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限外"背后:數億投資一年收回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7-03-23 14:27:30
山西"限外"背后:數億投資一年收回
其目的是為了加強省內國資控制力,防止"肥水外流"
本報記者 徐萬國 北京報道
今后山西省以外的企業、山西省內的民營企業,都不得控股山西煤炭開發,也不能參股過大。"控制力不僅是定性的,也是定量的,遠不是狹義上的企業絕對控股51%的概念。"
作為煤炭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山西省近日發出規定,凡是外省企業,包括境外企業,均不能單獨在山西投資控股煤礦。
本報3月20日從山西省國資委獲悉,這一政策的出臺主要是為了增強國有資本,尤其是省內國有企業對煤炭業的控制能力。此外,煤礦業近年來利潤直線上升,數億元的投資一年即可收回,也是山西煤炭對"外來者"亮起紅燈的重要原因。
強化國有控制力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最新完成的一份報告稱,煤炭業為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行業,建議設立"外商投資聯合審查委員會",嚴格控制外資控股。
這一針對外資并購的政策動向成了山西省緊縮煤炭資源開發的直接依據。在本報獲得的一份內部材料中,山西省國資委主任張崇慧表示:"考慮到企業今后的發展和經濟增長點,煤炭生產方面的合作比例不能過大,不能讓對方企業控股,也不能參股過大,尤其是對民營企業參股大礦方面。"
按照張崇慧的表述,包括山西省以外的企業、山西省內的民營企業,都不得控股山西煤炭開發,也不能參股過大。"控制力不僅是定性的,也是定量的,遠不是狹義上的企業絕對控股51%的概念。"張崇慧說。
據了解,提高省內國有煤礦的控制力已經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屢次強調。山西省副省長靳善忠多次指出,2010年山西煤炭產量將超過7億噸,按照煤炭資源整合的目標,國有煤炭產量要占70%以上。
"按照這一比例,國有企業煤炭產量須達到5億噸以上。"而張崇慧介紹,2006年山西煤炭產量5.8億噸,實際產量為6.5億噸左右。在這些產量中,國有企業僅占一半,民營和鄉鎮企業占一半,離2010年國有煤炭控制力的目標相差甚遠。
目前,山西已經繪就了"煤炭國有控制力"路線圖:一是大礦在自己井田范圍和規劃區內繼續建設大型現代化礦井,如同煤集團塔山礦、焦煤集團斜溝礦、晉煤集團趙莊礦、陽煤集團新元礦等;二是兼并收購地方煤礦,走低成本擴張之路。
對于地方煤礦的收購兼并,2006年山西省國資委專門下發了一個94號文件,即《關于省屬企業收購地方煤礦有關通知》,規定大礦兼并小礦必須控股51%以上。"如果達不到這一比例,再好的礦也不能要,因為沒有法律上的控股權。"除此之外,張崇慧還表示,大礦收購小礦,原則上不能低于100萬噸規模。
據了解,這項工作的目標是要在山西全省形成2—3個億噸級生產能力的特大型煤炭集團公司,3—5個5000萬噸級以上生產能力的大型煤炭集團公司,徹底實現國資控股。
防止"肥水外流"
對于這次限制"外來資本"進軍山西煤炭,除了產業整合方面的需要,最引人注意的是利益問題。
早在兩年前,本報就曾披露溫州投資者在山西采煤,"億元投資一兩年即可收回"。而張崇慧透露的內容比此更為驚人———數億元投資一年即可收回。
張崇慧指的是同煤集團塔山煤礦。該礦設計生產能力為1500萬噸,目前一個工作面已經投產,2006年11月的產量達78萬噸,如果兩個工作面生產,1個月就能出150萬噸煤。據了解,該礦目前僅有600名職工,即使全部建成投產,也只需800名職工,"可和神華的大柳塔相比,利潤很高"。
這一豐厚的投資回報也讓合作者大唐電力大為受益。張崇慧算了一筆賬:塔山總投資28億元,按照資本金1/3的比例,該礦資本金總共8億多元,其中大唐電力占28%,投入2億多元。但"塔山煤礦投產后,一年的利潤就不少于10億元,大唐電力一年就可以收回投資,以后每年都可以拿走可觀的利潤"。
"除了大唐電力的股份外,同煤上市公司占塔山煤礦50%的股份,同煤集團只有20%多的股份,自己只能留下少部分利潤。"張崇慧表示,隨著市場、資源等情況發生的變化,今后與省外企業合作時,必須有股權比例和合作伙伴的選擇問題。
據了解,早在2003年,山西省就規定,外省的企業包括境外的企業不能單獨在山西投資控股煤礦,如果要投也不能單純挖煤,必須要有其他產業,不然會給山西帶來很大損失。但當時出臺的這一規定并沒有嚴格實施,尤其是2003年正值煤炭市場巔峰時期,大量的資本蜂擁進入山西。"目前煤炭行業前20位的企業,基本都在山西擁有資源。"一位業內人士稱。
"山西真正認識到煤炭利益外流并采取措施是在2006年。"山西省焦炭行業協會有關人士說。而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2006年6月山西國土資源廳叫停了擬拍賣的兩個近億噸級和一個千萬噸級的煤礦。當時,這三大煤礦的拍賣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后被山西省政府叫停。據了解,叫停的原因是有外國投資者介入,尤其是日本、韓國的一些礦業公司相繼表現出了購買的意愿,目的是獲取進入山西煤炭業的正式門票。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交易中心內部人士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從山西煤炭規劃長遠考慮,外資不適合獲得采煤權。"而據有關人士透露,叫停的真正目的也是出于煤炭利潤大幅外流考慮的。
·相關·
亞美大寧煤礦反思
山西煤炭此次限制"泛外資本",也正是亞美大寧煤礦控股權爭議白熱化之時。
亞美大寧煤礦由美國亞美大陸煤炭公司、山西蘭花科創、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晉城分公司共同出資建設,設計能力為400萬噸。
該礦是在上世紀90年代煤炭市場疲軟和"煤炭夕陽行業論"的背景下引入亞美大陸的。最新的持股比例顯示:亞美大陸持股56%、蘭花科創持股36%、晉城市煤運公司持股8%。
由于持股比例的限制,大寧煤礦雖然地處國家劃給蘭花科創的礦區范圍,但必須受制于亞美大陸。蘭花煤炭實業集團董事長賀貴元目前兼任大寧煤礦董事長,但"這只是一個形式,我對大寧煤礦的事務并沒有決定權。這就像我自己的一輛汽車,讓別人去掛張牌照,然而拿回來卻掛在了別人名下,自己反而成了一個參股方。"賀貴元稱,"蘭花跟亞美合作,一開始就是一個怪胎"。
知情人士稱,亞美大陸入主大寧煤礦時,當時對大寧煤礦的估價是6000萬左右,而按照現在的市價,煤炭儲量高達20億噸的大寧煤礦,其市值已經達到14億元人民幣,這就是說,國有資產流失已經達到13.4億元。
由于亞美大寧煤礦誕生于中國煤炭市場疲軟之時,很多人對此持包容態度。但對于亞美大陸而言,大寧煤礦似乎打開了其通往山西煤炭甚至中國煤炭業的道路。大寧煤礦開工建設不久,亞美大陸順利拿到了第二張中國煤炭開采的"通行證"———與潞安礦業集團合作開發高河煤礦。這一事件迅速在山西引起爭議。
很多人認為,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外資進入中國煤炭行業還可能帶來過度開發的問題,因此必須限制外資大規模進入中國煤炭開采領域。據知情人士透露,大寧煤礦雖然設計生產能力為400萬噸,但目前井下安裝的設備年產量已達到700萬噸至800萬噸。
在一片爭議聲之中,潞安礦業集團最終以55%的股份獲得了高河煤礦項目的控股權。但這一結果依然讓很多人反對。"今后煤炭新的項目合作要慎之又慎,其他項目還是要大力招商引資。"張崇慧表示,山西省國資委將明確按照這一要求,審批合作項目,各市國資委也要對各市的資源性企業進行保護。
(徐萬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