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堅強”們能否勝利大逃亡
盧麒元
筆者曾經寫過《高地價等同于高稅收》、《吸血的磚頭》、《靜候另一只靴子》等關于中國房地產的文章。老實說,筆者對于房地產這個行業感到恐懼。筆者在香港工作了十幾年,對于房地產行業有著深切體會。筆者甚至極端地認為,房地產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負經濟發展指標。這就意味著,一旦一個國家或地區房地產行業出現繁榮甚至過渡繁榮,距離經濟衰退也就不會很遠了。最要命的還不僅僅是衰退。就本質而言,這意味著壓縮國民福利,并不斷削弱企業國際競爭力,最終耗盡持續發展的潛力。房地產的經濟學邏輯及其政治學含義,筆者已經在前面的文章中作了詳細論述。
筆者必須指出的是,房地產行業一向是官商勾結最嚴重的行業。在現有土地制度下,政府變成了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其它房地產開發商不過是分銷商而已。由于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利益的高度一致性(相當于稅賦共享),必然形成某種制度和政策的默契。這種現象在全世界欠發達地區具有廣譜性。其中,亞洲地區尤為嚴重。筆者在香港見識了公務員和地產巨子們驚人的能力。那個真心實意想給香港市民和香港未來做點好事的董伯伯,就是因為所謂的“八萬五”而遭到“千夫所指”,黯然離職。筆者當年看到香港五十萬人大游行倍感滑稽。數十萬愚蠢的人們被蠱惑,憤怒地走上街頭,聲討為他們提供“八萬五”廉價物業的敦厚的長者。極少數人為了眼前利益,不惜將東方之珠變成廢都。讓人驚嘆不已的是,他們真的就有這樣的能量!
筆者很驚訝。房地產經濟學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數學問題。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奧秘。為什么“牛人”輩出的中國經濟學界,竟然長期“王顧左右而言他”呢?四萬余家房地產商,平均占用資本一億元,規模馬上超過四萬億,輕松超過中國政府需要兩年實施的刺激經濟計劃。非但如此,四萬億必然擠壓其它產業資本,導致國民經濟發展結構失衡。當然,這里面還有更為復雜的社會再分配問題。本質上,高房價是對國民福利的剝奪。在國家面臨巨大發展壓力的特殊時期,在國內消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在政府經濟政策必須有所取舍的關鍵時候,房地產行業本應為國家和國民做出犧牲。遺憾的是,他們竟然在反向操作。房地產這支“靴子”,高高懸停在半空了,成為一道奇怪的風景線。十三億人在仰頭觀看,盯著那只靴子會飛往何方?
筆者非常困惑。降低房地產價格,將會顯著增加國民福利,并顯著提高中國國家整體的國際競爭力。最為重要的是,可以將資本導入其它消費,提振內需,緩解就業壓力。在國際金融風暴肆虐的非常時期,其意義之重大毋庸贅言。但是,如此淺顯的認識,卻遲遲不能成為全民共識。我們看到,有許多人,迫不及待要去救房地產。房地產商們也真的很有信心,他們集體變成了“豬堅強”,耐心等待著“解放軍”。于是,在全世界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跌的世界潮流中,就有了中國獨特的風景線。在嚴重通縮的狀態下,房地產價格竟然能夠苦苦支撐,成為一只懸停在半空中的“靴子”。即使不要褲子,也要保住靴子!寧愿餓死,也不許吃“豬堅強”!這是何等可悲的邏輯!
然而,這邏輯卻極有可能成為現實。“豬堅強”們真的有可能開始勝利大逃亡。
筆者知道,救地產商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貨膨脹。而且,可能還需要惡性通貨膨脹。筆者很清楚,有人已經盯上了老百姓最后那點可憐的積蓄。剩下的故事很老套,“積極的”財政政策,然后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重點當然是寬松,必須要夠寬夠松!這一寬松,“豬堅強”們就可以奪路而逃,演出一次勝利大逃亡。英國資本主義是羊吃人。中國可能會比較有特色:豬吃人!
當然,“豬堅強”們能否勝利大逃亡,現在還沒有最后的答案。我相信,最高管理層的數學應該好過“豬堅強”。“豬堅強”與內需是反比例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想拉“豬堅強”一把,就等于繼續強化內需嚴重不足;反推理,要想拉動內需,就只能委屈“豬堅強”了。同時,我也相信,老百姓未必心甘情愿成為“豬”飼料。在租售比創出歷史低位的時候,本應賣樓租房的,何必為“豬堅強”打工呢?當然,這需要有政府和公共知識分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是弱勢群體,但也并非一丁點聲音都沒有。至少,時寒冰、曹建海、牛刀們就敢大聲地對“豬堅強”說不。盡管,在“豬”道主義盛行的學界和媒體中,他們的大聲未必響亮過“豬”哼哼。值得欣慰的是,在“豬堅強”偷吃內需的時候,總算有人發現了問題,并大聲地說出來了。是的,內需都給“豬堅強”吃了,國家將來怎么辦?民眾將來怎么辦?
筆者在想,在國家面臨巨大經濟壓力的時刻,在國民頑強對抗經濟危機的關頭,“豬堅強”們如果勝利大逃亡了,我們將如何向子孫解釋呢?“豬”猛于虎?“豬”吃人?這還像話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