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表格后面是涉及官員的深層問題 | ||||
作者: 王煉利 | 2006年06月15日17時06分 | ||||
| ||||
關于大家關注的房地產業,筆者提供五張有關表格。 筆者認為問題不僅在表格反映的問題本身,表格反映的是表面現象,或者說,不過把眾所周知的事實數據化。筆者希望通過量化的眾所周知的事實,讓非專業的但關心中國房地產業的人士也能“心中有數”,以利大家能有根有據地維護公民自身利益,能有力支持中央政府清除腐敗的決心和舉措,以迎來人民大眾期盼的那種穩定——能帶來欣欣向榮新氣象的那一種穩定,而不是萬馬齊喑的所謂“穩定”。 第一個問題:房地產業,政府官員的“自家產業”? 第一張表:定金預付款占房地產開發資金比例 此表反映:買房人的定金和預付款占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三分之一以上,2004年此比例更高達43%。 第二張表:自籌資金占房地產開發資金比例 此表反映:自籌資金占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的比例最高是三分之一,而所謂“自籌”,是籌自買房人;所謂“自籌”,籌自銀行貸款的比例達70%。 2005年8月,由中國人民銀行房地產金融分析小組所著《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向社會公布。這份報告認為,“房地產商的開發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主要由商品房銷售收入轉變而來。大部分來自購房者的銀行按揭貸款。按首付30%計算,企業自籌資產中有大約70%來自銀行貸款;定金預付也有30%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由此可見,“自籌資金”中的“自有資金”即使其占開發資金比例僅在13%~19%,也都來自買房人的奉獻,你要買房?先掏錢給我,你的錢先讓我“自有”了,再讓你有房。 在余下的開發資金中,來自外資大約占10%,來自銀行貸款占20%。因此,報告認為“以此計算房地產開發中使用銀行貸款的比重在55%以上。” 正因為不可能誰都這么“幸福”,也就不可能誰都能當房地產商。無土地不能開發房地產,沒有能從政府手中得到土地的“法門”、“法道”,就沒有資格當房地產開發商。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中國走向市場經濟以后最不市場的“市場”。因為地方政府就是最不市場的市場中的穩贏的一方。 那么,不給好處,能給地嗎?不給好處,能給好地嗎?沒有與政府官員的相當關系,能做大房地產商嗎? 那么,當政府官員發現房地產是中國最容易致富的行當,當政府官員發現這把致富的鑰匙竟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為什么不能讓自己先大富特富起來呢? 要靠給官員好處才能得地的房地產商,即使“做”得再大,也不過舔的是政府官員的殘茶剩羹。 只有政府官員的“自家人”,才是特大城市、大城市、關鍵工程中房地產業的幕前幕后的當家人。 光揭房地產的黑幕還是不夠的。只要房地產還在“自家人”手中,拋出幾個替死鬼更能保安定。 所以,只有把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劉志華們揭露出來,把劉志華們的關系網粉碎打斷,房地產市場才能朝著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的方向健康發展。 社會也才會因此而安定、穩定,還欣欣向榮。 只有人民氣順,國家才能繁榮。
第三張表:商品住宅個人購買者每年支付房款額表 個人購買商品住宅的付款分兩部分:1.預付款,2.按揭貸款。第三張表是把中國從1999年到2005年個人購買住宅的總付款列明了(但未包括二手房的現付部分)。 第四張表:城鎮職工工資總額與個人購買商品住宅總付款的關系 職工工資總額的數據來自《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在我國的統計口徑中,“職工”是指在國有、城鎮集體、股份制、有限責任制、聯營制、港澳臺和外商投資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工資的各類人員。但不包括私營個體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理論上,“職工”是應該享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的。這是當今中國最有保障的一族。“職工”的人數:1999年時是11773萬,2005年時是10942萬,都不到該時段全國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 第四張表反映,2005年全國個人購買商品住宅的支出,相當于最有保障的1.1億職工的工資總額的70%和工資總額中職工可支配部分的75%,而2005年城市居民的人均食品支出要占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 第四張表告訴我們:如果1.1億職工把工資總額中的70%(相當于全國個人買房款額)也悉數用于買房,那么,這中國最有保障的1.1億職工買房后就只能勉強糊口,并且要穿不起衣、看不起病、更養不活家中老小。 現在中國已經有了兩千萬“房奴”,原本他們過得很滋潤,現在他們節衣縮食。 第五張表:個人購買商品住宅總面積 根據第五張表計算房屋套數,如按照平均每套房100平方米計, 2004年個人購買325萬套,2005年個人購買474萬套;再假設每套房只有一個購買者,那么,這兩年間每年三四百萬套新造房屋房就有每年三四百萬購買者,三四百萬個購房者的購房支出要相當于全國1.1億城鎮職工工資總額的70%,而由于一人炒買多套房的現象大量存在,實際買新房的人數應該少于三四百萬人(但在此還是按照三四百萬計算,考慮到有二手房主)。由此可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炒作和投機已經到了何等程度。 2004年我國的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是1.59萬億,同年,城鄉個人儲蓄增加余額也是1.59萬億,2005年,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是1.84萬億(在2004年底數上增加2444萬億),同年,城鄉個人儲蓄增加余額是2.2萬億。那就等于說:2004年新增居民儲蓄的全部只是為該年居居民房貸準備的、2005年新增居民儲蓄的84%是為該年居民房貸準備的。 中國人難道單是為房子而活?中國人難道只有買房一種樂趣? 房地產果真要挾了中國的經濟、要挾了百姓的生活! 能要挾到如此地步, 決非一日之功。 但房地產商沒有那么大的本事,這等本事,只有政府才有。 政府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嗎?是的,但這是宗旨,是需要不斷努力才能不斷達到的目標。而政府是由個人組成,個人有七情六欲,有私心,也有私利。利益熏心了,是會喪失理智的和良知的——特別在缺乏監督的國情下。 所以,在新華門,共產黨交給人民一把尺子。讓人民來監督官員是否在“為人民服務”。 有人說,李文娟不是接過了尺子了嗎?她是什么下場? 是的,這更加說明,需要更多的人接過這把尺子。更多的人接過這把尺子,人民就會早日看到更多腐敗分子的下場。 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腐敗分子的。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