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開門:金門縣長呼應“一國兩制試驗區”
商漢、曉德/日前,金門縣長李炷烽提出以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建議,瞬間震動了海峽。兩岸尋求政治發展的突破口,也許不能僅僅從廈門、金門兩地著眼,但臺灣當局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島內政黨政治的游戲規則及“一切向選票看”的政治文化,是阻撓兩岸政治特區實現的最高門檻。
金門縣長李炷烽先生是臺灣地區最早忍不住站出來為兩岸發展大聲疾呼的地方領導人之一。當他最近以《21世紀新臺灣的出路──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之芻議》為題,第一次希望在金門試驗“一國兩制”的時候,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一國兩制試驗區”,首先是一種態度。目前大陸與港澳臺地區之間的政治體制不同,主要是歷史造成的。而這種政治體制的差異,引發了經濟、文化和觀念上的差異,并給少數“臺獨”分子以政治藉口。而基于這種差異化的環境,首先試圖解決兩岸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命題,則代表了兩岸有識之士為求得真發展的誠意和態度。
讓李炷烽感到欣慰的是,11月15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李維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他的“一國兩制試驗區”設想做了公開的回應:“大陸歡迎臺灣的有關黨派、團體和有關人士與我們就發展兩岸關系與和平統一交換意見?!薄耙粐鴥芍圃囼瀰^”,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手段。差異化在全球各國的政治中多少都存在,并非一件不可解決的問題?!耙粐鴥芍圃囼瀰^”的提出,正是在差異化中選擇繁榮的手段。
差異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差異化,有人不想去解決差異,而是希望這種差異永遠存在,甚至利用這種差異完成個人權力的擴張。金門“一國兩制試驗區”的構想,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民眾對于臺灣政治的失望。
時至今日,島內政治波詭云譎,紛爭疊起。經濟、文化和民生被捆綁在政治的戰車上,民眾對此早有異議。因此,金門地區人士提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構想,不但有歸心之愿,還有認同之實,更有抗擊政治涂抹之決心。
這種試驗,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差異化給這個民族帶來的損失。甚至可以說,只要這個試驗區的理念,能夠成為百姓民生和臺灣發展的一個選項,那么臺灣的未來至少不是一件沒有希望的事情。
在從理念到實踐的過程中,金門提出建立“一國兩制試驗區”,這個行為本身就有極強的示范效應和指標意義?!耙粐鴥芍啤笔且环N在現有政治環境下,港澳臺地區與祖國大陸最好的政治發展模式。
從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到今天臺灣地區的地方行政部門主動表示希望實踐“一國兩制”的主張,這個過程是一個從“要我一國兩制”到“我要一國兩制”的過程。其間的主動性更替,是絕非簡單的政治宣傳可以實現的。
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只要符合兩岸人民共同利益,一切都可以談。國臺辦對臺灣事務的原則態度,實際上就是一種求大同,存小異的愿景。我們早已可以割舍近代歷史帶給兩岸的政治負擔,重新尋找一條以最小的消耗和代價,換取最大民族利益的道路。通向這個道路的門,一直都是敞開的,直到更多的李炷烽發現它,走近它。
和過去的每個周末一樣,22歲的廈門導游小杜剛剛完成了一次帶團出行的任務。從12月2日出發到第二天返回,類似的“周末金門兩日游”幾乎成了她的固定任務?!艾F在游客少了,旅游旺季的時候幾乎每天都不閑著?!毙《鸥嬖V《國際先驅導報》,雖然只有短短40分鐘的航程,但對許多到廈門參加旅行團的內地游客來說,金門之旅仍然充滿了神秘。
只是現在這種神秘感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用小杜的話說,就是“廈門和金門似乎越來越像了”。她的依據是:在金門可以買到廈門的商品,而在廈門,也一樣可以采購到金門的特產。這種基于經濟層面的交流,在兩地已經越來越司空見慣。但小杜不知道的是,一個比“買特產的便捷”更大膽的計劃,正在對岸的小島上醞釀。
“如果金門能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國兩制試驗區’,或許能為海峽兩岸的政經發展提供更大的經驗證明。”一個月前,金門縣長李炷烽這篇題為《21世紀新臺灣的出路──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之芻議》(以下簡稱“芻議”)經媒體發表后,瞬間震動了海峽。
“這個議題對于一些認識不清楚的人來說,難免會有一些異議,但我覺得,凡是對兩岸關系和中國未來有足夠見識的人,大都會持比較正面的看法?!本?1月6日在金門縣議會發表《芻議》構想整整一個月后,李炷烽如是向《國際先驅導報》表達著他的信心。
這份包含“歷史回顧”、“實施一國兩制的可能與實踐”、“利弊分析”等七個部分的專題報告,將“金門的一國兩制試驗區”描繪成“臺灣未來的新出路”,并表示讓金門“跳脫統獨、藍綠、南北對抗的僵化思維……不但讓大陸的‘一國兩制’構想獲得實踐的機會,又能避免對臺灣的直接重大沖擊”。
消息傳出,如一石擊起千層浪,不僅在金門縣議會引發了激烈爭論,更是在臺灣本島乃至大陸的學者中引起強烈反響。“這是李縣長的個人意志?!眻蟾姘l表當天,金門縣“議長”謝宜璋即公開與其“劃清界限”,而更多的臺灣地方官員則認為方案“挑戰性太強”。國民黨議會團書記長楊永立更是表示,這種設想不是縣長層次可以談的,言外之意是李有點自不量力。
但李炷烽顯然不為所動。11月12日,在出席當地文化局舉辦的“金門學學術研討會”時,他就自己的構想向專家學者做說明,表示希望成為討論的公共議題。 12月3日,當著來訪的美國國會助理第九團成員的面,李炷烽再次推介起他的“一國兩制試驗區”構想,表示“兩岸若要發展友好關系,應先聽聽金門的意見”。
無獨有偶。在金門縣長提出“一國兩制試驗區”構想13天后,廈門大學經濟學系講師丁長發博士又提出了新的建議。他表示在福建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等不利因素下,可考慮建立“廈金特別市”,以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解決海峽兩岸的問題可以經濟先行,廈門金門合并后的廈金特別市,可以定位為經濟上的特區、政治上的‘和平統一試驗區’?!倍¢L發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也提到了“試驗區”的概念,“在政治上采取主動,對于中國和平統一和緩和海峽兩岸之間的緊張氣氛,都可以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敝劣诮⒉襟E,丁長發認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可由兩岸相關單位啟動相關談判。
而對這一大膽構想,李炷烽認為這個方向比現在的廈門經濟特區又往前推進了一步,“丁博士的那篇論文,我特別仔細看了,覺得有很多思考是不謀而合。”除此之外,他還對《國際先驅導報》發表了自己的一番解讀:“嚴格講廈門經濟特區也是大陸的‘一國兩制’,這樣是否可與金門的‘一國兩制’有個交集,慢慢成為一個整體,都值得思考。”
其實,關于廈門乃至整個福建省圍繞如何與海峽對岸協調發展的問題,從來就不缺乏各種“建設性意見”。在2004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福建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議案,在兩年后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家“十一五”規劃。
由于海峽西岸地理區位與臺灣地區是一水之隔,與金門、媽祖更是近在咫尺,所以不少臺灣學者猜測,這是大陸試圖以更靈活、寬松的政策,來吸引臺灣民眾對國家統一的注意力和向心力。因此,不少臺灣學者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目前雖是經濟戰略區,但到時機成熟時,或許有可能會升格為政治戰略區。
事實上,雖然上述構想更多地還停留在設想階段,但自2001年開放“小三通”以來,甚至更早前,廈門和金門的交往就已是越來越頻密,并漸呈水乳交融之勢。
翻閱廈門和金門當地的報刊雜志,有關廈金交流的新聞幾乎每天都占有著大量版面。與導游小杜的經歷類似,從金門旅游回來的廈門市民陳女士也驚訝地發現,在金門不少菜市場的米店內最顯眼位置,擺放的竟是來自廈門的“廈鷺牌”大米,而且頗受當地民眾的歡迎。據《廈門晚報》報道,現在從廈門每天銷往金門的大米多達七八噸。
同樣,金門的特產高粱酒,自2004年正式進駐大陸后,不斷擴充規模──現在不僅在廈門、福州、泉州各開一家專賣店,更是打入了內陸腹地的河南市場。臺灣《遠見》雜志則稱廈門正在成為“金門人度假休閑的后花園”,一年的花費就高達新臺幣30億至40億元。
由于金門屬于離島,所以很多物資、水源以及蔬菜等的供應,都必須仰仗祖國大陸?!按箨懜母镩_放之后,我們每天看到廈門高度發展的速度,覺得望塵莫及?!闭劦綇B金兩地的差異,金門縣長李炷烽對《國際先驅導報》毫不掩飾他的羨慕,“十幾年前,金廈沒什么差別,現在不一樣了,金門還是停留在過去,但廈門已經‘水漲’了,我們也沒有不‘船高’的道理。對比廈門,再看金門,老百姓不滿意也在所難免?!?
在商品的互通有無之外,基礎建設和資源上的共用,也讓金門受益良多。今年2月16日,在福建省重新調整的“三縱八橫三環二十聯”的海西高速公路規劃中,廈門─金門線22公里路程被列入其中。4月,廈門市政府發布了文件,明確要求廈門氣象部門,“為臺灣同胞,特別是金門同胞提供氣象服務”。11月27日傳來的一個資訊是,目前廈門正積極謀劃推動向金門供電工程,若一切順利,金門同胞有望在“十一五”期間用上廈門電。
經濟的快速融合,似乎正在漸漸縮小政治尤其是民心上的分歧。在海峽西岸的廈門,“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巨型標語分外顯眼;而海峽東岸的金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與之遙遙相對。“都是一個中國嘛,”李炷烽每次看到這兩幅標語都會感慨萬千,“中國歷史告訴我們,統一是一個常態,炎黃子孫都應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毗鄰的地緣優勢,加上兩地之間強烈合作的意愿,都使“廈金一體化”看似應該水到渠成。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成立大陸管轄的‘廈金特別市’,是否會觸發 ‘臺獨’分裂勢力再次叫囂‘劃峽而治’的狂熱?”一位學者在肯定兩岸尤其是金廈融合是必然趨勢后,仍不無憂慮。而即使是提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金門縣長,也直言實踐自己的設想還要看兩岸的主管部門,如果對相關爭議仍無法形成共識,則在地利和天時面前,一體化之路或仍將漫漫無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