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胡潤百富榜告訴我們什么

王中宇 · 2007-11-27 · 來源:科學時報
中國特色的富豪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胡潤百富榜告訴我們什么

科學時報 2007-11-19     作者:王中宇

    
    
    
    
    
    
    
    
    
    
    
    
    
    表一:上榜群體財富變化
    表二:GDP與貨幣發行量的增幅
    表三:以上一年的GDP和貨幣供應量為尺度來衡量上榜者的財富
    2007年10月10日,胡潤百富在上海發布了《2007胡潤百富榜》。有報道稱:這是胡潤百富第九次發布“百富榜”。筆者尚只找到了2004、2005、2006、2007年胡潤榜的數據。在2004年榜上,共有100位富豪;2005年榜增至400位;2006年增至500位,2007年號稱800位,實際上有813位。

    觀察國民中處于財富頂端的群體,胡潤榜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口,可幫助我們比較客觀、全面地了解這個群體的狀況。這是經濟—社會政策研究必要的視角與背景。

    財富頂端群體的發展動態

    圖一為2004年至2007年胡潤榜財富分布。圖中的橫坐標是各年的上榜者位次,縱坐標為上榜者擁有的財富,為展示財富分布的結構,采用了對數坐標系。

    圖中顯示:每年同一位次的財富都較上一年顯著增加。這暗示我們,盡管具體的上榜者,其財富有增有減,整個財富頂端的群體,其擁有的財富增速可觀。不同年份胡潤榜的門檻不同。2004年是12.5億元,2005年是5億元,此后為8億元。因此,不同年份的胡潤榜缺乏直接比較的基礎。圖一提示我們,可以分別比較前100位、200位、300位、400位、500位總財富的變化。由此計算的結果見表一。

    表一告訴我們,財富最多的前100位,2005年比2004年增加41.6%,2006年又比上年增加61.9%,2007年則比上年增加215.9%。增長明顯加速。在各個群體中,均顯示出這種加速。

    這種增加是否由GDP或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所導致?表二列出了近年來GDP與貨幣發行量的增幅。比較表一與表二,可見財富頂端群體擁有的財富,其增長幅度遠高于GDP與貨幣發行量的增幅。

    上榜者擁有的財富與社會總財富相比,處于什么地位?由于統計工作時間的關系,每年公布的胡潤榜大體反映上一年的情況,故可以分別用上一年的GDP和貨幣供應量為尺度來衡量之,結果見表三。

    數據顯示:2007年813位上榜者,其總財富為2006年GDP的16.48%,貨幣供應量的9.99%。而這813人占13億人的千萬分之6.25。

    前100位上榜者擁有的財富,2004年為上年貨幣供應量的1.12%;到2007年,上升到5.17%;2004年為上年GDP的1.82%,到2007年上升到8.54%。可見頂級富裕群體在社會財富中所占份額增幅之快。

    這意味著,社會財富正以極高的速度向這個群體聚集。與之相對應,必然是整個社會兩極分化的加速。如果維持這樣的年均增幅,5年后前100位擁有的財富將是當年GDP的1.58倍,貨幣供應量的92.5%。

    觀察表一中2007年上榜群體各段的財富增速,會發現越是靠前的段,其財富增速越快。這意味著,即使在上榜群體內,也存在兩極分化的明顯趨勢。

    只要實行市場經濟,只要“利潤極大化”作為要素配置的主要機制,財富集中就不可避免。但是集中速度如此之快,其宏觀的經濟、政治后果是什么,值得深思。

    上榜群體的行業分布

    2007年榜有813位上榜者。為分析上榜者的分布狀況,筆者根據胡潤榜提供的公司業務內容,將其分解為若干個大行業。有許多行業只有很少的上榜者或很少的財富,筆者將其統歸為一類“其他”。不少公司涉及多個行業,由于缺乏資料,按榜中排列在先的業務歸類。

    另外,胡潤榜只提供了公司總部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名稱,為了更細致地觀察上榜者的地域分布,筆者逐一查出了他們的具體所在地,并按地級行政區歸并。省級行政區失之太粗,縣級行政區又失之太細,可能令讀者不知其所在,地級行政區是觀察地域分布的適中尺度。

    筆者計算出各行業上榜者的人數比例與財富比例,取這兩個比例的均值為上榜群體在各行業中的份額。結果見圖二。

    圖三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各行業上榜者的財富分布。其縱坐標為各行業人均財富與所有上榜者人均財富之差,橫坐標則是累計的上榜人數。

    數據顯示,只有包裝、房地產、新能源、金融、零售批發、其他礦業這6個行業的人均財富超過上榜者人均財富。這6個行業的上榜者占總數的31%。這6個行業有3個屬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零售批發),而人均財富最低的行業中,除酒店餐飲業外,均為制造業。

    包裝業人均財富如此之高,是因為張茵家族(玖龍紙業)擁有770億元財富,位居整個排行榜的第二。玖龍紙業為香港上市公司(2689)。

    房地產業以上榜者之多、人均財富之高引人注目,與之相比,建材業與建筑業顯得微不足道。

    房地產業:經濟學理論還是官商關系?

    房地產業占到了平均份額的1/4,它占了上榜產業份額的18.9%、財富總額的31.2%。這意味著房地產業的上榜者,其平均財富(69.95億元)明顯高于所有上榜者的平均財富(42.45億元)。

    在為社會提供建筑物的相關行業鏈中,建材業提供原材料,而建筑業實際蓋房子。在2007年榜上,建材業占到上榜者的1.4%、財富的1%、平均份額為1.2%;建筑業占到上榜者的1.5%、財富的0.7%、平均份額為1.1%。由此可見,在這個產業鏈中房地產業的地位。

    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長年以來,房地產業的就業人數僅為建筑業的3%左右。就業分布與財富分布如此尖銳的反差,有助于我們理解所謂“黑包工頭”的由來,理解就業困境的由來,理解勞動者極端軟弱的談判地位。

    為社會提供建筑物無論如何算不上“高科技”行業,論理不存在所謂技術上的進入門檻。根據市場經濟的理論,一旦其利潤明顯高于其他行業,將吸引大量企業進入,導致利潤回歸社會平均利潤率。事實顯然與理論相左,問題出在哪里?

    對此想不通的人中有位叫于凌罡的人,他發起了合作建房,希望能擠掉在他看來不合理的成本。當時就有一位房地產商評論道:“北京的土地是很難拿的,這里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暗示房地產業的高利潤與“拿地”的能力相關。仿佛要證實這個評論,2007年3月20日,《北京商報》以《于凌罡五走麥城背后》為題告訴讀者,他們那群合作建房者幾年后仍未拿到土地。而土地資源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

    2005年3月16日新華社曾報道,某省一重量級房地產老板爆料土地競價的內幕。有個城市為了抬高出讓土地的價格,特意請他們這家公司來當“托兒”,與外地投標企業競價。這位老板十分擔心價格抬得太高了,砸在自己手里吃不消。“你只管往高里抬價就行了,如果砸在手里,由政府兜底,大不了再還給政府”,政府的一位官員這樣“開導”他。吃了政府官員的“定心丸”,這位老板競起價來底氣十足,果然使地價迅速飆升,再創這個城市土地出讓價的新高。

    早在2004年12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房地產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就指出:“目前在土地開發、房地產開發和房屋拆遷中間,包括城市規劃建設中間,有大量腐敗問題,有些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

    顯然,官商關系比經濟學家們的理論更能解釋房地產業的興旺。

    從地域角度看,房地產業的上榜者高度集中于特大型城市。由上榜人數和財富綜合評估的份額分布見圖四。

    其中可見,上海、北京、廣州三市就占了46.5%的份額。佛山的位置如此靠前,有些出人意料。那是因為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大橋側的碧桂園集團,它貢獻了2007年胡潤榜的首富——坐擁1300億元的楊惠妍。

    IT、通信、網絡:“高科技”造就的上榜者

    位居上榜者第二位的行業是IT、通信、網絡,它造就了7.6%的上榜者,聚集了5.4%的財富,平均份額為6.5%。

    與房地產業相反,這個行業的上榜者,其平均財富為30.1億元,不及房地產業的一半,甚至低于所有上榜者的平均財富(42.45億元)。

    這個行業有技術門檻,除了“通訊”,沒有準入門檻。許多企業依據自己的資源和判斷,在這個領域里競爭以求生存。競爭的結果,排序前5位的,有4位涉及“游戲”與“娛樂”,他們是:史玉柱(巨人集團)、馬化騰(騰訊)、陳天橋(盛大網絡)、丁磊(網易)。只有排名第二的李彥宏(百度)與“游戲”和“娛樂”無關。

    從我們國家的人均水平看,經濟還相當落后。論理,提升整體經濟實力,提高各行業的裝備水平才是“高科技”企業、“信息化”企業的正事。而“自由競爭”的結果,卻讓“游戲”與“娛樂”高居榜首。以開發通訊設備為業,以“狼文化”著稱的任正非(華為),則敬陪末座。

    從地域角度看,IT、通信、網絡業的上榜者比房地產業更集中。由上榜人數和財富綜合評估的份額分布見圖五。

    圖中出現了“美國”,是因為戴偉麗的“神奇科技”注冊在美國。有報道稱:戴偉麗是美國Marvell科技集團公司的創始人,因涉及人為修改大量期權的授予日期,受到Marvell特別委員會的內部調查和聯邦主管機構的調查。戴偉麗已同意廢棄公司已授予他們的數百萬股期權(《Marvell公布期權調查結果CFO辭職》,2007年5月7日,新浪財經)。此外,筆者未能找到有關戴偉麗和“神奇科技”的其他信息。戴偉麗為何上了胡潤榜,不得而知。

    這個行業的上榜者如此高度集中,意味著什么值得思考。我國通信業的主體由國有企業壟斷。國企之外的參與者高度集中于北京、深圳、上海、廣州這4個特大城市,是否在暗示:除了通信業,這個行業與國家整體經濟聯系薄弱。上榜者中能做到首位的大多依賴“游戲”與“娛樂”,似乎提供了一個旁證。

    鋼鐵與紡織、服裝

    在被稱為“傳統產業”的領域中,出現上榜者最多的是“鋼鐵”和“紡織、服裝”兩個行業。其中鋼鐵的平均份額為4.7%;紡織、服裝的平均份額為6%。鋼鐵富豪的平均資產為40.67億元,略高于IT行業;而紡織、服裝富豪的平均資產僅29.88億元。

    鋼鐵行業上榜者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出人意外的是:名列第一的卻是蘇州(見圖六)。

    蘇州有4位鋼鐵富豪上榜,共擁有215億元財富。事實上,整個長三角共有11位鋼鐵富豪上榜,共擁有350億元財富,平均份額占到25.1%。

    而鋼鐵富豪的大本營在京津冀,這里共有16位鋼鐵富豪上榜,共擁有730億元財富,平均份額占到43.5%。而京津冀地區人口密集,水資源嚴重匱乏,環境污染極為嚴重。

    圖六中出現“香港”是因為呂慧、陳寧寧母女的“嘉鑫控股”,它1995年注冊于香港。呂慧是原冶金工業部部長呂東的女兒,陳寧寧是呂東的外孫女,在業內有“鋼鐵公主”之稱。胡潤榜中,對“嘉鑫控股”的業務是這樣描述的:“鋼鐵、鐵礦石進出口、房地產、金融”。從媒體報道看,“嘉鑫控股”在國內的主要業務據點是河北省遷西縣津西鋼鐵。這一部分顯然也在京津冀地區,由此可見京津冀地區鋼鐵富豪之集中。

    紡織、服裝業的上榜者則高度集中于長三角(見圖七)。

    長三角地區出現了32位紡織、服裝業上榜者,共擁有953億元財富,平均份額占到46%。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紡織、服裝業在長三角的廣泛分布。上榜者順次分布在蘇州、紹興、溫州、杭州、寧波、無錫、上海、金華、嘉興9個地級以上的行政區內。

    圖七中出現了“香港”是因為有4位上榜者的公司注冊于香港,他們是:楊釗家族(旭日集團)、葉炳棪(互太紡織)、李國棟(永嘉集團)、蔡建中家族(互太紡織)。

    楊釗是廣東惠州人,1967年到香港,從打工起步創建旭日集團。香港旭日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0393)。其在內地的業務主要是真維斯服飾的銷售,在京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西北、山東、東北、華中、廣東均設有辦事處,在全國約1100多間零售店。另在河北、廣東設有生產基地。

    互太紡織控股有限公司提供了葉炳棪和蔡建中家族兩位上榜者,其總部在香港,注冊于開曼群島,上市于香港聯交所(1382),其生產基地設于番禺。

    永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注冊于開曼群島,在香港上市(3322)。其總部位于香港,在內地的工廠分布于廣東的東莞、惠州、開平、河源、云浮和浙江海寧。

    區域分布

    從地級行政區看,胡潤榜的上榜者分布在127個地級市中(見圖八)。

    北京、上海是上榜者最集中的地方。北京有87位上榜者,聚集了4230億元財富;上海有78位上榜者,聚集了4406億元財富。兩個城市共占綜合份額的22.7%。

    深圳、廣州、佛山、杭州、香港、南京為第二梯隊,共有192位上榜者,聚集了11234億元財富。香港出現在表中,是因為有23位上榜者,其公司總部在香港。

    圖八中標出的前26個城市集中了上榜者的81.3%,總財富的77.2%,而這些城市除了成都、長沙、重慶外,均位于東部沿海省份。

    從省級行政區的角度看,上榜者的分布見圖九。

    從上榜者集中的程度看,上海、浙江、江蘇相鄰而集中度高,長三角是一個上榜者集中的地區;廣東與香港合成的珠三角則是另一個上榜者集中區。至于京津冀,只有北京獨占鰲頭,河北、天津與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因此,不存在一個上榜者集中的京津冀地區。

    另外,次一級的上榜者集中地分布在福建、山東、四川。

    圖十至圖十二分別為長三角、珠三角、北京市上榜者的行業構成。

    比較這3個地區,發現他們的共性是:房地產業綜合份額最高。其中又以珠三角為甚,居然高達四成。

    從“多樣性”的角度看,長三角產業結構最平衡,提供上榜者的行業最多,而北京最少。一方面,北京是一個以行政功能為主的特大城市,許多行業不適于在此發展,前4個行業就占了75.7%的份額。其上榜者之集中與產業結構之單調形成鮮明的對比。

    另一方面,聚集了巨量資源的北京未能像上海、香港、廣州、深圳那樣帶動周邊的廣大地區。于是,河北、天津提供的上榜者遠不如浙江、江蘇、廣東,甚至比不上福建、山東、四川。

    思 考:財富聚斂速度驚人

    在中國歷史上,財富聚斂歷來都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問題。它曾將一個個如日中天的王朝帶入動亂與毀滅。財富聚斂一方面使追逐利潤的資金高速增加,一方面使社會多數的人口相對貧困。而真實的利潤,其主要來源只能是多數人口的購買力。當追逐利潤的資金與購買商品并提供利潤的資金失衡,社會將出現體制性的有效需求不足,危及經濟機器的正常運行。

    比較4個年頭的胡潤榜,我們從微觀層面看到財富頂端群體驚人的膨脹速度。央行統計數據則從資金層面告訴了我們它的宏觀后果。以GDP為尺度衡量貨幣發行量的構成,可以發現主要用于購買商品的“流通中貨幣”基本穩定,而主要追逐利潤的“準貨幣”則大幅攀升(見圖十三)。

    在這樣的背景下,追逐利潤的資金,其胃口大大超過購買商品的資金的供應能力;社會生產力大大超過有效需求。開工不足、就業不足成了普遍現象,勞動者只能接受饑餓紀律,在所謂高端行業,“女生當做男生用,男生當做畜牲用”;而在低端行業,勞動者就只能服從棍棒紀律——山西黑窯事件就是明證。長此以往,其社會后果是什么?

    財富聚斂源于工商文明的基本機制——“利潤極大化”原則

    不少文章將財富的聚斂解釋為個人的惡行,這不完全符合事實。其實在胡潤榜的813位上榜者中,有不少白手起家、勤勞致富者。

    例如貴陽的“老干媽”,創業者陶碧華是位農村婦女,靠賣小吃為業。她自制的調味品本來是免費提供給客人的,直到有客人要求帶些回去,她才意識到這自制調味品的價值,并轉而以此為業。

    由于能力、勤奮和機遇的差異,在經濟學家們描述的“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經濟中,財富聚斂和兩極分化必然發生。在經濟學家們要求中國人“補課”的20多年中,我們親身體驗到了這聚斂和分化的速度。體驗到了這“利潤極大化”原則的宏觀效果。

    當然,個人的惡行并非不存在。只要去翻翻財經、證券類報刊,爾虞我詐、弄虛作假導致對簿公堂的案例幾乎無日無之。2007年胡潤榜的兩位上榜者,陳寧寧與韓敬遠的爭斗就火爆異常。這些年來,以“改革”之名,將名義上的“全民”財產變為法律上的私人財產,由此造出大量的富豪,更是盡人皆知。當然,這就不能用“自由競爭”解釋了。

    地方政府“保駕護航”

    將“全民財產”變為法律上的私人財產,沒有這“全民財產”的委托代理人——相關官員的參與,是絕對做不到的。

    在搜索引擎“百度”上檢索“親商”一詞,得出167000條信息,其中90%以上是各地方政府的宣示:“親商”、“重商”、“招商”、“安商”、“利商”、“惠商”、“富商”。而我國省級政府31個,地市級政府332個,縣級政府2860個,即使鄉鎮級政府也才44850個。

    “商”的原則就是利潤極大化,各級政府的上述政策取向,其實就是為利潤極大化保駕護航。

    細觀當今各地方政府的“親商政策”,大體可分兩類:一類包括依法行政、公開行政、提高辦事效率、廢除亂收費、減少無謂干擾等,這是任何一個責任政府、有效政府都應該做的,而且不僅是對“商”,對任何社會成員都應如此。它是政府走向現代化的標志,談不上什么“親商”。而另一類則只能稱為“諛商”。如,有的政府制定了“領導干部幫包企業制度”,甚至干部到企業“掛職”,這政商關系還能說清楚嗎?有的政府選定“重點保護企業”,這等于對不同的企業實行不公平待遇。有的政府提出要“牢固樹立投資者是‘上帝’的意識”,無怪乎有的地方出現了“商人領導官員,官員控制群眾”的現象。有的政府擅自減免企業使用公共資源應繳納的費用,這等于拿公共財產私相授受。更有的政府提出要“政企攜手”、“政企依存”,確立“利益共同體”意識,簡直把官商勾結當做“政績”,無怪乎出現了那么多以地方政府為后臺的強制拆遷案件、經濟詐騙案件;無怪乎工傷、礦難比比皆是。

    房地產業在胡潤榜中的份額,可以作為政商關系的一個指標。以此觀察各地的政商關系,能得出有趣的結果。

    財富聚斂引發值得關注的區域關系問題

    財富聚斂不僅在社會分層上值得關注,在區域間關系上亦造成難于處理的問題。

    胡潤榜的上榜者高度集中于沿海特大城市。僅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佛山、杭州、香港、南京、溫州、蘇州、寧波、紹興這12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就集中了59.7%的份額,而我國有地級以上的城市287個,還有一批非城市的地級行政區。

    長三角、珠三角與北京市成了3個極為特殊的地區,這3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社會氛圍與主流價值標準與國家的廣大腹地差距甚大。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陸學藝曾指出:“全國的私營企業家黨員比例三十幾”,其中頂層的33人中,黨員占48%,僅次于公務員、部隊。(《南方周末》“中國頂級富豪精神世界調查”)

    在這3個上榜者高度集中的地區,它們的富裕群體在各級人大、政協中的比重遠高于其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甚至在“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其成員的比重也遠超過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而這3個地區對國家的公共事務決策影響巨大。這種影響勢將拉大區域間的差距。

    土地、孫中山、天之道

    孫中山先生被稱為“資產階級革命家”,而他的政策主張卻是“節制資本”、“扶助農工”。

    辛亥革命后不久,他批評歐美等國的政治:

    “操之大資本家之手”,“富人享之,貧者無與焉”。

    在《民報發刊詞》中,他指出:

    “近時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強中國以比歐美。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吾國縱能媲跡于歐美,猶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看到了利潤極大化原則造成的國民困頓,和由此潛伏的“第二次革命”危機,他沒有天真地要求“與國際接軌”,而是指出中國革命決不能“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軌”——別人覆轍在前,就別“前覆后繼”了。在國民黨“一大”宣言中,他寫道:

    “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非少數者所得而私也。”

    在土地成為培育富豪首要源泉的今天,讀一下當年孫中山的《國民黨一大宣言》,或許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蓋釀成經濟組織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權之為少數人所操縱。故當由國家規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價稅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征稅,并于必要時依報價收買之,此則平均地權之要旨也。”

    地價由你報,國家就價征稅。一旦經濟建設需要,國家可按你當初的報價收買,土地增值的收益歸社會所有,剝奪土地所有者靠壟斷土地暴富的機會。

    與被稱為“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孫中山相比,在早就實現了土地國有化的今天,我們那些高舉“親商”大旗,培育如此大量房地產富豪的人們,是哪個“階級”的什么“家”呢?

    當時的反對者稱孫中山為“孫大炮”,指他的主張不切實際。今天更有時賢以貶損孫中山為能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評價孫中山“節制資本”、“扶助農工”的政策傾向呢?

    《老子》云: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利潤極大化”原則的整體社會效果就是“損不足以奉有余”,是典型的“人之道”。用《圣經》的話說,是“馬太效應”;用時髦的市場營銷術語說,是“贏家通吃”;用系統動力學的術語說,就是正反饋機制。而一個只有正反饋機制的系統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孫中山的“節制資本”、“扶助農工”,用系統動力學的術語說,就是制衡“利潤極大化”原則的負反饋機制。使之不至于走到極端。這就是“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天之道”。

    一個社會要能持續生存,“天之道”必須管住“人之道”。然而,“天之道”制約的是有權有勢、能說會道的精英階級,直接妨礙了他們邁向心目中的“盛世”,因而無不面對強大的對手;無不遭到悲慘的結局;無不被后世文人們描摹得一塌糊涂。孫中山是這樣,王安石是這樣,王莽是這樣。不但中國如此,古羅馬的提比留·格拉古兄弟也這樣。但凡阻礙兼并勢力者莫不如此。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0.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一级 |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 特级撒尿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