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電力減薪果然是騙人的把戲
新華網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頗費周折地對東北、重慶等地區的電力系統進行了部分調查,調查了解后有兩個發現:一是即使在同一系統內,地區之間、上下級之間、不同工種之間,收入差距也非常大,因此,目前已經在部分地區推行的“一刀切式”的減薪政策似乎并不妥當;第二個發現是,目前電力行業“減薪風暴”中減的只是職工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的“基本工資”部分,而占收入“大頭”的崗位工資和獎金福利等收入并不在減薪范疇,因此,“減后的工資收入與原來的差距并不大”。
“電力減薪”果然是“騙人把戲”,這個結果雖然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但也不得不讓我們重新認識,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有實際效果的減薪。“電力減薪的成效現在不好輕易下結論,到底是一個過渡性的應景的措施,還是會長期堅持下去,這都取決于博弈的結果。最好的辦法是打破壟斷,按市場經濟規律做事情,實現充分競爭。”國家發改委的楊宜勇向《中國經濟周刊》這樣表示。不過,筆者認為,楊的話想要實現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目前這樣的減薪根本解決不了行業差距的現實問題,當前必須研究實現有效減薪的最好辦法,筆者認為有三個值得參考。
首先是減薪必須和減價結合。只有電力減價了,電力行業的暴利才會減少,才不會有那么多錢私自瓜分,才能讓減薪的效益轉化成普通百姓能夠享受的實惠。
其次是國家必須對壟斷行業的收支情況進行國家調控,現在一提提調控,有些人就認為市場經濟了,國家應該減少干預,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偏激思想。市場經濟不排斥適當使用計劃的手段,尤其是壟斷行業經濟必須實行國家調控,否則,這些行業就會成為暴力行業、霸道行業。現在的事實已經證明,對于壟斷行業,在沒有形成真正市場經濟之前發揮計劃經濟的作用,更有利于國家經濟的和諧發展。
再次是建立國家行業和諧工資機制。這是縮小貧富差距,降低行業高工資的關鍵。什么行業什么工資待遇都在明處,不能出現行業之間差距的不斷拉大,甚至行業內部也有天壤之別,工資有差距正常,但是差距過大,不斷拉大就不正常了,這只會影響行業之間的和諧發展,社會平衡心態的穩定。
“電力減薪”成“騙人把戲”,不必大驚小怪, 道理很簡單,誰也不愿意自己剜自己的肉,要治病必須靠醫生,這是我們從這個所謂“減薪風暴”中應該認真反思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