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電子文本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
申請人信息
公民(1)姓名:時寒冰 工作單位:上海證券報 證件類型:身份證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上海市楊高南路1100號上海證券報評論部 郵政編碼:200127
公民(2)姓名:魏士廩 工作單位:北京市國楓律師事務所 證件類型:身份證 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北大街6-9國際投資大廈C座18層 郵政編碼:100034
所需信息描述
所需信息概述:2007年度和2008年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包括外管局具有實際控制力的海內外公司)用國家外匯購買外國市場(包括但不限于外國政府、政府代理機構及各類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各類證券資產的類別、數量和經營收益或損失的詳細數據。
申請公開信息原因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國的國家外匯儲備為19460.30億美元i。
2、2009年2月27日,美國財政部官方網站公布的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證券資產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證券類資產達到1.205萬億美元ii。
3、2009年3月4日的《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稱,中國外匯儲備在金融危機前暗中增加了在美國市場的股權投資。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中國所持有的美國股票數額從2007年6月的290億美元激增至995億美元,期間增持705億美元。而此時距金融危機爆發僅幾個月之隔”iii。
4、2009年3月4日的《每日經濟新聞》還報道,“據長期關注中國外匯資產的經濟學家、紐約智庫——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布拉德·賽斯特(BradSetser)估計,根據最新數據透露的信息,中國或許已在全球購買了高達1500億美元股票資產。他還估計,在去年增加的美國股票中,只有80億是中投公司所為,其他絕大部分則是外管局購買”。“中國在2007年中至2008年中這段時間內對于美國國債的購買遠遠小于他的預估,但同時增大了股權投資。此外,中國在這段時間內還大量投資機構債,尤其是由機構擔保的抵押支持證券,正因如此,中國在進入金融危機的階段中,其資產組合的風險性要高于外界想象”iv。
5、2009年3月8日的《東方早報》援引3月7日新華社的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時表示,“總體看,外匯儲備要考慮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這三個原則。正是這種較為保守穩健的經營模式才保證了我國外匯儲備在這一輪金融危機中保持安全。2008年,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外匯儲備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這一點難能可貴”v。
6、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國家外匯儲備局副局長鄧先宏在18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08年底,國家外匯儲備總資產總體上是安全的,在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以應對危機的同時還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vi。
7、東方早報消息:英國《金融時報》16日援引熟悉外管局運作的分析師和其他人士的話稱,外管局從2007年初開始大筆投資于海外股票,并堅持執行這一戰略,至少直到2008年7月美國房貸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崩潰為止。外管局已將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逾15%的資金,投入股票和公司債券等風險較高的資產。報道稱,中國外管局從來不對外披露其持倉情況,但基于外管局持有約1600億美元海外股票的保守估計,并從其后全球股價大幅下跌來看,中國的這些投資已縮水逾50%,即虧損超過800億美元。外管局似乎從2007年初開始多元化投資,買入股票,且沒有被次貸危機嚇倒,而是繼續購買。vii
8、時代周報消息:分析稱中國投資美國國債收益率逼近于零。外管局對外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外管局還進行了股票和公司債投資,通過其在香港的機構等,購買了包括道達爾、BP在內的一些能源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債券,然而這些股票的增持,據稱直到“兩房”債券被托管時才獲停止。viii
二、國家外匯儲備現狀挑戰外匯儲備的“三原則”
(1)流動性。假設中國在2008年7月份至12月份動用外匯儲備對外投資經營數值為零,僅僅扣減中國在美國市場購買的證券資產1.205萬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僅還剩余7410.30億美元,再扣除三個月的進口支付額度等正常需要的大約4千億美元,則中國能夠自由支配來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危機沖擊的外匯儲備已所剩不多。即使是這樣一個數字,還是在一系列假設的前提下得出的,如果中國在2008年后半年還買進了美國市場證券資產,如果中國還用外匯儲備購買了其他國際市場上的資產,尤其是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夕購買的證券資產,那么除了這些已被“套牢”外匯儲備,中國剩余的外匯儲備到底還有多少可以應對目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已經購買的債券能否隨時安全變現,確保流動性?作為中國公民有權利通過中國政府公開具體的統計數據來實現應有的公眾知情權,而不應是僅能通過外國政府公布的數據去推斷和猜疑。
(2)安全性和增值性。從信息2至4和美國財政部網站公布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構成為美國市場的證券類資產,包括股本權益(equities),長期債券(long-term debt),短期債券(short-term debt)。其中長期債券中有資產擔保(ABS)的約3760億美元,其他類的長期債券為7000億美元。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夕,中國在過去一年期間增持的705億美元的美國股權,從2007年10月11日的14198.10點,已一路跌到2009年3月3日的6705.79點,資產已在國民渾然不覺中跌去了多半。有的所投資機構已宣布破產。外管局海外投資虧損超過800億美元的新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國內外媒體不斷報道的。當大量廉價救市資金注入市場導致的國際性通貨膨脹發生,美國國債類資產將面臨巨大的縮水。賽斯特斷言,“中國在進入金融危機的階段中,其資產組合的風險性要高于外界想象。ix”但是,截至目前,損失到底有多大,公眾無從知曉。面對這些統計數據,中國用犧牲環境,犧牲資源,犧牲健康一點點換來的外匯,其安全性和增值性到底如何?面對這樣的巨大損失,沒有一個部門為此公開相關信息,沒有一個官員為此做出詳細解釋,然而,卻總有類似信息5和6中輕描淡寫的結論“國家外匯儲備總資產總體上是安全的,在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以應對危機的同時還取得了相應的經營收益”。面對外國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國政府如何讓其國民相信其高度概括的結論?恐怕只有一個方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如實及時向社會公開支持其結論的詳細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有義務用詳細統計數據來支持其結論性意見。唯有信息公開才能確保政府權利不被濫用,唯有信息公開才能確保全國民眾的血汗錢換來的外匯儲備才能真正用到“刀刃”上。
三、國家外管局公開外匯儲備投資不會危害國家安全,更能促進國家經濟安全
四、國家外管局公開上述信息能促進我國外匯儲備經營法律制度建設和完善,避免民族利益的重大損失
五、國家外管局公開上述信息是政府依法尊重公民民眾知情權的法定義務,也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實際表現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中國公民的法定權利,政府信息公開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定義務。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涉及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同時也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的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該條例第九條規定,“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行政機關應當把相應政府信息主動公開。
申請人已完整地向國家外管局提交了公開媒體有關國家外管局購買美國股票資產損失的報道及出處。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上述規定,申請人特向國家外管局正式提出申請,希望國家外管局能在收到申請人該申請后,按照申請人要求對相關信息予以公開,對外管局購買美國股票資產的報道予以事實澄清,讓全體國民知道事實真相。同時,申請人申請公開2007年度和2008年度國家外匯管理局(包括外管局具有實際控制力的海內外公司)用國家外匯儲備購買外國市場(包括但不限于外國政府、政府代理機構及各類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各類證券資產的類別、數量和經營收益或損失的詳細數據。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
備注:本人在申請函中附上了共45元的快遞費。
時寒冰:
_________________
魏士廩:
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時間:
i 見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內頁: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8S09.htm
ii 其英文見美國財政部網站內頁:http://www.ustreas.gov/press/releases/tg42.htm
iii 該報道題目為《中國一年增持美國股票700億美元》,作者馬駿骎。見網絡快照: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xR8d75dLjDgJ:www.nbd.com.cn/newShow.asp%3FD_ID%3D149702+%E6%AF%8F%E6%97%A5%E7%BB%8F%E6%B5%8E%E6%96%B0%E9%97%BB+%E5%B8%83%E6%8B%89%E5%BE%B7%E2%80%A2%E8%B5%9B%E6%96%AF%E7%89%B9&hl=zh-CN&ct=clnk&cd=1&gl=cn&st_usg=ALhdy28IKVvEc1XjcgWqDxYQ
iv 見布拉德·賽斯特(BradSetser)的英文博客:http://blogs.cfr.org/setser/
v 見新浪網財經頻道報道: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08/07025945590.shtml
vi 見環球在線論壇:http://cbbs.chinadaily.com.cn/viewthread.php?tid=28815&extra=page%3D1
vii見網易轉載東方早報報道原文:http://news.163.com/09/0318/01/54LBV1QB000120GU.html
viii見新浪轉摘時代周報道: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319/11105997683.shtml
ix 見中國金融網報道: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934/News/945226274600.html 其英文見:BradSetser 的博客博文《Secrets from the Treasury’s Survey: It looks like China bought a lot of equities just before the stock market tumbled》。網址:http://blogs.cfr.org/setser/
附二:《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原件掃描圖片(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