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寧:上交所的“辨白書”將股市辯得更黑!
27日,距離所謂“六月紅”結束還剩一個交易日的時候,股市再度暴跌153.42點,跌幅達5.29%!
又一個“黑色星期五”誕生了,從月初開盤3426算起至今,“六月紅”成了典型的“黑六月”!
顯然,股民在這個“黑六月”損失極為慘重,在“3000政策底”期待中“搶反彈”的投資者大都成了“暴跌市”的犧牲品,心里一片黑色;而在這個六月,看著南航正股暴跌而期望行權的南航認沽權民也成了心里墨黑的“黑五類”,因為他們不僅因券商創設和注銷作為“股改對價”的南沽而損失慘重,而且因為上交所的一次次毫無章法的停牌以及券商一次次毫無道理的“電話騷擾”而加重了損失。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是,他們還背上了“投機分子”的“黑帽子”。
為何?難道股市里不允許正當合法的投機么?非也!因為面對南沽股民不斷的上訪、投訴、告狀,上交所在今日答新華社記者針對南沽的敏感提問時強調,“上證所始終將防范和控制權證市場風險、維護權證交易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首要任務。”
這也就意味著,上交所通過允許券商無限量創設“股改對價”、一次次修改游戲規則以至于某些毫無根據地干預投資者的正常買賣等等行為,都是為了“控制權證市場風險、維護權證交易秩序”,相反,南沽權民合法買賣南沽便成了“加大權證市場風險、擾亂權證交易秩序”。結果是,上交所為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而一次次干預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最終讓擁有“合法權益”的投資者虧損累累、傾家蕩產而讓“維護市場秩序”的券商和交易所大賺特賺數百億!
顯然,在上交所的邏輯學里,創設券商和交易所全是無辜的,英明的,正確的,而買賣南航認沽權證的投資者都是愚蠢的,不守規矩的,破壞市場秩序的“投機分子”!
新華社記者的那篇報道標題叫《上證所正面評價權證創設機制強調‘買者自負’》,言外之意便是投資者買賣南沽,買者自負,賠死活該!
是的,“買者自負”是中國股民再熟悉不過的詞匯,去年證監會便一再強調過“買者自負”,我相信廣大投資者也無人不知“買者自負”,全球股市都是這樣“買者自負”的地方,所以才會發生股市崩盤股民跳樓的諸多慘劇。為什么?游戲規則鐵板釘釘,一視同仁,的確怨不得別人!但在中國股市,“政策市”是眾所周知的最顯著特征,所以游戲規則的“三公”首先是受到質疑的,而在南航認沽事件中,游戲規則的不公早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1,股權分置改革是歷史性的變革,無疑是神圣的,但作為“股改對價”的14億南沽卻被無限量創設到了120多億!這多出來的100多億籌碼,還是“股改對價”么?如果是,那么說明南方航空在付出對價取得大小非流通權時便是在說謊,便是一個騙局;如果不是,那么為何創設出來的南沽竟和股改對價一起混碼交易,直接導致了供給的無限量增加,導致了權證價格的一跌再跌?如此,股改的承諾還有什么法律效應和神圣性可言?中國股市、股改的信用還如何維持?
2,正如交易所答記者問時所言,“權證是高風險的證券衍生品種,作為股改對價的權證又帶有一定的特殊性。”這一點交易所知道,買賣南沽的投資者更知道,但權證的高風險并不意味著權證游戲規則可以被隨意修改,而“帶有一定的特殊性”的股改對價權證更容不得隨意創設,也更容不得交易所將其交易秩序玩弄于股掌之中,因為那是對股改承諾的褻瀆,是對股權分置改革意義的無恥玷污。
3,報道中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說,“允許創新試點券商根據自身對市場的判斷,有成本地創設權證。”但“有成本”的結果是,所有創設券商通過高賣低買暴賺150億以上,交易所大賺1億多“管理費”,而參與權民卻大多折戟沉沙,輸得血肉橫飛!而原因就在于交易所允許“創新”,就在于交易所胡作非為瞎停牌,就在于創設券商在權民早簽訂了合法的交易合同的前提下還一次次對權民買賣大搞“善意”的“電話騷擾”甚至公然違法,限制買賣!
4,南沽到期了,創設“無罪”,注銷“及時”,然而消失了的,難道僅僅是14億“原始沽權”?誰來為我們統計那些沒賣出的南沽有多少?券商暴賺了,但股市的信用丟了,因為如此明顯的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價格操縱沒人能為投資者說得清楚!甚至,在南航正股的漲跌上,也存在的明顯的問題,即南方航空去年利潤的反常暴漲以及創設第一受益大戶中信證券在6月19日行權日頭一天,在行權價格被破天荒的所謂“十天交易均價”確定的當天“及時”調低了對南方航空的推薦評級!多么及時!這難道都是巧合么?誰來為中國股市的投資者解釋所有類似的這一切?
其實,對于創設制度的不公和上交所的無理干涉,廣大投資者早已意識到了,為了維護中國股市的最后一點尊嚴,為了維護市場的“三公”不至于被徹底摧毀,我的一位好友早已在看穿了認沽權證在創設下已失卻“做空價值”的事實后,從大約2元起,便選擇了只買不賣的“賠錢策略”,用數百萬資金這樣血淋淋的事實在山西證券帳戶上記錄了所有的一切!他說,賠錢事小,維信事大,中國股市必須有人站出來維護“三公”、“兩信”,也必須通過南沽事件讓監管層、讓機構投資者、讓廣大投資者認識到維護中國資本市場核心信用的重要性所在。
而在我看來,資本市場是最講信用也最需要信用的地方,如果信用沒了,那么“救市”便等于在講“大忽悠”的故事。而上交所及相關券商的做法卻完全把中國股市的信用以及中國股民的信心打入冰點。記得05年寶鋼權證作為股改對價隆重登場時,筆者曾將其看做“股改創新的典范”、“中國衍生品市場的先鋒”、“為期指練兵的最佳方式”等等,為其鼓掌歡呼,但現在,看著交易所的“辨白書”,看著創設券商的笑臉和南沽權民的哭泣,我的心冷到了極致。我不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但它發生了,就像我不希望股市“野豬嘯林”般暴漲暴跌,但它也發生了一樣!
信用慘淡了,暴跌摧毀了信用堤壩,南沽泯滅了股市正義,剩下的,便只有殘酷的考驗了。考驗監管層的魄力,考驗監管層的智慧,也考驗投資者的忍耐極限!報道中說,“上證所本著消除誤解、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積極維護證券市場穩定的原則,理解權證投資者虧損后的心情,耐心回答所提出的問題,認真研究所提出的建議,對相關訴求表明立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辨白書”更像強盜邏輯,這里沒有“誤解”,這里也沒有能“理順”的情緒,這樣做更不可能“化解矛盾”;而“積極維護證券市場穩定”,只能從上交所再寫“懺悔書”做起,否則,股市維穩便完全是一句空話。
“六月黑”已定,逝者無救了。但在全球矚目的奧運盛會行將舉行之際,誰都希望股市不再因股市信用崩塌、監管敷衍塞責而再來一個“七月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