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賣國的政治基礎及相關戰略戰術
面對咄咄逼人的產業并購,氣勢洶涌的市場占領,我們在做什么?面對排山般的環境破壞,雪崩似的金融損失,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下的海洋危機,我們又做了些什么?
不錯,“精英”們想到了大國形象,還有他們的大國責任。購買國債也算維護了大國形象,更象個負責任的大國。對鸚鵡們來說,美國人高興不高興是衡量政績的主要標準,至于國內的問題,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倒是可以擱置的,也不許爭議。“攘內必先安外”,“安外”先安洋人心,駝鳥精神更是和諧的保證。直至問題嚴重,或故作不知,或裝傻充愣,或推諉于下級負責,或搪塞于經驗不足,或借口于“自由貿易”,或打起“接軌”大旗,或暗示于“世貿協議”;直至喜笑親民于內、哈腰俯首于外,大國形象呼之欲出——我與元寶,汝勿欺我!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從來不死”,但中國不是南聯盟,更不是伊拉克。在中國擁有兩彈一星之后,針對于她的陸地上的軍事侵略變得越來越不可能,聰明的外國資產階級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開始了他們全新的政經攻略。可喜的是,他們的這種攻略目前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期間自然少不了各路國賊的有力配合。當帝國主義者與國內漢奸官僚互相勾結坑害中國人民成為中國社會的首要問題,官僚賣國擁有鐵證如山的事實后,共和國的歷史開始了沉重的一頁。——人們不禁要問:這一切究竟為什么?
官僚賣國的政治因素
(一)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決無官僚賣國的社會性問題
社會主義制度下有沒有官僚賣國問題?答案否定。共產黨人的目標是消除剝削,消滅私有制;社會主義制度排斥資本主義剝削,不管它來自國內還是國外。今日世界,官僚賣國主要不是出賣領土、海洋權益,而是出賣自然資源、生產資料、金融資產及財富、產品銷售市場、公共服務資源等,社會主義國度絕不允許出賣這些經濟主權,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掠奪與剝削,否則就不是社會主義,連特色都不是。
社會主義國家也決不允許拿市場換技術。市場換技術是洋奴哲學在對外政策上的反映,是科學技術上的投降主義路線。象中國這樣大的市場又有較強的科技底子,足以支撐和進行任何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但當市場出賣后,必然損害我科技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市場換技術,不僅在主觀上而且在行動上貶低和損害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又為外國資產階級剝削中國人民創造條件,這豈是社會主義國家之所為!
可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決不存在官僚賣國的社會性問題。
“不對啊”!有人質問:“企業并購、產業整合這哪里是賣國,這是公平競爭!你也可以到歐美去收購兼并人家的產業嘛。”
事情真的這樣簡單?
歐、美、日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允許你去收購他們的龍頭企業?你有沒有真正收購過他們的龍頭企業?你可知道人家設置了多少障礙阻止別國、主要還是阻止來自中國的收購?你知道他們預設了多少并購陷阱等著你去踩踏?即使并購了他們的企業,你知道在應付那里工人的高工薪之后還能獲利多少?即使獲得了一點利潤,你知道這些利潤是不是能夠彌補國內的損失?就算是這樣的損失也得到了一定的彌補,你知道這種競爭浪費了多少資源,加大了多少經營成本,對我們又有多少實際好處?我們應該明白,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放棄它們的經濟主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或愛國資產階級占主要政治地位的國家十分珍視自己的經濟主權,同樣不存在官僚賣國的社會問題。
(二)附庸資本主義——官僚賣國的內部條件
列寧說:“資產階級的反抗,因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個國家內)而兇猛十倍。它的強大不僅在于國際資本的力量,不僅在于它的國際聯系牢固有力,而且還在于習慣的力量,小生產的力量。因為,可惜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小生產,而且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這段話今天仍然十分適用。
其實,中國的資產階級在57年就開始了這樣的反抗。進入80之后,取消“四大”等大眾民主權利。無疑,“四大”等民主權利是大眾民主的基本保障,是保持社會主義制度最有效的民主方法,而從憲法著手取消了大眾民主政治的主要手段,事實上就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破壞。一旦社會主義大眾民主失去法律保障,社會主義制度就失去了一道最緊要的制度屏障,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不可避免,社會主義制度的變質不可避免。
絕對的權力相對于一個組織或個人來說,并不一定意味著腐敗,而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失去民眾監督的絕對權力,就必然導致領導干部腐化墮落。中國社會在取消“四大”等民主權利和解散社會主義集體組織后,人民愛國的政治基礎與組織基礎同時失去。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走資派的權力就成了絕對的權力,廣大民眾不僅不能約束領導干部的腐敗行為,更嚴重的是,當領導干部掠奪民眾、侵吞公有資產和向國外資產階級出賣祖國利益時同樣不能進行任何有效的反抗。事情已經走向了反面:本來屬于人民的國家機器現在成了對付人民的武器,在這樣的政治高壓下,人民噤若寒蟬,面對瘋狂的高官賣國行徑,愛國者舉目無助,空懷激烈,報國無門!!!
中國的政治現實一再告訴我們:在封建殘余和資本主義勢力依然強大的新中國,這些舊勢力時刻都在黨內外頑強地表現自己,時刻不在滲透著共和國的機體,圖謀某一天的卷土重來;無產階級思想文化革命在喚醒民眾的同時,也為舊勢力的報復性反彈提供了動力;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黨的領導一旦脫離群眾路線,失去“四大”等大眾民主的監督,必然會走向權力的腐化墮落,又必然會進一步走向瓜分公有資產的資本主義道路;在帝國主義時代,它的繼續發展就是賣國求榮,投靠帝國主義,把中國帶向附庸資本主義。
(三)帝國主義——官僚賣國的外部條件
沒有帝國主義入侵,就沒有官僚賣國問題,漢奸通常都是侵略下的產物。問題的嚴重性在于中國的官僚階級并不承認自己受到了攻擊,他們連駝鳥都不如。駝鳥的動作至少說明它承認自己受到攻擊,危險來臨,但中國的官僚買辦卻不承認這種危險(的確,他們不但沒有這種危險,還會從中受益),而要把它美化為“全球化”,譽之為“與國際接軌”,把重大的賣國行為說成是兌現WTO協議,“履行大國責任”。
兩次世界大戰的事實表明,對于帝國主義者來說軍事侵略并非上策,而美國的對華政策并無因此放棄武裝侵略的企圖。但是,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后,它們不得不承認之于中國的軍事侵略變得越來越不可能。迫于共產主義的壓力,他們開始在硬件建設上下功夫,努力把自己搞得光鮮透亮,同時還用掠奪來的財富著力把國內無產階級收拾了一番,培植了一批工人貴族。在經過一系列的妝扮之后,尤其是在毛澤東時代之后,他們開始向第三世界,特別是向中國推銷它們的全套政經理論,實施強有力的意識形態滲透;同時,他們向世界各地——著重向中國派遣政治間諜和經濟間諜(殺手),用重金收買各種實權人物,著力培植政治代理人和經濟代理人;他們甚至在全球化、自由化的侵略理論之下推出“腐敗潤滑劑”理論,慫恿已經走向墮落的統治集團掠奪自己的國民,以便盡可能地走向反動,從而達到與它們沆瀣一氣共同掠奪勞動階級的政治意圖。
當然,如果中國資產階級在世界上足夠強大,甚至奉行侵略政策,很有可能是其他落后國家的官僚把利益出賣給我們,這樣,即使在瓜分公有資產后,這些強勢集團也無須出賣祖國利益,因為他們強大而無所畏懼。但是,100多年來,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從來都是軟弱無力又貪得無厭,不用說李鴻章、袁世凱等封建殘余,就是蔣介石時代的實權資產階級都賣身投靠美國帝國主義,依靠出賣國家和人民利益發家致富;四大家族的暴富,就是中國的官僚買辦階級和美國帝國主義一起掠奪中國人民的結果;在整個帝國主義時代,中國剝削階級的上層患上了頑固的賣國病癥,似乎有了賣國的路徑依賴,一直處于極度反動的狀態之中。
帝國是富有而強有力的,而要保持帝國的優勢地位,必須努力做到兩點:一、保持自己的強大;二、維護別人的落后。如果帝國主義國家長期保持對第三世界的掠奪與剝削,就能做到上述兩點。然而,社會主義力量的興起,打亂帝國主義掠奪世界的進程;當美國帝國主義十分無奈地從中國退出后,它把對新中國的切齒痛恨傾注到朝鮮戰場上。顯然,如果社會主義紅遍全世界,資本主義包括帝國都將滅亡,所以,打擊、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成為它的當務之急。但另一方面,不僅僅社會主義國家阻擋了帝國的步伐,落后地區和國家的領導階級如果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結,力圖振興本民族,也會大大阻撓帝國主義的前進步伐。對此,帝國毫不留情,堅決予以清除:推翻阿本斯,顛覆阿連德,轟炸南聯盟,活捉薩達姆,就是為了掃清這樣的障礙,這與獨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根本無關。
帝國主義為了實現或保持世界霸權,總是不斷地掠奪和剝削別國資源、生產資料、人才、勞動力及社會財富;從軍事入侵,到陰謀顛覆;從重金收買,到培植代理人;從文化傳播,到灌輸自由化理念;從知識產權到制定游戲規則,甚至于產品標準的制定,實現全方位的殖民主義思想滲透,務求把世界各國人民納入它們的利益范圍內。我國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恰恰為帝國主義的經濟入侵作了最好的配合。從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來講,你不開放它都要挖空心思尋求滲透,而我們的改革開放對入侵者奉以超國民待遇,甚至慫恿其偷逃稅收、謀害我優秀企業,并通過敗壞公有制企業的生存環境著手,主動從政治經濟的各個方面為帝國主義的侵略工作做全方位的配合工作,這令帝國的政客和大亨們大喜過望。
官僚賣國的相關戰略戰術
帝國主義的本性就是掠奪剝削落后國家和地區,自不排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掠奪富裕先進的國家或地區,如日本。沒有侵略、掠奪,就沒有帝國主義。為了實現帝國的目的,它們制定出各種戰略方針。看看美國搞垮中國的《十條禁令》,還不得不佩服它們的戰略水平。對于中國來說,白人的手段無論多么高明,如果沒有官僚買辦的配合也無濟于事。中國的官僚買辦們為了達成世界資本主義大聯合,首先與帝國主義分子形成默契,從輿論上著手丑化毛澤東時代的新中國,從憲法上著手瓦解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干部路線上確立精英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宣揚資本主義市場化、全球化,于是,從戰略層面上完成了中國資本主義化的前期工作,其復辟水平盡可與人媲美。
與南京條約,庚子賠款,滅亡中國的二十一等不同,今天帝國主義的侵略手段已經上升為理論及在此理論下的相應的資本游戲法則,只要把這樣的理論與法則加以實施,它們就能實現侵略陰謀。它們的理論與法則就是幾十年來為中國的“精英”們所極力吹捧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自由貿易、國際標準、知識產權、WTO、資本市場、企業并購、資本項目自由進出、外匯、匯率、期貨、金融衍生品等。
——新自由主義,這是毀滅社會主義的利器。新自由主義反對公有制,宣揚私有產權和國有企業私有化,否定計劃經濟,反對政府宏觀調控,甚至反對國家對毒品生產的控制,鼓吹市場萬能,主張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市場化, 反對國家在社會保障與公平方面的努力;并宣揚自由貿易,鼓吹經濟全球化。“華盛頓共識”將它具體化為“實行自由利率和浮動匯率,推行貿易自由化,開放外資……”。可見,新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針鋒相對,當社會主義國家接受新自由主義理論并付諸實踐時,不但全面否定了社會主義制度,并且必然地要走上了附庸資本主義道路,必然會陷入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圈套。
——全球化,這是推行新自由主義的工具。全球化不能簡單理解為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和國際分工。理性的全球化是科學技術、現代文化的世界性共享,及特色商品和資源的互通有無。落后國家如果沒有自強不息精神卻冀全球化來推動本民族經濟的發展,這既消極又不切實際,必然會被帝國主義利用。帝國主義的全球化是壟斷資產階級意志和利益的全球性覆蓋。社會主義的全球化是共產主義理想的世界性實現。我們反對由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導的損害各國利益的全球化。我們倡導的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在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共同發展,決不允許借全球化之名,行侵略與賣國之實。
——國際標準,這是帝國主義利用其優勢地位掌握世界經濟的手段之一,既有戰略意義,又有戰術意義。國際標準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但不能使其成為帝國主義經濟殖民化的工具。在自由貿易的條件下執行別人的產品質量標準,這對落后民族工業的危害非常之大,應予抵制。落后地區和國家必須擺脫由于產品質量標準而使商品的生產與銷售受制于人局面。我們的策略應該是以國際標準為參照,努力提升國內產品質量,積極制定中國產品質量標準,爭取中國標準的世界聲譽。然而,國內奴性十足的官僚買辦,往往借助國際標準出賣我國經濟主權,甚至在有利條件下故意放棄我優勢產品的國家標準。
——知識產權,這是帝國主義限制別國發展和剝削落后國家的有效武器。科技落后國家如果承認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體系,事實上就是承認別國可以通過知識產權來剝奪自己,這完全是錯誤的,也是不能容忍的。由美國主導的知識產權體系為其帶去巨大的財富卻犧牲了發展中國家。我國的改革開放由于采取市場換技術的錯誤政策,造成本國知識產權的饋乏,在許多領域因知識產權而受制于人。目前中國許多產品和產業就是由于這個體系而被別人控制。可中國的權貴和知識精英主動配合帝國的知識產權戰略,一唱一和,開動全部宣傳機器,宣揚知識產權的偉大作用,讓中國人民踏進帝國主義的“產權”陷阱。
——WTO,不過是商品流通的世界性服務組織,并不表明一定得采取哪種行為形式。但帝國主義為了實現全面控制中國經濟的目的,臨時增設了不公平條款。可明知其中陰謀的國內官僚為了加入資本主義大本營竟全盤接受美國強加給中國的WTO條款,配合了壟斷資本的戰略陰謀,使我國經濟乃至政治、外交全面陷于不利境地。由于這個協議賣國過于露骨,所以至今難以見人,八年了仍然沒有公布中國加入WTO的關鍵條款。在簽訂WTO以后,發生于中國的許多惡劣的賣國行徑都受到這個協議的掩護。賣國賊不管怎樣賣國,只要把罪行往協議上一推,自己立刻變得清白干凈,卻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
——自由貿易,作為經濟入侵的戰略手段,它并非從來就存在。老牌帝國主義英國,在它毛羽未豐時期是何等有力地保護他們的紡織工業,甚至連一塊裹死布都要經過專門驗審,確認非外國貨后才讓死者下葬。直到今天,美國資產階級在保護自己工業方面顯示出非凡的國家意志。他們一邊鼓吹自由貿易,鼓勵其跨國公司大規模收購中國龍頭企業,控制中國各產業,廣銷美國產品,一面在關鍵領域構筑貿易壁壘,加緊了對本國企業的保護,并于2007年7月通過議會立法進一步強化這種保護。但中國的官僚買辦不但對美國的貿易保護視而不見,反而故意借口自由貿易慫恿洋企洋品牌洋貨占領國內市場。
——“開放外資”,帝國的對外戰略大多要借此四個字來實現。十幾年來,中國優質企業、產業、商品市場、服務業為外資侵占,包括銀行原始股的賤賣,都毫無例外地依賴這四字來完成。當年老牌帝國主義分子用洋槍洋炮都沒能取得的成績,今天的帝國后輩們輕描淡寫地用“開放外資”四字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但我們為什么開放?目的是什么?難道非得這樣開放不成?我是拳擊天才,但我現在還弱,不會去與泰森肉搏,作無謂的犧牲。面對強敵,我們仍有許多辦法打垮他們,但決不是與他們硬碰——為什么非要與他們拚陣地戰、堡壘戰?可中國的官僚買辦們故意裝傻,他們明智自己弱勢,卻借口與國際接軌要中國人民與他們拚家當,看到我們犧牲,買辦們很高興。
——開放金融,目的是控制中國金融,具有戰略、戰術的雙重意義。帝國可以借助金融系統逐步控制中國經濟命脈,轉移掠奪財富和貪腐資金,是財富洗劫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國買辦立功心切,迫不及待地予以配合,賤賣銀行原始股,造成我萬億財富損失,并逐步喪失經濟主權。更嚴重的是, 現代化銀行已經成為了社會檔案館和信息資料庫,國家黨政機關、軍隊公安、事業團體以及個人的全部資料都集中在銀行。銀行落入外資手中,意味著整個國家的信息大都在外資掌握之中,國家喪失的已不僅僅是經濟主權和社會財富,甚至包括整個國家的行政主權和國防主權也都將徹底喪失,但賣國買辦們正需要我們這樣的喪失。
——資本市場,帝國的經濟戰略與戰術完美地結合于此。有了這個市場,中國很多贏利豐厚的優質壟斷性企業都可以“上市”的名義轉化為外國企業,讓外國資產階級長久地享受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財富。同時,全世界股市都不如中國資本市場那樣坑害國民,買辦們掌控的中國資本市場讓國內廣大投資者欲哭無淚卻讓洋人大發橫財!今天,中國資本市場不僅是洋人侵占中國財富,竊取中國人民利益的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官僚買辦及部分高管掠奪人民財富和出賣祖國利益的一個從事犯罪的平臺。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動輒數百萬數千萬元的天價高薪,更是對以公平、正義為要旨的社會主義原則的公然挑釁!
——企業自由并購,同自由貿易一樣同是強者的戰略陰謀。它的陰謀在于:表面的公平競爭,實際上的不公平。在自由貿易條件下,一方面,落后國家的企業一般不宜與跨國公司同臺競爭,否則容易為強者打垮;另一方面,由于落后國家官僚常常被外國資產階級收買,故意在政策上傾斜于外國公司,造成本國企業生存環境惡化;再就是外國公司直接收買相關官員或企業高管實現陰謀兼并,用這種方式甚至可以兼并我優秀企業。外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收購案大多存在著上述這些問題。企業為外資并購后意味著為外資吃掉,連翻身的機會都不存在了,這樣的競爭害國害民,簡直就是陰謀,公仆們豈能不知?
(對于弱者來說有多種選擇:一、臥薪嘗膽,厲志圖強,在經濟未強之前不與人爭鋒;二、爭整體集合力量,不爭一企一業。如毛澤東時代,如爭一企一業多數是不行的,但在整體集合力量上不輸別人,這就需要全國人民大團結,而在貧富嚴重不均的條件下是不可能的。三、在整體力量支持下,采取著眼民生的自得其樂策略,不必強求高品質享受。譬如,坐公交車既節能,也不影響民眾的幸福指數;又譬如坐紅旗、奇瑞轎車與坐豐田、大眾車沒有多少實質性區別。四、遠距離、長時間競爭戰略。譬如設想在計算機領域競爭,對手遠在大洋彼岸,我們計劃集這方面的全國之力用十年時間同其競爭,這樣勝算就比較大。相反,中國官僚買辦主導下的所謂全球化,非要讓弱者與強者不計時間地點近身與之肉搏戰,這不是他們智力低下,而是蓄意謀害勢弱一方。不僅如此,官僚買辦還有意謀害我優秀企業。如南孚電池品質超群,獨領風騷,而一些官僚非要南孚與國外劣質企業合資,結果被陰謀陷害。)
——資本項目自由化,這是帝國戰略戰術的又一大手筆。它可以實現資本的大踏步進攻和在達到目標后的大踏步撤退。發達國家之所以不怕這樣的自由化,是因為在它們那里無高官賣國集團,更無賣國的社會環境,可以開放國門與人逐鹿。但落后國家正好相反,不但容易出高官賣國問題,而且民族資產階級往往軟弱無力,權貴集團容易與國內掠奪外勢力相勾結損害民族和人民利益。所以,資產階級軟弱無能而容易出賣國賊的國家搞“資本項目自由化”,就等于鼓勵別人來掠奪和剝削;如果不首先解決官商勾結掠奪人民財富及官僚賣國問題,卻忙于搞什么資本項目自由化,事實就是幫助內外掠奪分子轉移資產。
——外匯,目前已經成為美國人成效極大的戰術工具。三十年前,就有人盲目崇拜外匯,從對洋人的崇拜變成對美鈔的崇拜。在這種丑陋心態的作祟下,罪惡的外匯隨之誕生。中國的美元外匯有四罪。一、以極其低賤的價格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而形成的貿易順差。二、以極其低賤的價格出賣民族企業、產業所形成的外貿順差。三、建立在血汗工資之上的、以犧牲國家稅收為代價的超低價商品而形成的外貿順差。四、外資企業出口商品形成的虛假順差。在此之上,還有三大因素強化了這種罪惡。1)國內企業價值十倍、二十倍縮水賤賣后,加上匯率嚴重不公,又導致加倍的賤賣及加倍的血汗工資。2)以慘烈損失形成的外匯又遭次貸陰謀下的大幅度貶值。3)在上述基礎之上又讓這已經反復縮水的外匯去購買美國有毒資產及國債。
——匯率。政府在大規模引進外資時,為什么不考慮及時升值人民幣?本來,中國所謂的引進外資就建立在嚴重的損失或賤賣之上,而不合理的匯率又會使我們的損失成倍放大。但當外匯大幅度增加和外資大幅度滲透中國資本后,我們的公仆在洋人們的指導下要升值人民幣,這是官僚買辦公開幫主子們玩匯率游戲完成戰略性的財富轉移工作。——今天,美國人叫喊全球化,我們的狗屁精們跟著叫嚷與國際接軌;美國人說豬流感應該改叫成H1N1流感,買辦們馬上改口叫H1N1流感;美國人說美元是霸元,買辦們馬上要求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美國的鸚鵡們就這樣亦步亦趨,辱沒中國主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
——期貨。三十年前,中國人民批判資本主義國家的買空賣空,今天的中國企業在這樣的買空賣空前面動不動就是一、二百億元的損失,真是名符其實的敗家子。在漢奸當道的中國,期貨、對沖基金等金融衍生品與其說是套期保值的工具,不如說是增設了許多個財富洗劫與賣國的平臺。由于中國存在著一個幾何級的買辦集團,即使好的創新工具也會被他們做成壞事,更何況這些杠桿放大效應巨大的資本賭博游戲。近期,不少國企在期貨市場上高位接盤,損失動輒幾百億元,表面上看匪夷所思,傻癡得可愛,實情有誰知道?對這些存在著劇毒的金融衍生品,可以說,就是國際金融家們都未必能搞清楚,正直理智的企業家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美國政府對此也有嚴格規定,不許國際金融機構向美國企業推銷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但是,由美國掌控的國際金融組織卻熱衷于向中國企業兜售金融毒藥,其洗劫之心昭然若揭,難怪有良心的美國學者譴責國際金融機構向中國企業推銷劇毒衍生品。然而,中國的官僚買辦及“學者”們面對中國企業巨額的投機損失,不但不反思,反而口口聲聲說“我們不應該拒絕金融創新產品”,正是居心叵測!
——引進戰略投資者。這是十幾年來賣國官僚集團說得很多的一句話,尤其是在出賣國有銀行時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可這是誰的戰略?顯然,從字面上理解這是別人的戰略。那么,別人,這外國財團要想在中國實現什么樣的戰略目的?顯而易見,外國財團收購中國銀行資產的戰略目的就是想控制中國的銀行體系,并進一步實現他們控制中國經濟,政治、乃至軍事的目的。如果帝國主義的這種戰略目的順利達成,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歐、美、日發達國家的經濟殖民地,到時就不是什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是中國特色的附庸資本主義,并且會遠遠不如拉美等國家——全世界都找不出象中國的官僚買辦及主流漢奸學者那樣居然無恥地把賤賣國有銀行稱之為“引進戰略投資者”!
其實并沒錯,資產階級一直來都是在實施著他們的復辟戰略,幾十年來的對外開放一直都在引進他們的“戰略投資者”。從剝奪大眾民主權利到廠長經理負責制,從股份制改造到大規模地瓜分公有資產,從管理層收購到賣國式的招商引資,這個世界資本主義一體化的戰略實施一環緊扣著一環,一步緊接著一步。為了實現這個大戰略,他們既不敢提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也不敢說破官僚賣國問題,唯恐人民覺醒危及他們的復辟大業和世界資本主義同盟大業。現在,這個“戰略”的最大意義就是實現了外國資本與中國官僚買辦資本的大聯合,形成了國外資產階級與國內官僚買辦階級之間的國際戰略同盟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所說的“引進戰略投資者”又何嘗有什么不對?中國的官僚買辦們如今也玩起了陽謀,毫不掩飾地向世人表白: 讓外國大資產階吞并中國經濟,把中國變成帝國主義的附屬國,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有戰略性意義的工作。——今天,中國的官僚買辦階級已經到了公開賣國的地步了!
與十年前不同,那時,人們反腐敗即便艱難,甚至還受到打擊報復,但受法律保護,是正義的壯舉,而現在許多腐敗行為已經法規化、制度化,官員收斂錢財,那是在依法辦事,我們抵制腐敗的行為倒是在與政府和法規對抗。漢奸賣國同樣如此。當我們接受了“強盜”們的全球化法則,并通過WTO協議定格下來后,WTO協議就成了官僚賣國的保護神;今天,幾乎所有令人發指的賣國行徑都能夠受到它的庇護,從中得到開脫;至此,官僚買辦們放手賣國,又何懼哉!
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