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幾乎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長江商學院。
一年多來,各種有關郎咸平的公開介紹中,大多沿用了以往的信息,郎咸平的頭銜中仍然掛著長江商學院的教職。但根據記者近日了解到的情況,實際上早在2005年4月,郎咸平就已經從長江商學院離職。
據了解,郎的離職原因與其在國內屢次“炮轟”企業有關,郎的“敢言”在為其帶來聲譽的同時,也使得其所就職的長江商學院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最終導致郎的離開。記者多次與長江商學院方面進行溝通,希望更進一步了解事件的原委,但一直未能如愿。
離開是一個最優解?
在長江商學院的網站上,雖然還可以看到郎咸平與其他教授的照片,但郎的名字卻已經不在教席。面對記者擺出的事實,電話中的郎咸平顯得有些落寞,他向記者證實了自己確已“被炒掉了”。
在長江商學院,郎咸平曾經受到大陸教授中幾乎最高的禮遇,在這里,他展開了風云一時的企業揭底,甚至召開個人新聞發布會反擊顧雛軍;在這里,也受到國內主流經濟學家的圍剿,承受著企業施加給他和長江的壓力。
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現在,對于郎咸平而言,長江商學院唯一還值得懷念的地方就是師生關系的融洽。據郎咸平透露,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的時候,好多長江的EMBA學員到場聆聽,這些這么有成就的企業老總,有的竟然像本科生一樣坐在地上聆聽。
“我到現在還和前幾期的學員有著密切的聯系。”郎咸平說。“這讓我非常感動,甚至可以忘卻長江任何不愉快的事。也是因為我深深地珍惜我們的師生情誼,雖然我在2005年4月被迫離開長江,但從未對媒體就此事發言。”
據長江的學員透露,在產權改革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曾談到郎咸平批評過的企業,和來自這些企業的長江學員也相繼給項兵施加壓力,他們提出如果郎咸平還繼續任教,他們將不再送學生到長江來學習。長江商學院第一和第二期的學員,也不斷給項兵施壓。
郎咸平承認:“這幾家公司確實都給長江商學院很大壓力,我個人也從長江承受了不少壓力,包括減薪等等,因此我的離開是一個最優解,因為它很難像國外或香港的其他大學一樣做到學術獨立。”
據稱,項兵迫于企業的壓力,每一次都一再要求郎咸平不要再批評企業,并在關鍵時期突然宣布擔任企業的獨立董事,以此表明他的立場。
“長江要靠企業家吃飯,但是我的學術獨立又不可以改變,所以我的離開對長江以及對我而言都是最適當的,我對長江沒有任何的抱怨。”郎咸平認為,在法治化不健全的社會中談論學術獨立是相當艱難的。
原因成謎
“不論我個人對項兵有任何的意見,但是君子絕交口不出惡言。”解約長江之后,郎咸平對項兵卻是欲說還休,“也就是說我未來不會再和項兵有任何的聯系,既然不會再聯系,我們就不談他了吧。”
一種說法是,郎的合同在2005年4月1日到期后,項兵避不見面。在學員和其他教授的壓力下,項兵提議郎咸平新合同的薪水按照原合同的1/3發給,以如此方式逼迫郎咸平自動離職。
但這一說法沒能從長江商學院方面得到正面回應,記者只從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口中得知,長江當時給的理由是“縮減開支”。
但薪水的大幅減少很可能只是一個表面上的理由,按照郎咸平的說法,“前幾年,我就請大家不要當我是傳教士,現在,我也不想誤導大家我是不食人間煙火,不談報酬待遇的特別人。”
據了解,與郎咸平一樣,項兵也出自香港中文大學,當時是會計系的助理教授,其間和郎咸平在香港中文大學只有一年的共事,他們之間沒有過多的學術交流。
后來,項兵被張維迎禮聘之后主持北大的EMBA工作,北大從而成為中國第一個招收EMBA學員的學校。項兵對北大的貢獻,吸引了李嘉誠基金會周凱旋和李嘉誠本人的重視,希望通過項兵,來造就中國第一家私立商學院。在學院成立的大會上,項兵驕傲地宣稱,長江商學院是中國第一所而且是唯一一所實行“教授治校”新型管理體制的商學院。
郎咸平和其他幾位教授,都非常認同項兵所提出的“私人辦商學”的教育理念。郎咸平談到,當時項兵的態度也非常誠懇,“幾乎是二十顧茅廬,我們都被他的辦學理念深深打動,因而選擇了長江。”
時過境遷,當年那份“二十顧茅廬”的感動顯然已經不再。郎咸平走了,長江商學院的教育事業仍將繼續。我還是希望項兵能為中國的商學教育盡一份心力,扎扎實實做學問,實實在在辦學校。
“作為一個學者,我更加希望大家關注我的學術研究成果。對于合約以及職務這類事情,沒有必要太過關注。”郎咸平近日通過郵件向記者表示,“再一次請各位關心我的人放心,我肯定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學術獨立性,這是公眾對我的期許,也是我在內地存在的最大價值,這點在過去四年已經充分顯現。我已經選擇了一條不會茍且的道路。”
[附]:郎咸平回復解約長江事件
我和長江商學院合約期滿不再續約的事情,已經過去幾乎一年了。雖然期間關于我的各種新聞很多,我也有很多機會對公眾發言,但是我一直以來沒有談過這個事情,因為這屬于工作范疇,特別是其中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帶有私人事務性質,我作為當事人,不會做除了事實之外的評論。我和幾位其他教授加入長江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當時都認同項院長所提出的私人辦商學教育的理念,多一間民辦的商學院對于我國商學教育的競爭和提升是有助益的,而且當時項院長的態度也非常誠懇,我們都被他的辦學理念深深打動,因而選擇了長江。但是北大的待遇一樣很好,比如陳志武教授就放棄了長江而選擇北大,北大給他的薪水毫不遜色。
我和項院長在香港中文大學只有一年的共事,他當時是會計系的助理教授,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學術交流。對于我個人而言,長江商學院唯一值得我懷念的地方就是師生關系的融洽,我到現在還和前幾期的學員有著密切的聯系。舉例而言,我最感動的地方之一就是我在人民大學演講的時候,好多長江的EMBA學員到場聆聽,這些這么有成就的企業老總竟然像本科生一樣坐在地上聆聽,就憑這一點,足可讓我忘卻長江任何不愉快的事。也就是因為我深深地珍惜我們的師生情誼,雖然我在2005年4月被迫離開長江,但我從未對媒體就此事發言,因為這只是我的私事。
……我的離開對長江以及對我而言都是最適當的,因為它很難像國外或香港的大學一樣的學術獨立。我也非常理解長江要靠企業家吃飯的實際情況,但是我的學術獨立又不可以改變,因此我的離開是一個最優解,我對長江沒有任何的抱怨。此外,不論我個人對項院長有任何的意見,但是君子絕交口不出惡言,也就是說我未來不會再和項院長有任何的聯系,既然不會再聯系,我們就不談他了吧,我還是希望項院長能為中國的商學教育盡一份心力,扎扎實實地做學問,實實在在地辦學校。
至于學術獨立的問題是個讓人遺憾而又尖銳的問題,簡單地講,在法治化不健全的社會中談論學術獨立是相當艱難的。國內的大學甚至包括長江商學院要做到像國外或者香港的大學一樣的學術獨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想我回到香港中文大學對長江和對我都是最優解。
而且,作為一個學者,我更加希望大家關注我的學術研究成果。對于合約以及職務這類事情,沒有必要太過關注。前幾年,我就請大家不要當我是傳教士,現在,我也不想誤導大家我是不食人間煙火不談報酬待遇的特別人。因此,再一次請各位關心我的人放心,我肯定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學術獨立性,這是公眾對我的期許,也是我在內地存在的最大價值。這點在過去四年已經充分顯現。我已經選擇了一條不會茍且的道路,日后也將繼續用我的學術研究來回饋中國社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荷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