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引起自殺-中國貧富差距失控
德國之聲
中國經濟近十年來的迅猛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就是其中之一。北京發起多次“降溫”行動﹐但收效并不理想﹐新蘇黎世報認為﹐隨著中國私營經濟產業的發展壯大﹐共產黨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操控能力也正在逐步縮小。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每逢高考總有些中國家長為付不起高校學費而自殺的現象﹐且越來越多。
新蘇黎世報寫道﹕“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說明﹐北京的呼吁甚至命令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以奏效了。去年人大會議上﹐中國總理溫家寶明確表示﹐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應控制在8%的水平上。而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卻再度高達10.9%﹐第二季度的增長率甚至為11.3%。如果要想使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溫家寶提出的既定目標。那么下半年﹐勢必要大幅度下調經濟發展速度。但是﹐顯然沒有人想這樣做。
“這一發展勢頭顯示﹐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和私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北京在地方的影響力也在逐步縮小。富裕地區的地方官員和精英們﹐決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而主動為落后地區的同胞們進行無私奉獻。比如﹐很難指望上海和廣州不去全面發掘經濟發展的潛力﹐只是因為湖南或河北的經濟不能同步發展。高檔房地產行業中事與愿違的發展也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長期以來﹐雖然政府采取各種措施控制房價﹐但外資注入房地產行業的增幅今年上半年仍達到27,9%。主要來自香港的投資商們一方面希望中國房價繼續攀升﹐另一方面也希望人民幣的升值能夠他們帶來更多額外的利潤。”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對于許多富裕地區的孩子們來說﹐這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而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即便是孩子有幸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未必就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法蘭克福匯報一篇報道中寫到﹕
”上海和北京的酒吧里﹐幾天來擠滿了告別高中生活﹐慶祝成功進入大學門坎的少男少女們﹐他們開懷暢飲﹐盡情高歌……
中國每年有950萬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有幸被錄取的則只有260萬﹐而只有進了大學﹐今后才會有比較好的就業前景。
“高考結束了﹐告別生命的時刻到了﹗在中國貧困的內地省份﹐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會出現許多自殺事件﹐中國媒體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學費催命”。過去幾周來﹐自殺事件接連不斷。死者大多數是孩子金鎊提名﹐而無錢支付高昂學費的貧困父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