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新聞周刊:北京大學的一場選戰

金穎 · 2006-06-09 · 來源:新聞周刊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新聞周刊:北京大學的一場選戰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28日17:49  來源:新聞周刊


"大學里的校園政治簡直就是中國整個政治生態的一個縮影"

文/金穎 本刊記者 李楠

國慶節長假前的一天,北京大學校園內所有的研究生宿舍都收到了一盆花。花盆上貼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部(Ⅱ)敬贈"的字樣。

[被屏蔽廣告]
小小的一盆花在北大的研究生當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雖然從名義上這是研究生會一項"為同學服務"的活動,但是學生們無一例外地都把這盆花和一個人以及即將到來的北大研究生會換屆選舉聯系了起來。

宮華,北大研究生會博士生(二)部的部長,政府管理學院2000級博士研究生,是這次被稱為"鮮花工程"的送花行動的策劃人。在鮮花送出之后,她本人在北大學生中間引起的關注遠遠超過了鮮花本身。

在有宮華簽名的發到各宿舍的工作計劃里,她還承諾將為北大萬柳學生公寓的每個宿舍安裝窗簾。作為研究生會主席的候選人,宮華的所作所為被學生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在拉選票。據估計,光在北大校園內的所有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宿舍,總數大約在1000間以上,每盆花的價值,在5至10元之間,1000多盆花的總價值,該是一個不算很小的數字。

"代議制"選舉

現在,對于研究生會主席職位的爭奪已經塵埃落定。政府管理學院2002級博士生李若鵬、法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胡爽、法學院2002級碩士研究生謝鑫、人口所2001級碩士研究生付巖以及宮華等5人當選為北大新一屆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在接下來的主席選舉中,李若鵬勝出,當選為主席,其他4名主席團成員自動成為研究生會的副主席。

作為學生的自治組織,北大研究生會的選舉程序已經非常完善,以前長期存在的學生會和研究生會的主席由學校團委指定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參加競選的學生如果想獲勝,惟一的途徑是贏得選票。一位參與競選者告訴記者,在報名截止以后,校團委僅出面組織一次11名候選人的見面,就再也沒有干預過競選過程。

北大研究生會選舉實行的是"間接民主"的方式。根據選舉規則,各個系按比例首先產生擁有選舉權的學生代表,學生代表中有一人為常代表,常代表們組成常代會,作為研究生會的監督機構。因為各系學生人數不同,代表人數也相差懸殊,如政府管理學院共有11名學生代表,而法學院等大系的學生代表數量超過了30人。至于各系的學生代表的產生方式,大多數北大學生也不知道。

在10月13日舉行的選舉中,按照程序,300多名學生代表首先選舉產生了5人主席團,李若鵬的得票數達到了200張。當天下午,各系的研究生會主席再次投票,在5個主席團成員中選舉產生新一屆的研究生會主席,李若鵬再次勝出,成為北大歷史上第一個研究生會女主席。同時,女性在主席團成員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空前的。

競選:真刀真槍的較量

宮華牽頭發起的"鮮花工程"并不完全是她的個人行為,費用也并非出自她本人的腰包,而且這只不過是一系列競選舉動中的一個。

從候選人名單正式確定開始,各候選人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拿出自己的"施政綱領"、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每個人都印制了自己的宣傳材料,在各學生宿舍散發;候選人們制作精美的宣傳版還出現在了北大三角地的櫥窗里。這部分開銷是每個候選人要自己支付的。

新當選的研究生會主席李若鵬說,她光在印制宣傳材料一項上就花了1000塊錢以上,她說,這個數目還是可以承受的。而個別候選人在這一項上的花費據說超過萬元。

"代議制"的選舉決定了候選人們不能僅僅以公開的方式爭取普通學生的支持,因為學生代表和各系的研究生會主席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對于北大學生們而言,各位候選人各顯神通,請學生代表和研究生會主席們吃飯甚至出去玩都是公開的秘密。

一位北大學生私下里認為,看看研究生會的選舉才知道,學生會選舉只是一群小孩子胡鬧而已,研究生會選舉才是真刀真槍的較量。因為在選舉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錢和可動用的社會關系。

除了金錢,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都是無法計算的。自從本學期開學到選舉大戰塵埃落定,歷時一個多月,他們的精力幾乎都用在競選上,其他的事無暇旁顧。而有些早就決意參選的同學甚至在暑假期間就開始忙碌了。一位選舉戰的獲勝者在見到記者時面帶倦容,宿舍在北大萬柳學生公寓的她為了節約時間,不得不在北大西門外的芙蓉里小區臨時找了一間房子。當選后的短暫輕松很快又被即將到來的工作壓力所取代,如何才能不輸于前任、如何才能讓同學和校領導滿意的壓力,讓她忽然間冒出了很多白頭發。

"賄選"的是非之辨

在校園里,除了參選者外,其實對研究生會的換屆選舉表示冷漠甚或敬而遠之的學生更多,研究生會主席的角逐者們的"能量"更成了他們閑聊時的熱門話題。

而一位在選舉中落敗的候選人則對送花、請客吃飯等行為表示強烈的義憤,在他看來,這樣的動作實際上破壞了平等競爭的游戲規則。據他的一位同學透露,這位候選人收買了兩個學生代表作為"托",在選舉現場就"賄選"一事向宮華等人提出質疑,結果鬧得雙方都很不愉快。

類似的"競選手段"之所以激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情緒,是因為在很多大學生的心目中存在這樣一種認識:為了競選成功,請客吃飯、施加小恩小惠等拉選票的做法不應該是民主選舉應有的面目。

"民主本來就不是什么高尚的東西",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金安平教授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很明確地表示,"民主不是最好的,只不過是最不壞的制度而已。在選舉中,可能有些從價值判斷上要否定的東西也不一定都是不可取的。"她指出,如果把拉選票等問題視為不正常的現象加以揭露,是對民主的誤解。"有人說民主就是選舉政治,那選舉政治就包含著拉選票,本身就是民主技術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景躍進教授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在選舉過程中拉票是正常的。"他進而對這一判斷做了解釋,"因為一方面老百姓對政治這個東西是冷漠的,你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必須宣傳自己;另一方面選舉中有多個候選人,要獲勝就必須采取一些手段。所以說用正常手段擴大影響是允許的。"

競選為什么

面對競選目的的提問,幾位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參選者的回答全部都是 "希望能為同學們做點事"或類似的話。但是,這顯然不是一個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人民大學團委書記高祥陽的觀點可以部分解釋這些人的動機。高祥陽非常坦率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就業過程中,大多數用人單位喜歡招收學生干部和社會活動經驗豐富的學生。"用人單位看好這些學生。不光是行政單位,公司也看好。過去外企不敢要學生黨員,但現在他們也喜歡學生干部,他們的推論是,能當上學生干部的大學生必然有不凡的能力。"

另外,兩個統計結果耐人尋味。《中國青年研究》在今年1月份刊登了一篇題為《上海高校大學生的擇業意向調查》的文章,其中對"首選的就業單位"這一問題,有55.7%的大學生選擇了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占了絕對多數。同期發表的另一篇文章《2001年北京地區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顯示,在2001年6月份進行的一次調查中,"畢業生最愿意去的就業單位"一欄,選擇去國家機關的占了23.8%,是10個可選項目中比例最高的。

一些學者和教育工作者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存在的官本位思想在大學校園中仍然市場很大。景躍進教授說:"有些人熱衷于當官是和現有的社會結構有關的,在官本位的社會中有了權力就能獲得更多的東西,可以和其他資源交換。"

或許這樣的觀點顯得過于尖刻,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個有志從政的大學生來講,參加選舉是有益處的。如果成功,研究生會主席的經歷將成為一項資本,即使失敗,這樣的一段體驗也起到成為增加經驗的作用。

北大研究生會主席的位子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誘惑。全國學聯的主席單位由北大和清華兩所中國最著名的大學輪流擔任,5年輪換一次。在北大或清華擔任全國學聯主席單位的5年內,該校的研究生會主席自動成為全國學聯主席,另一個學校的研究生會主席則為全國學聯執行主席。目前,全國學聯主席單位是清華大學。無論全國學聯主席還是執行主席,對于一個在校的大學生來講,都將是他(她)在學生時代的一段堪稱輝煌的經歷,以及日后走向官場的較高起點。

北大法學院的研究生胡爽并不掩飾他對這樣一個機會的珍視,但他更強調希望通過參選來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他說,他在下定決心參加選舉之前考慮了很長的時間,他希望通過這次角逐檢驗一下自己是否具備從事政治活動的素質。如果這段經歷能夠使他獲得足夠的信心,胡爽說,他以后很可能走上"從政"這條路。

在采訪中,最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參選學生們的"政治成熟度"。

宮華在接受記者的采訪前,請示了校團委,在得到允許后,才謹慎地談了她對參與選舉的看法。在談話過程中,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學校里有一套必須遵守的"潛規則"和她"在這個位置上"所感受到的壓力。

另一位成功當選為主席團成員的學生則一再強調,她希望和記者的談話屬于私人的交流,而且不希望在稿子中提到她的名字,以免引起團委和學校領導對她的負面看法。

學校領導對學生的看法是關鍵性的。國家機關到大學里選干部,一定會征求學校的意見,如果和校方的關系處理不好,結果不言而喻。這種微妙的關系在客觀上將校園民主割裂為兩個階段,在競選期間,參選者要對學生負責;而在競選成功以后,其負責的對象便有可能改變。

正如金安平教授指出的,真正的民主分為"民主選舉"和"民主管理"兩個階段,現在民主選舉達到了,而民主管理的問題恐怕還尚待解決。

校園中的"政治冷漠群"

在大學校園里,熱衷于參與公共活動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一個事實可以證明這個猜測,參選北大校研究生會主席的條件非常寬松,只要是北大在讀的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都可以自由參選,只要事先到校團委填表登記即可。但本年度挺身而出參與角逐的只有11人。

校園中有一部分大學生屬于"逍遙派",他們對學生會等機構的選舉缺乏關注,甚至與學生干部的群體界限分明,對學生干部們身上的官僚氣嗤之以鼻。這部分大學生對待校園政治生活的典型態度是:與我無關。

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處秘書組副組長蔡定劍曾經指出,根據他們的調查,發現現在大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還不如農民。蔡定劍認為,民主意識說到底是對與自身相關的利益的關切。由此推論,校園政治生活與大學生切身利益并不緊密是大學校園中"政治冷漠"者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

金安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個政治良好的社會,應該是有相當多的公眾抱著政治冷漠的態度。理想中的良好的社會就不應該人人都是政治家。政治冷漠有的時候對民主是一種推進。""在大學里沒有必要進行所謂的民主演練,大學生在學校里應該做的是道德完善和知識完善,成為一個優秀的現代化的公民,就是對中國民主政治最大的貢獻。"

學生干部一條從政的傳統捷徑

在北大讀書期間曾經擔任北大學生常代會主任的李克強,如今的職位是河南省的省長。像李克強這樣在讀大學時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然后通過這個途徑成功進入各級黨政機關的例證,還可以舉出很多。

作為研究中國政治體制的學者,金安平教授敏銳地指出,大學校園內的學生干部群體已經和中國的整個干部任用體制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民主革命開始,中國共產黨和共青團就形成了一種特殊關系。后者是前者的后備力量和助手,主要指的就是干部方面的后備力量,這就決定了解放后中國的干部任用體制,黨的干部的主要來源就是共青團,而共青團、各級團委的干部主要就是從學生干部中選拔,這樣就成了一個通道。如果現在有同學把從政作為個人發展的目標,那他做學生干部就有可能通過這樣一個通道達到目的。"金安平說。

團中央和一些黨政機關到大學選拔人才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擔任過學生干部,因為現在在一些國家機關擔任要職的人在上學階段就曾經是學生干部,這些人有一個先入為主的看法,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最優秀的群體。實際上,大學校園中的學生干部群體已經被納入了整個國家的干部任用體制當中,充當了干部隊伍最直接的后備力量。

"現在中央對干部任用的要求是要'四化',而大學生無疑是最符合條件的,至少在年輕化和知識化這兩點上是符合的。"金安平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豆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