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血汗工廠報告:新華社記者隱瞞了什么?
http://vip.bokee.com/20090327692362.html
【剛剛登陸QQ,就發現了朋友留下的鏈接,進去一看,原來是新華社記者陳冀、孔博兩位先生所作的調查報道《新華社調查東莞血汗工廠:國外組織惡意炒作》,閱讀完,我頓時無語,我不知道為什么,新華社記者居然僅僅憑所見到的幾個人的敘述以及廠方的介紹,就能夠作出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二級供應商——東莞美泰塑膠電子制品廠不是血汗工廠、國外組織惡意炒作的結論來,我非常希望能夠在文章中尋找到更多的研究數據,可是卻找不到,能夠找到的都只是兩位記者所看到的所謂真相。從兩位記者的文章里我也看到,在美國全國勞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公布以后,東莞這家公司才著力改善了一些狀況,但是我們不清楚的是,這種被改善的狀況是不是企業為記者準備了半個月的結果,面對企業對過去問題的遮遮掩掩,兩位記者不僅沒有進一步質詢過去的真相,也沒有更多的調查佐證企業過去是否這樣做,而在記者明確聽到企業過去不光彩的歷史時,卻仍然只是在認定國外組織在惡意炒作,絲毫沒有檢查一下自己的職業操守和行文的嚴謹度,讓我們看到了昧著良心的新聞報道。我能夠理解新華社兩位記者為中國企業可能失去為外方巨頭供貨的擔憂,但是不理解為什么居然能夠昧著良心為這樣的企業代言。】
新華社調查東莞血汗工廠:國外組織惡意炒作
http://tech.QQ.com 2009年03月25日10:05 新華網 陳冀 孔博 我要評論(6727)
前不久,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全國勞工委員會(National LaborCommittee)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的高科技苦難》的報告稱,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二級供應商——東莞美泰塑膠電子制品廠(以下簡稱美泰公司)為一家“血汗工廠”。但記者深入實地調查的所聞所見與美調查結果存在較大出入,甚至有歪曲夸大之嫌。
專家們指出,近年來,我國在工人權益保障方面屢屢被境外組織“曝光”,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境外某些組織為轉嫁本國的經濟、就業等壓力,對此更是惡意夸大炒作。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制訂相應策略,提高應對能力,主動掌握話語權,在輿論上變被動為主動。
新華社記者實地調查“血汗工廠”
據美調查報告稱,工人每天坐在硬木凳上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7天,每月只放2天假,工資一小時只有不到3元,未達到當地生活標準,違反了中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工人們居住在擁擠的寢室內,受到嚴格的行動限制,一周有4天被鎖在工廠大院里,甚至被禁止散步。報告還引用工人的話稱食物“難以下咽”,工作“像在監獄服刑”。 (針對調查進行的調查,為了反擊而進行的調查,從一開始就站穩了立場,從而一步錯是步步錯,或者是一開始就坐在了某一棵凳子上,自然要從自己的角度來說話了。)
報告所指的這家工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記者日前對此家工廠進行了實地調查。工廠大門口還張貼著招工告示。記者先在工廠附近隨機暗訪了多位美泰工人,就工作時間、住宿環境、餐飲條件、工資待遇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詢問。 (對的,就是應當公布暗訪中被訪人的數量和他們的不同觀點。要不是怎么能令人相信?)
一位江西籍的中年女工在美泰已干了三年了,她告訴記者,每天工作8小時,有時晚上會加班3小時,工廠也會發給加班工資。只是“按幾倍工資發放,不清楚。”每月能保證有4天公休日。工廠包吃包住,每餐兩肉一菜一湯,周末還有雞腿、水果等加餐,每月能拿到1700-1800元。管理人員對工人的態度也不錯,上班時間如果有事的話,也可以請假出來。“我在當地好幾家工廠工作過,美泰是我最滿意的一家,工廠的制度比較健全,干得很舒心。” (呵呵,算一算工資和加班費就能明白啦。管理人員的情況要看具體什么情況啊,這要看運氣了。)
出人意料的是,記者暗訪的工人都十分滿意在美泰的工作和生活。記者隨后找到廠方,要求進入廠區實地調查。正值中午時分,約有200多名工人在食堂用餐,每個人的餐盤里都有兩葷一素的菜,兩個葷菜里分別有數量并不少的肉片和雞塊,米飯和紫菜蛋花湯可自己隨意添加,食堂還特意為湖南、四川等工人提供了額外的辣椒配菜。 (呵呵,不知道這個場景是日常的場景還是僅僅是報告公布后的場景?應當更詳細地交代一下。)
記者隨后來到美泰公司的一間工人宿舍,一進去是一間約四、五平方米大的小客廳,再往里是一間臥室,跟普通的大學宿舍大小相當,4張上下鋪,住了5個人。每間宿舍都有獨立衛生間、陽臺,并配置了空調、電話等設施。住在這里的一名女工說,空調、電話都可以正常使用。 (呵呵,費用呢?住宿費和電話費是多少?即使是真實的,也僅僅能夠證明當時的情景,并不能證明此前和此后依然如此,有什么說服力嗎?)
在宿舍樓一樓,美泰還為員工配有圖書室、康樂室、小賣部、醫務室等等,工廠門口還有銀行自助提款機。宿舍樓之間有綠地和花壇,有工人在聊天散步。記者提出要參觀生產車間,廠方稱“與客戶有協議,對生產過程出于商業機密的要求,不允許參觀。” (呵呵,什么是商業機密?可能里面還流淌著工人的血!可能里邊還有工人在沒日沒夜地揮汗如雨!那些圖書室、康樂室、小賣部、醫務室和自動提款機就能夠證明這家企業的合法生產人性管理嗎?)
美方調查結果讓企業“冤屈不滿”
調查所指的美泰公司成立于1999年底,是一家臺資加工貿易企業,現有1500多名工人。由于是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等國際大廠的二級供應商,因而美勞工委的調查立刻引起了美國科技業行業組織“電子產業公民聯盟(EICC)”對其工作環境的調查。(EICC是由全球超過30家的大型電子電氣企業組成的成員制聯盟,其致力于改善電子行業供應鏈的工作環境安全,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均是其成員。)與此同時,惠普、戴爾等五大巨頭也努力撇清與“血汗工廠”的干系,表示將對此事展開調查。
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美泰公司自去年11月份以來,訂單已經下降了四五成,如果再因“血汗工廠”事件處置不當再失去大客戶,公司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對于報告內容,美泰感到有失公正客觀。“報告內容和措辭明顯有些偏見,根本不具代表性。”(那對方調查的時候為什么不主動溝通?現在說有失公正客觀有什么用?偏見是怎么煉成的?為什么要攻擊別人不反思自己?)美泰公司管理體制部經理練蘊真舉例稱,如東莞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是770元,而美泰工人的平均工資一般都在1500-2000元左右。(770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和1500元到2000元的工資有可比性嗎?一點也沒有!因為770元是根據每天八小時、每周五天完成了一個月的最基本工作量之后的基本報酬,而1500元到2000元的工資是沒有算雙倍工資的加班工資的結果,如果拿工人的工資減去最低工資,再除以每天加班的小時數和周末雙休日的揮汗如雨,正好就是工人加班的鐵證,正好就是血汗工廠的鐵證!)再如,公司雖然包吃住,但并不限制員工自由,公司有一半員工在外租房自住,公司還專門開通免費接送上下班交通車。又如,美泰一直致力于為工人營造一種家的感覺,每個月都會舉行“慶生會”。在這個工廠干了5年以上的老員工占員工總數的12%。公司還對連續服務滿5年的員工頒發3克重的紀念金牌,為連續服務超過10年的員工頒發10克的紀念金牌,已有199名員工獲得這一獎勵。“如果我們的待遇像報告中所說的那樣惡劣,怎么可能長期留得住工人呢?” (不限制職工的自由!為什么工人要出門需要主管的簽字和批條?不是自相矛盾嗎?看來還是迷霧重重啊。)
雖然對相關調查反映的情況感到冤屈不滿,但美泰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承認確實有一些“不盡之處”需要改正,在2月14日相關報告發出來之后,公司已經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如在出入工廠的問題上,過去管理過于嚴格(嚴格到什么程度?),可能給人造成不好的印象,經調整后工人現在出去不需要再向主管請假、批條子,只要直接到大門口登記或刷卡就可以了(為工廠的這個偉大進步歡呼);在加班方面,過去加班時間過長(長到什么程度?是否超出了中國勞動法的邊界?),對加班工資也只按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計算(這是赤裸裸地違法,為什么沒有被追究?),不符合勞動法的要求,經調整后,將嚴格執行加班工資制度,工人工作6天休息1天。公司也已印制了宣傳卡片發到每個工人手里,告訴他們依法應享有的勞動權益。 (很明顯看出過去不按照法律執行,為什么新華社記者要刻意隱瞞和忽略?為什么不更詳細地追問?)
公司大門口的值班室前幾天剛安裝了新的電子刷卡系統,工人進出工廠的信息全部顯示在電腦上。當記者向工作人員要求查看過往的記錄時,被告知只能看到當天的數據,之前的記錄已經轉到了總機。記者只好查看之前的手寫出入登記表,但只有14日以后的記錄,每天有幾十人次的出入。練經理告訴記者,14日之前都是工人憑主管的批條出去,但這些批條現在正在"供有關人員"使用,不便提供。 (這才是實際的情況,為什么不被重視?為什么不深入追問?為什么只有14日以后的記錄就能夠認定這個企業好?標準是什么?14日以前是不是存在了太多的不合法?為什么工人要憑主管的批條出門要被忽略?為什么美方組織將這些情況調查出來就成了惡意炒作?)
整個實地參觀的過程中,記者也不斷地詢問工人,得到的答復基本都是“對美泰工作生活比較滿意。”公司從成立以來,每年都被東莞常平鎮政府評為優秀企業。記者在美泰辦公樓也看到了從2000年到2004年的優秀企業牌匾。 (究竟問了幾個工人?有沒有廠方人員在場?工人是隨機訪問的還是事先安排的?如果沒有廠方人員在場,采訪之前打電話沒有?記者是怎樣進到工廠去的?優秀企業匾牌是不是違法行為的保護傘?)
東莞市常平鎮委書記梁海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此事件,相關部門也正在調查美方報告所反映的問題,對于違法侵害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將堅決依法處理。當地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勞動執法檢查力度,嚴查違反勞動法的用工行為,工人也可以直接向政府反映有關情況,政府將及時進行處理。 (不知道宣傳做得怎么樣?不知道有幾個工人記住了政府的投訴電話?不知道工人投訴了政府官員什么時候才來?不知道梁書記是不是解釋得更詳細?)
但據梁海衛分析認為,從過往收集的信息可以初步判斷,情況不會如報道所稱這么嚴重,主要是因為:一是美泰是國際知名電子產品的供應商,其客戶只有在對工人生產生活環境充分考察滿意后才會下訂單(這位書記了解客戶是怎樣查廠的嗎?建議他喬裝改扮一下,不要打電話,直接進廠里看一下,看看門衛讓不讓進去,看看進去了是什么樣的情況,或許會更有發言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梁書記應當是沒有發言權的,說這么多能代表真相嗎?);二是新一代農民工維權意識增強,如遇"血汗工廠"的情況,一定會有相關投訴,但該公司在此方面投訴記錄為零(這個就不清楚啦,不知道當地的勞動部門或者政府部門是否會處理相關的投訴記錄,不知道電話是否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錄音備查,不知道當地政府的信用如何,不知道是不是工人覺得政府和企業狼狽為奸,根本就不去政府投訴?);三是勞動部門在日常監管中也未發現過這些情況的存在(不知道這樣的監管是采用什么方法的)。“事實上,美泰的工資水平及工作生活環境在當地都屬于比較好的,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認識到,只有善待工人才能留住工人,企業才能穩定發展。”
外國組織惡炒“血汗工廠”的背后
境外組織對國內企業用工狀況進行曝光已不是第一次了。不可否認,這種曝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督政府和企業重視保護勞動力權益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夸大歪曲、惡意炒作的成分,給企業和當地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尤其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往往讓企業有腹背受敵的雙重困境。 (惡意炒作也沒有辦法啊,為什么這些企業給人以惡意炒作的空間呢?為什么這些組織不去惡意炒作本來勞工狀況更加嚴重的黑工廠呢?就是因為這些工廠才用了過多法律之外的方法生產產品,才遭致調查和惡意炒作啊,有什么辦法?)
據美泰廠方介紹,美方報告是何人、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調查的并不得而知,直至報告在網絡公開了,企業才知其一二。 (不能說人家都是悄悄地調查,只會有企業最開始并不把調查者放在眼里,不愿意和調查者進行溝通和坦誠的交流,逼迫調查者只有悄悄地調查,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去公開采訪,報告理所當然是公開以后才知道了,這有什么辦法,至于是否公正,就要看用什么標準去衡量了。)
記者在調查美泰事件過程中發現,與美方調查報告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受訪工人對工廠較高的滿意度。華南師范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諶新民教授對此指出,這種反差形成的關鍵在于用何種標準來進地調查。(諶新民的話說到了點子上,關鍵是用什么標準來進地調查的問題,秘密的調查當然獲得的信息和公開的有廠方陪同人員一道進行的調查得來的結果當然不同)當前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就業不僅成了農民工的首要訴求,也是地方政府維護當地穩定的首當其沖的大事,就業優先成了各界的共識。這也就要求各界對企業的評判應有輕重緩急,靈活掌握尺度,給出符合國情的客觀評價。(就業優先成了各界的共識,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到國外去購買奢侈的消費品和機器設備,許多技術設備為什么棄國內而一再要使用國外?難道就業優先就可以放任血汗工廠?難道放棄了最低工資就能夠擴大就業?難道企業主不會又將工人的工資限制在最新的最低保障線范圍內?)
諶新民同時指出,更應引起重視的是,在全球經濟低迷期,境外一些組織出于轉嫁本國經濟和就業等壓力的考慮,更易對我國勞動力權益保障進行惡意炒作。近年來,在此方面,我們頻頻被境外組織曝光,其中不乏失實之處,但往往一件曝光的事例就毀了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區。而很多地方和企業則全然沒有應對意識和經驗,遇到這類危機事件往往關門主義或回避態度,反而掩蓋了事實真相。記者在聯系采訪美泰廠方時就頗費周折。 (為什么被曝光?是因為有見不得光的地方。為什么怕被曝光,是因為有黑幕。如果一個企業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遵守法律,尊重政府,尊重員工,那有什么理由害怕調查呢?如果害怕調查,只能說明這個企業還有許多見不得人的地方,甚至見不得很少有專業知識的記者。)
諶新民指出,當前在勞動力權益保障更易成為境外組織炒作的敏感期,我們當地政府和企業應主動掌握話語權,一方面向海內外加強宣講我國在保護勞動力的措施做法,宣傳典型案例,為企業渡過難關創造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失實的調查應進行有理有利有節地澄清說明,從而在輿論引導上由被動變為主動。(說得對,但最終還是要這些企業成為陽光企業,最終還是需要這些企業成為經得住調查的開放的企業,否則政府的宣講只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財,提前透支自己的信譽,企業也會更加沒有信譽,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的結果,就是更多地騙人,像這篇報道,就不知是不是企業和當地政府掌握了話語權的結果,至少看起來不得不令人懷疑。)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