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曹建海
《人民日報》 (2007-04-25 第09版)
作者按:應《人民日報》之約,我就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必須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撰寫學習體會。文章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針對當前中國房地產領域存在的諸多不和諧問題,闡述了破解和促進我國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思路。此前,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先生提出為絕大多數城市居民提供經濟適用房的主張,遭到了一些打著“市場主義”旗號的學者批評,筆者以后將著文予以駁斥。本文代表了作者長期以來研究房地產問題的基本結論,也是對任玉嶺先生主張的積極呼應和全力支持。
房地產業是由各類房地產企業、政府房地產事業單位、房地產合作經濟組織和以家庭為主體的自主房地產經濟構成的整體。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證明,房地產業發展是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居住條件改善的重要領域之一。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住房建設和保有規模較小,房地產業也不發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房地產業進入繁榮發展階段。特別是1998年以來,我國實行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建立起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的商品房、集資建房和合作建房、廉租房等形式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住房制度改革使城市居民長期被壓抑的住房需求大大釋放,極大地推動了我國以房地產開發業為主體的房地產業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此句為編輯所改,應為“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2005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26.1平方米。同時,房地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國民經濟增長。
但是,我國房地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商品房供給中高檔豪華住宅過多、普通住宅偏少,一些開發商囤地、囤房和搞假按揭,房價高漲、嚴重超越中低收入家庭購買力,商品房質量不高且不節能、不環保,新建房屋大量空置,房地產開發中存在不規范行為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房地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房地產業對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有著重大作用,必須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措施。當前,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房地產業發展必須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和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水平出發,形成合理的住房建設模式和消費模式。房地產開發建設應適應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合理規劃城鄉土地利用,嚴格土地用途管理,認真落實新修訂的禁止類和限制類項目用地的規定,禁止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高檔住房用地供應;大力發展節能省地環保型建筑,對于違反標準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采取嚴厲措施予以懲罰;通過研究制定適合各地情況的、適度的、有彈性的住房消費標準,并輔以必要的經濟政策,鼓勵城鄉居民對住房的適度消費,逐步形成符合我國特點的住房消費模式。
其次,采取多種措施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保持合理的價格水平。調控房價的目的是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通過購房、建房、租房等多種形式,做到“居者有其屋”??刂品績r上漲,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一方面要保持適度的房地產投資規模,擴大以經濟適用房為主體的普通商品房的供給;另一方面要通過嚴格住房消費信貸發放以及實施針對住房投資、投機活動的綜合稅收政策,降低住房投資、投機的收益預期水平,發揮住房存量在房地產價格調節中的作用。
再次,地方政府應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監管切實負起責任。地方各級政府應改變長期實行的土地高價拍賣的供給模式,集中供應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并將單位建房和個人集資合作建房納入政府經濟適用房計劃;站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立場上,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堅決打擊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法行為。具體來說,就是要建立科學透明合理的房地產規劃審批、開發流程監控機制,強化公眾對房地產開發過程的監督,制定嚴厲的行政過錯追究辦法等,依法懲治房地產開發、交易、中介等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眾和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 曹建海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04/25/content_12841986.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