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 文
這是一個富豪的真實生活,它的披露來自一個意外而又蓄謀已久的車禍。家財萬貫的范某除了合法的老婆,還有包養著的五個年輕漂亮情婦供其享樂。而這種驕橫奢侈,荒淫無度的現象,在中國富人中絕非個別。
一些“先富者”食山珍海味,穿高檔名牌,坐世界名車,住豪華別墅,玩明星名模。有的數百元一盒煙,數千元一頓飯,數萬元來個一夜情,其奢侈淫樂的程度古今中外所罕見。
中國的"先富者"大體分三個階層:一個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不義之財的腐敗官僚階層;一個是以掠奪式經營從事實體經濟的老板經理階層;再就是以分配不公方式形成的知識、文化和娛樂明星階層。而通過誠實勞動和創業而加入富人階層的人,著實鳳毛麟角。
中國"先富者"具有普遍的投機性。也許正是由于一些人財富來源的不正當性,而激發刺激或在潛意識中強化了對財富的恐懼感,于是急于地揮霍和享樂。中國的“裸官”現象就是很好地例證,一些貪官在揮霍和享樂的同時,十分害怕有朝一日被清算,紛紛把財產及妻兒們轉移到國外。中國的貪官們是這樣,企業界和文化娛樂界富人也是大體如此。
驕奢淫逸、紙醉金迷確實舒服。它猶如有毒的罌粟,盡管花朵眩人眼目,吃起來上癮,但后患無窮。孔子有句名言“奢則不孫,儉則固。”唐代李商隱更是一語道盡奢侈之害“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驕奢淫逸會使人墮落,富了也會變窮。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也莫不是如此。我們期待中國的“先富”們,多在助人行善上做些事情,多為社會公益事業做些事情,向世人展示一下中國富人的正面形象。
少數人的富不是真富。我們更期待,我們的社會能夠創造讓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誠實勞動和創業走向富裕、過上好日子的環境,實現全體公民的共同富裕,那時我們才可以說我們走進了一個文明的、公平而正義的時代。
附:
來自2月16日青島《半島都市報》的報道:
去年12月,在山東省212省道青島嶗山龍王廟附近發生去年底發生一起車禍,釀成一死五傷的慘劇。這起原本看似意外發生的交通事故,最終卻因死者于某留下的一封“遺書”,讓一段錯綜復雜的隱情暴露于大庭廣眾之下:山東青島城陽某公司老板范某在資產縮水后,為了節省開支,讓他所包養的5名情婦進行了三輪“競賽”,以爭奪最后的一個被包養名額。然而,事件的結局卻超出了范某的預料,與他交往時間最長的情婦于某因被淘汰,假裝約所有人一起游玩,途中開車沖下懸崖。于某當場死亡,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傷。近日,本案以范某協議賠償于某家人58萬元告一段落。
去年12月,在山東省212省道青島嶗山龍王廟附近發生去年底發生一起車禍,釀成一死五傷的慘劇。這起原本看似意外發生的交通事故,最終卻因死者于某留下的一封“遺書”,讓一段錯綜復雜的隱情暴露于大庭廣眾之下:山東青島城陽某公司老板范某在資產縮水后,為了節省開支,讓他所包養的5名情婦進行了三輪“競賽”,以爭奪最后的一個被包養名額。然而,事件的結局卻超出了范某的預料,與他交往時間最長的情婦于某因被淘汰,假裝約所有人一起游玩,途中開車沖下懸崖。于某當場死亡,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傷。近日,本案以范某協議賠償于某家人58萬元告一段落。
于某的遺書透露:2000年夏季的一天,20歲的于某高中畢業以后,從山西老家來到青島打工,因為學歷低,她四處碰壁,后來身上的錢花光了,她干脆選擇到青島一家星級大酒店干服務員。當時,范某經常到這家酒店吃飯,尤其是在認識于某之后,他去得更頻繁了,并一再點名讓于某陪吃。剛開始,于某也感到不習慣,但后來,隨著認識程度的加深,她對范某開始有了好感,兩人便同居在了一起。在此期間,于某也得知范某已經結婚,并且有個女兒。但因范某對她非常體貼,她感覺自己在外打工非常寂寞,于是也沒有在乎這些。為了便于兩人約會,范某還在青島某小區買下了一套套二的房子。對此,于某在遺書中寫道,“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生活,不想要求他什么,只是這樣也不錯……”
后來,于某發現范某還有別的女人。在她之后,范某又陸續把蕭某、李某、張某、劉某攬入懷中。對此,范某一開始還刻意隱瞞,后來干脆和她們都公開了,并表示誰不愿意接受現實可以隨時分手。就這樣,五個情婦雖然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都選擇了隱忍。范某給每個人每月5000多元的包養費用,并且逐一給他們找了房子居住。
2007年下半年開始,范某公司的產品受到了國外客戶的抵制,生意上受到很大沖擊,5個情婦每個月高達3萬多元的支出也讓他感到吃緊。于是,他打算從于某等5個人當中裁減掉幾個以節約開支。正在范某感到很難抉擇的幾天里,他碰巧從電視上看到一個選秀節目,節目中一輪一輪的“PK”很是激烈,幾輪下來剩下的優勝者都很不錯。這讓范某頓時眼前一亮。
2008年5月中旬,于某和其他四個女孩坐到了某酒店內的同一張飯桌旁,范某直接切入主題說,目前公司發展得非常不好,生意每況愈下,他也沒有能力繼續包養所有人了,必須有人退出。他還告訴她們,即使大家沒有了這層關系,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他還會鼎力幫助。但考慮到每個月有這么大的一筆收入將要丟失,于某她們怎么甘心就此放手?這也正是范某之前所預想到的,于是他提議,讓于某等5個人進行一場“競賽”。隨后,范某還詳細講述了規則,并不顧幾個人反對,正式拉開了“PK”大賽的序幕。
在第一關“整體形象測試”中,范某請來了青島某模特公司的輔導老師余老師,讓余老師從整體形象上對5個人進行評價,并淘汰一個人。但范某并沒有把事情真相告訴余老師,只是說對自己的朋友進行一下比較。余老師見多了專業模特,同時對于個人的修養、談吐都要求非常高,在看了5個人以后,覺得如果只能淘汰一個,余老師就毫不留情地選擇了于某。對此,于某非常絕望。
在第二關的比賽中,范某所設的比賽項目是唱歌和演講,結果善于公關交際的張某和劉某表現出色,一舉“擊敗”了辦公室文員蕭某和李某,成功“晉級”。
第三關的比賽項目讓范某犯了愁,他正考慮著給兩人設立怎樣的比賽項目時,正好看到了桌上的酒瓶,于是一拍桌子,讓兩人進行酒量比拼。結果是,劉某最終以微弱的優勢險勝了張某,從而在這場滑稽而荒唐的情婦“PK”大賽中一舉奪魁,保住了繼續被包養的身份。
雖然一百個不情愿,但被淘汰的四個情婦也都默默地接受了現實。其中,于某覺得心里最不平衡:“我和范某認識時間最久,交往也最多,在他心里我應該是最重要的,怎么能通過這樣簡單的兒戲,就完全否定了這一切?他所謂的在我們之間進行競賽,是不是就是為了擺脫我呢?”
于某記述說,更讓她生氣的是,范某隨后又以經濟拮據為由,讓她趕緊把房子騰出來還給他,說他準備賣掉。“我在青島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他也太狠心了,如果當時不是他死纏爛打,我怎么可能走到這一步?”隨著絕望的逐漸升級,于某心里萌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和他們同歸于盡。在遺書中,她告訴父母,自己對不起他們,她過得不好,也不能讓別人過好了。她要和范某以及他的所有情婦同歸于盡。
根據遺書中的記錄,2008年12月初,于某打電話給范某,說自己已經想通了,不想在青島工作了,準備回老家嫁人。臨走前,她想邀請范某和其他人一起吃頓飯并去嶗山游玩。看到昔日的情人現在自覺放棄了要求,范某心里也很高興,于是爽快地答應了,并一一通知了其他四名女子。
警方在調查中了解到,2008年12月6日,當于某開著車子經過212省道龍王廟附近時,突然猛地朝懸崖打了方向盤,車上的其他5個人還沒反應過來,便一同掉到了10多米深的山崖下。
雖然范某和其他四人都保住了性命,但范某的“不幸”隨即而來:公司因經營不善關了門,而他的發妻在得知實情后,也提出了離婚,其他四個情婦不堪此事帶來的壓力,都主動和他分了手。同時,于某的家人認為,是范某造成了女兒的死亡,要求范某賠償。范某的律師、山東雅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孟玲代范某與于某的家人進行了交涉。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由范某支付給于家經濟賠償58萬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