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時寒冰:以公民身份致函外管局要求公開相關信息

時寒冰 · 2009-03-25 · 來源:烏有之鄉
外管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以公民身份致函外管局要求公開相關信息
     時寒冰

    近期,國內外媒體有關外管局投資美國股票造成巨額虧損的報道接踵而至,引起坊間種種議論和猜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明確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但外管局至今仍保持沉默。對于到底是媒體報道失實還是報道屬實,未作明確說明,這種狀況的延續很容易導致各種謠言的滋生,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我們認為,如果外管局能征慣戰,投資美股獲取了豐厚收益,應該直接公布出來,讓全國人民一起分享幸福,并給作出不實報道的媒體以有力的回擊,維護外管局的形象;如果的確是投資決策失誤造成了損失,亦不必捂住蓋住,因為,失誤總是難免的,可以公布相關投資決策過程,讓國民一起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以便今后汲取教訓,以今后的成績雪今天之恥;如果相關投資信息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限制之內容,不能公開,亦請引述法律條文進行詳細說明。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知情權,為了獲知相關信息,我與北京律師魏士廩先生一起,已于3月23日,正式向外管局郵寄了“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神圣權利,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要求信息公開,如果得不到答復,我們將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2009年3月24日

附一:《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電子文本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
申請人信息

公民(1)姓名:時寒冰 工作單位:上海證券報 證件類型:身份證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上海市楊高南路1100號上海證券報評論部 郵政編碼:200127
公民(2)姓名:魏士廩 工作單位:北京市國楓律師事務所 證件類型:身份證 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北大街6-9國際投資大廈C座18層 郵政編碼:100034

所需信息描述

所需信息概述:2007年度和2008年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包括外管局具有實際控制力的海內外公司)用國家外匯購買外國市場(包括但不限于外國政府、政府代理機構及各類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各類證券資產的類別、數量和經營收益或損失的詳細數據。

申請公開信息原因
  一、以下為媒體或互聯網上的公開信息: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國的國家外匯儲備為19460.30億美元i。
2、2009年2月27日,美國財政部官方網站公布的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證券資產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證券類資產達到1.205萬億美元ii。
3、2009年3月4日的《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稱,中國外匯儲備在金融危機前暗中增加了在美國市場的股權投資。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中國所持有的美國股票數額從2007年6月的290億美元激增至995億美元,期間增持705億美元。而此時距金融危機爆發僅幾個月之隔”iii。
4、2009年3月4日的《每日經濟新聞》還報道,“據長期關注中國外匯資產的經濟學家、紐約智庫——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布拉德·賽斯特(BradSetser)估計,根據最新數據透露的信息,中國或許已在全球購買了高達1500億美元股票資產。他還估計,在去年增加的美國股票中,只有80億是中投公司所為,其他絕大部分則是外管局購買”。“中國在2007年中至2008年中這段時間內對于美國國債的購買遠遠小于他的預估,但同時增大了股權投資。此外,中國在這段時間內還大量投資機構債,尤其是由機構擔保的抵押支持證券,正因如此,中國在進入金融危機的階段中,其資產組合的風險性要高于外界想象”iv。
5、2009年3月8日的《東方早報》援引3月7日新華社的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時表示,“總體看,外匯儲備要考慮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這三個原則。正是這種較為保守穩健的經營模式才保證了我國外匯儲備在這一輪金融危機中保持安全。2008年,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外匯儲備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這一點難能可貴”v。
6、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國家外匯儲備局副局長鄧先宏在18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08年底,國家外匯儲備總資產總體上是安全的,在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以應對危機的同時還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vi。
7、東方早報消息:英國《金融時報》16日援引熟悉外管局運作的分析師和其他人士的話稱,外管局從2007年初開始大筆投資于海外股票,并堅持執行這一戰略,至少直到2008年7月美國房貸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崩潰為止。外管局已將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逾15%的資金,投入股票和公司債券等風險較高的資產。報道稱,中國外管局從來不對外披露其持倉情況,但基于外管局持有約1600億美元海外股票的保守估計,并從其后全球股價大幅下跌來看,中國的這些投資已縮水逾50%,即虧損超過800億美元。外管局似乎從2007年初開始多元化投資,買入股票,且沒有被次貸危機嚇倒,而是繼續購買。vii
8、時代周報消息:分析稱中國投資美國國債收益率逼近于零。外管局對外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外管局還進行了股票和公司債投資,通過其在香港的機構等,購買了包括道達爾、BP在內的一些能源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債券,然而這些股票的增持,據稱直到“兩房”債券被托管時才獲停止。viii

二、國家外匯儲備現狀挑戰外匯儲備的“三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外匯條例》”)第十條規定:“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依法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遵循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

   假如上述信息1至4和7、8都是真實的,我國《外匯條例》所確立的管理和經營外匯儲備所應遵循的三原則均已受到嚴重的挑戰。
(1)流動性。假設中國在2008年7月份至12月份動用外匯儲備對外投資經營數值為零,僅僅扣減中國在美國市場購買的證券資產1.205萬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僅還剩余7410.30億美元,再扣除三個月的進口支付額度等正常需要的大約4千億美元,則中國能夠自由支配來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危機沖擊的外匯儲備已所剩不多。即使是這樣一個數字,還是在一系列假設的前提下得出的,如果中國在2008年后半年還買進了美國市場證券資產,如果中國還用外匯儲備購買了其他國際市場上的資產,尤其是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夕購買的證券資產,那么除了這些已被“套牢”外匯儲備,中國剩余的外匯儲備到底還有多少可以應對目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已經購買的債券能否隨時安全變現,確保流動性?作為中國公民有權利通過中國政府公開具體的統計數據來實現應有的公眾知情權,而不應是僅能通過外國政府公布的數據去推斷和猜疑。
(2)安全性和增值性。從信息2至4和美國財政部網站公布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構成為美國市場的證券類資產,包括股本權益(equities),長期債券(long-term debt),短期債券(short-term debt)。其中長期債券中有資產擔保(ABS)的約3760億美元,其他類的長期債券為7000億美元。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夕,中國在過去一年期間增持的705億美元的美國股權,從2007年10月11日的14198.10點,已一路跌到2009年3月3日的6705.79點,資產已在國民渾然不覺中跌去了多半。有的所投資機構已宣布破產。外管局海外投資虧損超過800億美元的新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國內外媒體不斷報道的。當大量廉價救市資金注入市場導致的國際性通貨膨脹發生,美國國債類資產將面臨巨大的縮水。賽斯特斷言,“中國在進入金融危機的階段中,其資產組合的風險性要高于外界想象。ix”但是,截至目前,損失到底有多大,公眾無從知曉。面對這些統計數據,中國用犧牲環境,犧牲資源,犧牲健康一點點換來的外匯,其安全性和增值性到底如何?面對這樣的巨大損失,沒有一個部門為此公開相關信息,沒有一個官員為此做出詳細解釋,然而,卻總有類似信息5和6中輕描淡寫的結論“國家外匯儲備總資產總體上是安全的,在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以應對危機的同時還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面對外國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國政府如何讓其國民相信其高度概括的結論?恐怕只有一個方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如實及時向社會公開支持其結論的詳細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有義務用詳細統計數據來支持其結論性意見。唯有信息公開才能確保政府權利不被濫用,唯有信息公開才能確保全國民眾的血汗錢換來的外匯儲備才能真正用到“刀刃”上。

三、國家外管局公開外匯儲備投資不會危害國家安全,更能促進國家經濟安全
  
   公開上述數據不但不會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反而能更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安全。
   首先,我國投資外國市場的外匯資金,外國政府都有詳細的數據,對外國政府而言,應該不是秘密,而且,部分數據他們已經公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政府不向社會公布相關數據,只會導致各種流言蜚語傳播,造成恐慌心理,損害政府(包括外管局)的形象。
   其次,上述信息的公開,除表明政府依法行政,滿足一般民眾的社會知情權外,還能為相關領域的專家提供真實詳細的研究數據,從而使專家為中國政府決策提供更切實可行的參考建議。
   第三,公開上述信息不僅能夠避免外匯儲備經營的暗箱操作,提高決策透明度,更能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避免外匯經營決策的重大失誤,從而促進政府信息公開與政府決策的互動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第四,更詳細的數據比概括性的結論更能說服民眾,相關信息的公開能提高和加強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消除誤會,增強民族凝聚力,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第五,多數發達國家和法治社會政府均能向其國民公開上述信息。
  
四、國家外管局公開上述信息能促進我國外匯儲備經營法律制度建設和完善,避免民族利益的重大損失
  
   除了上述原因外,我們希望上述信息能引起中央高層領導對國家外匯儲備經營決策制度的高度重視。決策程序和決策機制的不透明,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后果,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安危。雖然原因并不相同,但冰島“國家破產”的情況,應讓我們“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希望全社會能關注我國外匯經營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增加決策透明度,減少決策失誤,避免重大決策失誤。

五、國家外管局公開上述信息是政府依法尊重公民民眾知情權的法定義務,也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實際表現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中國公民的法定權利,政府信息公開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定義務。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涉及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同時也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的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該條例第九條規定,“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行政機關應當把相應政府信息主動公開。
  申請人已完整地向國家外管局提交了公開媒體有關國家外管局購買美國股票資產損失的報道及出處。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上述規定,申請人特向國家外管局正式提出申請,希望國家外管局能在收到申請人該申請后,按照申請人要求對相關信息予以公開,對外管局購買美國股票資產的報道予以事實澄清,讓全體國民知道事實真相。同時,申請人申請公開2007年度和2008年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包括外管局具有實際控制力的海內外公司)用國家外匯儲備購買外國市場(包括但不限于外國政府、政府代理機構及各類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各類證券資產的類別、數量和經營收益或損失的詳細數據。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
    1、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官方網站向社會公布本申請表中所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并告知申請人;或者
    2、通過特快專遞的形式將本人申請公開的信息按照申請人在本表中登記的通訊地址郵寄給申請人:
    A:(100034)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北大街6-9國際投資大廈C座18層北京市國楓律師事務所 魏士廩
    B:(200127)上海市楊高南路1100號上海證券報評論部 時寒冰
備注:本人在申請函中附上了共45元的快遞費。  

 申請人簽名或蓋章:

              時寒冰:  (本人簽名)
                  _________________
                 
                 
              魏士廩:  (本人簽名)
                 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時間:   2009年 3月 23日

i 見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內頁: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8S09.htm
ii 其英文見美國財政部網站內頁:http://www.ustreas.gov/press/releases/tg42.htm
iii 該報道題目為《中國一年增持美國股票700億美元》,作者馬駿骎。見網絡快照: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xR8d75dLjDgJ:www.nbd.com.cn/newShow.asp%3FD_ID%3D149702+%E6%AF%8F%E6%97%A5%E7%BB%8F%E6%B5%8E%E6%96%B0%E9%97%BB+%E5%B8%83%E6%8B%89%E5%BE%B7%E2%80%A2%E8%B5%9B%E6%96%AF%E7%89%B9&hl=zh-CN&ct=clnk&cd=1&gl=cn&st_usg=ALhdy28IKVvEc1XjcgWqDxYQh9dguzVeUQ
iv 見布拉德·賽斯特(BradSetser)的英文博客:http://blogs.cfr.org/setser/
v 見新浪網財經頻道報道: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08/07025945590.shtml
vi 見環球在線論壇:http://cbbs.chinadaily.com.cn/viewthread.php?tid=28815&extra=page%3D1
vii見網易轉載東方早報報道原文:http://news.163.com/09/0318/01/54LBV1QB000120GU.html
viii見新浪轉摘時代周報道: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319/11105997683.shtml
ix 見中國金融網報道: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934/News/945226274600.html 其英文見:BradSetser 的博客博文《Secrets from the Treasury’s Survey: It looks like China bought a lot of equities just before the stock market tumbled》。網址:http://blogs.cfr.org/setser/

附二:《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原件掃描圖片(略)

鏈接:感動的時刻(北京西單簽書花絮)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最大AV免费专区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人成视频色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