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度發債 或稱經濟傳銷
2009年02月11日 中國產經新聞報
本報記者 鐘慧文報道
美國國債收益率2月9日上揚至2個多月來的最高水平,而本周美國財政部即將發行創紀錄的670億美元新債券。基準的10年期國債利率自11月下旬以來首次回升到3%的水平之上。
早在2008年10月7日,美國的國債已經達到了14位數,致使僅能顯示13位數的美國“國債鐘”出現了美元符號“$”和數字“1”擠在同一格的罕見現象。如今,美國人已經選出了他們認為能夠扭轉經濟頹勢的總統奧巴馬,但是針對美國經濟繼續下滑的現狀,奧巴馬除了依然發行國債并無其他良策。
“如果市場被這次發行嗆到,那可能不僅意味著更高的收益率,還可能令美元承壓,”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外匯策略師史蒂夫·巴羅說,“由于外國投資者控制了國債市場的近一半籌碼,因此很顯然的是,他們需要繼續接盤才能避免收益率急劇上揚、美元暴跌的情況。”
面對經濟放緩的局面,奧巴馬繼續給經濟來一針“強心針”。美國國會參議院10日在最終投票中以61票對37票的投票結果,批準了總額為83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就這一點看奧巴馬相對布什并無新意,外加上今年美國財政赤字規模高達1.2萬億美元,這些將使得美國的國債激增2萬億美元。美國財政部表示,將發行670億美元的新債券,這是2003年8月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季度再融資。美國財政部還可能恢復每月發行所有基準國債的做法。
美國財政部無奈打開了政府債券發行的閘門,大規模的國債如同洪水般涌向世界。財政部宣布,計劃在2月份進行創紀錄的債券發行,同時未來幾個月將更為頻繁地發債。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楊濤對本報記者這樣表述:“美國急需大量資金面對經濟刺激方案和財政赤字,這筆錢要么跟別人借,要么自己印鈔票。但是印鈔票會引發通貨膨脹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發行國債必不可少。”
基于美國在全球的金融霸主地位以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加上美元是世界上最富實力的定值貨幣,美國國債從來就是不怕沒有買主。但是隨著金融危機對美國之前地位的打擊和人們對美國經濟不樂觀的預期,紛紛開始不買美國國債的賬。
支撐美國國債的是信用,一場金融危機讓美國的國家信用已經受到了摧毀性的重創。這次增發國債也能看出,美國經濟并沒有好轉,新政府能做的還是繼續放債,失去了信用憑什么讓別國花巨資買那么大的風險?國債本來是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產品,但是如此一來,美國國債風險級別似乎趕上了股票。
一旦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拒絕購買美國國債,那么,買債壓力就會轉到美國國內銀行和投資者身上。如果美國國內銀行及投資者也拒絕當美國國債的大買家,那么困境又出現了。金融危機讓美國銀行信貸收縮、私人投資也大幅減少,所以美國國內的國債投資力量遠遠小于國際。
這時候,恐怕只能依靠美國政府來撒錢消災,成為經濟上的最大支出機構,扮演“最終消費者”的角色。美聯儲上周表示,如果這是一種降低私人借款成本“尤為有效”的方式,美聯儲將“準備”購買美國國債。看來美國經濟走入了國債自產自銷的怪圈,正如成功預測此次金融危機、《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宋鴻兵所說,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傳銷,美國國債就是例證。
中國銀監會官員:中國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英國《金融時報》漢妮•桑德爾(Henny Sender)紐約報道 2009-02-12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4639
中國銀監會(CBRC)官員羅平昨日表示,盡管知道美元將貶值,但中國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因為在這個危險的世界上,這種投資仍然是中國的“唯一選擇”。
中國利用其向美國消費者出售制造產品而累積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者。然而,不斷擴大的美國預算赤字及其對美元幣值的潛在影響,令外界質疑中國未來對美國債券的興趣。
昨日在紐約發表演講后,羅平表示,盡管對美國財務狀況感到擔憂,但中國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除了美國國債,你還能持有什么呢?”他問道,“黃金嗎?你不會持有日本政府債券或英國債券。美國債券是安全避難所。對于所有國家而言,包括中國,這是唯一選擇。”
羅平操著口語化的英文補充稱:“你們太可惡了。一旦你們開始發行1萬億美元至2萬億美元的債券……我們知道美元會貶值。因此你們太可惡了,但我們沒辦法。”(“We hate you guys. Once you start issuing $1 trillio-$2 trillion [$1,000bn-$2,000bn] . . .we know the dollar is going to depreciate, so we hate you guys but there is nothing much we can do.”
然而,羅平表示,中國官員將鼓勵中國各銀行為國內并購融資,而非向其它國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紓困融資:“不會對金融機構抄底,特別是在美國,因為這些機構賬目的質量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羅平表示,根據對美國在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Glass-Steagall Act)之后情況的觀察,中國將繼續保留投資銀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分開的做法。該法強制金融機構將這兩種銀行業務分開。
“從某種程度而言,格拉斯-斯蒂格爾法造成了此次危機,”羅平表示。“(在中國)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分開的做法,可能會比以前持續更長時間。”
與其它發展中國家的高級金融官員——例如沙特央行(Saudi Arabian Monetary Agency)副行長默罕默德•阿爾-賈瑟爾(Muhammad Al-Jasser)一樣,羅平也公開反對他所謂的美國“放任”資本主義:“政府擁有曾被視為負面的東西,但現在事情到了另一個極端。銀行業可能(無異于)公用事業機構,政府必須參與其中。”
“美國放松監管的做法有些過度。市場不可能是萬能的。”
譯者/梁艷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