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內,公務員已然成為大眾心目中最鐘情的行業。2006年公務員報名時,共有55萬人次通過網絡提交了報名材料,有30多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合格人數與計劃錄用人數的比例平均為37.3∶1.提交報名材料人次與資格審查合格人數都超過了去年,再創歷史新高。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副司長聶生奎說,社會在職人員報考比例也顯著增加,占到總報考人數的29.3%,與往年相比提高了18.7個百分點。而5年之中,報考人數增加近10倍—這是中國“公務員熱”的一個生動例證。在個別崗位上還出現了一千多人競爭一個名額的情況。真可謂是千里挑一,趨之若鶩了。 再看看軍隊,曾經有一個三年兵的親口跟我說:什么人當兵,不就是社會小痞子么。本人當過幾年軍校教員,教過幾期士兵學員。盡管我已經不再當兵,但是許多內容也還是不便公開,只能說素質之低慘不忍睹
再來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中國國防報》昨日(2005.11.01)引用日本《追求》雜志的文章稱,日本在海上掃雷、反潛作戰、常規潛艇、戰斗機、高技術導彈、自衛隊訓練水平和軍事人才儲備等七個領域“名列世界第一”。
在軍事人員素質方面,日本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小泉政府通過大量政策鼓勵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為自衛隊服務。因為自衛隊待遇優厚,許多大學本科畢業生都爭相參加二等兵招考,選拔的比例高到5:1.而候補軍官的社會招考競爭則更加激烈,選拔比例高達50:1,大學本科的學歷已成為最為基本的條件。日本方面也有意通過提倡尚武精神重塑剛毅的民族精神,日本媒體稱自衛隊沿襲了舊軍隊時期的“陸軍幼兒園學校”制度,建立了少年自衛隊,只要是年滿15歲的中學畢業生都可以報考,以后成長為自衛隊的骨干。宋曉軍表示,日本政府的系列鼓勵高素質人員參軍是和平時期的軍事人才儲備,“這種軍官和高科技軍事人員的儲備實際上是和平時期的一種低調軍事擴張策略。”
作為國家的一個個體而言,為了安身立命選一個好職業無可厚非,但應該看到并必須承認,在就業當中,國家高層價值傾向所產生的強烈的引導作用。
看到國內人們一窩蜂似的奔向政界,而曾經給予我們恥辱的鄰國又在厲兵秣馬,我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而左右高層的決定是否在全民當中提升軍事人員形象地位待遇,往往取決于一種博弈的假設: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日本人的憂患意識和潛在的狼性主使了其軍國主義的傳統能夠發揚光大,面對這樣的鄰國,依靠政治宣傳來呼喚和維持和平,其效力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在當今,各地區的武裝斗爭沒有停止過,而這背后的深層原因則是大國對外侵略擴張的隱性本質沒有消失過,他們的努力也沒有停止過。今天可能是局部地區小試牛刀,蠱惑周邊國家對你進行騷擾,明天就可能親自上陣滅你治國,亡你之后。戰爭離我們原嗎?一點都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