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邋遢道人:評吳敬璉關于金融危機的分析

邋遢道人 · 2009-02-26 · 來源:烏有之鄉
金融海嘯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評吳敬璉關于金融危機的分析  

   

美國發生金融風暴以來,中國主流學者先是摘帽靜默幾個月后,最近紛紛發表意見,就美國金融風暴的來源,中國在引起這次金融風暴中的作用,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不斷發表意見。貧道看了他們的言論,覺得有點失望。失望的不是他們的良心,而是能力。貧道把注意力放在能力上,原因是良心這東西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他贊揚資本主義,他說他就認為資本主義好你就沒辦法了。你說他反對毛主席,他說他早就反對毛主席,你也沒辦法。但是,你要說,看看,你說的道理出處是矛盾,舉出的事實都是錯的,能力太差,太差,還是回家洗洗睡吧,他就很難受。  

   

前幾天看了張維迎和高尚全的講話,今天說說吳敬璉的。吳敬璉二月初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發表一篇文章,對金融危機做了些評論。后來在給一個叫“秦蓓蓓”的編輯的一封信中展開了這方面說法,貧道看完以后,總的感覺是吳敬璉已經不具備議論國際國內經濟問題的能力了,已經是“沒啥說的只好硬說兩句”的感覺。  

   

吳敬璉、高尚全、張維迎等人都是在廟堂之上,專業搞經濟研究的,而且承擔著“給改革出主意”的重任。世界經濟發生這么大變化,而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跡象早就可以看出來了,但所有這些人,還包括研究金融的樊綱、周小川……等一大批人,在2008年8月以前從來沒有一個人對這場危機會有多大風浪有過預測,一直到10月份,多數主流們還在電視臺上發言認為沒多大問題,起碼中國不會牽連進去。8月金融風暴已經很明顯的時候,沒有一個主流對這次風暴產生的原因和性質進行過分析。而按理說,只有他們把握著輿論工具,他們又占據著“權威發言人”的位置,他們有責任說說。但他們就是不說。是不愿意說還是沒能力說?貧道看兩者都有,而最主要的還是后者。  

   

對于美國發生的這次金融危機, 吳 先生上去就煞有介事地說:“現在好象有這么一種輿論,認為這次世界金融出現的問題是美國的問題,或者叫做華爾街金融海嘯,我對這個有一點不相同的意見。我認為這次金融海嘯的性質是世界金融體系的危機……”。哪里有“好像”的“一種輿論”?哪里都沒有。如果有,也是主流學者在9月份在中央臺節目上自己說的。非主流學者早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對于危機產生的原因, 吳 先生說有“三個層次”,分別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就變成一種不受約束的貨幣”;“儲蓄率走低……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這個特性向全世界借錢”;“長時期內的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支持美國經濟的發展 ”。  

關于美元性質、美國低儲蓄以及連年貿易逆差之間關系,以及最終會導致崩潰,不僅西方經濟學家早就分析過,中國很多學者也都紛紛著述這些道理。 韓德強 老師在2003年的《薩繆爾森經濟學批判》中就分析到美國現有經濟模式會導致金融危機。最近出版何新的《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收集了何新2006年前的文章,里面明確指出西方經濟將走進一場嚴重經濟危機。宏觀所的 王建 先生從2004年開始就不斷撰文分析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與世界經濟走入虛擬經濟的關系,詳細敘述了美國經常項目下的逆差與資本項目下的順差之間關系。美國當時的低利率政策是把雙刃劍,要么傷了股市,要么傷了房市,而且認為2006年開始美國房市將出現危機,接著會引發嚴重經濟危機。當然,說西方要發生金融危機而不說清楚為什么,或者不能把當時西方經濟和世界經濟運行的過程和關系是什么,就是單純的“預言家”,叫巫婆都行。如果讀了 王小強 博士在2003年就寫的《賭博經濟》一文和2007年出版的《投機賭博新經濟》,看了他對世界經濟如何在70年代開始逐步走進一個依賴金融賭博來獲取財富的過程,就知道西方經濟體系存在致命破綻,已經處于崩潰邊緣。甚至只用看他畫出的美國經濟幾條最重要的曲線在80年代前圍繞橫軸波動,90年代以來陡直向上,再也不回頭,就知道這是一個正反饋系統。而正反饋系統的結局就是崩潰。當然,作為具體在美國玩過金融,而且很留心的宋鴻兵來說,在2007年就告訴大家美國金融危機的時間。到2008年年初美國第一波金融風暴到來前幾個月,他把危機的時間,性質,規模都預測得分毫不差。  

貧道是個山寨級研究愛好者,也在2004年3月的一個論述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帖子中,通過分析中國古代市場經濟最后都要進入“賭博經濟”階段以及緊接著的崩潰,認為西方既然已經進入“目前這種資本主義經濟活動嚴重脫離物質生產的狀況”,指出“ 任何虛擬經濟都是信用經濟。信用這個東西,都是與物質相聯系的。如果離得太遠了,事情就不妙。信用最怕什么呢?最怕有什么突發事件或者大的格局變動,使原來建立的信用崩潰。資本主義構建的這個性命關天的信用體系和信用存在形式一旦有什么三長兩短,恐怕就要辦后事了。”而且在2008年7月先后寫了三篇關于西方將發生嚴重經濟危機,并最終強烈沖擊中國的帖子。  

 吳敬璉 先生今天鸚鵡學舌地說到這些關系,卻煞有其事地表示這是他的“不相同的意見”,真讓人覺得惡心。  

   

接著吳敬璉分析了中國與這次經濟危機的關系,他認為是中國“粗放的增長方式通過出口導向的政策,就和世界金融體系聯在一起了”,因此對這次經濟危機產生影響。  

什么叫“粗放的增長方式”呢? 吳 先生說:“最先是從蘇聯來的,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們就用了這樣的方法……就是靠資源投入來支持增加,大躍進以后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用投資拉動增長這種方式并沒有改變,但是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高增長,而沒有出現50年代出現的問題。這就是由于我們的開放。我們用出口的需求來彌補的內需不足。……粗放的增長方式在我們改革開放以后有所變形。就是兩個驅動力量,一個是資源投入,另外一個就是出口需求。 ”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出現的問題是投資比例太高,消費比例太低。這不怨別的,首先怨蘇聯,其次怨計劃經濟。  

貧道發現,自2005年開始反思改革后,主流們突然使出了一個伎倆,就是凡是現在出現的問題,都是改革前體制遺留下來的。腐敗?因為計劃經濟就腐敗!旱災?因為計劃經濟水庫質量不高!連學生殺老師了,也是“文革遺風”。反正毛澤東時代是個筐,啥壞事都能往里裝。人要不要臉了,誰也沒辦法。  

首先,任何一個進入工業化時期的國家,積累率(或者叫投資類,反映在GDP的資本形成上)都很高,一般都達到30%以上。發展經濟學甚至認為,多數發展中國家之所以工業化速度慢,進入一種低水平均衡陷阱,難以擺脫貧困,就是因為積累率過低(一般在10%左右)。因此,能夠實現較快工業化的國家積累率都在30%以上,或者在工業化高潮期間保持30%以上的積累率。要35%左右積累率就叫“粗放經濟”,投資類低叫“精細經濟”。那么幾乎所有成功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都曾經“粗放”過,而至今還貧困的國家都“精細”著。下面是80年代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落后國家的資本形成占GDP比例。  

日本  

韓國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泰國  

32.2%  

33.4%  

31.4%  

46.2%  

41.0  

緬甸  

巴基斯坦  

尼日利亞  

菲律賓  

   

2.3%  

18.8%  

7.0  

15.3  

   

中國1952年投資率為21.4%,這還是經濟恢復的結果。1957年達到24.9%,大躍進時期超過30%。此后一直在32-36%之間徘徊。這個投資率并不比其他工業化初期階段國家高,甚至比一些國家在這個時期還低。1980年,我國投資率是31.5%,很正常。這個時期由于凈出口很低,因此100%減去投資率基本等于消費率。也就是說,消費率始終在64-68%之間。也就是說,這個時期很正常,完全符合一般工業化時期的投資和消費比例。  

什么時候出問題了?90年代前中期和2003年以后。1993年到1995年我國連續3年投資率超過40%,2003年以來我國連續6年投資率超過40%,其中2004年達到43.2%。由于凈出口增加,我國消費率急速下降。從80年代平均66%,下降到90年代60%左右,2003年到2006年分別為56.8%、54.3%、51.8%、49.9%。其中居民消費只達到36%左右。  

因此, 吳 先生把投資率高簡單定義為“粗放”本身就不像個學經濟的人說的話,而把改革前和改革初期正常的投資-消費率作為新世紀以來不正常的投資率和消費率的“禍根”,就不是“常識”問題,而是“良心”問題了。好在貧道不注意誰的“良心”。  

中國到現在國內消費能力疲軟到什么程度?比較一下就知道了。下面是2005年中國與幾個國家居民消費占GDP比例的對比。  

中國

印度

韓國

泰國

巴西

美國

英國

德國

消費/GDP

38.6

58.0

52.7

61.2

67.6

60.4

70.2

65.3

59.1

相當于中國

100

150

137

159

175

156

182

169

153

   

到2006年,中國居民消費率為36%,恰好是美國72%的一半,基本為新興市場國家的60%,發達國家的55%。世界第一低!  

對于中國為什么形成這么低的消費率, 吳 先生把問題歸結到了出口上,說“出口導向的政策使得出口的高速度增長能夠彌補投資驅動這種模式的不足”,說來說去,就是不談國內消費率為什么這樣低。  

 吳 先生強調新興市場國家都利用出口加速了經濟增長,中國也應該選擇這樣的戰略。那么, 吳 先生怎么解釋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出口也很大,但為什么沒有一個國家達到消費率只有36%的水平呢?36%與60%是基本屬于完全不同的經濟結構。出口占GDP比重很高的國家非常多,但沒有一個大達到中國這樣國內消費被壓縮到這么低的情況。2005年,中等收入國家出口占GDP比重平均達到35.1%,中國也就是37.3%(統計年鑒國際部分),出口占GDP比重比中國高的國家多的是:  

中國

伊朗

哈薩克

韓國

馬來西亞

泰國

越南

白俄羅斯

捷克

德國

37.3

38.8

53.5

42.3

123.4

73.8

70.0

61.1

71.7

40.1

   

而且,并不是出口大于進口的國家國內消費率就低。中國2005年出口比進口高出17.6%,消費率38.6%,德國出口同樣高出14.2%,但居民消費率是59.1%。出口高于進口比例超過中國,而且貿易依存度高于中國的國家多得很,比如前面提到的伊朗、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居民消費比重都比中國高出40%左右。  

因此, 吳 先生講得看起來很“像”,邏輯與事實出入太大。  

貧道特別注意這一點的原因是,這個東西對說清楚中國面臨的經濟危機來講太重要。因為凈出口只是在“結果上”影響了消費率。按支出法計算的GDP由國內消費、資本形成和凈出口組成。凈出口增加,只是在比例上影響了國內消費和資本形成,但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并沒直接影響。也就是出口多了,資本形成增長快了,并不是把國內該消費的東西“搶走”了,壓制了國內消費,而是國內需求增長慢了。中國國內消費年增長10.5%,資本形成年增長18.8%,凈出口年增長48.3%,國內消費從占GDP的61.4%下降到49.9%。這不是資本形成增長和凈出口增長快了,只能是國內需求增長慢了。因為一件商品如果國內能賣出去,沒有理由非要賣到外國。而資本形成的資金也不是從居民手里搶走的,是他們沒選擇消費選擇儲蓄積累的。  

因此,這方面的數據只能說明一點,就是中國國內消費需求太疲軟了。這會構成中國走出經濟危機的基本經濟環境,所有“救市”都必須從這里考慮而不是從“加大資本形成”和“加大凈出口”來考慮。  

 吳敬璉 先生確實把話題引向了關鍵點,但耍個花槍就跑了。因為只要他敢向深處走,問題就暴露了。況且他不一定理解資本形成、凈出口和消費之間關系。說他不一定理解,是因為后面他說了這些話:  

“所有采取出口導向的國家……都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外匯存底的大量增加……于是,本國貨幣升值的壓力就提高了……從我們中國來說,2003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永賓(音)教授就強烈呼吁要實現人民幣升值,但這種意見始終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可。”  

顯然,他的意思是,凈出口多了外匯儲存就多了。外匯儲備多了本幣就應該升值。本幣升值了出口就困難。這樣國內消費率就上升了。也就是說,他確實把“粗放”經濟在當前形勢下的問題歸結到出口上了,認為只要出口少點,內需就會上去。很外行嘛。  

如果 吳 先生只說了上面一些話,貧道還覺得可能是他對經濟運行的規律不熟悉。但下面話一說,就漏出他的短了:  

人民幣“在升值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怎么才能緩慢升值呢?唯一的辦法是中央銀行入市干預,收購外匯。所以從2003年開始,人民銀行收購的外匯越來越多……這樣大量的美元是要中央銀行用貨幣去換的……現在國家外匯儲備是1萬9千多億美元。這么多的國家外匯儲備,人民銀行花了多少錢?前后匯率不同了,大致上發行了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 吳 先生認為2005年后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中國人民銀行大量用人民幣收購美元的結果。  

看來, 吳 先生對匯率是一點知識也沒有的,是個外行。用河南俗話說,是個“白脖”,而且還是個“大白脖”!  

兩個國家之間貨幣比值有很多原因,但貨幣也是商品,決定性因素一樣是供求關系。美國美元相對于人民幣發行多了,外匯市場上供大于求,美元就會貶值,人民幣就會有“升值壓力”。那么人民幣要不想升值,辦法就是多發行人民幣,讓市場上人民幣也多起來。稍微有點年齡的人都記得80年代前后總是出現美元貶值危機,因為美元一貶值,馬克和日元就升值,這些國家出口就麻煩。于是德國和日本就聯合“救美元”,怎么救呢?就是他們的央行大量收購美元,市場上美元少了,美元自然就又回升。德國和日本銀行怎么那么多錢呢?是結余利潤還是存款?都不是,是他們印的。也就是雙方比著印本幣。恐怕這個情況 吳敬璉 先生應該還有印象呢。  

現在,美國濫發美元,人民幣自然有升值壓力。但中國貨幣政策是準進不準出,資本市場外匯不能自由兌換。因此無論誰的美元進中國,人行就買下來形成外匯儲備。人行哪里那么多錢呢?與當年日本、德國一樣,是印的。因此, 吳 先生看到的這15萬億人民幣,就是人行增印的。市場上人民幣多了,人民幣就只有“貶值壓力”,沒有“升值壓力”。怎么可能出現人行往市場上大把大把撒人民幣,反而人民幣稀缺了,要升值了呢?  

那么為什么人民幣還是升值了呢?是因為咱們追求的是和諧發展,韜光養晦。人家一壓,我們自己升值了。人民幣升值后很長時間,外匯自由市場上的人民幣還沒中行價格高!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原因,是因為“人民幣在升值”。大家要賭一把人民幣而已。但是人民幣為什么沒有按預期的降到1比5左右呢?原因還是中國的只進不出政策。你進來美元買的人民幣是印出來的,不是本來市場上流通的。你買的越多,市場上人民幣就越多,反過來壓制人民幣升值。  

不知道 吳敬璉 先生看懂沒有。  

 吳 先生接著說的人民幣超量發行引起股市和樓市泡沫,倒是說得有點“像”,既然有點“像”,貧道就不評論了。就說說他給中央政府如何度過危機的建議吧。  

首先,他先建議政府需要注意調控的對象,就是:“努力保持宏觀經濟不至于崩盤,……股市突然下降……就很嚴重了。房地產的泡沫也是很大的,怎么防止突然崩盤,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覺得 吳老 先生有點像外星球來的專家。中國股市從07年的6400點跌到08年底的1700點,一年多跌幅達到73%,這還不叫崩盤?美國1929年股市最高平均365元,1930年底為81元,一年多跌了78%。這就是典型的股市崩盤。中國離這個數還有多遠呢?也就是滬市達到1408點。  

 吳 先生股市沒看懂,說樓市就更離奇了。他說房地產也要防止“突然崩盤”。要是這話是韭菜說的,貧道不稀罕,可這是個專家說的,中國著名經濟學專家,泰斗說的。誰見過“樓市崩盤”?樓市崩盤是個什么樣子?房價下跌70%?房地產市場不是股票市場,房市好壞不是指房價高低,而是交易量大小。因為房價不管高不管低,只要銷售量大,對經濟就有好處,就增加就業和相關物品銷售。但只要不銷售,就叫壞市場,麻煩市場。房市只有“低迷”一說,哪里有崩潰一說。今年完全可能房價不怎么跌,因為政府的所有政策都是在維持房價。但是今年房市對國民經濟來講一定是最糟糕的,因為不會有明顯銷售。房子不大量銷售,就沒有家電、家具、裝修材料賣。蓋好的房不賣,就沒人蓋新房。沒人蓋新房,鋼材、有色、水泥、塑料的生產就受影響。而且沒有新的土地出讓金,地方政府就沒辦法活。怕樓市崩盤,虧得 吳 先生想出這個詞!  

接著往下看,貧道悟出一個道理。什么叫經濟學泰斗,怎么能混上這個泰斗?關鍵在于敢于說點別人不太了解意思,但比較能唬住人的詞。比如說“粗放經濟”,比如說“樓市崩盤”。這里, 吳 先生用了個“銀行放水”。 吳 先生說:“從宏觀經濟政策來說,我的看法是在貨幣政策方面不宜于大量放水,因為大量放水就是造成今日困境的原因。”貧道知道, 吳 先生的意思是銀行要控制信貸規模,銀根不要太松。但干嘛用“放水”呢?因為“某某放水”最常用意思是某本該做好監管的人與壞人勾結侵害了大家利益,比如守門員放水。放水的本意——把水放出來——倒是很少用。就算 吳 先生用的是本意,是說貸款不要放太多,那干嘛不用控制規模或者提高準備金?因為影響貸款量有兩個因素,一是準備金大小,一是利率高低。控制規模究竟是用規模控制還是利率控制?放水這個詞就說不清楚了。而顯然現在提高利率就不合適。  

現在企業流動性枯竭是普遍現象,銀行不“放水”誰來放? 吳 先生建議“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公司……不需要放松你的貨幣政策,把地下錢莊的借貸翻到地上,不但能夠防止借貸的風險,能夠凈化市場而且能夠降低利率”。不知道 吳 先生怎么敢保證“民間金融機構”就一定會在經濟危機時期還“降低利率”替代央行功能去“放松”貸款。有這樣的好事嗎?經濟不確定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薄,各銀行都怕放出去的錢收不回來,因此既要惜貸又要提高利息避免風險,不是央行壓著沒幾個行愿意貸款。這一點在美國最近情況看得清清楚楚。中國這時候跳出來個地下錢莊,拍著胸脯說大家放心,咱不僅“不差錢”,而且還不怕還不上錢,而且還要降低利息。  

誰信?反正貧道不信,因為貧道是搞企業的。最近本公司因高息借貸已經要死要活的了。而且支撐這個高息借貸體系的正是“中小企業擔保公司”。  

最后部分,貧道就不評論了。不是別的原因,是貧道硬是沒看懂 吳 先生說了些什么,究竟主張什么。基本是一些互相之間不關聯的句子。雖然沒有什么語法錯誤,但頂多是一個“造句集”。  

貧道不干語文教師很長時間了,改這樣的東西能力不足了。  

就到此為止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熟伦丁香五月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亚洲乱AV在线免费观看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