資金來償還原先的舊債。因此地方政府普遍只能借款投入任何新項目。由于中國的地方政府基本不被允許直接發債,它們只能通過政府支持的公司籌集資金。

  目前尚無堅實數據顯示有多少貸款從國有銀行流向了此類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基礎設施項目總計獲得了人民幣8,948億元的新貸款,相當于中國刺激計劃規模的22%;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通常都是由有政府關系的公司負責實施的。

  中國相對較新的公司債券市場的透明度稍微高一些,許多地方政府也通過這個市場籌資。截至5月底,地方公司債券的發行總額為人民幣1,025.3億元,已經高于2008年全年的683.9億元,這些公司債券的發行實際上全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間接支持。

  中央政府允許甚至鼓勵地方發債,因為中央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刺激計劃能獲得資金。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5月底說,最關鍵的是要安排好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的優先順序。

  與其他出臺了龐大刺激計劃的經濟體一樣,中國也在押注未來更快速的經濟增長會減輕當前承受的債務負擔。這一招以前對中國很奏效,許多人現在也覺得信心十足。

  財政部智庫財政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劉尚希說,只要經濟實現增長,稅收收入就會增加,歸還債務也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我的判斷是,這些債務的規模是可控的。

  然而,即使在今年極大地增加開支之前,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了。財政科學研究所預計,沒有列入預算的地方政府債務約為人民幣4萬億元,巧合的是,這個數字剛好是刺激計劃的規模,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5%。由于這些隱藏的債務最終都要由中央政府負責,中國的國家債務實際上接近GDP的35%,而不是官方數據所顯示的18%。

  隨著稅收收入大幅下降,政府今年的赤字可能超過GDP的3%這一官方目標。政府編制預算時假定今年的稅收收入能增長8%,但截至4月份政府的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9%。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經濟學家馬駿認為,2009年政府收入至多能與上年持平,并預計最終的預算赤字將為GDP的4%。

  這樣看來,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強勁,雖然仍然好于日本、意大利或美國這類負債嚴重的國家。問題在于,沒有列入預算的籌資活動令人幾乎不可能了解到情況到底糟糕到了何種程度。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金融專家馬國賢主張,給地方政府一些實施經濟刺激的自由是必要的,但問題在于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這種情況將來可能會成為沉重的財政包袱

印有勾踐心 我無伍子胥

  周邊國家中,近年公然和中國叫板最多甚至鼓吹要武力相向的,是印度。印度「敵視」中國者可說遍布朝野,毫不掩飾。從印度總理、執政黨、在野黨到外交界人士、軍方人士到媒體,鼓吹「中國威脅」,「十年內必有一戰」等喋喋不休。不久前,印度大選,競選雙方都拿中國說事,標榜自己若當選,必比對方在「超越中國」方面做得更好。其中有一個參選者甚至重提往事,聲稱他的那個黨早就主張印度要大力發展核武,若按照他的主張辦事,一九六二年的中印之戰就不會輸給中國而是打敗中國。

  印度敵視中國,「隨時準備打仗」,不只是虛張聲勢說說而已,而是坐言起行。最近,它在中印邊境有大規模軍事調動,增兵六萬,還增調火炮、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等,并加緊修建飛機跑道。外國的軍火商說,印度軍方急需超輕型榴彈炮,「這樣就能在直升機的幫助下,悄無聲息地把炮兵部隊部署到難以接近的前沿地區」。目前,新調去的兩個師,正是印度軍方新組建的在「山區執行快速進攻行動而量身訂製的,主要是應對中國在實際控制線的兵力」。

  與此同時,印度空軍還把一個「戰機基地」遷往靠近中國的地區,使「空中優勢大大向印度傾斜」。印度軍方人士說,「要加強印度的軍事能力,以有效應對未來的安全挑戰,在中印邊境部署更多部隊是必要的步驟」,「我們愈來愈意識到不能忽視中國的軍事力量」。

  中印有領土糾紛,互相指摘對方佔據了自己的領土,為此,四十七年前還打過仗。中國擊敗印度,殲敵萬馀,一度直逼印度首都。那次中國為了表現「大國風范」,不會「侵佔他國」,故無條件迅速撤兵,且極為善待萬馀印度俘虜,好吃好喝,療病養傷,把繳獲的武器擦拭得乾乾淨淨,一併歸還印度。那一仗打出了中印邊境幾十年和平,但沒有解決領土糾紛,中國的仁義寬厚也沒有「感化」印度,他們反而覺得受了奇恥大辱,伺機學勾踐報仇雪恨,而「我們貴國」則未聞有伍子胥矣!
  (東方日報 柳扶風)

忍讓從無好結果 中國藏南失土被印度「消化」

  最近,印度向中印邊境的「阿魯納恰爾邦」增兵兩個師共六萬馀人。總理辛格宣稱,「在印中領土爭議問題上,印度絕不妥協,并會繼續加強邊境防務」云云。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照例有氣無力地表示,「盡早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是中印兩國領導人確定的發展中印關係十項戰略之一,中方愿同印方通過談判尋求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桉」。

  大家知道,印度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其實就是中國藏南地區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的九萬多平方公里中國領土。一九六二年十月,中國軍隊在自衞反擊戰全殲印軍兩個旅之后一度收復這一地區,其后我軍主動停火、主動后撤回師至實際控制線,希望「通過談判尋求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桉」。但印方隨后捲土重來,再度侵佔這塊相當于浙江省面積的中國國土,于今四十七年了。期間印度政府在此設立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等于我國的省),并大量移民建居民點,將佔領永久化。

  中國藏南失土被印度「消化」,是政府片面理解和平外交政策,在事關領土完整、民族尊嚴方面不夠強硬帶來的惡果。不但藏南如此,東海的釣魚島,南海的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眾多島礁何嘗不是如此!給他國佔了就佔了,人家建基地、筑機場、搞旅游、採油氣,都是實在的;我國政府就只懂不痛不癢地「交涉」、「抗議」,最后連菲律賓的國會議員都輕蔑地說:「不要把中國抗議當一回事」!

  我就不明白,中央對內憂就懂得「將不安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當中」,為甚麼對外患即別國侵佔我國領土卻拖到「生米煮成熟飯」仍無了期的忍讓?為甚麼不學學韓國政府在獨島爭端中的強硬? (東方日報)

太陽報:揮霍公帑游世界 中國法官最豪氣

  廣州海事法院由院長帶隊,包括副院長、庭長等一行六人組成考察團,動用四十八萬元人民幣公帑,赴南非、埃及、土耳其等地進行為期十二天的「訪問考察」。事件被媒體曝光,引起廣泛關注。

  廣州海事法院日前回應:該院人員出訪南非等三國,確實是「業務學習考察」,經過嚴格審批,符合國家和廣東省有關公務人員出訪規范要求。此外,人均花費八萬元屬實,但「費用未超預算」,他們只是「順路」、「就近」參觀了一些風景區。

  身為法官被指公費旅游,還如此理直氣壯、振振有詞,實在令人吃驚,原以為他們在輿論炮轟下,會避重就輕,或者閃爍其辭,顧左右而言他,沒想到他們雖對媒體揭露的事實照單全收,卻對指出的問題全盤否定,完全是一副坦蕩而無辜的姿態。

  廣州海事法院今次「考察」,僅訪問了三個地方法院、一個律師協會,全程十二天的旅程,兩天用來辦「公事」,十天用來「順路」、「就近」欣賞風景,這到底是學習為主還是參觀為主?

  此地無銀欲蓋彌彰

  明明是不辭勞苦飛赴異國,專程參觀名勝,卻偏用「順路」、「就近」等字眼去掩飾,簡直是把公眾當白癡。精心凋琢的修辭手段,欲蓋彌彰的措辭伎倆,散發出一種濃厚的抵賴情緒,更加暴露這些法官心虛膽怯,給人此地無銀三百両的印象。

  更詭異的是,這條旅游線路若自費出行,旅行社報價僅為兩萬多元,而這六名法官每人平均花費八萬多元,竟然還說「沒有超過預算」。真不知道,該法院一年的預算到底有多少?而且他們出國的時間是今年一月初,正是金融海嘯最兇勐的時候,中央提出官民一體,厲行節約,共克時艱,但廣州海事法院卻敢頂風作桉,難道真的是法院最大,天不怕地不怕?

  廣州海事法院人員赴南非「學習」已不止一次,早在四年前,該院副院長便曾帶隊到過南非,而且上次的「調查報告」與今次「考察學習」的調查報告大同小異,談的多是當地風土人情,而且很多都是從網絡上摘抄的。如此「學習成果」,令人詫異。小小南非,有甚麼東西吸引廣州海事法院「考察」一次又一次,到底是他們的法院制度有出眾的地方,還是當地風景讓法官們流連忘返?廣州海事法院假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實,卻還砌詞抵賴,但辯詞蒼白弱智,不堪一擊,實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花公帑游世界,已經是中國官員的福利,從中央到地方,上行下效。廣州海事法院的悲哀是他們被內部的人曝光,以致鬧得沸沸揚揚,但他們內心卻是無盡委屈,公帑游世界的單位多不勝數,憑甚麼只查他們一家?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許宗衡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除黨內職務,接著還可能被摘掉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其他官帽,再下來就是進入司法程序,隨時面臨牢獄之災。一個堂堂的深圳市長,前幾天還高高在上,轉眼間隨時淪為階下囚,官場不停地上演著同一個戲碼──成王敗寇。

  老實說,許宗衡官聲也還算不俗,他突然落臺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路過河邊總濕鞋,凡是貓兒都偷腥,在內地幾乎無官不貪的現實下,分別只在于大貪還是小貪而已,許宗衡不必悲嘆命運不濟,怪只怪后臺還不夠硬,根子扎得還不夠深,關係網還不夠大。正如某廣告所說,講嘢最緊要牙力,做官靠的是實力。

  內地對付貪官已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方式,就是利用境外媒體的八卦特色,有意無意地透露一點有關貪官的私生活消息,事先炒作一輪,搞臭其名聲。許宗衡同樣避不開桃色門,近日有關其真情人、假情人的傳聞滿天飛,有人發表聲明澄清,有人持續沉默。為甚麼不出面否認呢?其中一個原因是,有關人士仍被當局扣查,失去人身自由,欲分辯苦無機會,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反腐大旗之下,難掩分贓的痕跡。前深圳市長于幼軍被人逼走,為許宗衡等創造了機會;許宗衡倒下又空出肥缺,等候價高者得。

  輕輕的走了,恰如輕輕的來,許宗衡沒有帶走深圳的一片云彩,卻留下了「三不」。他在臺上有「三不」:不留敗筆,不留罵名,不留遺憾。在臺下,他也有一個「三不」:不抽煙,不喝酒,不玩女人,還活著干嘛?這,正是所有貪官的心聲。(太陽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時不我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