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外企破壞森林的幕后推手?
事隔不到兩個月,金光集團下屬亞洲漿紙APP再次被國家林業局指稱破壞中國森林。4日,在國家林業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金志成表示,金光集團APP在海南大面積造桉樹林,嚴重破壞了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金志成所指項目是APP在海南省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種植桉樹漿紙林。(4月6日《第一財經日報》)
金光集團APP在海南推行的所謂桉樹漿紙林項目,與去年媒體所披露的其在云南的所作所為,幾乎如出一轍:以誘人的巨額投資,和同樣誘人的桉樹漿紙林工程,與地方政府簽下大單,然后搖身一變為“政治任務”,挾地方政府之威,由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協助指導”,一路過關斬將,強力推行。
這樣一來,金光集團APP就與有關政府部門“兵和一處、將打一家”,成為名副其實的聯盟。金光集團APP所謂的桉樹漿紙林項目,即“造林—制漿—造紙”項目,其實是“先毀林造紙,再造林造紙”,與我國森林的保護政策完全背道而馳。而其毀壞天然林、人工林之觸目驚心,侵犯農民利益和公眾利益之嚴重,在當前我國對林木、土地和農民利益實施嚴格保護的大背景下,實在是匪夷所思。
其實,金光集團APP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亞洲許多國家都有過類似劣跡,在其本國印尼,該公司也一直被印尼環保機構和環保組織頻頻警告,甚至被稱為“最不受歡迎的企業”。持續多年以來,印尼金光集團APP在我國云南和海南、廣西、廣東等地采用與當地政府簽訂大面積租用土地的方式,毀壞天然林以造大面積人工桉樹林。
種種毀林惡行要歸結在建于2004年的金光集團APP子公司——海南金海紙漿有限公司。在該公司其運轉的2005年,這個年生產量為110萬噸的紙漿廠需要250噸的碎木作為原料——是海南現有出口量的12倍。根據金光集團APP與當地政府推廣的種植桉樹漿紙林模式,海南全省近兩萬公里公路兩旁的防護林將被砍伐,代之以數年一伐的紙漿經濟。省林業局還要求各市縣林業局要選派一名骨干人員,協助和指導金光造林。結果,海南高速公路周邊的大部分地段,數十年生的護路林被砍伐殆盡,只剩一路樹樁。沿途的藍色標志牌還上書:“公路林改紙漿林示范段”。
現在,地方政府對金光集團APP的巨額投資仍抱有期望,據有關部門統計,在近幾年海南省建成的工業項目中,金光集團APP的投資額年均占了80%以上。同時,金光集團APP在海南投資行為中,也要求地方政府提供200萬畝天然林地作為其配套措施,由此,將公路防護林改造成紙漿林,成為地方政府滿足該集團原料需求的折中方案。
事實證明,地方政府在推動金光集團APP破壞森林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當地林業部門當然也難辭其咎。地方政府擔當幕后推手,是因為金光集團在海南推行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將為地方帶來極為可觀的財政收入,這正是“靠山吃山”的思維方式所能推出的必然結論。也許,在地方政府看來,金光集團APP的“進軍”的確為海南經濟的騰飛帶來了契機,的確能夠一攬子解決貧困地區發展乏力的問題,但如果以犧牲長遠的利益為代價,以殺雞取卵的方式謀求機遇。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值得慶幸的是,國家已經開始干預金光集團APP的圈地毀林事件,為原本失衡的博弈添加了重要的砝碼。國家林業局的進行的調查,不僅有利于海南的糾偏,也將對海南業已開始、騎虎難下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提供新的規范。應該說,發展與保護是一對矛盾,科學的發展就意味著地方政府要協調多方矛盾,均衡當下與長遠、局部與整體、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利益,尋找到一條既不毀壞生態環境,又能發展地方經濟的道路,在重大項目的決策與實施過程中,任何短視、偏袒、打擦邊球乃至違法決策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