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貧富差距拉大 分化源自腐敗和壟斷”的問題請吳敬璉下課
樂民
《吳敬璉稱當前貧富差距拉大 分化源自腐敗和壟斷》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4528007.html
中新網6月26日電“主要是機會不平等造成當前貧富差距拉得更大?!薄兜谝回斀浫請蟆方袢請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而造成機會不平等的原因,一是腐敗二是壟斷。
昨日,中國經濟50人論壇“長安講壇”在京舉行。吳敬璉在論壇上指出,貧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敗二是壟斷,“懲治腐敗以實現機會平等是跟效率提高正相關的,壟斷部門收入非常高也不是因為人的能力問題造成不平等?!币虼?,要縮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敗治住、使壟斷行業實現市場化。
為此吳敬璉呼吁,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一定要很快建立起來,“起碼第一支柱是全民低保,這應該是一個約束性的政策,是國家財力完全做得到的?!?/p>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竟然只有如此水準,在人類社會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并存的今天,用自由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競爭理論,指導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這種歸入故紙堆的東西早已沒有了現實的意義,而只具有政治經濟學史上的意義。
在這個問題上,吳敬璉故意掩蓋私有制壟斷、公有制壟斷以及以國有之名的國家資本主義壟斷之間的區別,要求“壟斷行業實現市場化”。結合《嘹望東方》雜志載文披露吳敬璉等經濟學家背后與各利益集團的勾結,對此“當前貧富差距拉大 分化源自腐敗和壟斷”的言論表示質疑,也強烈要求人民網以后刊登吳敬璉言行時,連同吳敬璉“某某集團獨立董事”、“特邀顧問”的身份一并登上,以證視聽。
鑒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只有如此學術道德與水準,強烈要求吳敬璉下課,由我頂替。
2006年6月26日星期一
下面是我對《國富論》中關于自由競爭理論的批評,也是吳敬璉“當前貧富差距拉大 分化源自腐敗和壟斷”之論的依據,請眾人相評。
《國富論》筆記:
樂民
二、談壟斷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一篇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中,這樣講到:
“如果市場上商品量一旦超過它的有效需求,那末它的價格的某些組成部分必定會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為地租,地主的利害關系立刻會促使他們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為工資或利潤,勞動者或雇主的利害關系也會促使他們把勞動或資本由原用途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場上商品量不久就會恰好足夠供應它的有效需求,價格中一切組成部分不久就都升到它們的自然水平,而全部價格又與自然價格一致。
反之,如果市場上商品量不夠供應它的有效需求,那末它的價格的某些組成部分必定會上升到自然率以上。如果上升部分為地租,則一切其他地主的利害關系自然會促使他們準備更多土地來生產這種商品;如果上升部分是工資或利潤,則一切其他勞動者或商人的利害關系也會馬上促使他們使用更多的勞動或資本,來制造這種商品送往市場。于是,市場上商品量不久就充分供應它的有效需求,價格中一切組成部分不久都下降到它們的自然水平,而全部價格又與自然價格一致。
這樣,自然價格可只說是中心價格,一切商品價格都不斷受其吸引。各種意外的事件,固然有時會把商品價格抬高到這中心價格之上,有時會把商品價格強抑到這中心價格以下??墒?,盡管有各種障礙使得商品價格不能固定在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價格時時刻刻都向著這個中心。”
對中國歷史了解的人都不禁要質疑這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在價格問題上,竟然對囤貨居奇、哄抬物價一無所知。
在中國的封建時代,遇天災人禍農業歉收的時節,中央政府為防止自由競爭的米店糧行囤貨居奇、哄抬物價,還要放糧賑災。再結合解放上海以后的經濟斗爭,事實證明了即使在市場上商品量足夠甚至超過它的有效需求時,賣方仍然可以通過囤積來制造市場上商品量不夠供應有效需求的假象,以此來提高價格。
通過亞當·斯密認為“有時會把商品價格抬高到這中心價格之上,有時會把商品價格強抑到這中心價格以下”的,是“各種意外的事件”以及“盡管有各種障礙使得商品價格不能固定在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價格時時刻刻都向著這個中心”。我認為,整個西方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的初期,都沒有出現過類似行為,即沒有形成過即使是區域的壟斷?;趬艛嗍亲杂筛偁幇l展的必然結果;可以推論,整個西方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的初期的生產力極其低下。這種生產力的低下,直至壟斷的形成才發生改變。資本主義的發展,直至大資產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壟斷形成,才形成生產力的飛躍。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始終是以大資產階級和壟斷資產階級為主力的。能夠得到證明的是,獨立自主的壟斷程度越高,生產力發展的速度越快。
在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是不反對壟斷的。馬克思主義只反對資本主義的剝削和為實現剝削而進行的壓迫。在《共產黨宣言》第二部分“無產者和共產黨人”中談到“最先進的國家幾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里十條有三條是有關壟斷的:
1. 剝奪地產,把地租用于國家支出。
5. 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
6. 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里。
由于壟斷對生產力發展的進步作用,受到馬克思主義者的普遍重視。在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新民主主義階段,實行的就是以無產階級為主導的壟斷的國家資本主義,對此毛澤東有專門論述。
同時,在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壟斷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使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和加速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在資本主義社會,為避免社會矛盾的激化和延緩經濟危機的出現,資產階級提出和實施了限制壟斷的措施,得以成功延緩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經濟危機的出現;相應的,生產力發展開始緩慢。也就是說,限制壟斷的目的是以生產力發展的緩慢為代價,來換取避免社會矛盾的激化和延緩經濟危機的出現。
至于中國要制定和通過一個什么《反壟斷法》,我也就不說什么了。
《國富論》筆記:
樂民
三、談知識產權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一篇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中,這樣講到:“給個人或商業公司以壟斷權,其作用與商業或制造業中保守秘密相同。壟斷者使市場存貨經常不足,從而使有效需求永遠不能得到充分供給。這樣,他們就能以大大超過自然價格的市價出賣他們的商品,而他們的報酬,無論是工資或是利潤,都大大超過其自然率。”
從這里看來,這個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人物的指導思想明顯是形而上的。他竟然不能分辨行業壟斷和技術壟斷的區別;或者說我是被玩弄的,他只是對封建政府捏造有利于資產階級的謠言。
無論怎么說,把行業壟斷和技術壟斷混為一談是完全錯誤的。馬克思主義反對技術壟斷而不反對行業壟斷。行業壟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技術壟斷卻是在阻止技術傳播?!敖o個人或商業公司以壟斷權”無疑是行業壟斷,“商業或制造業中保守秘密”無疑是技術壟斷。
而“給個人或商業公司以壟斷權”,只有在一個情況下“其作用與商業或制造業中保守秘密相同”——這就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屬于技術壟斷,而這種壟斷的確是被“給個人或商業公司以壟斷權”的。
依據知識產權而成為的壟斷者,的確“使市場存貨經常不足,從而使有效需求永遠不能得到充分供給。” 因為“這樣,他們就能以大大超過自然價格的市價出賣他們的商品,而他們的報酬,無論是工資或是利潤,都大大超過其自然率?!?/p>
用電腦的操作系統來說,是再明確不過了。微軟為什么能夠把一個兩塊錢成本的操作系統賣那么一個天價,就是因為它們“使市場存貨經常不足,從而使有效需求永遠不能得到充分供給?!睊侀_盜版的因素不談,當供給方使有效需求能得到充分供給的時候,如果堅持高價的話,那么需求方就會很明確地去尋找替代品。
事實上,就是壟斷也是不斷受到挑戰的——挑戰來自于替代品。替代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功能上的替代,比如自主產權的同類物開發;另一個就是價格上的替代,比如盜版。所以壟斷方一面會設法阻止任何自主產權的同類物開發,另一面就會對替代自己滿足有效需求的充分供給進行扼殺——活脫脫“強買強賣”的翻版1。
這就是為什么每次看到有人一面叫嚷著“保護知識產權”,一面又高喊著“打擊壟斷”,我就覺得像是看到了立了牌坊的妓女一般的緣故所在。
至于政府也一定要這么做的話,我也就不說什么了。
注釋:
1、這里的疑問就是:為什么在法律不屬于“知識產權”方式的強買強賣,是犯罪行為;而屬于“知識產權”方式的強買強賣,就是維權行為?
2006年6月15日星期四
就技術壟斷與行業壟斷回“無漿舟”網友
樂民
我的觀點呢,也是一家之言。既然你有興趣提這些問題,我就在自己認識的基礎上,做一番解釋:
1、能夠得到證明的是,獨立自主的壟斷程度越高,生產力發展的速度越快。
2、限制壟斷的結果是不是“生產力發展的緩慢”?
兩個問題實質上是一個問題,就是壟斷的作用。
壟斷分為行業壟斷與技術壟斷兩種。馬克思主義認為行業壟斷具有進步意義,而技術壟斷則是反動的。后者我在《國富論》筆記的《談知識產權》和以前的《關于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法》里都談到過一些。
在《談壟斷》里講的是具有進步意義的行業壟斷。證實“獨立自主的壟斷程度越高,生產力發展的速度越快”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帝國主義時期生產力發展速度,最明顯的是以金融壟斷資本為本質的法西斯主義時期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時期采用的以無產階級為主導的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最快的時期,本質的特征就是壟斷。我們所說的新民主主義時期本質上就是從屬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資本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這個新民主主義時期與別人不同的就是由共產黨領導。國家資本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壟斷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是有目共睹的,所不同的是在私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壟斷激化或者說加速了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出現了戰爭這個副產品。相反,公有制的壟斷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被稱為“資本主義的首席經濟師”的馬克思會給社會主義開出計劃經濟這樣一個公有制的壟斷方案出來。又所以,認為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落后,實質上不是認為“資本主義的首席經濟師”名不副實,就是別有用心。
壟斷是由競爭引起的。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發明,而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認識。競爭不論是否公平,最終的結果都是壟斷。競爭引起壟斷,壟斷妨礙一切的競爭,這是沒有疑義的。問題在于,競爭的作用。
競爭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初期沒有意義,即在市場不飽和的情況下沒有意義,因為不論怎么競爭,產品都能賣出去;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具有反動意義,因為不論怎么競爭,都有產品賣不出去,不同的只是誰的產品賣不出去。經濟危機的根源——生產過剩,就是競爭的產物。競爭必然帶來生產的無序化,生產的無序化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必然造成生產過剩,生產過剩就產生經濟危機——這就是競爭的作用。
所謂壟斷妨礙競爭,進而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實質,是資產階級內部新興力量對舊勢力的權利要求,本質上是“大叔大爺行行好”。
“非獨立自主的壟斷”指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的資本主義,再怎么壟斷都是掌握在買辦資產階級的手里,從屬于宗主國的利益,無法為本身服務,則不具有任何進步意義。比如,舊社會國民黨反動派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壟斷經濟和當今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壟斷經濟。這個概念反過來,就是“獨立自主的壟斷”。
總結起來兩點:首先,一個社會的經濟壟斷,必須是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否則沒有進步意義;其次,在私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會引起戰爭。
至于限制壟斷的結果是不是“生產力發展的緩慢”,你認為限制壟斷的主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得很快嗎?或者說,主流資本主義國家現在每年1~2%的增長相對于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最低7%和最高10%以上,是很快嗎?再或者說,主流資本主義國家現在每年1~2%的增長相對于壟斷資本主義自1898—1914年間先在歐美后在亞洲最終形成以來的這100多年里,是很快嗎?
我認為,通過前面的論述,在排除自身利益的影響,應該可以解除你所提出的疑問。
2006年6月19日星期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