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南方周末:北京“陳化糧”倒賣傳言是否屬實

馬昌博 蘇永通 · 2006-08-24 · 來源:南方周末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北京“陳化糧”倒賣傳言是否屬實

南方新聞網
 
  □本報記者 馬昌博 蘇永通

  □實習生 劉宇翔 龍玉琴

  自7月底,香港多家媒體報道了北京“陳化糧事件”,稱北京市糧食局在2003年SARS期間購進29萬噸陳化糧,并于2006年售出,而且這批陳化糧已進入口糧市場。
 
  報道立即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內地,并成為坊間熱點。經濟學家郎咸平撰寫的評論更被廣為傳播。

  8月9日,北京市糧食局官方網站貼出題為“所謂‘陳化糧事件’與事實嚴重不符”的聲明,指斥港媒體報道失實。

  匿名舉報信

  8月20日下午,河北保定市定興縣糧食局直屬三糧庫19號庫。

  笨重的糧庫鐵門被拉開,一股嗆人的味道迎面撲來,巨大的鐵板后,是成堆的稻谷。這些稻谷還有一個名字——陳化糧。

  這些稻谷表面沒有光澤,很難剝開,剝開后米粒呈黃色,而不像一般米那樣透白。

  陳化糧中的黃曲霉菌,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280℃高溫下仍可存活,國家嚴格禁止陳化糧流入口糧市場。

  今年4月4日,定興縣粵大飼料公司從北京市糧食局公開競標拍得這批陳化糧,按照有關規定,陳化糧必須在國家有關部門統一安排下,定向銷售給具有購買資格的企業。而且只能用于生產飼料和酒精。

  來自天津、河北、江蘇三地的6家飼料和酒精企業參加了這次共3.1萬噸陳化糧的拍賣。

  然而,三個月后,香港媒體報道稱,有大量的可致癌的陳化糧已流入北京口糧市場。

  8月9日,針對個別媒體報道,北京市糧食局官方網站貼出題為“所謂‘陳化糧事件’與事實嚴重不符”的聲明。

  報道指責,北京市糧食局2003年SARS期間購進29萬噸陳化糧,并于2006年售出,而且這批陳化糧已經流入北京市面;北京市工商局和技術質量監督局曾組成“專案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北京市糧食局對此予以否認,聲明稱,2004年,該局從黑龍江購買的是好糧食而非陳化糧,實際入庫稻谷共28.7 萬噸而非29萬噸。其中有3.1萬噸糧食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發生了陳化,這些陳化糧在今年4月初按程序采取競標銷售, “購買企業均為工業用酒精和飼料加工企業,均具備國家規定的陳化糧購買資格”,“并未流向口糧市場”。

  本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一封匿名舉報信于4月19日發往國家工商總局,但并非舉報北京市糧食局違規,而是把矛頭指向天津和河北的5家購買企業以及北京的兩家糧食加工企業。15天前,上述5家企業剛剛購買了這批陳化糧。

  舉報信稱,由北京市糧油交易信息服務中心2006年4月4日拍賣的3.2萬噸陳化稻谷,被天津薊縣某梁姓糧販和北京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北京江浦源糧油制品有限公司的7名個體加工戶買走,后者通過抓鬮的形式分別控制各個糧庫的 陳化糧,以共同底價0.52元每市斤競買,一人分到3000噸。

  不過北京糧油交易信息服務中心3月23日發布的“2006年第一次糧油競價交易會公告”中顯示,4月4日拍賣的是3.1萬噸陳化糧,不是3.2萬噸。

  舉報信沒有透露這7個個體加工戶的具體身份。舉報稱,這些沒有陳化糧購買資格的糧販子,通過付給5家企業每噸 100元的“執照使用費”,讓它們代拍陳化糧。

  購得當批陳化糧的6家企業中,除了江蘇的一家企業外,其他5家企業都在被舉報之列,分別是——天津星月酒精有限公司、天津綠源生態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冠達實業總公司、天津靜海縣方興飼料有限公司和河北定興縣粵大飼料公司。

  舉報稱,上述糧販會在“五一”期間把這批陳化糧運走加工,要求工商部門“防患于未然”,嚴密監視這批糧食的流向。

  工商總局要求核實

  雖然是匿名舉報,但據本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在舉報當天,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仍然指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工商部門予以核實。

  河北定興縣工商局副局長李自清向本報證實,該局接到了工商總局批轉下的這封舉報信。就在舉報之前,北京市工商局已按規定給河北工商部門發了通知函,告知要對這批陳化糧進行監管,定興工商局向記者出示了該通知函。

  國家工商總局接到舉報信的三天后,4月22日,保定市工商局和保定市糧食局聯合派人來定興調查。第二天,河北省工商局市場處處長孫茂增亦前往調查。

  但此時,被舉報的定興縣粵大飼料公司還未從北京方面拉運已經購買的陳化糧——本報記者查閱粵大飼料公司的臺賬發現,該公司第一批陳化糧是在十多天后的5月9日由北京大興禮賢糧庫拉出,臺賬上有定興縣糧食局業務股長和定興工商局市場科科長的現場監督簽名。

  負責此事的定興縣工商局副局長李自清向本報透露,舉報信出現帶來的是“更嚴格的監督”:

  從5月9日粵大飼料公司開始拉運這批陳化糧開始,每次從北京糧庫拉運都要北京工商和糧食部門現場監督,過秤,車到河北后,河北當地工商和糧食部門已經在現場等候,再重新過秤,確認中途沒有被倒運,隨后監督入庫。

  本報記者翻閱了拉運賬目,從5月9日開始到6月9日結束,粵大飼料公司拉運的總共5188.012噸陳化糧每次都有定興工商和糧食監管部門兩個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督簽字。

  定興縣糧食局業務股長孫德林也證實了上述情況。

  按定興縣工商局和糧食局所說,此后的陳化糧使用過程亦在監管之中:每次從糧庫提取陳化糧的數量要和之后生產出的飼料的數量吻合,以此防止陳化糧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轉移。

  上述河北方面的監管部門認為,整個監管過程可以保證這批陳化糧全部用于飼料生產,“凡是到了河北的糧食(陳化糧)肯定一斤都沒走出去。”河北省工商局市場處處長孫茂增肯定地說。

  與河北情況類似,4月20日,天津市購買的這批糧食開始從北京出庫,但就在4月5日以及之后的幾天內,天津市工商局、糧食局甚至市政府,就陸續接到同樣內容的匿名舉報信——這比給國家工商總局的舉報信要早得多。

  天津的4家企業是這批陳化糧的購買大戶,3.1萬噸陳化糧中有2.3萬噸被天津的4家企業購買,這4家企業都在被舉報之列。

  “我們叫監管,不叫調查。”天津市工商局市場處副處長班紹泉說,“我們這糧食還沒來,那舉報信就來了,我們能信嗎?”

  班紹泉說,這批2.3萬噸陳化糧從北京出庫,到運輸,到入廠,到加工,工商局和糧食局都“全過程監管”。

  同時負責監管的天津市糧食局市場處處長尚金祥也為上述說法提供佐證,“來多少就有多少票對上”。“糧食開始加工時,要有加工記錄,原料有入料單,出了成品,變成酒精飼料了,賣了,才算完成任務。”

  “從北京進的2萬多噸陳化糧,可以說,沒有進入口糧市場的。”班紹泉說。他反復跟記者強調,陳化糧監管非常嚴密,企業倒賣的可能性很小。

  之前,記者在采訪定興縣工商局副局長李自清時,該副局長也說自己作為一個監管部門的領導,說話肯定是要負責的。

  證實和未證實的

  本報記者曾聯系天津冠達實業總公司(前述被指責的5家企業之一),該企業辦公室主任說“工商查了,沒問題”,并說老總正出差,無法接受采訪。

  該企業所在的寧河縣工商局市場科黃科長說,他們一直在監管,“冠達已經用了4000多噸陳化糧,還剩1000 多噸”。

  河北省定興縣粵大飼料公司負責人于克義則直接否認了舉報信中關于自己的公司和糧販達成協議、收取執照費的指責。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舉報信的邏輯:“好玉米的價格每市斤只有0.50元”(玉米和陳化糧都可以作為生產飼料和酒精的原料,產出相當),所以這些企業以0.52元的價格購買陳化糧(稻谷)是不合算的,所以,這些企業一定會選擇將 陳化糧賣向口糧市場,以獲取高額利潤。

  但根據北京市糧食局信息中心4月12日發布的價格信息顯示,當時全國玉米平均價格在每市斤0.65元左右—— 現在已經升到了0.68元。并非如舉報所說的只有0.50元。

  作為飼料原料的陳化稻谷,于克義出示的購買合同顯示,他是以每市斤約0.52元的價格購得,從原料價格上,這批陳化糧每噸便宜了260元(每斤比市場價格0.65元低0.13元),這在糧食企業里已經相當可觀。

  每噸的直接利潤大于舉報信中所說的100元“執照使用費”。“我生產飼料的利潤足夠大,沒必要冒這個險。”于克義說。

  定興工商局和糧食局證實了上述說法。

  另據本報記者了解,舉報涉及的北京兩家糧食加工企業——北京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和北京江浦源糧油制品有限公司均受到調查。作為口糧加工企業,他們都沒有資質購買陳化糧。

  曾有消息人士透露,要購買陳化糧的是北京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7個車間主任,并稱本來是8個人,因為其中一個事后被甩開而舉報了上述7人。

  但玉德順老板田廣玉否認那批陳化糧流入該公司。不過他承認,4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跟朝陽工商局進行了聯合執法,一起來的還有國家質檢中心的檢驗員。

  “他們懷疑陳化糧通過別的渠道轉到了我們這,把廠子整個大清查了一遍。”

  最終,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的15個加工廠(11個有糧)3家被檢驗出糧食有問題,“北京市跟朝陽區的工商局抽樣,這三家的糧食不合格,給打為陳化糧”。田廣玉說。

  田廣玉稱,之后,有關部門將疑問指向4月份拍賣的那3.1萬噸糧食,向玉德順索要購貨發票,調查來源。田廣玉說,他們買的是“東北三省的陳糧”,出自黑龍江佳木斯樺南縣第三糧庫,他說工商部門還親赴東北去調查,證實了這批糧食的來源,并非來自北京市糧食局。

  田說,最后,工商部門按“涉嫌投機倒把,不具備加工資質”,而不是以加工陳化糧的名義,處罰了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沒收了近2000噸糧食,并責令其停產。每一個車間罰款2萬,被查出“問題”的三個車間各罰5萬。

  北京江浦源糧油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玉芝同樣對舉報給予否認,她說北京工商部門曾先懷疑該企業在陳化糧處理方面有問題,后來又改為“下屬車間無照經營”,目前認定的處罰還未下達。上述北京兩家企業負責人都稱自己的企業目前正在停產過程中。

  而本報記者無法從北京的工商和糧食部門處證實北京玉德順工貿有限公司和北京江浦源糧油制品有限公司的說法是否屬實,北京市糧食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以糧食局的公開聲明為準。

  如果按照河北和天津工商和糧食監管部門的共同說法,被舉報的這5個企業所購買的陳化糧,事后都在嚴密的監管過程中,不可能流入口糧市場。

  換句話說,無論上述5個企業之前是否曾被糧販操縱試圖倒賣陳化糧,因為這封舉報信的出現和此后河北天津兩地加強了的監督,這批陳化糧最終沒機會流入口糧市場。

來源:南方周末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 亚洲第一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