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招行的網站上看到其頭條新聞——該行榮獲2008年度香港“最佳并購交易獎”。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試圖起到大肆宣傳招行“外拓成功”的效果。足見其管理層心理素質極佳,把玩股民游刃有余。本人對此感觸良深。
要說08年香港市場最能夠歡呼雀躍的一群人,當數永隆銀行的大小股東。不僅大股東伍氏家族能以高于賬面資產3.05倍的價格把一家年初還是虧損的小銀行轉手套現193億港元,就連包括內外消息人士在內的中小股東也以低價進入等待招行收購而饑餐痛飲了一頓,賺了個盆滿缽滿。相對于整個金融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哀鴻遍野的慘狀,總還有這么一少數幸運的香港人應當感謝中國政府、感謝黨、感謝“解放軍”,給他們輸送了多少國人辛苦多少輩子也掙不來的巨額財富。
如果招行僅僅收購了伍氏家族53%的股份,剩下的股份還在市場流通,相信現在的股價只有收購價的四分之一了(很多有盈利的銀行都已跌去了三分之二)。這樣,招行的臉面將如何擱置?幸虧要約收購也要面向中小股東,也幸虧招行有的是錢,招行再豪擲180億港幣把股份全部收了,撤銷上市地位,這樣不僅肥了一大堆人,也徹底保證了永隆股價永不下跌,再沒有人能用市場化的透明度來衡量這次收購的成敗了。招行從此可以自豪的說:收購永隆取得巨大成功!
果然,招行贏得了2008年度香港“最佳并購交易獎”。領獎者是誰?領獎時的感受如何?是否還有些許猶豫和羞澀?亦或其心理素質特別好?!行長是否除了800萬年薪外,還應當再拿一份收購成功特別獎?再發動全行員工慶賀三天?雖然隨后幾年招行每年將會為此撥備80億沖減利潤,股價至今已跌去四分之三,且尚無反彈意向,但這都是股東應付的代價,招行的打工皇帝們還是名利雙收、笑到至今。
相形之下,平保和中投就顯得不那么幸運了。如果平保也有足夠的錢全購富通,中投也有足夠的膽量全購大摩和黑石,就不存在這些公司的股價大跌了,而一旦沒有參照物,他們也就不用面對股民與國人的指責了。進一步說,如果中國能夠傾一國之全力,忍國殤與民傷,盡世界之歡心,力托金融海嘯。那么世界應當頒給中國一個多大的獎呢?!
香港人太明白招行收購永隆是何等之失敗,花買牛的錢得了一只雞。至于香港為何還授予招行最佳并購獎倒是很值得深思的!
十多年來,港人已經習慣于躺在國人身上等救濟了。九八金融風暴等中央的美元儲備解困;建議B股開放并設計陷阱套牢大陸同胞為自己牟利;多年來,一直靠國企低價在港上市后再高價回歸A股,坐享其中差價;07年放風港股直通車套牢一大批QD,為自己牟利?,F在又有像招行這樣的敗類,不斷把國人食粥的錢送給港佬買魚翅......這種便宜不占白不占,希望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怎么能不授獎以資鼓勵呢?
當然,港人也在想:國人固然可憐,但讓外國人都賺走了那么多,反正中國快要掏空了,我們也算半個國人,只是占點小便宜,有啥不可?
附:深圳特區報 招行收購永隆獲香港最佳并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