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尖上中美均衡
2009年02月02日 來源:《英才》雜志
即便中國將所有新增外儲拿來購買美債,對于緩解美國信貸危機也是杯水車薪。中國難以照搬出口主導、吸納外匯的發展模式,即便再困難,我們也得發展內部市場與內部消費。
文|葉檀 出處|英才雜志2月刊
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美兩國一消費一生產,一借錢一儲蓄,勉強維持著針尖上的平衡。但現在,維持這種平衡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
先是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的借錢消費模式崩潰,引發全球金融海嘯,而后美國刺激經濟大搞赤字財政引發美元貶值,直接損害美國債權國的利益為自己脫困服務。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稱美國今年的赤字將增加一倍多,至少達1.18萬億美元,這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數額。新任總統奧巴馬甚至有更大的計劃,這個刺激方案的成本很可能在未來兩年讓總數至少增加7500億美元,而去年短缺總數為4550億美元。
現在,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中國的資金,但中國在美國的債券價格卻大幅縮水。中國已經購買了1萬億美元以上的美國國債,也就是說過去五年中,中國已經將差不多經濟產出的1/7用于收購外國國債,其中大部分為美國國債。
購買美國國債的計劃遭到國內越來越多的質疑,尤其是在日前中資銀行H股被歐美金融機構大量拋售之后,人們更加質疑,外匯儲備與中資企業已經成為國外機構的取款機。而此前兩年中國的海外金融投資計劃基本均以巨虧告終。有媒體稱,美國國債是有計劃的麥道夫騙局,購買者不可能有盈利脫身之日。
更嚴重的問題來自于國內。在全球經濟衰退加深的形勢下,中國國內經濟形勢已經步入嚴冬。標志性事件是出口量疾速下降。我國臺灣地區2008年12月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創紀錄地下降41.9%,對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出口額大降54.0%。鑒于臺灣在出口鏈上是大陸的上家,從去年9月以來大陸與臺灣的出口增幅(降幅)差額一直為20多個百分點,照此推算,大陸12月的出口降幅很可能達到20%。如果這一惡化趨勢延續下去,中國今年的出口降幅很可能會大大高于上一次出現負增長的1998年。
4萬億元的龐大經濟刺激計劃,使中國國內資金持續緊張。政府不得不恢復赤字財政,為經濟激勵計劃尋求資金,同時卻又面臨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及稅收收入大幅下滑的困境。監管機構已經下令讓銀行向中小型企業貸出更多資金,這些企業中有很多正因出口下滑而艱難求存,浙江等地部分企業仍在尋求高利貸的幫助,希望渡過難關。
出口下降與外資抽離,將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根據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預測,中國今年的外匯儲備將增加1770億美元,這一數字不可謂不大,但與去年預計將達的4150億美元相比則大幅下滑。即便中國將所有新增外儲拿來購買美債,對于緩解美國信貸危機也是杯水車薪。
除非美國能夠擴大消費,幫助中國企業度過寒冬,中國政府才有可能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但也只是維持原有份額,不可能大幅增持。
在針尖上的平衡能夠維持時,雙方心照不宣,一旦格局打破,雙方互相指責。即將卸任的美國財長保爾森卻放出驚人之語,說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高儲蓄率造成全球經濟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則干脆把美國房地產泡沫歸咎于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的高額儲蓄。這種言論當然滑稽無比,經濟模式是互動的,沒有美國人毫無節制的借債消費,哪有新興國家的高額外匯儲備。
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就是中國這個大國難以照搬出口主導、吸納外匯的發展模式,即便再困難,我們也得發展內部市場與內部消費,同時在過度期,積極尋找除歐美之外的全球出口市場。此時,有人提出回到出口主導模式,以解決就業與產能過剩危機的老路,是飲鴆止渴。我們要做好經濟轉型、過數年緊日子的心理準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