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點-京城偶寄]網絡上的真偽民意
(2009-05-22)
● 韓詠紅
從上海《新聞晨報》的報道里看到,中國有一種專門在網上制造假輿論的公關公司,說白了,即網絡槍手公司。
打著“網頁信息刪除、網頁負面快照清除、快速發布產品正面信息等”的宣傳,這類公司自稱能幫助任何付得起錢的企業或個人清除負面消息,散布正面消息,替客戶的“維護形象”。換句話說,只要你有錢,它就能去除別人對你的批評,還可以冒充老百姓為你歌功頌德,贊美你的豐功偉績。
據說,槍手公司每刪除一條負面信息,要價1500元(人民幣,下同,約333新元),拒絕打折。發布信息比刪信息稍便宜一點,如果請槍手公司假冒民意替客戶做宣傳,價碼是每發表一條正面信息500元;選擇包月服務,只要付出每月3000元,槍手公司會天天在網絡論壇上發布對客戶有利的信息,內容由客戶提供。
我沿著報道提示到網上搜搜,很快找到多家這類公司。某公司網頁上公然介紹它是如何刪除他人信息,如“繞過負面信息源網頁的防火墻”、“刪帖木馬注射”、“注入漏洞”,對國內網絡媒體進行公關攻勢等等。
另一家公司自詡能“在3個工作日內即占據百度 、谷歌前幾頁的絕大部分檢索位置,使您的客戶看不到那些惡意信息, 取而代之地都是您的宣傳文章……”
從這些廣告詞看,網絡槍手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商業企業。然而,偽造輿論的方法與原理未嘗不能為個人服務,更能制造偽民意,以干擾社會對公共事務的討論。
事實上,這個趨勢也許已經出現。網絡槍手公司的話題本周再次被挑起,正是源于一宗輿論熱議的公共事件。湖南省農村女孩羅彩霞五年前考上大學,其考試成績與身份卻被當地縣公安局政委之女王佳俊冒名使用。五年后,王佳俊已經成功取得教師資格,而真身羅彩霞當年被迫隔年重考,今年初將畢業時才發現身份被人冒認,而且由于身份資歷重復的問題,反而拿不到證書。
在眾目睽睽之下,這個公共事件的網絡輿論呈現了180度逆轉。該案經媒體曝光后不久,原本是一致聲討冒名者的輿論倒轉槍口指向羅彩霞,指責她“太高調,甚至有點虛偽”、“得理不饒人,太心狠手辣”,甚至拿外貌說事,稱贊王佳俊外形美麗柔弱更值得同情。
上述的現象很快引起網民狐疑,發帖提醒大家警惕網絡槍手的誘導。與此同時,網絡民意的脆弱性與易被操作性第一次被凸顯出來。
在大眾傳播媒介,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都基本歸屬于政府、政黨或黨政關聯機構的情況下,網絡是中國唯一事實上由民間占有的話語平臺。這是個最開放,參與門檻極低的公共輿論空間,在過去一年里,快速激增的中國網民充分利用互聯網,在西藏騷亂、奧運火炬傳遞風波、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中表達了他們的意見,過程中給中國政府幫了大忙。官方也頻頻發出信號,要重視網絡監督對反腐倡廉的作用。
然而,網絡輿論的純粹性與真實性卻又從未被珍惜與尊重。
人為地編造大眾輿論,這種做法在中國非始于今日。早在商業槍手公司介入以前,中國政府一支用以左右網絡輿論的“網絡評論員”隊伍就已存在,民間諷刺他們為“五毛黨”,意指他們為小錢發帖。其存在早已不是秘密,最近地方報紙的評論上就直接對“五毛黨”提出批評。
網絡受重視程度日增,說明民意對于公共事務的影響力在提升,但是制造假輿論的力量與玩家們卻有增無減。如何讓政府以及整個社會了解到真民意,而非偽民意,學者們已提出了方法:首先,進行網絡立法,保障網民正常言論有不被任何官方或商業機構刪除的權利;此外,該是時候讓非官方的民意調查機構發揮作用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