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戶籍制度沒有取消的真實原因
楊帆 著名經濟學家,1951年生于北京,03年加入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擔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
Q:戶籍制度的現狀如何?
A:關于現行戶籍制度,有兩大弱勢人群需要我們關注:農民工以及畢業大學生。拿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各種單位都有限制條件,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都要北京戶口,比如銀行、政府機關等。 這對于北京市公務員的成分改變特別沒有好處。
這幾年由于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北京,同時畢業大學生滯留北京,導致相當多單位都做人事制度改革。所謂的人事制度改革,其實就是限制各種條件,盡管你被聘用了,但不給解決戶口,人事檔案也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待遇和正式的北京戶口的員工不一樣,同工不同酬。
Q:為什么會同工不同酬?
A:拿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戶口以前是大學里的集體戶,畢業后就得遷出, 單位又不給你解決戶口,他們戶口還得回原籍。即使同工不同酬,大學生為了留在北京工作,也只能接受這種不公平待遇。所以有個詞叫他們“北漂”,是漂在北京。他們上大學花成本很高,留在城市里又得不到應有的待遇,他們比農民公更加值得關注。 前幾年教育產業化把老師從左派變成了右派,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把大學生從右派變成了左派。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 買房子的美夢破滅了, 一下就變成了“憤青”。
房價猛漲使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公開化了。
Q:戶籍制度造成的這種不公平,背后的真實原因是什么?
A:以前假自由分子說,戶籍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農民工、外來務工人員這種雙重身份制度是歧視農民,市場經濟就是要消滅這種不平等。
事實是, 市場經濟了。大城市的戶籍制度還是沒有取消,
這恰恰是市場經濟下單位老板和政府的行為。
表面上看,農民工、外地人能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好像是自由了;但單位不給你戶口,待遇特別低,檔案不接受,你還是外地人。 戶口是一個借口,一是單位為壓低工資降低成本,使用低薪廉價勞動力。
二是利益集團和腐敗, 戶口是和很多利益聯系在一起的。而且有加強,背后是嚴重腐敗。 聽說,要落一個北京戶口,花錢是越來越多了。
Q:戶籍制度的最大弊端是什么?
A:身份歧視。
Q:對于農業戶口,主要是哪些方面的權益不能享受或得到保障?
A:受教育、就業、買房這幾件大事都受到影響。比如說考大學,北京大學生分數線低20分,前幾年還有低100分的;這種對北京本地人的保護,其實就是對外地人的不公平。就業問題我們剛剛談了。買房子是中國人一輩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城市里推出的經濟適用房,外地戶口就買不了。他們只能買商品房。
現在各大城市房價上漲,外地人很難在此落戶扎根,大城市對于他們,只是工作的地方。 現在物價上升,城市對于貧困人口發放物價補貼,或者需要配給生活必需品的時候,是否都要按照戶口?
Q:戶籍制度應該如何改革?
A: 早就說取消戶口,強化身份證制度。戶籍制度肯定是不合理的。在制定的時候,很多國家從人權、人的自由遷徙的角度來看它的不合理,至少中小城市的戶口早就應該取消了。
Q:改革會不會有風險?
A:取消戶籍制度之后有很多益處,沒有風險,可能會伴隨其他的問題。比如說,沒有了戶口歧視,但歧視可能會換個性質,以別的方式出現。比如說像國外一些城市,很多自由流動的人口留在了大城市,他們找不到工作,依靠政府的福利生存,形成大城市貧民窯。
戶籍制度不是最核心的問題,不是改了戶口就解決所有的問題。拿北京來說,北京的物價漲得很高,即使取消了城市戶口,政府的物價補貼也不可能給所有人,只能給北京市的當地貧困戶。要不然所有人都會跑到物價高的地方來領補貼。這個也是得控制的。所以不可以一下子放開,改革不會一步到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